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社会变革利益冲突方博弈研究

2022-05-31 21:51吴蔚石玉凤
兰台内外 2022年13期
关键词:辛亥革命

吴蔚 石玉凤

摘 要:以辛亥革命时期南北议和过程中博弈局面的形成为基础,分别就革命党和清廷的博弈思维与行为给出博弈机理分析,从各个角度检视可供双方选择的所有行为策略及其可能后果;接下来,构建社会变革冲突在非暴力状态下的革命党与清廷贝叶斯博弈模型,得到模型的均衡解。模型结果显示,局中人的行为策略符合合作博弈思维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辛亥革命;南北议和;合作博弈

一、引言

辛亥革命的意义不止于政权、政体的变更与社会变革。第一场武装革命后,孙中山与清廷之间努力化解前嫌,推动五族共和,促使各方力量从观望逐渐走向合作。适当妥协中所蕴含的合作博弈思想体现了划时代的意义。这种合作博弈思想对第一场武装革命的和平处理,达成了“各利益相关方相对小的伤亡损失换取最大限度地国族共识”的目标,不仅结束了帝王时期“以弑君实现朝代政权更迭”的循环,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也是一次“以议代斗、减少冲突”的尝试;可看作是中国近代“以理性选择达到国家历史目标优化”的典范。

胡适认为武装革命是特定条件下不得已的手段,而非目的,并希望建立一个战乱相对少的共和体制。梁启超对革命态度转变后认可了辛亥革命带来的政体改变,也主张“和袁”,化解原立宪派与袁世凯之间的矛盾。

鉴于此,本文就南北议和过程的利益冲突方博弈行为、思维、机理、进程与结果进行科学的规范研究,以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尤其社会变革时期)各方力量的相互制衡提供借鉴范例。

二、南北议和中的博弈机理分析

1.辛亥革命时期博弈局面的形成

武昌起义后的数月,多省相继爆发革命党对清政府的武装军事行动。虽然双方在军事战斗中“各有胜负”,但革命党势头迅猛,清廷在意识到革命难以迅速镇压之际,启用袁世凯,“剿”“抚”并用。之后,袁世凯与革命党联络,以利益相关方清廷和革命党为主要局中人的博弈就此展开。促成当时各方力量冷静下来,通过斡旋谈判各自做出相应妥协、最终达成议和的结局,避免更多流血冲突。最终,南北议和以袁世凯迫使“清帝”逊位并当选“中华民国总统”为结局,暂时结束了暴力争夺政权的局面。

考虑实际参与过程及社会力量的概括性和代表性,在此主要抽出革命党与清廷这两个明确且具代表性的势力之间的博弈行为进行具体分析。关于其他势力参与博弈的细节,本文不做扩展,将另作研究。

2.革命党博弈思维与行为

革命党的初衷是结束君主集权统治建立共和国,意在通过革命推翻朝廷获得其所追求的“共和”利益;行为决策主要是对武装革命成本与不必武装革命到底而使清廷接受放弃皇权的补偿之间进行权衡。即选择付出血腥代价革命到底直至彻底推翻清廷,或者补偿与安置清皇室以减少革命的阻力,达到有效避免损失与代价的目的。其行为决策取决于获得革命成功与清廷对其镇压成功的风险。

首先,革命有望获得“利益”。这体现于结束皇权统治而建立共和体制的革命成果,这是进行革命的基本保证。革命党只有当革命获得利益大于革命付出的成本时才会做出革命到底的决策,革命党总是希望尽可能地获得更多利益,因此可能表现为,倾向于抵付出来对清皇室放弃皇位的补偿进行安置。

其次,革命党的利益会受到来自清廷的不利决策的直接威胁。由于清廷可以选择镇压革命,这种双方决策上的相悖势必导致社会变革不能顺利进行,其结果将是革命成本的骤增甚至是革命的终止。从可支配军力的对比变化,也可以证明,若继续武力解决,谁都难有必胜把握。因此,革命党需要也必会充分考虑清廷的决策。

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中,都是革命行为发生在先,清廷的反馈随后。以下分别以A和B作为革命党和清廷的简单表示,则概括以上分析,当时革命党可选择的策略,存在有以下可能情况:

A1:坚持彻底推翻清廷并从形式上铲除皇室成员。

不管清帝是否愿意退位,革命者执意以彻底推翻清廷甚至弒君为目标,则结果是清廷与革命者之间只有其中一方胜出存留,另一方失败出局,即有:

A11:经过一番戰争冲突,武装革命推翻清廷,革命成功;

A12:遭到镇压,革命失败。

这两种情况跟历史上的历次农民起义结果没有本质区别。

A2:以结束君主集权、建立共和体系为目标。是有条件换取清廷妥协,或是无奈仍以暴力推翻清廷,会得到两种不同的结局:

A21:清廷愿意在保障皇室成员生命安全及颜面的前提下妥协,清帝逊位;革命者建立共和政府,并支付清逊帝后半生体面的生活条件;

A22:清廷拒不妥协,主张大清天下,武力镇压革命,则革命者需要以武装暴力推翻清廷,又循环回到前述A1结果。

3.清廷博弈思维与行为

清廷的最基本目标是维持其生存延续,此基础上再尽力在最大程度上保留自身的权力。由于革命者不会事先通知朝廷预报革命,显然革命行为具有主动性,清廷需要随后做出反应。

故清廷可考虑和预备的策略,以及相应可能的结果如下:

B1:针对革命党的A1目标及其行为,采取武力镇压革命的方式,以维持清廷统治地位。可能得到的结果为:

B11:镇压革命失败,清廷被推翻,皇室人员被杀或被流放。完全对应于A11的革命成功;

B12:成功镇压革命,清廷统治得以延续。完全对应于A12的革命失败。

显然,这是“你死我活”式的“零和博弈”选择。双方均以彻底消灭对方为唯一目标,结果是其中一方胜出、另一方出局。但双方在博弈过程中都会付出巨大的成本和惨重的代价。

B2:针对革命党的A2目标及其行为,也可能得到两种结局:

B21:采取放弃皇权退位,以保全自身。这样又可以分为程度不同的两种情况:其一,幸运一些,新的执政者保证清帝生活优越体面;其二,失去一切权力,但至少也能存活。此结局完全与前述A21相对应。

B22:不响应革命党的非对抗信号。坚持武力镇压势不妥协态度,将迫使革命者重新采取武装暴力的方式,结局完全与前述A22相对应,最终又会回到A1的循环结果。

上述A21及与其相对应的B21显示了革命党与清廷皆选择妥协策略的行为后果。此選项表明,妥协的双方注定都不会“大赢”,也不会“大输”,相对其他选项而言,可以认为是风险最小的,且能够有效地避开双方直接冲突所必须付出的巨大代价。

三、社会变革冲突中的革命党与清廷博弈模型

为了模型的构建,可认为当时的博弈各方均为理性人,考虑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且,参与各方遵循内部行为一致性原则。

1.暴力冲突状态下革命党与清廷的博弈

简化博弈过程,革命党大致可采取与清廷有限妥协和彻底革命两种行为方案;而清廷也可选择与革命党有限妥协和与革命党完全对抗两种行为方案。由此得到双方如下的初始基本策略集:

革命党A的策略SA=(有限妥协,彻底革命);清廷B的策略SB=(有限妥协,完全镇压)。

(1)暴力冲突博弈的负值和属性

暴力冲突博弈过程中,各局中人只考虑为获得利益而采取争夺方式,不惜付出更多代价,故整体效率低下,社会总收益当然更是受损严重,由此基本都会形成负定值和博弈。

社会总收益主要是社会制度的升级和人民生存生活状态的改善,其本质是社会利益进行重新分配的过程。从初始状态,广大民众处于弱势群体,代表其进行博弈的革命党具备先天性的正义感和道德制高点;但由于资源占有的匮乏,同时具备经济力量不够的先天性弱势,故其为了在博弈中争取资源分配权和获得更多的资源占有量,必将拼尽全力乃至生命。因此,这将大大增加了双方的博弈成本以及清廷后续的生存成本。故而,社会总收益会随着双方争夺度的增大而消耗。

(2)在所难免的“囚徒困境”

由于当时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军阀的存在,革命党与清廷的博弈行为都会有所顾忌,从而可能会更加冷静,摆脱暴力冲突思维倾向而采取合作博弈态度;但同时,如果军阀不参与博弈,双方都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心态,陷入暴力冲突状态下的“囚徒困境”也不无可能。这样,会有四种情况,如表1所示。

事实上,暴力冲突情况排除了双方“串谋”的可能,即双方不会互相妥协,也就不会得到均衡解(1,1);那么,当一方选择有限妥协,另一方选择彻底革命或完全对抗时,得到非均衡解(-1,0)和(0,-1)。强势的一方将抢占全部原有社会效益,可以认为是历次农民起义的结果;当双方采取彻底革命和完全对抗时,各方均产生巨大的成本消耗,更可能的情况是效益被全部抵消,得到均衡解(-1,-1)。此即革命党与清廷的负值和“囚徒困境”博弈均衡结果。

2.非暴力状态下的革命党与清廷贝叶斯博弈

排除双方不考虑风险后果而陷入暴力倾向、导致“囚徒困境”的可能性,革命党与清廷之间的博弈可以运用不完全对称信息的贝叶斯博弈模型进行模拟。为此,首先明确:

(1)由革命党先行考虑:若清廷B可以妥协,则对其以“抚恤”作为补偿。较低的抚恤以L(low)表示,较高的抚恤表示为H(high)。

(2)清廷根据革命党发出的信号,选择是否与革命党达成有限妥协,无论结果如何,博弈均就此结束。其中,Y和N分别代表清廷是否愿意舍弃皇权,与革命党达成有限妥协。

然后,就双方合作博弈,设预期社会总收益为1,分配给博弈双方收益为α、β, (α+β=1, 0<α<β<1),并给出具体的收益假定:

(1)乐观情形。革命党采取L策略时,清廷如果选择响应Y,则双方收益分别为β和α;革命党采取H策略时,清廷如果仍选择响应Y,则双方收益分别为α和β;而无论革命党采取L还是H策略时,清廷选择不响应N,则双方非合作,其收益均是分别为0和α,这可以理解为,清廷不作任何改变,苟延残喘地享用延续的收益α,而革命党也就得不到任何变革收益,即收益为0。

(2)悲观情形。只要清廷选择响应Y,则结果与乐观情形相同;但清廷选择不响应N,其当然是争取比α更大的收益β,而革命党得不到任何变革收益,即收益为0。

此处乐观与悲观皆是就清廷对“放弃皇权向革命者有限妥协”这一选择的感知思维与利益评价而言。作为博弈接受方的清廷,乐观情况是指,其相信舍弃皇权后生活质量不低于舍弃前的情况,故在(L,Y)处达成均衡。悲观表现的清廷则显然不容易妥协,但在(H,Y)尚可达成均衡。可以看到,如果清廷对自身的势力估计过高,而对革命党给以的抚恤过于悲观,则更难以达成均衡。由于对革命党支付的抚恤额度,清廷难以知晓相对于革命党来讲是高还是低,因此,很大程度上,乐观与悲观取决于其自己的感知思维与利益评价。

分析至此,可以给出双方收益乐观与悲观情况的贝叶斯博弈表述如上表2、3。

从模型中容易看到,当革命党发出有限妥协信号,不管是L还是H,只要清廷选择有限妥协Y,无论结果如何,都已经达到均衡,博弈就此结束。在清廷乐观情况下,博弈在(L,Y)达到均衡(β,α);而在清廷悲观情况下,博弈可以在(H,Y)达成均衡(α,β)。显然,在(L,Y)均衡下保有的社会总收益是最大的,是有共同利益的各冲突方博弈的最佳均衡状态。

回到南北议和的现实,可以认为,议和后的一段时间内双方达到了博弈的均衡,而且就当时情况,是对国族系统最为有利的(L,Y)均衡状态。

四、结语

体现和运用合作博弈理性思维作为辛亥革命的一项重要成就,本应为当时及随后的社会变革提供宝贵的经验及借鉴依据。但这项成就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以至于后续的社会碰撞多陷入非合作的负值和博弈,造成本可减免的损失。

博弈的理性就在于避免因一意孤行的感性争夺而招致风险损失的行为策略选择。用博弈论模型对历史事件进行的检验可应用到涉及社会变革议题的史学研究中,也为后世人类社会面临重大抉择时各个群体各种势力之间可能产生的冲突的解决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在全.民元孙中山北京之行与逊清皇室的应对——以绍彝、绍英未刊函札为中心的考察.[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2]江智健.胡适与辛亥革命[J].长江丛刊,2019

[3]鲍 捷.从梁启超的态度变化来看辛亥革命的意义[J].汉字文化,2019

[4]贺觉非,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5]Gibbons,Robert. A Primer in Game Theory[M].LondonPearson Education,1992

(作者单位:1.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作者简介:吴蔚(1987—),男,汉族,北京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代思想史;石玉凤(1963—),女,汉族,北京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

猜你喜欢
辛亥革命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评价的“变”与“不变”
《辛亥革命亲历记》
略谈《立宪派与辛亥革命》
简论辛亥革命时期报刊的作用
“生本教育”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中国近代民权政治发展的历史走向
应重视提升党史话语表达的科学性
辛亥革命历史教学的探讨
论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略述学界关于辛亥革命若干问题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