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古籍影印小记

2022-05-30 10:48徐蜀
藏书报 2022年13期
关键词:石印影印印刷业

徐蜀

印刷业主导下的古籍影印

古籍影印,是清末随着西方的照相石印术传入我国,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贺圣鼐《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印刷术·平版印刷术》云:“吾国之有石印术,发剏于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印刷所,时在光绪二年(1876)。前此在宁波之花华圣经书房顾尔达(Mr.Coulter)亦曾拟办石印于中国,然未见诸事实。土山湾印刷所之首办石印者,为法人翁相公及华人邱子昂二人。然其所印者,仅限于天主教之宣教印刷品,如唱经等件而已。石印书籍以上海点石斋石印书局为最先。……书商见其获利之钜且易,于是至光绪七年(即西历一八八一年)粤人徐裕子(鸿复)有同文书局之设,购备石印机十二架,雇用职工五百名,专事翻印古之善本,《二十四史》《康熙字典》及《佩文斋书画谱》等书尤其著者。(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257页)”

从贺圣鼐所述及相关资料来看,古籍影印起源于1879年的点石斋石印书局,此后的近二十年,唱主角的是点石斋石印书局和同文书局,确定无疑。这个时期古籍影印活动的主体是印刷机构,如各石印书局、书庄等,目的是充分利用先进的照相石印设备,更快、更多地获取利润。自身没有印刷设备的书局、书庄,原以销售图书为业,此时亦跟风影印旧籍,只是印制工作需要外包,性质与前者相同。民国时期古籍影印的主体变为出版机构,例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经营者的目光更长远,专业性更强,开始重视影印古籍的社会效益,因此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知名度;印刷则沦为图书制作的一个技术环节。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对那个时期印刷业与出版业的关系,有过一个经典论述:

“我国习惯,对于出版业和印刷业,向来界限不分。古昔不必说了,就现在两个大的出版印刷业说:商务印书馆谁都知道它是我国唯一的出版家,它的营业,出版占十分之六,印刷占十分之三,但是它最初是专办印刷的,所以它的牌号到现在还有‘印书馆三字。中华书局在印刷业也占着全国第二的位置,彩印且占第一的位置。但是它最初只营出版业,不从事印刷,所以到现在仍是以书局为名。(陆费逵《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引自张静庐《中国出版史料补编》273-274页)”

印刷业与出版业界限不分的主要表现,就是印刷机构大肆翻印古书。陆费逵先生接下来对印刷业印行古书的方式,作了说明:

“当时的石印书局,因自己不编译,专翻印古书,所以没有什么编译所的名称。大概在发行所或印刷所另辟一室,专从事校阅。总校一人,一定要翰林或进士出身,月薪三十两。分校若干人,举人或秀才出身,月薪十两左右。搜觅到一种书,经理决定要印,便照相落石,打清样校对,校过便印订,所以出书是很快的(同上)。”

从事校阅的总校、分校,有时还要负责为翻印之书撰写序言,但落款署名的往往是书局老板。如点石斋影印本《皇清经解》序言,述该书内容、修撰历史甚详,显然不是英人美查所能胜任,却落款“点石斋主人譔并书”,还钤有“美查”之印。同文书局所印之书的序言,也经常落款为“同文书局主人”。

“自己不编译”,印什么书完全跟着潮流走,什么书赚钱快就印什么书,是印刷业做书,或者说清末古籍影印的重要特征。

清末影印古籍的特点

陆费逵先生在《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中,对清末影印古籍作了一个概述:“石印业印书多而营业盛。因为科举时代携带便利的缘故,各种经书及《大题文府》《小题十万选》一类的书,都缩成极小的版本。后来科举改革,要考史鉴策论,于是《廿四史》《九通》《纲鉴》以及各种论说,又复盛行一时。”

陆费逵先生总结那一时期影印古籍的特点有二,其一是科举参考类书数量大,其二是便于携带的缩印本多,可谓一语中的。我们随意翻阅一下清晚期的有关书目即可发现,诸如《大题文府》《小题文府》《小题三万选》《小题四万选》《小题五万选》《小题十万选》《小题正鹄》《小试金丹》《四书典制类联音注》《五经备旨》《增订四书备旨》《策学备纂》《经学辑要》《增广诗韵全壁》等应试石印书种类繁多,版本丰富;史鉴策论之书,如《廿四史》《纲鉴易知录》等,各出版机构亦纷纷涉足,翻印之书比比皆是。上述图书的一大特色,便是“袖珍版式,以其便于舟车诵读”。

此时的“袖珍”书,开本小的出奇,例如同文书局光绪甲申(1884)印制的《典林瑯嬛正续编》,开本高9.5厘米,宽6.9厘米;点石斋光绪五年(1879)缩印的《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开本更小到高9.2厘米,宽6.1厘米。此时之“袖珍版式”,已非宋元巾箱本可比。传统的中国古籍普遍“字大行稀”,版面舒朗,故早期的巾箱本书品虽小,字却不小。石印袖珍本,缩小原书开本的同时,有时还采用“四拼页”,甚至“九拼叶”的方式,在本就很小的半叶版面上,拼接了两个或者四个半筒子叶。书商大幅度缩印古籍的真实用意,是为了抢占市场,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正如醒醉生《庄谐选录》卷六所云:“近年石印书盛行,然业此者涉利为主,贪缩小则书少易售,遂至小如丝缕,因此伤目者多矣。”

清末社会动荡,法纪松弛,导致图书出版陷入无序,甚至恶性竞争的状态,作为翻印快捷便利的石印书出版,更是首当其冲。除《通鉴辑览》《佩文韵府》《佩文斋书画谱》《渊鉴类函》《骈字类编》《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大路货”,被众多书庄抢印外,号称第一盈利之书的《康熙字典》,竞争尤为激烈。据不完全统计,清末参与影印《康熙字典》的机构有点石斋、同文书局、锦章书局、广益书局、宝善书局、宝文书局、澄衷学堂、复和书局、久敬斋、鸿文书局、鸿章书局、积山书局、宝文阁、凌云阁、文盛堂书局、文星书局、文玉山房、瀛华书局、章福记书局、上洋鸿宝斋、慎记书庄、月育文书局、商务印书馆等,多达二十几家。其中市场行情较好的点石斋、同文书局版本,被多家书庄克隆印制。点石斋的三栏本《康熙字典》甚至被文玉山房、瀛华书局翻制成铜版印刷,后来居上。

即使是篇幅巨大的二十四史,也不乏竞争者。点石斋动手最早,于光绪癸未(1883)推出了仿汲古阁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光绪戊戌(1898 )重印;至光绪癸卯(1903)印行了《辽史》,行款相同,均为每半叶二十二行,行五十字的割裱本。因资料不全,点石斋本《二十四史》不知最终是否完成。同文书局的乾隆殿版《二十四史》,于光绪甲申(1884)面世,版式依照殿本,开本略小。同文本《二十四史》因内容完整并附考证,字迹清晰,先后被竹简斋、上海文澜书局、五洲同文局翻印。其中竹简斋采用逐行割裱方式,将同文本710册缩减至200册,开本有大小之分(16开、32开),至少印刷过四次;上海文澜书局更以三栏九拼页的方式,缩至80册;只有五洲同文局版式未变。另外,上海蜚英馆、久敬斋也分别影印了前四史,二者版心均標注“乾隆四年校刊”,貌似殿本,但行款差异较大,似为逐字割裱,蜚英馆每半叶十五行,行三十二字;久敬斋每半叶二十三行,行四十八字。

陆费逵先生在《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中,提到清末影印古籍衰败的原因时说:“三十年前清朝废科举,于是石印业一落千丈。考试的书原售一、二元的,此时一、二角也无人要。大的石印书庄因考试书的倒霉,都关门了”。其实,当年石印业一落千丈的原因,固然同废科举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印刷业主导下的古籍影印,主持者目光短浅且唯利是图,又缺乏古书版本、出版专业方面的知识,注定了其昙花一现的命运。

猜你喜欢
石印影印印刷业
我与《齐白石三百石印》的情缘
国家新闻出版署等印发《关于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意见》
红批影印
红批影印
未来亚太地区包装印刷业发展趋势
上海近代石印书业的分期问题*
基于超效率DEA-Tobit模型的中国造纸印刷业经营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