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中的应用

2022-05-30 10:02洪薇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干预

洪薇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0月江苏中医院眼科收治的3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人性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自护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眼压(IOP)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中,实施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依从性,改善焦虑情绪和自护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个性化护理干预;护理依从性;眼压情况

中图分类号  R47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21--03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临床表现以眼压明显升高、视野缺损、视神经萎缩等特征为主,具有发病急、致盲率高的特点,若未及時予以有效治疗,患者则有致盲风险[1]。目前,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首选方案,可帮助患者快速降低眼压,促进视力恢复[2]。人性化护理作为当前应用较广的新型护理措施,围绕患者开展护理服务,可将被动护理服务转化为主动护理服务,最大限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3]。鉴于此,本研究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1-10月江苏中医院眼科收治的3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范围36~68岁;眼压(IOP)≥21mmHg;均经临床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排除标准:其他类型青光眼;有眼部滤过手术史或屈光手术史;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依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男性9例,女性6例;患者年龄36~66岁,平均年龄45.32±3.29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5例,高中及专科6例,大专及以上4例。观察组男性8例,女性7例;患者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45.45±3.36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4例,高中及专科5例,大专及以上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江苏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下相关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健康宣教、叮嘱术中配合事项、术后常规用药指导等。

1.2.2  观察组  给予患者围术期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护士应在术前告知患者,手术前期出现焦虑情绪属于正常现象,告知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对治疗的重要意义;同时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流程、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的认知度和配合度。②用药指导:高眼压状态实施手术治疗后反而会增加眼压,故术前应先使用药物降低眼压。指导患者使用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对患眼进行治疗,使瞳孔收缩并开放前房角,根据实际眼压高低决定滴眼次数,注意避免因压迫泪囊而引发眩晕、流涎等多种中毒症状。③术前常规检查:术前做好血常规、肝功能、尿常规、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必要时检测眼压。

(2)术中护理:护理人员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的眼压状态、眼底血流参数改变等;告知患者术中需要积极配合手术医生,确保手术能够顺利完成。

(3)术后护理:①一般护理:加强病房巡视,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不适症状,及时为患者解决困难;术眼敷料尽可保持清洁感染,以防感染;术眼松解包扎后,叮嘱患者尽量不要揉眼;叮嘱患者多食新鲜的瓜果蔬菜,禁食刺激性、辛辣食物,预防便秘。②术眼针对性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术眼是否存在液体渗出情况,及时更换术眼的敷料。术后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滴眼药水,每隔5~10min后滴另一种眼药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对术后患眼有轻微疼痛者,需及时安慰患者,告知患者痛感可随切口的逐渐愈合而减轻。对术后患眼疼痛严重者,不得擅自予以止痛药,需立即报告给临床医生处理。

1.3  观察指标

(1)护理依从性评估[4]:用本院自拟的护理依从性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内容以患者的护理积极性、情绪控制程度、自护知识的掌握程度、生活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主,满分100分,90分以上表示完全依从,70~89分表示基本依从,70分以下表示不依从。依从性=(完全依从+基本依从)/观察总人数。

(2)焦虑情绪与自护能力评估[5-6]: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满分80分,得分越低提示其焦虑程度越轻;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患者进行评估,量表总分为172分,得分越高提示其自护能力越强。

(3)IOP检测:使用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测量患者术前、术后的眼压值,每位患者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4)满意度评估[7]: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估,共19项,采用5级评分制,即非常不满意(1分)、不满意(2分)、一般(3分)、满意(4分)、非常满意(5分),总分19~95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比较

人性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焦虑情绪及自护能力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ES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IOP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的I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IOP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满意度比较

人性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仅发生1例角膜水肿,对照组发生1例眼压复升、1例前房出血、2例角膜水肿;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患者26.67%,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世界第二大致盲性眼病,是一种以突发性前房角关闭导致眼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质量具有严重影响。目前,该眼病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但有研究指出机械压迫、出血是导致青光眼视神经严重损害的主要诱因[8]。临床实践发现,高眼压不仅是青光眼的主要表现特征,还是推动青光眼病情恶化的主要诱因。因此,临床治疗青光眼以降低患者眼压为主[9]。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治疗已成为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手段,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但由于手术具有侵袭性,多数患者在围术期出现焦虑情绪,导致患者的血压、心率波动过大进而影响手术疗效[10]。因此,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本研究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情绪与自护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围术期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突出,既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确保眼压降低效果,又可减少眼压复升、眼组织前方出血、角膜水肿等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因素是影响手术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多因过度用眼、情绪波动等因素所致,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头痛、眼胀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加上对手术治疗缺乏认知,导致患者伴随焦虑情绪[11]。因此,术前对患者进行耐心劝慰是顺利开展手术治疗的前提。此外,术前、术后滴眼药水指导也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关键步骤。患者术后能够正确使用眼药水,既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又可促进术后恢复[12],可见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突出;人性化护理以充分尊重患者的个性特征为前提,为患者制定符合患者个性化需求的针对性护理服务,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护理方法。

综上所述,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依从性、焦虑情绪、自护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均有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4  参考文献

[1] 孙倩.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7):236-237.

[2] 董媛珍.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7,3(23):108-109.

[3] 田新.人性化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调节作用[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5):255-256.

[4] 郭艳,许利利.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观察[J].黑龙江医学,2021,45(12):1278-1279.

[5] 李燕子,刘晶玉.整体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4):78-81.

[6] 李洪英.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6):166-168.

[7] 郑玉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74例手术室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6,38(4):172-173.

[8] 李凤霞.聆听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防盲技术,2019,14(1):34-35.

[9] 刘艳.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四川解剖学杂志,2020,28(3):73-74.

[10] 温静静.规范化护理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改良半隧道切口小梁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6):92-94.

[11] 李鲜丽.观察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8):252-253.

[12] 郭瑞瑞.系统性护理干预在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9):2973-2975.

[2022-03-14收稿]

猜你喜欢
个性化护理干预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恢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的价值研究
硬膜外控制性降压下全髋置换手术中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探究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探究
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恢复的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