疏肝化斑汤联合水光针注射治疗黄褐斑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评价

2022-05-30 10:48毛娟娟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21期
关键词:黄褐斑生活质量

毛娟娟

【摘要】目的:评价疏肝化斑汤联合水光针注射治疗黄褐斑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 4~12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黄褐斑患者作为样本来开展本次研究,样本例数合计60例,结合单双号分发法将这6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以及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水光针注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疏肝化斑汤联合水光针注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一般状况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将两组黄褐斑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区别进行对比可知,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将两组黄褐斑患者一般状况的区别进行对比可知,研究组患者的一般状况得到有效改善(P<0.05)。结论:对于黄褐斑患者来说,应采用疏肝化斑汤联合水光针注射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疏肝化斑汤;水光针注射治疗;黄褐斑;生活质量;改善评价

【中图分类号】R27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2)21-0029-04

黄褐斑又名黧黑斑,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其特征为色素沉着,且多发于女性[1]。黄褐斑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颧颊部以及面部出现片状且对称性的色素沉着斑,严重时患者甚至出现全面部受到累及的情况,同时黄褐斑的斑块边界与患者周围正常皮肤颜色存在较大色差,其颜色呈灰褐色或黄褐色,虽然患者的皮肤表面仍为光滑状态,同时没有痛痒等一系列自觉症状,但该病会给患者的面容美观造成严重影响,使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精神压力以及心理负担,从而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2]。黄褐斑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其与精神紧张、遗传因素、种族因素、紫外线照射、化妆品的使用以及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3]。对于黄褐斑患者来说,应尽早接受诊治,其中西医主要以水光针、激光、遮光剂以及脱色等外用方法,同时通过口服维生素E与维生素C等进行内治,但临床实践表明,这种治疗方式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并且还会给患者造成一定创伤,因此目前临床上更多地主张以中医治疗[4]。中医疗法具有不易复发、不良反应较少以及疗效确切等优势,在为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以疏肝化斑汤进行治疗[5]。为了探究疏肝化斑汤联合水光针注射治疗黄褐斑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的影响,本次研究选取了60例到本院接受诊治的黄褐斑患者作为样本来开展此次研究,现做出如下报告。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4~12月黄褐斑患者60例,在单双号分发法的分组原则分为常规组30例以及研究组30例,常规组患者年龄35~60(41.35±1.36)岁,病程1~7(4.09±1.24)年;研究组患者年龄35~61(41.44±1.42)岁,病程1~8(4.13±1.33)年,两组黄褐斑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P>0.05),可以纳入研究。

纳入标准:(1)符合黄褐斑的中医诊断标准以及西医诊断标准;(2)意识思维清晰且具备完全自主沟通能力;(3)近一个月内未进行过其他黄褐斑治疗;(4)个人资料与病历信息完整齐备;(5)自愿加入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患者以及男性患者;(2)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与血液系统疾病者;(3)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以及精神障碍者;(4)对本次研究用药存在过敏史者;(5)随访缺失、主动退出以及转院治疗者。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水光针注射治疗,具体内容如下。使用温水清洁患者面部,使其面部充分暴露,使用浓度为0.5%的复方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20063466,同方药业)为患者进行涂抹麻醉,敷麻时间在40 min左右,待麻醉生效且效果满意之后,将其面部软膏清除,并将患者体位调整至仰卧位。仪器选择德玛莎水光注射仪,主治医师将机器模式调整至合适状态,并结合患者的表皮厚度以及皮损位置来对注射深度进行选择,大约在0.8~1.0 mm,并对患者下颌、面部以及额部等部位进行依次注射,并对黄褐斑区域开展叠加注射,叠加区域控制在10%左右,手术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水光针注射治疗的用药为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国药准字H20183087,福安药业集团湖北人民制药有限公司产)0.6 g一瓶,用生理盐水5 mL配置,抽取0.5 mL+氨甲环酸注射药(国药准字H20056986,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5 mL+润致注射用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国械注准20203130295)2 mL+生理盐水1 mL,将上述药品混合置于注射器中备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注射完毕之后使用医用面膜来对患者患处进行冰敷,时间在30 min左右,之后在其面部薄涂凝胶。告知患者手术完成后做好补水修复,防晒,1周之内尽量避免对面部进行搓揉,并禁止使用抗皱、美白及彩妆等产品。水光针治疗频率为一个月一次,共计三次。

研究组患者采用疏肝化瘀汤联合水光针注射治疗。其中水光针注射治疗的方式方法与常规组相同。疏肝化瘀汤的成分如下:柴胡18 g、茯苓15 g、白术12 g、川芎12 g、白芍12 g、当归12 g、黄芩9 g、枳实12 g、泽泻12 g、白芷9 g、香附12 g、陈皮12 g以及甘草6 g。对于热重患者来说,增加黄连及栀子进行治疗,对于失眠多梦者来说,增加夜交藤及酸枣仁进行治疗,对于血瘀重患者来说,增加桃仁及红花进行治疗,患者所用中药均由老百姓大药房统一调配,用药剂量为每日1剂,分早晚兩次分服,同时将2周作为1个治疗周期,患者共计治疗6个周期。

1.3 评价标准

本次观察指标主要为临床治疗效果、一般状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

组间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患者色斑面积和色素改善状况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治愈为肉眼观察到患者色斑面积消退至少 90%,色素基本消失不见;显效为肉眼 观察到患者色斑面积消退 60%~90%,色素有所减轻;好转为肉眼观察到患者色斑面积消退30%~60%,色素变淡;无效为肉眼观察到患者色斑面积消退不足30%,色素无任何消退现象。

组间患者一般状况比较:主要对黄褐斑患者的饮食、便秘、睡眠、疲劳感、烦躁等一般状况进行分析,一般状况较好为8~10分,一般状况一般为6~7分,一般状况较差为0~5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一般状况改善情况越好。

组间患者不良发应发生情况比较:水光针常见不良反应为感染,术中及术后疼痛、肿胀及潮红,可冰袋冰敷数小时后消退。口服中药主要产生的不良反应有月经量减少、腹泻、恶心、呕吐等,本次实验中,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30.0处理相关数据资料。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以(x—±s)、[n(%)]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临床治疗效果区别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组间一般状况区别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状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一般状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黄褐斑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会导致患者面部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积,影响面部美观,从而对其日常工作以及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一旦患病需尽早接受治疗[6-7]。西医对于黄褐斑的治疗可以大致分为内治与外治两种,其中内治是指患者通过口服谷胱甘肽、氨甲环酸以及维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外治则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激光治疗、避光剂、化学遮光剂、外用脱色剂、微针疗法以及水光针注射治疗等,其中以水光针治疗最为常用,并且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8]。但经过长期临床治疗实践表明[9],西医治疗大多为对症治疗或者是局部治疗,因此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并且手术适应症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等因素也导致了西医治疗的效果无法达到患者满意,因此目前临床上主张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即疏肝化斑汤联合水光针注射治疗[10]。中医理论认为,黄褐斑属于“肝斑”与“面尘”范畴,其中《难经》将黄褐斑描述为“面黑如黧”,《黄帝内经》将黄褐斑称之为“面尘”,同时黄褐斑也被后世医家称之为“皯暗”及“面皰”,直到明清时期才对黄褐斑正式命名,称之为“黧黑斑”,且至今沿用[11]。由于黄褐斑的发病位置在于面部,因此应与肝、脾与肾等存在密切联系,其发病机制主要肝郁气结,或劳伤脾土,或肾阴不足,致颜面气血失和所致,中医治疗黄褐斑时以整体观念、治病求本作为主要原则,所以不仅需要注重患者皮肤外在的治疗,还需对其内在脏腑的调理进行重点关注,中医治疗黄褐斑的优势在于阴阳共调、虚补实泻、标本同理以及内外兼治[12]。同时中医治疗也可以具体分为外治法与内治法,其中外治法的种类较多,常见的主要包括刮痧、耳穴、中药美白祛斑面膜外敷以及针灸等,内治法则主要是指辨证中药内服,中药内服的重点在于祛瘀通络以及虚补实泻,结合患者具体症状为其选择对应药物进行治疗,目前临床治疗过程中主要以疏肝化斑汤为主[13]。疏肝化斑汤属于经方当归芍药散与小柴胡汤等合方,具有消斑美容、活血利水以及疏肝解郁之功效。药方中的君药为柴胡,该药具有治疗肝气郁滞的作用,同时可以对神经胆碱样起到调节作用,从而降低黑色素细胞的产生,最终达到治疗黄褐斑的作用[14]。藥方中的枳实、泽泻、茯苓、白术、川芎、白芍、当归及黄芩为臣药,其中黄芩具有泻火解毒以及清热燥湿的作用,当归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现代药理学表明,当归还具有改善微循环、抗过氧化、降低黑色素生成以及抑制络氨酸酶活性的作用。白芍具有柔肝、养血及敛阴的走远,与柴胡配合使用可以起到养肝以及补肝体的作用,川芎具有活血补血的作用,白术具有抗过氧化及健脾益气之功效,茯苓具有宁心安神及利水消肿之功效,泽泻具有抗感染、降血压以及抗过氧化之功效,枳实具有破气除痞的作用。药方中的白芷、香附以及陈皮为佐药,其中陈皮具有燥湿化痰及理气健脾之功效,香附具有调气理中以及疏肝解郁的作用,白芷具有散寒排脓及祛风止痛的作用。药方中的使药为甘草,甘草可以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通过使药、佐药、臣药及君药的协同配合可以起到内外并治的作用,并遵从了整体观念以及治疗求本的治疗原则[15]。本次研究将单一的水光针注射治疗与疏肝化斑汤联合水光针注射治疗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疏肝化斑汤联合水光针注射治疗的研究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一般状况等指标明显优于采用单一水光针注射治疗的常规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采用疏肝化斑汤联合水光针注射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特别是在改善患者皮肤方面效果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 范向华,施伟伟,黄红娟,等.低能量Q开关1064 nm激光联合妥塞敏口服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2):29-32.

[2] 陶晶晶.自制氢醌乳膏外涂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36):188-189.

[3] 陆雯丽,陈军,夏栩琼.含青刺果、马齿苋、滇山茶及三七的精华液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20,42(6):789-792.

[4] 刘小娇,刘娇,高玉雪.强脉冲光联合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0,31(12):738-740.

[5] 张小芳,王留娜.外用左旋维生素C联合微针导入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J].西藏医药,2021,42(6):60-62.

[6] 张铭珺.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联合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1,5(22):1-3.

[7] 贺兰珍,杜小娜.逍遥散加味内服外敷联合耳穴揿针治疗黄褐斑肝郁气结证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1,53(22):37-39.

[8] 张敏,高亚超,王秀.光子嫩肤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11):61-65.

[9] 张跃营.柴胡疏肝散联合水光疗法、微针治疗肝郁气滞型女性黄褐斑[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21):56-57.

[10] 夏丽晔.补肾活血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1,29(10):103-105.

[11] 张翠侠,陈桂升,管志强,等.七白散加减联合调Q激光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疗效及对血清中丙二醛、脂质过氧化物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21,37(17):2292-2295.

[12] 吴玉涛,孙跃伟,姚翠珍,等.复方当归注射液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黄褐斑的疗效及对皮肤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疗美容,2021,11(8):69-72.

[13] 屈欢欢,高妮,鲁美恒,等.Q开关1064 nm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中重度黄褐斑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21,14(4):206-210.

[14] 蔡东华,韩永春,戴亚兰,等.针刺联合自制中药面膜外敷治疗黄褐斑的安全性及对患者MASI评分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20):111-115.

[15] 伍景平,王岷珉,冯今虹,等.参归仁合剂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气血亏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研究以及对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37(2):180-183.

猜你喜欢
黄褐斑生活质量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十肽-12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
光子嫩肤在黄褐斑中的应用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黄褐斑65例
标本兼治黄褐斑1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