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牧民对肝包虫疾病的认知和行为评价

2022-05-30 13:09马书杰郭云龙杨彦强
婚育与健康 2022年12期
关键词:健康知识

马书杰 郭云龙 杨彦强

【摘要】目的:探讨高原牧民对肝包虫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并对其正确行为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甘南藏族地区500例牧民为例,为其发放调查问卷,包含肝包虫疾病的相关健康知识以及正确行为。 指导牧民填写并进行有效回收。结果:高原牧民在肝包虫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晚就诊的危害以及健康生活方式方面知晓率相对较高;在肝包虫诊治方式、康复知识、并发症、预防知识以及可致病的病毒感染方面知晓率较低。高原牧民对肝包虫疾病正确行为中确诊后能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诊疗、有意愿获取疾病防护知识以及遵医用药方面占比较高。结论:应在甘南藏族地区加大肝包虫疾病健康知识的宣传,促使高原牧民更加了解肝包虫疾病,对其健康行为进行干预,降低肝包虫疾病发病率。

【关键词】高原牧民;肝包虫疾病;健康知识;正确行为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evaluation of liver hydatid disease in plateau herdsmen

MA Shujie, GUO Yunlong, YANG Yanqiang

Gannan Peoples Hospital of Gansu Province, Gannan, Gansu 747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lateau herdsmens cognition of liver hydatid disease, and to evaluate their correct behavior.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1, 500 herdsmen in The Tibetan area of Gannan were selected as examples, and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to them, including the health knowledge and correct behavior of liver hydatid disease. Guide herdsmen to fill in and recycle effectively. Results: Plateau herdsmen had a relatively high awareness of the pathogenesis of hydatid hepatica,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the harm of late treatment and the healthy lifestyle. The knowledge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habilitation, complications, prevention and pathogenic virus infection of liver hydatid was low. Among the correct behaviors of plateau herdsmen for liver hydatid disease, the proportion of timely medical treatment, cooperation with doctors, willingness to acquire disease prevention knowledge and compliance with medical drugs was relatively high.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of health knowledge of liver hydatid disease in Tibetan areas of Gannan, promote plateau herdsmen to know more about liver hydatid disease, intervene their health behavior,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liver hydatid disease.

【Key?Words】Plateau herdsmen; Liver hydatid disease; Health knowledge; Correct behavior

甘南藏族地區是肝包虫发病率较高的地区,我院为包虫病定点救治医院,也是对当地牧民大力宣传肝包虫疾病防范知识项目的重点地区。肝包虫是一种寄生虫疾病,诱发原因是感染棘球属绦虫,该疾病是一种人兽寄生虫病。随着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高原地区牧民肝包虫发病率呈增高之势,与牧民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以及个人卫生等密切相关,严重影响高原牧民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也显著下降[1]。大多数牧民对肝包虫相关知识的缺乏了解,对于感染肝包虫后及时就诊以及预防观念均比较淡薄,为了加强牧民的健康意识与防范意识,本次研究主要探讨高原牧民对肝包虫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对其正确行为进行评价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甘南藏族地区500例牧民为例,收集牧民的姓名、年龄、性别、文化水平以及家养牲畜情况。牧民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40.35±2.13)岁,其中男性322例,女性178例,职业:牧民372例,干部 31例,喇嘛97例,文化水平:接受过4年以下藏语教育176例,接受过小学以上教育79例,文盲245例。

1.2 方法

调查对象:甘南藏族地区500例牧民。

调查方式:在临床医师、护理人员以及大学教授共同探讨并编写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牧民的基本信息、肝包虫疾病健康知识(9项)、对肝包虫疾病的正确行为(12项),均为单项选择题,让牧民勾选“是”或“否”。由护理人员向牧民发放调查问卷并向其讲解问卷中的内容,指导牧民正确填写,若牧民文化水平较低或不识字可由护理人员以口述的方式为其讲解,牧民填写完由护理人员当面回收,确保调查问卷回收可信度以及有效性。本轮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500份,有效回收率达100%。

1.3 观察指标

(1)调查高原牧民对肝包虫疾病的认知度。(2)调查高原牧民对肝包虫疾病的正确行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高原牧民对肝包虫疾病的认知度。

高原牧民在肝包虫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晚就诊的危害以及健康生活方式方面知晓率相对较高,均超过半数;在肝包虫诊治方式、康复知识、并发症、预防知识以及可致病的病毒感染方面知晓率较低,见表1。

2.2 调查高原牧民对肝包虫疾病的正确行为。

高原牧民对肝包虫疾病正确行为中确诊后能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诊疗、有意愿获取疾病防护知识以及遵医用药方面占比较高,其余行为有待改进,见表2。

3 讨论

甘南藏族地区海拔较高且地域宽广,牧民长时间以游牧的方式生活,该地区经济相对不发达,牧民们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不高,在特殊的环境下使其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健康、个人卫生较差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导致该地区寄生虫疾病风险较高[2]。肝包虫疾病主要在畜牧业较为发达的省区发生,该疾病通过消化道传播,虫卵经过消化道到达十二指肠内,在其中孵化出六钩蚴并吸附在小肠黏膜上,再由小肠吸收进入到门静脉系统,最后随着血液进到肝脏或者其他器官[3]。根据高原牧民的生活习惯以及经常与牲畜接触,很容易感染上肝包虫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肝区疼痛感,存在肝区包块,经影像学技术检查以及血凝试验检测能够初步诊断出肝包虫疾病,该疾病发病后需尽快诊治,若治疗不及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导致感染、胆瘘梗阻性黄疽等,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有必要了解该地区牧民对肝包虫疾病的认知并给予相应的干预[4]。在本次研究中对500例甘南藏族地区的牧民进行了肝包虫疾病相关知识的调查,了解到在健康知识问卷中高原牧民对肝包虫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晚就诊的危害以及健康生活方式方面知晓率相对较高,而其余方面认知度较低;高原牧民对肝包虫疾病正确行为中确诊后能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诊疗、有意愿获取疾病防护知识以及遵医用药方面占比较高,其余方面行为较差,分析原因在于甘南藏族地区地广人稀,交通闭塞,宣传健康知识的工具如电视、网络等较为缺乏,大部分牧民未接受过高等教育,加上风俗与生活习惯等直接影响了牧民对肝包虫疾病的认知以及防范行为[5]。为了改善这种现状,需要加大力度进行肝包虫疾病健康知识的宣讲,特别是在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中认知度较低的牧民,让其意识到注重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从根本上阻断寄生虫的传播,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尽量不要吃生肉。同时,控制酒精的摄入量也能够预防该疾病。此外,定期对牧民进行驱虫,保证牧区有充足的水源与饲料,做好牲畜排泄物的处理,对病死的牲畜焚烧或深埋,最大限度确保牧场的安全,叮嘱牧民如自感有相关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遵医嘱用药,定期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查,及时治疗可改善其预后[6]。

综上所述,通过对甘南藏族地区牧民进行肝包虫疾病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了解到牧民对该疾病的认知,通过加强健康宣教提升高原牧民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其疾病防护能力,降低肝包虫疾病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赵敬权,黄亚梅,欧阳斌.高原地区肝包虫病217例诊治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19(42):251.

[2] 索昂才吉.高原地区肝包虫病围手术期护理的安全措施研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9):137.

[3] 张艳平,黄冰冰,赖韶婷,等.西藏左贡县肝包虫病的超声筛查结果分析[J].西藏医药,2019(3):86-88.

[4] 张丹,宋九林,杨平,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对高原地區肝包虫病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复发率的影响[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9,28(3):212-215.

[5] 赵海蓉.高原地区2例终末期泡型肝包虫病自体肝移植术围无肝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贵州医药,2019,43(3):483-484.

[6] 杜燕,李书兵.超声对肝包虫病的筛查及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21(12):957-958.

猜你喜欢
健康知识
基于个人针对性护理措施对肺结核住院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探究
浅谈师幼共建“健康知识”互动区的实施
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对胃癌患者健康知识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卫生科普微课程传播平台
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与血糖控制的影响研究
高中生物中渗透的“医学健康常识”的探讨分析
上海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
上海市2008—2015年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变化趋势研究
浅谈幼儿健康领域教育活动实施的有效途径
贫困山区高血压患病及其健康知识知晓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