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东巴古籍文献馆开馆

2022-05-30 10:48
藏书报 2022年13期
关键词:东巴文化东巴纳西

本报讯 3月17日,位于云南省丽江市黑龙潭公园内的世界记忆遗产纳西东巴古籍文献馆正式开馆。该文献馆的落成,弥补了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作为“世界记忆遗产”无处可体验可领略的空白,也将成为展示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以及普及世界记忆遗产及东巴文化知识的基地,为丽江“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发挥积极的作用。

文献馆以《纳西东巴古籍文献》为主要内容,采用图文、实物、绘画、动漫、音像等方式展示。在丰富展示内容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同时,将展、学、研、教、游融为一体,建成了一个了解东巴文化不可或缺的人文景点。

文献馆分为记忆遗产馆和古籍文献馆。记忆遗产馆位于光碧楼,序厅名为《永恒记忆》,用图文和视频集中展示了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申遗之路。出了光碧楼右转往东走,位于天雨楼的古籍文献馆映入眼帘。天雨楼分为3层,一楼“象形万物,书载千秋”,让参观者认识东巴古籍;二楼“卷帙浩繁,百科全书”,集中展示东巴古籍的内容;三楼“保护研究、源远流长”,讲述人们对东巴文化的传承、利用和研究。

在這里,参观者不仅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沙画视频了解纳西族的哲学观,也可以通过视频动画欣赏精彩神秘的东巴舞蹈,还可以通过专门设置的听筒聆听老东巴的吟唱。

较之传统的展馆,古籍文献馆不仅展品丰富多样,而且互动性和趣味性十足。比如在三楼的互动屏幕前,参观者通过触屏寻找着熟识的东巴文化研究者。据展馆工作人员介绍,里面收集了海内外百余位对东巴文化研究做出过贡献的人,他们职业不同、文化各异,却都对东巴文化充满热情。参观者点击照片,即刻就会显示关于研究者的介绍。一张张照片宛如点点星火,让东巴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持续燃烧。

作为目前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至今保留着人类文字童年阶段的状态,是研究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于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记忆遗产”。在文献馆,这里的每一册古籍、每一份文献、每一种影像,都传递着东巴文化的灿烂和悠远。(王琨)

猜你喜欢
东巴文化东巴纳西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英国女子与两只猫结婚10年:称猫比男人好
玉水寨
白地吴树湾村汝卡东巴经《内内抒》片段译释
丽江东巴文化的发展变迁刍议
新媒体视域下东巴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究
东巴文化保护的数字化策略研究
纳西鲁丁的微笑
纳西族民间乐器
——纳西琵琶
舌尖上的乐器——纳西口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