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2022-05-30 10:48孙绪宝孙振亚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1期
关键词:融合术椎间节段

孙绪宝 孙振亚

【关键词】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中图分类号】R681.5+7.R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1-0007-04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由于先天发育或者是后天事件而导致的腰椎管、椎孔间狭窄并引发相关临床症状的情况,患者因神经根受压导致血运功能异常,引发诸如肢体疼痛及各种对应的神经功能症状。患者之所以会出现腰椎管狭窄症的问题,不仅有先天发育的原因,后天因素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当前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两种,虽然部分患者倾向于选择保守治疗干预,但疗程较长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同时对病情严重者用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在手术治疗方式中,通常情况下在治疗此类疾病的过程中会采用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的方式,但是从临床的角度来看,效果十分有限。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其具有减压效果明显、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不稳、腰椎滑脱等疾病患者中。基于此,本研究于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从本院选取8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研究了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82例确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1例中男性20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25~70(47.6±2.9)岁;病程2~9(4.11±0.62)年;发病节段为20例在L4~5间隙,13例在L5、S1间隙,8例在L4~S1双阶段。观察组41例男性、女性患者分别有22例、19例,患者年龄24~68(47.4±3.1)岁;病程1~10(4.17±0.59)年;发病节段為23例在L4~5间隙,12例在L5、S1间隙,6例在L4~S1双阶段。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或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为单侧节段腰椎管狭窄症者;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耐受手术者;无临床资料缺失情况;均取得知情同意者。

排除标准:既往有腰部外伤及手术史者;伴有严重腰椎畸形者;多神经根受累者;伴有双侧神经症状者;伴有严重心、肺、肾、肝等功能不全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合并蛛网膜炎或者感染性疾病;伴有糖尿病者;合并中央管或者侧隐窝狭窄者;伴有腰椎不稳、滑脱或病理性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中心点选择在责任椎体椎间盘位置,在患者的皮肤位置设置切口,切口长度为8~12cm,切口方向为纵向,在此基础上,将患者发生病变的椎板、棘突、椎间关节暴露出来,范围需要包含需要进行融合节段的横突。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先将椎弓根螺钉置入患者健康一侧的椎体椎弓根投影外侧位置,整个过程需要在C形臂机透视下进行,与此同时,将其与纵行钛棒连接到一起。按照顺序将患者的皮肤位置、皮下位置、腰背的筋膜位置切开,切口设置为3cm左右,切口方向为纵向,将可扩张通道系统固定在患者最长肌以及多裂肌的间隙位置,置入可扩张通道(Quadtant通道)系统并确认固定妥当。借助冷光源,将上下关节突的关节暴露出来后固定椎弓根螺钉。在此基础上,使用咬骨钳以及骨骼,将患者病变节段的关节突出位置去除,如有必要可将部分椎板、对侧增生黄韧带切除,进行侧隐窝减压处理,达到为椎管、神经根减压的目的。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予以比较分析;其次,分析两组患者后期的康复情况;两组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变化比较,采用视觉疼痛模拟法(VAS),0~10分,分数越高说明情况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实施t检验。当P<0.05则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临床情况对比

观察组手术情况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显著较短或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康复质量整体优于对照组患者,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78.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比

较观察组手术完成1、3个月后较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较低(P<0.05),见表3。

3讨论

腰椎管狭窄症多发于老年群体,其发生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而对应增加,其发病原因有很多,不仅存在患者自身遗传因素的原因,同时也包含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的原因,而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此类疾病的发病逐渐呈现出了年轻化的趋势,患者常有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等临床症状,不仅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同时对其活动范围、生活自理等方面都造成了严重影响[2]。在患者病情相对较轻的情况下,通常情况下会对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但考虑到保守治疗疗程较长,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且合并多种慢性病,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可能会引发其他严重后果,因此对保守治疗采取时间应该有明确限制,而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则会选择手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针对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治疗方式,而以往,在通过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会给患者的机体带来较大的损伤,考虑到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对手术侵袭的应激耐受程度明显衰退,因此有部分患者因为难以承受侵袭性操作而在术后出现各种相关并发症,进而影响患者的后期康复。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新型微创手术器械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扩张通道下TLIF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之一,其优点可分为多种,包括安全性高、创伤小以及患者恢复快等。在应用微创可扩张通道TLIF手术对患者实施疾病治疗时,能够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和需求调整手术通道大小,具备手术操作精确、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空间大等多种优势,且规避了软组织过多暴露的问题,降低了腰背肌的损伤,从而降低腰背肌疼痛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情况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显著较短或较少(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康复质量整体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手术完成1、3个月后较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在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治疗期间,应用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可发挥突出作用效果,手术时间快,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缓解程度好,在促进患者后期康复方面有着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

Quadrant微创通道系统是基于椎间盘镜系统基础进行优化完善而来,能够在通道条件下进行手术直视操作,将椎间盘完整切除,同时关于神经根松解、钉棒固定、椎管减压、椎间融合等操作也避免了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过程的盲目性风险,置入通道的时候需要对多裂肌束进行钝性分离处理,该处理措施的目的在于更准确的到达目标节段,通过Wlitse入路完成相关操作,可以防止手术期间椎旁肌产生明显的剥离、撑开风险,降低椎旁肌受损的概率以及程度,尽量保留椎旁肌附着点并神经支配、棘突、肌腱韧带等张力带结构,同时在手术过程中配合冷光源辅助,能够在小切口环境下得到更广阔的手术视野以及操作空间,综合各种情况分析可知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对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无论是疗效或者安全性都能更好的满足临床需求,特别是针对老年患者群体而言,缩短术后康复时间,降低术后不适感都对于康复质量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对收治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用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相对于传统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手术操作并不复杂,且微创切口及可控制术中流血量等为其术后镇痛、康复等奠定良好基础,缩短术后康复时间,防止各种风险发生,但术者对患者应用该术式治疗时应该严格掌握相关适应症、禁忌症,全面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猜你喜欢
融合术椎间节段
顶进节段法最终接头底部滑行系统综合研究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桥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发展概述
预制节段拼装桥墩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