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2022-05-30 09:43肖晓霞
婚育与健康 2022年12期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

肖晓霞

【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生儿护理期间应用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取9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哭闹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首次排便与胎便转黄用时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经皮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研究组高胆红素血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期间,通过应用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全面改进,对于新生儿健康的保障具有积极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音乐干预;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哭闹率;经皮黄疸指数

Analysis of the value of music combined with first prone and then supine stroking in neonatal nursing

XIAO Xiaoxia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Hunan 4210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ursing effect of applying music and touching in the supine position first during neonatal nursing.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2, 90 neonate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music combined with stroking nursing in prone position and then supine position, and the 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rying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ime for the first defecation and yellowing of meconium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anscutaneous jaundice index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ate of hyperbilirubinemia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During the neonatal nursing period, nursing intervention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music combined with first prone and then supine stroking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neonatal nursing effect, and has positive value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onatal health.

【Key?Words】Neonatal nursing; Music intervention; Touching in the supine position first; Crying rate; Transcutaneous jaundice index

在臨床期间,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发育,其对于新生儿的成长至关重要。基于此,近年来,医护工作者对于新生儿护理服务模式进行了 分析与解读,希望有效促进新生儿护理综合质量的进一步优化。在此过程中,部分研究资料显示,通过及时对婴儿进行抚触护理,有利于帮助婴儿通过皮肤感知有效实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对于新生儿肠道蠕动功能的改善与胎便的排出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1]。在抚触护理工作开展期间,部分医护人员对于抚触护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索,从而推动了护理干预途径的多元化发展。本文针对在新生儿护理期间应用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所取得的护理效果,希望有效促进新生儿护理服务综合水平的合理提升。现整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取9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胎龄37~42周,平均胎龄(40.12±0.54)周,体质量3~4kg,平均体质量(3.54±0.21)kg;研究组,男28例,女17例,胎龄38~42周,平均胎龄(40.09±0.51)周,体质量3~4kg,平均体质量(3.59±0.24)kg;所有新生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新生儿组间差异无统计价值(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如下:①基础护理:做好对于新生儿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与记录工作。与此同时,在护理工作开展期间,医护工作人员应及时对于新生儿护理干预要点向新生儿家长进行告知,同时有效引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②抚触护理引导新生儿取仰卧体位,从头部开始对新生儿进行抚触干预,抚触顺序为头部、胸部、背部、四肢,抚触频率为15min/次,1次/d。

1.2.2 研究组 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护理,在此期间,基础护理内容同对照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音乐引导:医护人员应在护理干预开展期间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音乐的音量不宜过大,应控制在40~60dB之间。②先俯后仰卧位抚触护理:在抚触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从新生儿背部进行抚触,相关顺序为背部、头部、胸部、腹部、四肢以及手足部位。在具体辅助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将双手平放在新生儿背部,经由新生儿颈部向下进行抚触按摩。在此过程中,应结合拇指和食指对新生儿脊柱两侧的肌肉进行轻缓抚触按摩,随后用掌心按住新生儿臀部的双侧,向外以“爱心形”进行抚触与揉搓。抚触结束后,引导新生儿取仰卧体位,利用食指在新生儿唇部画一个笑容动作并对面部进行轻柔抚触,随后将双手下移到新生儿双侧肋缘部位,双手向新生儿两肩进行按摩。在对手足进行按摩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由上至下轻轻做捏挤动作。

1.3 观察标准

1.3.1 新生儿哭闹率 依据新生儿在护理1周后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与对比。

1.3.2 新生儿排便相关指标 包括首次排便与胎便转黄用时。

1.3.3 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 依据新生儿护理3d、5d以及7d时的数据进行对比。

1.3.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率 依据新生儿在护理1周后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与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哭闹率对比

研究组哭闹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见表1。

2.2 新生儿排便相关指标对比

研究组首次排便与胎便转黄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见表2。

2.3 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对比

研究组经皮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见表3。

2.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率对比

研究组高胆红素血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见表4。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大批医护工作者针对新生儿护理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与分析,希望有效促进新生儿护理工作综合质量的合理提升,以便为新生儿健康的充分维系提供助力[2]。相关研究资料表明,通过有效实现新生儿护理工作的全面开展,有利于帮助其在出生后尽早实现对于宫外环境的充分适应,对于新生儿的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3]。在此过程中,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通过及时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医护人员可以利用双手对新生儿的皮肤进行合理的刺激,有助于促进新生儿呼吸循环功能的充分改善,对于其哭闹问题的合理缓解与睡眠质量的全面提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从护理工作的角度分析,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对于新生儿群体而言,其大脑皮质层纹状体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只需对其进行轻微的刺激,新生儿即可产生全身应答反应[4-5]。长期以来,医护人员在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的过程中往往习惯于采用先仰后俯的体位进行抚触,对此,部分研究显示,基于这一抚触模式下,新生儿的肢体与面部往往会无着落感,从而使得新生儿缺乏安全感,增加了其在抚触护理干预期间的不安概率,对于护理工作综合质量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6-7]。在发育的过程中,多数新生儿往往处于俯卧位贴近母体,因此,俯卧位往往是新生儿感觉最为舒适的姿势。在抚触护理工作开展期间,通过结合先俯后仰位进行抚触,有利于帮助新生儿合理实现身体的充分放松,对于其胃肠道蠕动功能的合理改善具有积极意义[8]。在护理工作开展期间,部分研究资料表明,通过播放轻缓的音乐,有利于帮助新生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护理氛围,有利于实现新生儿精神状态的合理安抚与哭闹问题的充分缓解。在此期间,为了有效降低抚触期间可能对新生儿造成的损伤,医护人员应做好对于双手的清洁并在抚触护理前对于指甲进行合理修剪。从护理效果的角度分析,大量临床报道指出,通过结合音乐配合先俯后仰体位进行抚触护理,有利于帮助新生儿可以实现机体功能的充分恢复与有效法律,对于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的合理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护理干预模式下,新生儿哭闹问题得到了充分的改善。在排便问题上,联合干预组新生儿的排便用时与胎便转黄用时均有所缩短。与此同时,其经皮黄疸指数的相关指标较常规干预组更低。在产后健康方面,联合干预组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概率相对降低。

综上,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通过采用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进行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可以帮助新生儿有效实现身体的全面发育,对于新生儿的成长大有裨益,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英婷,王珊珊,涂村招.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20,42(5):163-165.

[2] 任彬彬,高先岩.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21(8):119.

[3] 胡文娟.音乐结合抚触护理干预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蓝光治疗依从性、生长发育的影响[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22,22(2):292-294.

[4] 吴安娜.音乐配合先俯后仰臥位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效果研究[J].健康之友,2021(11):222.

[5] 黎肖琼.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特别健康,2021(23):161.

[6] 朱明明.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母婴世界,2020(5):163.

[7] 周希.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21):145.

[8] 杨慧芳.轻音乐联合抚触护理对新生儿啼哭发生率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8):1361-1362.

猜你喜欢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
新生儿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研究
新生儿护理的认知现状调查
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浅析无陪护新生儿护理中母爱替代护理法的运用
新生儿气管食管瘘合并气胸1例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护理安全的研究进展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效果观察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