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尖放血结合耳穴埋籽治疗脑梗死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2-05-30 21:07顾金玲
健康之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失眠脑梗死

顾金玲

摘要:目的 观察对脑梗死疾病引起的失眠患者采用耳穴埋籽加耳尖放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我科治疗的脑梗死失眠患者41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中医护理组(21例)与传统护理组(20例)。其中,中医护理组采用耳穴埋籽加耳尖放血护理,传统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睡眠情况。结果 中医护理组效果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疾病引起的失眠患者采用耳穴埋籽加耳尖放血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耳穴埋籽;失眠;耳尖放血

失眠在西医临床上认为是一种神经性疾病,而在中医把失眠归为不寐范围。中医认为,患者长期处于失眠状态,会引起身体功能性紊乱,最终引发多种疾病,影响身体健康。脑梗死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导致身体阴阳失去平衡,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使得脑梗死预后不佳,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因此,临床上治疗脑梗死时,还需要解决患者的失眠问题,以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发现,常规护理很难从根源上解决患者的失眠问题,治疗效果不高。从知网中关键词检索分析获得,为解决脑梗死患者伴发的失眠问题,可以使用中医的耳穴埋籽加耳尖放血治疗。耳穴埋籽治疗属于中医穴位治疗模式,通过穴位刺激来调理身体平衡,达到治愈失眠的目的;耳尖放血治疗也是我国中医治疗的一大特色,在中医临床上又叫刺络放血疗法,即应用工具刺破人体的俞穴,或者是病灶、病理反射区等,以此来通经活络,帮助患者调理身体,达到治疗疾病目的。采用耳穴埋籽加耳尖放血治疗脑梗死患者的失眠,理论上有可行性,但还需要对治疗效果做进一步研究,总结分析数据,以此来为临床指导服务,提高治疗效果[1]。基于此,本研究对脑梗死疾病引起的失眠患者采用耳穴埋籽加耳尖放血治疗,并观察其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选择我科治疗的脑梗死失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中医护理组与传统护理组。纳入标准:(1)采用CT或者是核磁共振诊断为脑梗死;符合《神经病学》中关于失眠诊断标准[2~3]。(2)患者采用自愿原则进行选取入组,并签订《知情同意书》;(3)新沂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本次研究内容。排除标准:孕妇,以及有精神疾病、重大器官缺陷患者。

中医护理组编入21例脑梗死失眠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失眠病程在1月~6月,平均2.81±0.82月;年龄在34~84岁,平均69.50±7.35岁。传统护理组编入20例脑梗死失眠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失眠病程在1月~6月,平均2.73±0.81月;年龄在46~86岁,平均68.50±7.42岁。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传统护理组

传统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给药、肢体功能恢复、饮食调理等护理内容。

1.2.2 中医护理组

中医护理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行耳穴埋籽加耳尖放血护理。该种护理方法有以下内容:(1)耳尖放血治療。选择患者耳尖穴,以单侧治疗。先按摩单侧放血耳耳廓,使其处于充血状态,在对放血部位消毒后,用采血针刺破耳尖穴。操作时需要迅速,刺深度控制在1~2mm,放血为3~5滴,最后使用棉签按压止血。(2)耳穴埋籽治疗。采用单侧耳治疗模式,埋籽时选择垂前、交感、皮质下、心、神门为主穴;选择完后,需根据中医辩证思维,针对性选择穴位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为肝郁气滞型时,可以增加肝穴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为心虚胆怯型时,增加胆穴和肝穴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为心脾两虚型时,加脾穴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为胃失和降型时,增加脾穴和胃穴治疗;患者心肾不交型时,加肾穴治疗。以上穴位治疗过程中,患者每天按压3~5次,每次以有酸胀感为宜。一个疗程结束后,下一疗程换另一侧耳。以上治疗每7d为1个疗程,总共2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满意度

治疗满意度采用我科主观满意度调查量表,是否满意以患者评价为标准。

1.3.2 治疗有效率

治疗有效率采用三级评价指标,分别是治愈、好转和无效。治愈患者为每晚失眠时间在6h以上者;好转患者为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无效患者为没有达到以上标准者。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数×100%[4]。

1.3.3 睡眠治疗

睡眠质量采用PSQI量表评价,该量表设置7个评价维度,总分21分,分值高患者睡眠质量差[5]。

1.3.4 中医证候积分

脑梗死失眠中医证候积分根据中医证候积分改变而来,本次总共设置5个评价指标,分别是睡眠时间、入睡时间、有效睡眠、睡眠轻、焦虑。每个指标设置4级评价:0分为无,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

1.3.5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该量表设置9个评价维度,每个维度设置100分,总分除以9获得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3.6 焦虑

焦虑采用SAS量表,该量表以50分为界限,50分以上为有焦虑症,50分以下为健康心理。

1.4 统计学

SPSS 24.0数据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满意度和有效率情况

中医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满意率、有效率比较,中医护理组是90.47%、95.23%,传统护理组是60.00%、70.00%,结果有差异,见表1。

2.2 两组睡眠质量情况

中医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治疗前PSQI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t=0.115,P=0.909),见表2。中医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治疗后PSQI评分比较,中医护理组是(8.33±0.64)分,传统护理组是(12.72±0.54)分,(t=3.342,P=0.037),结果有差异,见表3。

2.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情况

中医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治疗后脑梗死失眠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中医护理组是(3.20±0.47)分,传统护理组是(6.33±0.89)分,(t=3.778,P=0.033),结果有差异,见表4。

2.4 两组生活质量情况

中医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治疗后SF-36评分比较,中医护理组是(78.34±8.29)分,传统护理组是(65.03±7.19)分,(t=4.782,P=0.023),结果有差异,见表5。

2.5 两组焦虑情况

中医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治疗后SAS评分比较,中医护理组是(29.11±3.72)分,传统护理组是(40.05±5.10)分,(t=4.613,P=0.024),结果有差异。见表6。

3讨论

脑梗死失眠患者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中医耳穴埋籽加耳尖放血治疗模式,能够获得效果原因在于耳部有身体较为密集的穴位,通过刺激这些穴位,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脑梗死失眠患者采用中医耳穴埋籽结合耳尖放血治疗过程中,刺激交感穴可以实现滋阴潜阳效果,能够帮助患者调理身体功能紊乱问题,减少患者疲劳感觉;治疗时对皮质穴、神门穴等刺激,有安神功能,可以调节大脑皮质,抑制兴奋,扭转患者阴阳失调状态;治疗时对垂前血刺激,有助于改善患者失眠状态。因此,在脑梗死失眠患者采用耳穴埋籽加耳尖放血治疗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失眠状态[6]。

为了提高中医耳穴埋籽加耳尖放血治疗效果,还可以配合以下操作:首先是在治疗过程中,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其次是采用中医治疗时,对于重症失眠患者,可以结合催眠西药治疗,但需要控制剂量,科学用药治疗,防止出现耐药性问题。再次,脑梗死患者本身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加上失眠症状,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临床开展中医护理工作时,还需结合西医情绪护理方法,帮助患者改善负情绪。最后是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帮助患者了解中医治疗知识,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7]。

综上所述,脑梗死失眠患者采用中医耳穴埋籽加耳尖放血治疗的效果优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福英,刘进先.穴位针刺联合药物治疗难治性失眠症8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6):80-81.

[2] 中華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国全科医学,2010,2(4):16-19.

[3] 吴江,贾建平,崔丽英.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32-434.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5-139.

[5] 路桃影,李艳,夏萍,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3):260-263.

[6] 屈洪莉,孙晓天,崔杰文.针刺加耳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0):161-162.

[7] 周国容.四神聪针刺治疗65例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39-41.

猜你喜欢
失眠脑梗死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调理脾胃法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经方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浅析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的原因及家庭护理
急性脑梗死的CT脑灌注成像分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参芎龙蝎汤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