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外科门诊换药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2022-05-30 07:34段婷婷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4期
关键词:疼痛程度心理护理干预影响分析

段婷婷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外科门诊换药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择取本院外科门诊部于2018年 1月至2019年 1月就诊的换药患者共计160例,通过信封随机化模式,以1∶1原则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80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研究组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不良情绪分析,护理前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经过不同模式干预后,对焦虑评分统計,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统计有差异性(P<0.05);对疼痛状态干预,护理前两组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2.50%,两组对比形成差异性(P<0.05);满意度比较,研究组97.50%大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科门诊换药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调节患者的焦虑状态,降低疼痛感和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临床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外科门诊;换药患者;疼痛程度;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4-0118-04

换药患者在外科门诊处理伤口,主要是通过换药的时间,让医师更快、更准确的了解伤口恢复情况[1],及时清除创面位置的分泌物质和异物,去除坏死的组织和脓液。有相关数据证实[2],部分患者在换药过程中,对疼痛的感觉过于敏锐,从而出现焦虑、紧张等反应,更为严重的情况造成晕厥,分析主要的原因为:药物的刺激、创伤更为严重导致应激反应出现,从而焦虑状态明显,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度降低,也因此导致换药无法顺利进行,影响伤口恢复。因此为了缓解患者的疼痛状态,改善焦虑情绪,本文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其中,评定对改善外科门诊换药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2018年 1月至2019年 1月本院外科门诊部共计纳入换药患者160例,采用信封随机化模式,均分为研究组( n=80)和对照组(n=80)。研究组中,男女比为 42∶38,年龄24~ 55(30.23±3.52)岁,其中12例手足外伤、14例烧伤外伤、16例烫伤、14例脓肿切开、22例伤口缝合换药;对照组中,男女比为44∶36,年龄25~ 55(30.36±3.65)岁,其中10例手足外伤、16例烧伤外伤、14例烫伤、16例脓肿切开、24例伤口缝合换药。

纳入标准:(1)均在外科门诊换药;(2)单部位受伤换药;(3)患者和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受损;(2)多发伤;(3)器官功能障碍;(4)精神疾病。本研究所有流程均进行伦理委员会的审批,在基本数据统计中,组间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门诊部进行基础干预,根据院内的换药标准进行换药。

研究组行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方法如下:(1)心理认知干预。为患者换药前,首先向患者讲解换药的意义和关键价值,同时向患者讲明在换药阶段,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和疼痛状态,可能导致疼痛的因素,让患者了解换药的价值,从而提升患者的换药了解度,做最大程度做好心理准备,减少焦虑和恐惧感。此时,可以对患者展开心理状态评估,对其疼痛敏感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讲解整个换药过程,同时观察患者的情绪起伏,当发现患者产生情绪紧张等现象是,应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引导患者将自己的担忧讲出来,并有针对性进行开导,在全面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基础上给予评价,从而将心理认知干预功能重复发挥出来。(2)情绪干预。如果在换药阶段,患者出现了紧张的反应,应对这一状态表示认同和理解,积极和患者交流,询问患者的感受,倾听患者内心所想,同时应用安慰和暗示的语言,鼓励患者,比如在换药时和患者沟通,愈合的效果很好,伤口恢复的真好,从而让患者放松,改善焦虑不安情绪。(3)行为干预。根据患者本身的年龄、性格以及学历情况,和患者交流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帮助其分散注意力,如果患者在换药阶段过于焦虑,可以暂停换药,而后指导患者深呼吸和肌肉放松,从而改善换药阶段出现的疼痛感,为其建立家庭支持。(4)可以录制不同类型伤口的换药视频,在视频中添加讲解说明,旁白尽可能放上医师的原话,同时口头化,避免专业化造成的生疏不容易理解,录制的视频也尽可能便于患者的理解记忆。(5)换药后干预。向患者讲解伤口护理的要点,保持伤口处于干燥和清洁的状态,应用消毒棉签进行消毒,按时服用抗菌药物。(6)指导患者换药后的科学饮食和健康运动,不可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术后如遇伤口破损,发炎,则不要惊慌,立即前往门诊处理。(7)健康指导。给予患者健康指导时,应对患者伤口恢复的各个阶段进行详细讲解和描述,必须促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以及后期康复的过程产生深刻认知,能够了解积极配合换药、每次换药间隔时间严格控制的重要性,并将健康指导的重点放在换药中出现疼痛情况的说明上,避免患者产生严重的顾虑。

1.3  观察标准

(1)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scale, SAS)[3]记录患者的焦虑状态,其中焦虑分值<50分判定为正常状态;50~ 60分判定为轻级状态;61~ 70分判定为中级状态;≥70分判定严重焦虑。(2)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统计疼痛程度,其中0 分判定为不痛,10分判定为最严重的疼痛,分数越高判定为疼痛程度越严重。(3)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记录过敏、伤口不愈合、交叉感染发生情况。(4)应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表,记录临床满,分值为0 ~100分,≥90分判定为十分满意,基本满意分值60~ 89分,不满意<60分。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 SPSS 21.0软件计算。满足常态分布的计量数据用( x(—)± s )表示,开展 t 检验;计数资料用[n (%)]表示,行χ2检验。当 P<0.05判定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两组焦虑评分统计

护理前焦虑评分統计( P >0.05),护理后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护理前后两组疼痛评分分析

两组护理前 VAS 评分比较,组间比较无差异( P >0.05);护理后研究组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 <0.05),见表3。

2.4  两组护理后临床满意度分析

临床满意度统计中,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在外科门诊换药阶段,包含对伤口的处理和敷料的更换。虽然换药程序简单,安全,但具有的不确定性依然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焦虑状态[6],特别是对于第一次门诊换药的患者来说,会发生十分明显的焦虑情绪,造成疼痛感增加。有相关数据分析,疼痛的发生会导致人体前列腺素释放,从而小血管收缩,造成患者血液循环障碍,治疗效果受到影响[7]。另外外科门诊换药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环境,人流量较大,且换药患者数量较多,从而可能导致病原微生物的聚集,引发交叉感染。所以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能够改善焦虑以及恐惧,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8]。

通过本文数据证实,护理前焦虑评分、VAS 评分统计,组间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研究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数据证实,对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降低疼痛感。这一结果出现的因素是由于,在实施心理护理阶段中,对患者的外伤情况进行了分析,帮助患者增加了解,从而心态更为稳定。另外在换药开始阶段,通过指导,疏导等方法,通过安抚患者深呼吸的形式,改善焦虑。这对于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意识到换药的重要性,同时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2.50%,两组对比形成差异性(P<0.05);研究组临床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结果说明,在门诊换药阶段应用心理护理,让患者更为了解换药的价值,获取患者的理解和支持[9],以此提升患者的心理承受度,达到良好的心态,更佳的配合换药。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门诊外科换药患者中,焦虑缓解显著,疼痛降低明显。

参考文献

[1]方广春. 多样性护理方法对手外科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疼痛、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 21):74-76.

[2]余慧萍. 术前信息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围术期焦虑及术后疼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 1):64-66.

[3]许良翠,张佩文. 分级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外科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评价[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9,2( 5):364-367.

[4]雷宇,王莉,陶敏洁. 沉浸式游戏交互反馈机制下术后疼痛护理管理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 20):147-150.

[5]宁志刚,常非. 成人获得性足跟内侧疼痛(跖筋膜炎)的诊断及治疗: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2017年共识解读 [J].足踝外科电子杂志,2020,7( 3):6-9.

[6]敏,何佩仪,杜萍永生,等. 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附105例报告) [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0,36(4):385-389.

[7]王志敏,何佩仪,杜萍. 专科护理门诊延续跟进式赋能教育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 1):107-111.

[8]徐静. 以一日门诊为基础的综合护理管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质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 3):342-343.

[9]翟冬梅,赵凤来,冯文静,等. 双心护理结合遥测心电监测对门诊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 10):1561-1563.

(收稿日期:2021-11-17)

猜你喜欢
疼痛程度心理护理干预影响分析
个体化护理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效果
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管理效能的作用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4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影响观察
全面营改增对路局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机械加工工艺对零部件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