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多形式化宣教对育龄妇女优生优育知识知晓度的影响研究

2022-05-30 03:30薛莉
婚育与健康 2022年18期
关键词:育龄妇女健康教育

薛莉

【摘要】目的:探讨定期多形式化宣教对育龄妇女优生优育知识知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4月108例有生育计划的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定期多形式化宣教,比较干预前后其优生优育知识知晓度及优生行为。结果:干预后育龄妇女优生优育知识知晓度明显提高(P<0.05),并且育龄妇女及其配偶优生行为明显改善(P<0.05)。结论:定期多形式化宣教可有效提高育龄妇女优生优育知识知晓度,改善其优生行为,对达到优生优育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优生优育;健康教育;育龄妇女;知晓度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regular and multi-form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n the awareness of eugenics and prenatal education among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XUE Li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Ansai District, Yan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Yanan, Shaanxi 717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egular multi-form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n the awareness of eugenics and prenatal education among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0 to April 2021, 108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with family planning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egular multi-form education was carried out for them, and their awareness of eugenics and eugenics knowledge and eugenics behavior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awareness of eugenics and eugenics knowledge of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P<0.05), and the eugenics behavior of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and their spouse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P<0.05).Conclusion: Regular and multi-form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eugenics and prenatal education among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and improve their eugenics behavior, which wa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ugenics and prenatal education.

【Key Words】Prenatal and postnatal care; Health education;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Awareness

據报道,全球每年有4%的出生人口为严重出生缺陷,我国出生缺陷的总体发生率为5.6%[1]。优生优育是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然而育龄妇女及其配偶对优生优育知识的了解情况却堪忧。多项调查显示,育龄人群对出生缺陷预防知识的知晓率普遍偏低,特别是在围孕期服用叶酸、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与喂养等方面的认识不足[2-5]。 世卫组织指出应向所有不同生命周期的人群提供连续保健服务,包括胎儿期的妊娠期保健、避免有害物质暴露、合理用药等;新生儿及儿童期传染病防治;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防止人工流产、预防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感染、疾病治疗中生育力保存等;育龄期促进性健康、适龄婚育、孕前咨询、疾病治疗中生育力保存等[6]。因此,要努力加强并完善育龄人群的宣教。本研究采取定期多形式化宣教来育龄妇女的优生优育知识,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4月108例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已婚未孕,近期有妊娠计划;②夫妻双方均为首次结婚;③既往未系统接受过相关教育;④精神状况正常,无沟通障碍;⑤长期居住在本辖区内,近一年内无搬家计划。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8.19±2.42)岁,学历: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及中专43例,大专及以上48例。

1.2 方法

宣教师以“开放、尊重、关爱、热忱”为理念,积极鼓励育龄妇女及其配偶参与优生优育宣教活动,在初次见面时向育龄妇女及其配偶讲解该宣教活动的目的、意义及开展方法,育龄妇女同意参与后,登记其姓名、年龄、学历、居住地址、电话号码等基本信息,请其添加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并发放宣教手册。每次在宣教活动开展的前一天及当天通过微信群和短信的方式通知育龄夫妇如期参加。每周在本院健康教育室举行一次集体授课,每周1次,共3次,系统地向其介绍以下内容:出生缺陷的现状和病因;围孕期“三级预防”措施;妊娠前咨询的目的、内容及重要性;孕期保健;围产期保健等。在3次集体授课结束后,宣教师进行一次上门随访,对生活方式、居住环境和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予以个体化的劝诫与宣教。通过微信公众号每周发布优生优育内容,包括国家优生政策、孕前准备、孕期营养与运动、孕期并发症及处理、分娩方式、新生儿喂养与疾病等方面的知识。所有宣教知识参考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2018年制定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世卫组织2013年制定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指南》、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等文献。每周三晚上宣教师将在微信群内与育龄妇女进行交流互动,答疑解惑,同时进行知识抢答、成语接龙等小游戏,第一名送小礼物一份。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采用自制的优生优育知识问卷对育龄妇女进行调查,可与其配偶共同完成问卷的填写,问卷包括17个问题,每个问题完全答对或答对70%以上的内容判定为知晓,最后统计综合知晓度,17个问题全部知晓为完全知晓,知晓5个及以上问题为部分知晓,未达到5个为不知晓。并调查育龄妇女及其配偶优生行为,包括吸烟、饮酒及咖啡摄入情况、有无优生5项检查、孕前是否开始服用叶酸、每天体育锻炼情况、体重控制情况、生活和工作中有无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及辐射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 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育龄妇女优生优育知识知晓度比较

干预后育龄妇女优生优育知识知晓度明显提高(P<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育龄妇女及其配偶优生行为比较

干预后育龄妇女及其配偶优生行为明显改善(P<0.05),见表2。

3 讨论

优生优育的目的培育健康聪明的后代,避免缺陷儿出生,提高人口素质,这不仅有利于维持家庭和婚姻幸福美满,而且对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随着大力的宣传,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知道了优生优育的概念,但是关于优生优育的具体内容却很模糊,从而无法落實优生优育。碍于学历、环境、认知、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育龄人群未达到优生优育,导致我国每年始终有很多缺陷儿出生。从本结果可看出,干预前育龄妇女对优生优育知识的认知十分欠缺,完全知晓率为0.00%,不知晓率高达73.15%。知识决定态度与行为,早期知识获得可帮助育龄人群在孕前做好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科学地计划妊娠,做好妊娠准备,减少稽留流产和致畸风险,安全而又经济。本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发放宣教手册,而是通过多样化的宣教途径,包括定期的集体授课、微信公众号发布内容、上门随访以及微信群互动等方式,尽可能地用能想到的方法来丰富宣教方法,激发育龄人群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同时定期宣教,缩短学习间隔时间,尽量予以持续性的知识灌输,从而强化育龄人群的记忆,并提高其优生优育的决心。经过干预,育龄妇女对优生优育知识的知晓率大大提高,完全知晓率达到43.57%,不知晓率降低至14.82%。相应地,育龄妇女及其配偶的优生行为得到改善,绝大部分能够做到积极戒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并接受孕前优生5项检查,开始补充叶酸,远离有害物质等行为。只是在豢养宠物这方面的改变不明显,这主要是与人和宠物情感深厚难以割舍有关,虽然接触宠物可能会感染弓形虫,但应尊重育龄人群的选择,不能强制其与宠物分开,在得知其意愿仍希望继续养宠物时,应在宠物的清洁、粪便处理等方面予以更详细的指导。多形式化宣教是对育龄妇女达到优生优育而作出的健康教育改进措施,“沟通”是其核心,并贯穿整个宣教过程。沟通的内容不仅仅只有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有情感上的沟通,这样才能从“理”与“情”两方面打动育龄人群,使其更愿意参与到知识学习中来,并充分信任宣教师,在行为上做到真正改变。

综上所述,定期多形式化宣教可有效提高育龄妇女优生优育知识知晓度,改善其优生行为,对达到优生优育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1 ] 林元,林娜,吴能秀.围孕期出生缺陷的预防[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1,37(8):805-808.

[2] 周青,傅雅丽,张瑞金,等.2057份出生缺陷预防知识调查问卷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8):40-43.

[3] 刘湘红,韦朋海,丘小霞,等.广西出生缺陷高危育龄妇女的出生缺陷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调查[J].广西医学,2021,43(5):582-586.

[ 4 ] 任秀芳,张乐.1635例山西省出生缺陷高发地区孕早期妇女服用叶酸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7,28(3):253-255.

[5] 刘庆.优化生育政策背景下的生殖健康服务[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1,37(11):27-29.

[ 6 ] 吴秋云,洪为胜,胡迅嘉,等.安徽省妇幼保健目标人群新生儿和婴儿基本知识知晓情况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3):211-215.

猜你喜欢
育龄妇女健康教育
一六七团社区为育龄妇女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已婚育龄妇女妇科超声检查结果分析与对策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西安地区育龄妇女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研究
活氧水联合微波治疗育龄妇女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白银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普查结果分析
扬州市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