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痛症预防保健措施的研究进展

2022-05-30 10:48冯永强沈洪晖罗卢华杨坚杜健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2年11期
关键词:预防保健中药熏洗

冯永强 沈洪晖 罗卢华 杨坚 杜健

【摘要】  跟痛症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以及肥胖人群,临床症状以足跟跖面疼痛为主,且疼痛位置表现为红、肿、热、痛,直接影响患者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近几年,我国跟痛症的患病率呈现日渐升高趋势,该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足底跖腱膜病变、跟骨病变、跟垫病变等存在密切关系,但常规西医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认为该病是由外感与内伤引起,且中医治疗方式较多,包含针灸、熏洗、中药、手法等,均存在各自优势及理论依据。除此之外,盡早开展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为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提供保障。因此展开综述,分析跟痛症的病因以及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以期为患者康复提供保障。

【关键词】  预防保健;中医养生;跟痛症;中药熏洗

中图分类号  R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21--03

跟痛症主要是指跟骨结节周边软组织出现慢性损害,从而导致足跟底部疼痛,严重者甚至行走困难,随着疾病持续发展,可能合并跟骨结节前缘骨刺,直接危及患者身心健康。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筋伤”范畴,主要是因足底筋膜不当着力,周边骨骼受损,并累及牵掣经筋,使得局部气血瘀滞,淤阻不通,不通则痛,引起患者足底部疼痛,甚至行走困难[1-2]。另外患者因为年老体衰,肝肾不足,骨髓空虚,长此以往,最终出现骨痹筋伤。中医认为养即为保养、补养以及调养,而生表示生命、生长以及生存,由此看出养生是在中医理论知识的指导下,通过科学方式调理机体,使机体免受疾病困扰,并达到增进健康的作用。因此,在中医养生基础上选择针对性预防保健方式可有效弥补常规西医治疗的缺陷,进一步提升疗效,快速减轻疼痛,促进病情快速稳定,保障预后[3]。分析跟痛症的病因,并展开综述,探讨中医预防保健的措施及效果,为患者更好地康复提供保障。

1  跟痛症的病因

跟痛症在中医学属于“骨痹”“筋伤”等范畴,其外因不仅是由外力直接伤害造成,同时与外感六淫诸邪或者邪毒感染有关,从而导致关节出现疾患;其内因又与体质、年龄以及解剖结构息息相关。跟痛症病机与肾有关,肾主骨生髓,肾气虚弱,加上风寒湿邪侵袭,使得寒凝血滞,足跟部经脉淤阻不通,或骨失所养,淤血内生,不通则痛,最终引起疾病。既往较多名著对此进行描述,例如《素问》中曾提及“骨者髓之府……骨将惫矣”;《痹论篇》中“痛者……有寒故痛也”;《张氏医通》指出“阳虚者……足跟痛”等[4-5]。由此可见,跟痛症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主要是因肾精不足,寒湿血瘀,经脉阻痹引起。

2  跟痛症的预防保健措施

2.1  熏洗

熏洗作为中医常见的外治疗法,具有活血祛瘀、补肾益肝、祛寒止痛的作用,药方通常选择牛膝、透骨草、制川乌、红花、独活、伸筋草、续断、制草乌、防风等,针对淤血者添加川芎、当归;足跟冷者添加桂枝。陈博鉴等人[6]的研究中,选择106例跟痛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比中药熏洗方、扶他林软膏外涂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6.2%高于对照组的82.7%,且疼痛评分(VAS)、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证实熏洗治疗跟痛症的疗效确切,同时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另有学者[7]认为该病的致病因素为风寒湿邪,因此治疗原则应以活血祛风以及温筋散寒为主,熏洗药方应选择桂枝、独活、花椒、威灵仙、艾叶、川芎、荆芥,经随访发现跟痛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5%。另有报道指出[8],该病的病因与肝血肾精亏虚有关,使得筋骨失养,因此治疗中应重视筋骨并重,熏洗药方包含防风、骨碎补、威灵仙、生半夏、没药、杜仲、伸筋草、熟地黄、红花、怀牛膝、细辛、木瓜、川芎等,可有效缓解症状,促进病情恢复。

2.2  针灸

针刺存在操作简便以及并发症少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有研究显示,通过针刺大钟穴治疗跟痛症的效果显著,可促进症状快速消失。针对此,临床选择跟痛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择昆仑、水泉、阿是穴、太溪、金门穴,予针刺,持续治疗20d,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到96%,值得推广[9]。艾灸热性温和持久,且穿透力较强,可直接作用在穴位,发挥清除外邪、温经通脉的作用[10]。对此,有研究[11]将阿是穴作为中心,另选择周边敏感的热敏化穴位实施热敏灸,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并促进症状消失,改善生活质量。随着临床不断深入研究,火针被提出,其主要能够破坏无菌性炎性环境,促进机体治愈疾病的能力提升,必要时可联合微创注射疗法,快速刺入阿是穴,并在触及骨面后出针,能明显提升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12]。

2.3  手法

有研究[13]指出,手法治疗跟痛症的效果明显,并在触诊时关注患侧腓肠肌中下段周边软组织的紧张度以及张力,同时寻找高张力及条索样区域,结果显示此类型区域多处于腓肠肌中下1/3位置,因此触诊期间患者通常感觉疼痛加重。吴俊德等[14]选择62例跟痛症患者,分别开展熏洗+手法、骨友灵擦剂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足踝评分低于对照组,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熏洗+手法的效果更好,能够快速减轻疼痛。其中经手法治疗时,通常选择弹拨以及按揉方式,并按照从轻至重的力度,逐渐缓解疼痛与痉挛程度,同时还可降低复发率,保障预后。研究发现针刀不仅可稳定局部结构,同时可兼顾经络以及穴位的刺激,调节经气升降。将其运用至跟痛症患者的治疗中,并配以比目鱼肌、腓肠肌松解治疗,结果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降低,且总有效率较常规电针治疗更高[15]。

2.4  针刀

针刀切割跖腱膜松解术在跟痛症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利用平板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收集患者足底多个不同区域的数据,并给予分析,发现针刀松解后足底部跖筋膜附着跟骨结节位置压力降低,同时有效减轻足部疼痛程度。李品等学者[16]对60例跟痛症患者进行观察,分别实施针刀与穴位注射疗法,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炎性因子、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96.67%高出对照组的83.33%,进而证实针刀能够减轻急性患者的疼痛,并减轻症状以及炎性反应。另外,针刀松解治疗还可促进患者足部正常力线恢复,并改善患者足底应力学指标,因此跖腱膜炎与跟痛症存在密切关系。随后临床不断开展相关试验,总结针刀松解治疗能够松解患者局部软组织瘢痕、黏连以及挛缩,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足底力学指标[17]。

2.5  自我预防

由于跟痛症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跟部疼痛,日常生活中可利用自我预防方式,达到减轻疼痛、控制病情的目的。自我预防方式包括:①适量运动:按患者喜好选择骑车、慢跑或者散步等方式,以此保证足跟部关节与韧带的弹性,坚持每日适量运动,但注意劳逸结合,不可过度劳累[18]。②多饮茶、奶:茶叶中存在微量氟元素,可促进钙磷沉积,保证骨骼健康。而牛奶能够补充机体中钙不足现象,进而改善骨质疏松。③多晒太阳:太阳光中存在大量紫外线,能够促进肌肤分泌维生素D3,另外谷物内具备麦角淄醇物质,经机体吸收后通过紫外线照射可转变成维生素D3,而维生素D3作为骨骼代谢的主要物质,因此通过晒太阳可预防骨质疏松,避免骨刺出现[19]。④选择合适的鞋垫:若鞋跟过高能够改变足部负重分布情况,使得足底筋膜紧张,进一步提升张力水平,因此患者应少穿高跟鞋,选择软底宽松鞋,以此减少足底与鞋的摩擦,进而降低疼痛,控制病情。

3  小结

综上所述,跟痛症的病因较为复杂,且患者临床症状以疼痛为主,不仅影响机体健康,同时降低生活质量,对此临床治疗原则应以减轻疼痛、控制病情为主。随着中医技术进步发展,发现熏洗、针灸、手法及针刀均可有效降低疼痛,提升总有效率,除此之外通过适量运动、多饮茶奶、多晒太阳、鞋垫适宜等自我预防措施,也可达到快速减轻疼痛、避免疾病复发与迁延的效果,为患者预后提供保障。

4  参考文献

[1] 丛强,夏传龙,杜宏伟,等.足跟痛治疗鞋治疗跟痛症效果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7(13):1242-1243.

[2] 张潇斌,颜晓,马凤君,等.针刺配合隔药灸脐法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21,48(2):158-160.

[3] 阮安民,陈谱,周俊,等.针刀治疗跟痛症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27):163-167.

[4] 葛明富,王金铎,高曦,等.小针刀配合跟骨减压治疗老年跟痛症的疗效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6):30-33.

[5] 饶赟,方婷,刘福水,等.针刀与封闭治疗跟痛症临床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9):1280-1284,1306.

[6] 陈博鉴,龚建文,林跃玮,等.基于"玄府气液说"自拟中药熏洗方对跟痛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5):920-925.

[7] 娄纯彪,刘蓓,刘茜,等.中药熏洗联合局部注射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27(3):20-22,28.

[8] 张向阳,徐鹏,魏薇,等.薛氏理筋通络补肾法治疗跟痛症40例[J].中医研究,2020,33(5):14-16.

[9] 管浩,金婉,马宇,等.基于"清阳实四肢"理论从头论治跟痛症34例[J].中国针灸,2021,41(1):110.

[10] 王星博,王伟明.基于文献的跟痛症针灸诊疗特点分析[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9,41(8):872-876.

[11] 成舟,陈丽芳,谭登,等.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试验质量评价[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8,26(2):76-80.

[12] 陈鹏,肖艳,郭洁梅,等.中医康复方案治疗跖筋膜炎跟痛症30例[J].福建中医药,2021,52(6):9-10,13.

[13] 马莉,赵会晶.中医特色三联疗法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观察[J].心理医生,2019,25(1):161-162.

[14] 吴俊德,林彬,马占华,等.中药熏洗结合孙氏手法治疗跟痛症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20,39(6):611-614.

[15] 陈达.按摩仆参穴治疗妊娠期跟痛症21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8,53(11):812.

[16] 李品,钟欢,贺新铭,等.针刀松解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跟痛症急性期炎症反应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22,31(1):130-133.

[17] 江显俊,陈卓婷,陈文亮,等.中药熏洗联合耳穴疗法治疗跟痛症35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8,26(8):69-70,74.

[18] 李歡,乔海法,羊璞,等.针刀治疗跟痛症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9):1546-1551,1568.

[19] 王小芃,周建飞,杨学义,等.中药熏洗联合小针刀治疗老年跟痛症的近远期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4):447-450.

[2021-12-22收稿]

猜你喜欢
预防保健中药熏洗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和护理措施研究
老年高血压患者运用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的作用
社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对策分析
艾滋病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健康教育的作用
中药熏洗疗法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并发症20例临床观察
中药熏洗治疗慢性骨髓炎伴皮肤缺损的临床观察
滋阴润肤方中药熏洗治疗小鼠皮肤瘙痒的实验研究
中药熏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
健骨痛消丸及风湿骨痛胶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