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透析室病房院感防控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2-05-30 09:12罗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1期
关键词:医院感染精细化管理

罗芳

【关键词】透析室;医院感染;防控护理;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1-0092-04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而透析室则是血液透析的主要场所。近些年来,伴随着血液透析使用率的增加,透析室的患者也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而这也在一定程度增加了院感防控工作的难度。通常情况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其身体抵抗力较低,因而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感染,继而加剧其病情,并严重影响其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还需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以避免或减少院感的发生,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现为了解精细化管理在透析室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本案将对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在透析室治療的60例患者予以精细化管理措施,同时对另外60例患者予以常规管理措施,并观察两组的管理效果情况。现将具体情况说明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抽选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透析室病房接受治疗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基础组与精细组,各60例。基础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25~71(46.25±5.71)岁;疾病类型有14例为多囊肾病、15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1例为糖尿病肾病、11例为高血压肾病、9例为高尿酸血症;穿刺置管部位:34颈内静脉、26例股静脉。精细组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24~73(47.09±5.85)岁;疾病类型有15例为多囊肾病、13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为糖尿病肾病、10例为高血压肾病、10例为高尿酸血症;穿刺置管部位为32颈内静脉、28例股静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均需接受血液透析治疗;(2)临床资料完整;(3)可正常沟通;(4)患者及其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其他器官衰竭者;(2)患有慢性疾病者;(3)精神异常者;(4)已出现严重感染者;(5)中途退出研究者。

1.2方法

基础组采取常规管理措施,如定期对血透室进行清洁、消毒,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其发生院感到预防及积极配合,达到就医的安全,保护患者级家属。

对精细组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主要内容如下。

(1)护理质量控制方面。首先,在透析室内可组建由护士长及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的质控小组,工作内容是严格依据科室所制定的透析室护理管理治疗标准,不定期对透析室的护理管理情况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内容包含两大方面,即基础管理、专科护理。其中,前者主要涉及内容有环境和医院感染管理、药物管理、救护车管理等;后者主要涉及的内容有透析治疗期间的巡视、血管通路护理、风险预防以及透析护理文书的书写情况。比如针对血管通路的护理,可定期以肾毒性及耐药性均不高的抗生素药物,对中心静脉导管予以封管处理,以此来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同时防止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出现。在对导管实施任何一种操作(如置管、堵管等)时,工作人员皆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并做好手卫生。在血透时应尽可能做如静脉推药、静脉导管输液等,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此外,工作人员应密切留意置管处皮肤状况,在换药时应尽可能选用透气性好、生物相容性佳的透明贴膜,以便于后期对皮肤的观察。小组成员在检查期间若发现问题,需第一时间督促相应护理人员改正。

(2)环境管理方面。对科室内的护理人员开展风险教育,告知其透析室内环境较差,极易引起医院感染,继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而需提高自身风险意识,做好室内的环境管理。科室可对血透室予以科学布局、明确标识、合理分区。如针对不同的人群,可设立不同的透气区,换而言之,将乙肝、丙肝、非感染划分成不同的区,且单区内设置相应的功能区,如候诊区、接诊区等。对医护人员、医疗垃圾转运,均安排专门的通道,避免发生感染。另外,需指导护理人员做好各项环境管理工作,如定期对透析室进行清洁、消毒;透析室内的医疗垃圾桶需盖上盖子;物体表面需以含氯消毒剂进行全面擦拭;定期对透析室内所用各种器械及透析用水等进行仔细检查,且予以彻底消毒处理;呼吸机上的每个接口,均需用酒精予以擦拭,且在清洗时尽可能选用一次性物品。定期对透析液及透析用水进行细菌培养,通常每月一次;每隔三个月对透析液及透析水进行毒素检查;每年需对透析水进行至少一次的化学污染检查,以确保透析水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还应及时对患者所用的床单等予以更换,对其所用的针管、穿刺针等医疗废物予以分离处理,且回收、消毒,无重复利用价值的,可进行销毁处理,不可将带有传染性的物品流入其他地方,避免感染的发生。

(3)质量考核方面。护士长需每月开展有关护理质量的会议,及时反馈日常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且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从而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尤其是针对透析室的环境卫生方面,如透析室内的空气、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状况、物体表面卫生状况以及透析液是否合格等,对其进行监督与考核,一经发生问题,及时改正。此外,将质量控制检查结果和绩效相联系,若检查结果优秀,则可给予一定的奖励,若检查结果较差,则予以相应惩罚。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且展开组间比较研究。

(2)两组患者对透析室各项环境(物体表面、空气、手以及透析液)的卫生情况进行评估,每项分值为0~100分,所得分值越高,表明其质量越理想。

(3)透析室病房自拟护理管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管理情况进行评估。该问卷调查表总分为100分,评分≥90分,则可判定为非常满意;评分在75~89分,则可判定为较为满意;评分在60~74分,则可判定为一般;若评分<60分,则可判定为不满意。满意度等于前三项发生率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针对医院感染发生率、满意度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X2检验;针对各环境卫生评分等计量资料,则用(x±s)表示,行t检验。如果P<0.05则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

基础组中有8例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其发生率为13.33%(8/60);精细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其发生率为3.33%(2/60)。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透析室内环境情况分析

精细组患者对物体表面、空气、手以及透析液等的卫生评分均高于基础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情况分析

基础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为81.67%(49/60),精细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为96.67%(58/60);组间满意度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88,P<0.05),见表3。

3讨论

血液透析指的是把血液透析者的血液引至人体外,随后再经透析器对血液予以处理,以便将血液透析者体内的内谢废物予以去除,从而保证患者人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及酸碱平衡,且将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予以排除。患者在透析室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不论是躯体还是心理,皆承受着极大的负荷,因而在此时的防范性较低,并极易引起不良事件,医院感染就是其中较为常见且十分严重的一种。血透室出现医院感染,可能是多种因素所导致,如透析室内环境布局不合理,致使不同类型的患者在同一个区域内接受治疗,尤其是带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如此一来极易引起医院感染;又或是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不到位,手卫生执行情况不够严格;医疗废物中含有各种有害成分,如微生物、病毒等,对此类医疗废物未进行科学处理,继而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

为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通常临床上是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但该种管理措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而无法有效发挥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在透析室内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该种管理是通过各种管理方法及措施,在日常工作中树立精心工作的基本态度,确保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做好认真、细致、严谨,从而最大限度提升工作效率及质量。将该种管理措施用于透析室护理管理中,要求护理人员认真对待透析室内的各项护理工作及护理环节,做好风险管控,细化每个环节的清洁工作,从而确保透析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此次研究中,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的精细组患者,其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的基础组患者有明显差异(P<0.05);该结果与徐明香等研究结果相类似,即在其研究中采取精细化管理的29例患者,有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0.34%,而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的29例患者,有9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高达31.03%,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表明:在透析室内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有效预防或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可起到积极作用。究其原因是由于精细组患者通过一系列的精细化管理后,各环节的工作均得到较好的改善,使得一些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得到排除。如通过护理质量控制,加强了对血管通路的管理,提升了风险预防与管控,并且通过透析护理文书的改进,避免在护理工作交接过程中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继而引发护理风险。再者,针对透析室环境卫生情况的评分,精细组各得分均比基础组高,差异显著;这表明实施精细化管理,可更好的优化透析室内的环境卫生,避免室内存在各种病菌,从而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究其原因是精细化管理措施中,对科室内的布局、对医疗器械的清洁、对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等均提出了相应的措施,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有效管理后,使得科室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更加到位。最后,在对护理管理满意度方面,精细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基础组,即96.67%比81.67%,差异有显著性;这表明对透析室实施精细组所用护理管理措施,可在一定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从而确保护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对透析室病房内的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不但能在一定程度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升透析室内的环境卫生,还可提高患者對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的护理管理措施。

猜你喜欢
医院感染精细化管理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手卫生教育与预防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浅谈现代企业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路径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