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应用体会

2022-05-30 07:34徐英霞马燕后璇张巧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4期
关键词:术后疼痛心理护理

徐英霞 马燕 后璇 张巧梅

【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耳鼻喉手术中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58例耳鼻喉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48 h、72 h 疼痛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估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率48.3%(14/29),对照组72.4%(21/29),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极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疼痛感受,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心理护理;耳鼻喉手术;术后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4-0128-04

疼痛是身体应激反应,疼痛机制的产生与心理、生理有着直接的相关性,疼痛信号会增加中枢、外周神经通路敏感度进而出现神经冲动,产生痛觉。手术本身为创伤性治疗,会引发创伤导致疼痛,而耳鼻喉手术由于手术部位接近脑部,对神经中枢影响较为严重,患者术后生理应激反应明显,疼痛程度更高。而疼痛也会引发不良情绪,对其术后康复不利,严重者会引发精神损伤。既往临床中针对疼痛管理多采取药物止痛,对疼痛人文管理重视度不高。随着现代医学对人文关怀的重视度逐渐提升,疼痛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率也逐渐提升,在临床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认可。本课题对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耳鼻喉手术中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讨论,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 6月至2020年 6月本院收治的58例耳鼻喉手术患者为调查样本,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14例,年龄(46.8±7.5)岁,鼻中隔偏曲矫正术15 例、扁桃体摘除7 例、鼻息肉7 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15例,年龄(47.4±7.2)岁,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14例、扁桃体摘除8 例、鼻息肉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耳鼻喉手术适应症;既往无耳鼻喉手术病史;无神经功能障碍;无精神类疾病;能够正常沟通;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调查。

排除标准:不符合手术适应症;凝血功能障碍;神经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由护理人员开展围术期常规指导,告知患者围术期间注意事项,做好病情监测,严格遵医嘱用药治疗。

观察组患者提供综合心理护理干预。从术前24h 开始开展详细的心理评估,2 次/d,持续时间30min,共7 d。具体干预方法如下:(1)做好心理护理。首先要求,护理人员能够积极地与患者进行交流,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使自己成为患者情感上的依赖。其次,护理人员也应对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患者家属尽量不要在患者面前表现出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一定要通过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病痛,只有在积极、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才能使患者得到较好地恢复。然后护理人员寻找合适的时机鼓励患者讲述自己所遭受的痛苦,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发现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2)心理评估。在开展护理前首先与患者进行1 次访谈,在访谈中引导患者述说情绪和内心感受,护理人员要做好倾听人角色,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在沟通过程中快速了解患者性格特点、喜好、心理需求、情绪状况,准确评估其心理状态。针对患者具体情绪表现查阅相关资料并与医师沟通,了解患者治疗方案后制定护理计划[1]。(3)情绪管理。针对情绪波动的患者给予相应的安抚和管理,患者舒适度直接影响情绪,因此要保證室内环境良好,根据患者舒适度调整室内光线、湿度、温度,每日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改善患者舒适度。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要快速、准确,保持绝对的专业度,不可拖拉、犹豫,增加患者恐慌情绪。患者护理操作尽量在日间开展,避免夜间操作影响患者休息导致其出现烦躁情绪。针对情绪过于低落的患者要多鼓励患者,帮助患者开展自我认知训练,让患者重新建立自我认知,并能够感受到爱和温暖,重建治疗、康复的信心。(4)情感支持。患者在治疗、手术过程中会由于担忧、焦虑等情绪需要陪伴,因此要与患者家属沟通,多陪伴患者,悉心照料,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此外,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也要避免表露出烦躁、紧张的情绪;在与患者交流时面带微笑,不要直呼患者大名,而要使用尊称,如“张大爷”“刘师傅”等,不嫌弃、不嘲笑,主动站在患者角度辅助其开展康复锻炼,还应叮嘱病人避免过度运动,要循序渐进练习;针对过度缺乏安全感的患者可采取一对一护理,与患者开展深度的沟通,了解其不安因素,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帮助,提升其安全感。(5)健康指导。手术前针对患者疼痛敏感度进行评估,并对其疼痛管理了解程度进行评估。根据敏感度较高、认知度较低的患者要重点管理,加强术后自我护理指导,明确告知其哪些行为不可行、哪些行为可行。对于认知度良好的人员开展手术护理配合指导,提升治疗配合度。此外,针对患者存在的不解、疑惑要给予解答,提升患者认知水平和治疗安全感[2]。(6)疼痛管理。部分患者、家属在接受疼痛管理、健康指导后会出现遗忘现象,因此会出现情绪反复、疼痛加重表现。护理人员可将所有宣传、讲解内容定制成册发放给患者,方便其随时翻看。此外,也可建立公众号,邀请患者、家属关注公众号,在公众号内发布相关内容,患者可随时查阅公众号了解相关内容,针对不能理解的内容由护理人员负责重新讲解。(7)放松练习。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开展放松训练,通过放松训练来改善紧张情绪,让机体得到修复。放松训练包括呼吸训练、冥想训练等。呼吸训练可以深呼吸训练为主。患者可以选择坐位或仰卧位,仰卧位时在胸腔、头部下方放置软垫,保持胸腔打开状态,缓慢吸气,直到极限后缓慢呼气,让身体逐渐下沉。在开展冥想训练前让患者保持情绪的平静,可想象自己处于大自然中,保持平静或喜悦的心情,而后缓慢调整呼吸,让头脑安静,逐渐缓解焦虑情绪。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焦虑情绪、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统计护理满意度、镇痛药物使用率进行对比。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总分10分,0分为无痛,1 ~3 分视为轻度疼痛无需特殊处理,4~ 6分为疼痛可耐受,7~ 9分为疼痛不耐受,10分为剧烈疼痛。焦虑情绪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量表评分临界值为8 分,分数与焦虑程度成正比。生活质量采用 SF-36量表评估,总分100分,分数高视为生活质量高。护理满意度采用院内自制的调查问卷,在患者出院前分发,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率即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软件处理文中数据。计量资料采用( x(—)± s )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 (%)]表示,用χ检验。当 P2<0.05时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24h、48 h、72 h 疼痛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焦虑情绪、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不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率为48.3%(14/29),对照组为72.4%(21/29),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4。

3  讨论

3.1  术后疼痛的危害

扁桃体炎、鼻息肉等耳鼻喉疾病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这种疼痛不但会增加患者机体不适感,还会影响患者睡眠和饮食,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恶心、呕吐、恐慌、焦虑等情况。耳鼻喉是重要的面部器官,相距颅脑非常近,手术过程中可能对神经造成刺激。因此,疼痛敏感度会增强,疼痛程度更显著。此外,术后疼痛还会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与病人机体产生连带效应,不利于预后。术后疼痛是耳鼻喉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极易引起患者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问题。因此,在围术期要开展合适的护理管理,降低患者痛苦,避免产生严重应激反应[3]。而常规护理管理中多以用药止痛为主,护理管理效果并不理想。心理护理管理是人文管理中重要的内容,心理护理管理能够以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为基础,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管理,更好地照顾到患者的精神需求,对患者手术治疗、术后康复均更有利。

3.2  心理护理的应用优势

心理护理在开展的过程中能够让护理人员深入了解患者病情、手术治疗情况,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了解程度。同时,能够为患者提供病情、治疗、手术配合、术后注意事项相关指导。心理护理管理能够监测患者情绪波动,实时了解其情绪变化,并给予相应的疏导、安抚。将心理护理应用到耳鼻喉手术全过程中,可充分发挥护理优势,对手术与术后康复提供助力。

首先,有助于术前做好心理准备。手术前期护理人员应询问患者病史与禁忌等基本要素;面带微笑地为患者讲解手术的相关准备细节,与患者良好沟通交流;从言行、情感方面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并列举成功病例为患者提供信心,疏导心理压力;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站在病人的角度进行讲解和答疑,通过图文手册、公众号等方式能够辅助患者巩固相应知识,禁止灌输式教育,由此获得患者信任,缓和护患矛盾。因病人家属思维会间接影响病人情绪,护理人员还要注重家属思想工作的开展,使其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从而感染患者,对其进行鼓励,促进病人身心康复。

其次,有助于术中增强患者信心。耳鼻喉手术具有特殊性,需要病人在术中保持清醒状态,使病人很容易受到疼痛影響产生情绪波动,进而影响手术疗效。对此,术中护理人员应给予必要的安抚,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告知其应对方式,并与之交流转移注意力,使其以积极心态面对手术,缓解手术痛感;还可通过语言鼓励、肢体动作等鼓励患者,使其更加勇敢地面对手术,从而顺利完成手术。

最后,有助于缓解术后疼痛。手术完成后,麻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失效,病人在一段时间内疼痛感觉日渐强烈,如若此时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便会使痛感进一步增强。对此,护理人员应对病人进行精神鼓励,与家属一同陪护。对于个别痛感严重的患者,可申请医师为其提供止痛药物,帮助其减轻痛感;少数患者术后出现食欲不振、情绪消极等情况,很容易产生副作用,不利于身体康复。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应经常与之交流,帮助其排解不良情况;术后安装自控镇痛泵帮助病人缓解疼痛。待患者情绪稳定后,对其进行痛感评分,如若分值超过3 分,则应告知医师采取相应的去痛措施。在开展康复训练之前,应提前30min 让病人服用镇痛药物,起到舒缓疼痛的作用;还可通过播放音乐、视频、指导患者慢呼吸等方式减轻痛感。

3.3  心理护理研究现状

在陈吉的研究中指出,如若病人存在负面心理情绪,便会放大心理焦虑、紧张,加上自身对耳鼻喉疾病没有充分的认知和病理知识,过度担心手术效果,对预后产生极大不良影响[4]。李硕经过研究指出,耳鼻喉疾病在临床领域较为常见,对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较大影响,还会增加其心理负担。因此类疾病的位置较为特殊,与人体嗅觉、触觉、听觉等感觉器官紧密相连,还与患者发音系统相关,存在多通道、多器官等特点,作为表达人体情绪的主要部位,与脑部距离较近,各种神经纤维汇集,在手术治疗中很容易使患者产生敏感疼痛,带来较大的心理影响,如抑郁、焦虑等,还会降低病人的痛阈值,对疼痛更加敏感,影响术后生活品质。在心理情绪不良的情况下产生心理应激,促进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儿茶酚胺的分泌量,强化机体的痛敏感度。心理护理作为医学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提供科学高效的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疼痛阈,起到镇痛效果[5]。在杜文静研究中指出,通过提高术后患者心理护理力度,可使疼痛程度有所减轻,且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术后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根据心理因素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的消除负面情绪,为其后续治疗提供便利[6]。

3.4心理護理的应用效果

本文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58 例耳鼻喉手术患者为调查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根据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48 h、72 h疼痛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心理干预能够以患者心理状态为核心,使患者的心理诉求与社会需求得到满足,促进其在诊疗期间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促进疗效提升。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在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更低,机体应激反应更小,镇痛药物使用率更低,且患者情绪、生活质量得到了更好改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率为48.3%(14/29),对照组为72.4%(21/29),差异明显(P<0.05)。这说明患者经过心理干预后,痛感得到明显改善,服用药物的频率降低。在管理过程中能够让医师、家属共同参与到管理中,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以及家庭带来的温暖,对缓解不良情绪更为有利,护患矛盾得以消除,以获得更多患者的支持,达到减轻患者病痛,促进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更符合现代医学管理特色,且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与健康宣传、家属合作、交流沟通等护理内容相结合,使患者心理情况得到良好干预,在沟通中拉近护患距离,使病人对护理与治疗方案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能够全心全意地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同时,在家属的支持和鼓励下,使患者树立面对疾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缓解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度,使其心理状态与生活品质得到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 刘欣 . 心理护理在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7):154-155.

[2] 金静,程远侠,李婷婷,等 . 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效果评价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6):93.

[3] 杨晶 . 心理护理干预在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的应用价值研究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0):129.

[4] 陈吉 . 慢性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比较及术后疼痛控制情况调查 [D]. 兰州:兰州大学,2020.

[5] 李硕 . 对行耳鼻喉部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其术后疼痛的效果研究 [J]. 当代医药论丛,2019,13(3):79-80.

[6] 杜文静 . 心理护理在减轻耳鼻喉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应用体会 [J]. 养生保健指南,2018,17(28):228.

(收稿日期:2021-12-11)

猜你喜欢
术后疼痛心理护理
中医护理技术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满意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
石晓静: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