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研究进展

2022-05-30 12:00林泽辉李泉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5期
关键词:针灸治疗中医治疗

林泽辉 李泉

【摘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病症,临床症状主要有胸闷、心悸、出汗等情况,西医治疗能够为患者减轻病痛、缓解临床症状的同时也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损伤,且西医治疗费用较高,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清除病症,而中医治疗是从全局出发,辩证的看待病因病机,在治疗方式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还能够改善预后效果,减轻副作用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SAP 的病因病机和中医疗法。

【关键词】中医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成药治疗;针灸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6.2R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5-0161-04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性病变引发的病症,会造成心肌供血供氧不足甚至是心肌坏死,当下通过对心脏其周围组织的影像学检查来进行冠心病的诊断,一般来说,如冠脉狭窄超过50%则可以判定为冠心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是冠心病的一种具体亚型,所以心绞痛可以说是冠心病,但冠心病并不仅仅包括心绞痛,还有冠脉狭窄引发的缺血性心肌病等,并且冠心病还可能出现无任何临床症状的猝死。据有关数据报道指出,我国现阶段 SAP 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且相交于其他病症,SAP 死亡率较高,从2016年起,我国城乡SAP 患者死亡率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1]。因此,为了保障民众身体健康,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医学领域相关研究人员不断致力于研究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方式,西医治疗多使用能够起到舒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小板凝聚等效果的药物,但这些药物的长期使用会使得患者产生耐药性,预后效果欠佳;而中医治疗根据疾病的具体病因病机进行辩证性的治疗,如针刺、针灸、推拿等方式,创造性的开辟了 SAP 治疗新思路。

1 病因病机

1.1 病因

1.1.1 寒邪入体

寒邪之气具有寒冷、凝滞等特点,如若天气寒冷,人体免疫力低下极易受到寒邪入侵,外寒之气进入体内,会打破阴阳之气的平衡,引发内寒。中医学典故曾说,如果患者体内寒气凝滞得不到疏通,则会使得阳气损伤,凝滞的寒气引发血脉不同,继而导致疼痛产生[2]。

1.1.2 饮食不节

如果好食油腻、甘甜、辛辣等食物或烟酒不忌,极易使得肠胃受损,脾胃虚寒,导致湿气凝结、心血不顺、胸阳不振,也就是常说的胸痹。长时间饮食不节,不仅会损伤脾胃还会使得元气受损,气虚无力,血液循环受阻,致使气虚血滞,心肌供血供养出现障碍,继而引发心脏病症的出现。有关文献指出,脾胃生成的宗气能够资助心气,生成的营气能够充养心气,二者之间息息相关,相互共存[3]。

1.1.3 情绪不畅

人体是一个不断循环的有机体,心理情绪的变动也会影响器官组织的功能运行。有关中医学典故提出,患病的内因“皆脏气不平,喜怒忧郁”,说明了心理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的发病和病情的发展[4]。

1.1.4 肝虚肾亏

肝虚肾亏易引发脾土失温、营亏血少、气血不畅,以致胸闷气短,心悸疼痛。据有关研究学者研究指出,多数中老年人群出现胸痹心痛的主要原因是长期频繁劳作、过度活动等因素,诊治的重点在于辨阴阳和断标本虚实,如果是本虚患者,则患病成因多为过劳成疾,心肾虚亏,治疗期间需以温补心肾为主[5]。

1.2 病机

SAP 在中医学领域被归为胸痹范畴,《金匮要略》提出该病症病因为“阳微阴弦”,是本虚标实的一类病症。《医门法律》认为该病症的病因主要是因为体内阳虚阴盛造成的胸痹现象。

2 中医治疗

2.1 内治法

2.1.1 中成药治疗

在社会经济、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医疗技术也得以迅速发展,其中各类中成药制剂也随之生成,常见的中成药制剂类型有丸剂,如六味地黄丸、人参鹿茸丸,是通过辅料将药材细粉或提取物制成球状或类球状的固体制剂;散剂,是使用多种药材混合均匀后制成的粉末状制剂;煎膏剂(膏滋),将所需中藥药材用水煎煮后,去除药渣,浓缩后添加糖或炼蜜将其制成膏状制剂,又名膏滋;丹剂,将水银、雄黄等矿物经过高温炼制,使其融合、升华最终形成的无机化合物制剂,常见的丹剂药物有红升丹等,多数情况下作为辅药外用;片剂,选用适宜的制药工具将药材或要粉压制成的片状制剂;胶剂,用水煎煮动物的皮、角等,浓缩后将其制成固体制剂,常见的有阿胶等,一般情况下作为内服用药;糖浆剂,将蔗糖浓缩后提取的浓液,内涵部分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等物质,如小儿急支糖浆,糖浆制剂不适于糖尿病患者服用。除了以上所说的六类制剂,还有酊剂、露剂、栓剂、酒剂、软胶囊剂等多种类型。例如: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能够起到显著的加速血液循环、控制血脂水平、抑制血栓等效果;麝香保心丸在治疗胸麻痹患者方面,具有起效快、扩张冠脉的作用,同时其不含硝酸甘油,无任何毒副作用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可以增加心肌供氧供血量,抑制炎症因子活跃,消炎作用明显;参麦注射液能够起到修复受损心肌的作用,有效控制心肌肌钙蛋白 T 水平,减缓细胞凋亡速度,加快一氧化氮的生成,促进血液流动速度,增加心肌血液供应;宽胸气雾剂在治疗心绞痛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其可以减少血液中内皮素1含量,增加环酸磷鸟苷释放量,扩张平滑肌,缓解胸闷、疼痛、紧缩感;中成药靶向制剂能够是药物作用点更为精确,作用于某一靶组织或靶器官上,清除病灶,舒张血管,改善心肌功能,且药物安全性较高;煎膏剂毒副作用较轻,适宜长期使用,具有使用频率可根据患者SAP 病情情况和身体状况来确定,具有扶正补虚至功效,改善预后效果,降低SAP 症状复发的可能性[6]。

2.1.2 中药汤剂治疗

SAP 有效治疗方式的研究是中医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当下,对于 SAP 患者使用中药汤剂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1)补气活血法。中医学认为 SAP 患者所谓气虚血瘀,治疗上以补气活血为主。例如: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药物耐受性等因素,酌情给予患者适当剂量的安神复脉汤,不仅能够改善心功能,疏通血管,还能够通补兼具,益气固本,实际应用价值较高;给予气虚血瘀证患者参芪血腑逐瘀汤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减少血小板聚集,表面平滑肌出现痉挛情况;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予以舒心散服用,可以极大地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效果较为显著;选用升陷通脉汤作为治疗药物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心痛发作时长,减少心肌耗氧量,治疗后患者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提升明显,且无严重的毒副作用;患者在接受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补阳还五汤,从治疗前后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上可以看出,多项数据基本恢复正常,临床有效率较高,症状显著减轻,且复发率较低;给予患者益气化瘀汤服用,该中药汤剂包括黄芪、丹参、当归等11味药材,既能够补益心气、气望血型、又能够活血化瘀、安神止痛,充分发挥了各位药材的药效价值,治疗效果较佳。(2)化痰祛瘀法。比如:瓜蒌薤白半夏汤加桂枝联合基础治疗,不仅可以祛痰宽胸、温阳除湿,还可以温通血脉,止痛除淤。(3)阴阳调和法。例如:对于阴阳失调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二仙汤共同服用,减轻了临床症状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疏通血管,相较于单一西医治疗,联合治疗效果更为理想。(4)温阳降浊法。比如:选用桂枝、三七粉、葛根等15味药材联合硝酸甘油治疗SAP,具有十分显著的症状改善效果,减少了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了心绞痛发作时间,且无严重的毒副作用,对患者影响较轻。(5)补肾活血法。据有关临床报道指出,使用补肾活血法医治 SAP 患者,不仅能够帮助恢复心脏功能,还能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促进血液循环,治疗期间配合科学合理的常规治疗,极大地提升了临床治疗效果[7]。(6)理气镇痛法。 SAP 患者中,气滞血瘀症较为常见,例如:使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常规治疗SAP,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心电检查多项多数据已恢复至正常范围内,加快受损心肌恢复速度,缓解病症,实际运用价值较高。我国中医学领域相关研究人员指出,从中西医治疗两方面考虑,SAP 患者的治疗应以理气活血、疏通经络、镇痛止痛为主[8]。中药汤剂能够从整体出发,根据患者具体病症针对性用药,结合患者恢复情况酌情加减汤剂剂量,从而达到调和阴阳、改善身体机能的效果。因而可知,在治疗SAP 方面,中药汤剂的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显著。

2.1.3 中药注射液治疗

临床相关研究人员发现,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 SAP,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的 NST 导联数、ST 下降明显,血液粘稠度降低,血小板聚集数减少,血脂各项指标改善显著,运用效果较佳[9]。据有关研究报告提出,对于气滞血瘀症 SAP 患者选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仅能够缓解心绞痛发作时的胸闷、憋气、紧缩感,还能够促进血液流动,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状态,舒张血管,控制血压水平,且治疗前后患者的肝肾功能检查和二便检查无异常之处,提示药物安全性较佳[10]。

2.2 外治法

2.2.1 穴位贴敷治疗

在中医治疗中,不仅有内治法还有外治法,其中穴位贴敷治疗使用范围较为广泛。该治疗方式是根据中医病理理论和患者具体病症症状,选用针对病症的适量药材,将药材粉碎后加入调枝,调和后均匀的涂抹于患者特定穴位处,以发挥最佳药效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学领域 SAP 有关研究人员提出,对于 SAP 患者使用心脉疏穴位贴敷和基础治疗进行综合医治,改善了胸闷气短、心脏疼痛等症状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治疗疗效,临床意义重大[11]。有研究学者发现,予以 SAP 患者中药穴位贴敷和基础治疗进行联合医治,既能够减轻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又能够改善预后状态,疗效较为理想[12]。

2.2.2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可以直接作用于患者特定的经络穴位,通过对经络穴位的激活、刺激,起到平衡阴阳、理气通络、化瘀祛滞的效果,帮助SAP 患者尽快恢复,早期回归正常工作和生活。有关中医学研究人员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患者的膻中、内关、心俞、厥阴俞、膈俞穴位上进行温针灸治疗,连续治疗1年,其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单一的针刺治疗或药物治疗,心电图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心肌缺血状况缓解显著,且停用硝酸甘油的患者数量更多;对于 SAP 患者施以针灸治疗,不仅不良反应轻微,而且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同时还重点指出内关穴的重要性,施以针灸治疗时内关穴是必选穴,将针灸治疗同穴位注射、针罐治疗相结合进行共同治疗,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13]。心绞痛属于心包经,其中心包经内的腧穴和人体心脏的联系较为紧密,选用循经取穴的针对治疗方式,通过对腧穴的刺激,进而起到改善神经功能、控制血管活性物质、加快心肌酶释放速度、增强代谢能力的作用。对于SAP 患者施以针灸治疗,不仅能够降低心肌耗氧、舒张血管,还能够防止冠脉痉挛或闭塞情况的出现,缩短冠脉血液流动时间,降低血小板凝聚。

2.2.3 穴位注射治疗

穴位注射治疗就是在特定的穴位处注入调配好的药物,穴位注射治疗将针刺、穴位、药物实现了巧妙集合,既能够对特定穴位起到直接刺激的作用,又能够通过注入的药物延长刺激时间,增强刺激强度,加强了治疗疗效。據相关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 SAP 患者进行穴位注射治疗治疗,选择内关、足三里、厥阴俞三个穴位,为期20天,每天治疗一次,患者的心电疗效提升显著,血浆浓度和红细胞压积下降明显,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提示穴位注射治疗在治疗 SAP 方面具有十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14]。

2.2.4 武术保健治疗

据有关中医学研究博士的实验结果显示,对 SAP 患者进行武术保健治疗的方式,保障患者按时按量服用常规治疗药物的同时让患者每日修习少林内功,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合理安全修习时间和修习强度,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治疗效果较佳[15]。因此,少林内功联合药物治疗 SAP,不仅起到了促进心肌血液循环的效果,而且对人体不会造成任何损伤,安全性较高。

2.2.5 推拿治疗

利用中医理论给予 SAP 患者推拿治疗,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改善预后,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关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 SAP 患者接受中医推拿治疗前后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和心电图各项数据指标,结果发现,治疗后胸闷、心悸、出汗等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各项数据指标改善显著,基本恢复正常会接近正常,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在治疗前后分别为患者进行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可以发现治疗后检查结果无任何明显异常,提示中医推拿治疗 SAP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副作用较轻;中医推拿是一种无创伤性治疗方式,不会增加患者的病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16]。

3 总结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 SAP 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内治,如中成药治疗、中药汤剂治疗等;二是外治,如针灸、穴位注射等,都能够取得较为理性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临床治疗多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如穴位敷贴和汤药联合治疗、针灸推拿联合治疗等,均能够在缓解病症的同时改善预后效果。虽然中医治疗存在诸多优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中医治疗多关注于临床治疗效果,在相关实验研究方面尚不充足,所以,对于中医有关工作者而言,在日常工作中不仅需要重视治疗疗效,还应该注重相关实验研究。并且,对于 SAP 患者,可以运用中西结合的联合疗法治疗以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于林童,马晓娟,段文慧,等 . 基于 ISCHEMIA 研究探讨中医药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优势与研究设计的优化[J]. 中医杂志,2022,63(7):608-611,617.

[2] 王闯,董平栓,康艳丽,等 . 养心氏片联合比索洛尔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动态心电图指标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J]. 黑龙江医学,2022,46(9):1082-1084,1087.

[3] 聂志敏,刘中勇,陈智华,等 . 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对稳定型冠心病的疗效及其血清 VEGE、ET-1 和 CRP 的影响 [J]. 药品评价,2022,19(5):293-295.

[4] 董莞,张兵 .CT 冠脉成像、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冠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 [J]. 中国 CT和 MRI 杂志,2022,20(6):93-95.

[5] 赵国良,李达,冯振宇,等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阳虚脉阻证)的临床研究 [J]. 中西医结合心腦血管病杂志,2019,17(21):3365-3368.

[6] 郭萌薇 . 麝香保心丸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22(4):14-16,20.

[7] 夏禹华 . 分析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麝香保心丸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0):50.

[8] 王慧敏 .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实施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0):72-73.

[9] 周华海 .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 [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20):43-44.

[10] 沈文,欧文武,杨正荣 . 养心定悸胶囊联合皮部针刺治疗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7(3):556-560.

[11] 梁晓鹏,兰玥,马杰 . 活心丸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及安全性临床研究——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J]. 中国循环杂志,2017,32(z1):220-221.

[12] 韩景波,陈卿倩,吕艳杭,等 . 化痰开痹汤对痰浊型难治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及 Lp-PLA2、MCP-1、sICAM-1 的影响 [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10):2327-2331.

[13] 廖昆,李林辉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12):5-7,11.

[14] 杨晓正,张理,马燕楠 . 黄连解毒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代谢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水平的影响[J]. 湖北中医杂志,2022,44(1):15-17.

[15] 郭防 . 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有效价值分析 [J]. 中医临床研究,2022,14(2):57-60.

[16] 郑英,台杰,刘俊娥 . 行气化瘀通痹针刺法联合三七丹茶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瘀血痹阻证)的临床观察 [J]. 中国中医急症,2022,31(1):95-97.

(收稿日期:2021-11-29)

猜你喜欢
针灸治疗中医治疗
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研究概况
“攻”“补”“通”法在治疗系统性硬化症中的应用探析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临床疗效研究
浅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与不足
通乳颗粒结合乳房手法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便秘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
尘肺合并肺心病心衰的中医治疗现状
面瘫的传统与现代康复治疗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概述
膝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