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2022-06-01 07:54张朝勋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4期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爱国主义教育

张朝勋

【摘要】在学生观念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有必要通过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基于此,本文立足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上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途径,提出加强对体现爱国精神素材的挖掘和注重科学引导两条实施途径,希望能给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初中思想政治;挖掘素材;注重引导;加强融入

引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意识还不够成熟,为此很容易受到外来信息的影响。在网络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学校必须重视对于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便能培养其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促使其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从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具备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起远大的志向,为成为合格建设者不断努力着。作为组织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教师要通过多种举措不断渗透爱国主义内容,以便能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不断朝着优秀的方向迈进。

一、加强对体现爱国精神素材的挖掘

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有许多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素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教材为依据,通过多种有效途径进行深入挖掘,然后将其与初中学生现有的情感价值相结合,从而探寻出一条强化学生爱国主义意识的科学道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存在两方面不足:教学方式相对单调与学生缺乏应有的时间能力。碍于升学的压力,多数思想政治教育更注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而未能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渗透爱国主义内容。其次,学生经过教师的科学指导,已经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但缺乏实践性,即没有将所学内容落实到实际生活中,这导致他们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敷于表面,而缺乏深刻的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身思想水平的提升。为了改善这两点不足,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的挖掘,并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以《做意志坚强的人》为例,这篇文章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与磨难,以便能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始终保持勇于开拓不怕艰苦的进取精神。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除了讲述思想教育教材中的人物事例以外,还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具有坚强意志与爱国精神的优秀人物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比如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的故事。彼时,作为声望较高的科学家,只要他选择留下,那么他可以过着高质量的生活,但在得知新中国胜利的消息,迫切需要他回去建设的消息以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国。回国后,他迅速投入到国家建设中,期间他遇到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但他并没有退缩,最终为我国制造许多高端军事设备,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从毅然回国到不断奋进,支撑钱学森先生的是一颗爱国之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深深感受到钱老身上所体现的爱国热情,这对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爱国主义精神是非常有帮助的。

又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烈士墓園、红色基地等,让他们亲身感受那些前辈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升起浓厚的民族自豪感,为日后形成爱国主义精神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注重科学引导

以往教学中,教师对于授课内容重于讲述,而轻视引导。部分教师觉得这么做能节省课堂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堂练习。思想政治内容属于理论知识,本身具备枯燥性等特点,而教师所采取的这种方式则更加让思想教育课堂死气沉沉。在教育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授课内容做出调整与改进,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国主义,从而为日后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奠定牢固基础。

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例,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请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探讨以下问题:“何谓民族精神?”“中国的民族精神是什么?”“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传承民族精神?”“在书籍、生活中你曾看到哪些体现民族精神的事例?说说你的看法与感受。”等。学生通过讨论与分析,将会通过戚继光奋力抗倭、林则徐扛住所有压力坚持虎门销烟等事件中,逐渐领会到民族精神的内涵,领会到爱国主义的真谛,这对于他们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是非常有帮助的。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适当延伸一下近代中国历史上不惧艰难不惧牺牲,勇敢与外国列强斗争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从那段屈辱的历史中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真正含义,从而升起浓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并将这种情感转化为他们学好思想政治课程乃至所有文化课程的重要力量,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又比如在学习《关注经济发展》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与中国脱贫攻坚的图片、视频资料等,帮助学生理解“共产党是真心为老百姓服务的”这句话的含义。期间,许多扶贫干部为了能振兴当地的经济,完成脱贫目标,曾经做出了许多努力。他们吃不好睡不好,有人甚至都为之付出了生命,但他们并不后悔,其原因在于他们心中都有一颗热爱祖国的种子。学生通过学习渐渐就会理解爱国的内涵,以及如何热爱祖国。

结语

总而言之,爱国主义精神是初中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精神,是促使其成为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关键,是推动其形成不断进取品格的根本。为此,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加以重视,在课堂上以学生喜欢的方式不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为推动学生实现健康发展、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提供良好助力。

参考文献:

[1] 冯晓红. 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 参花,2018(10):115-116.

[2] 邓引兄. 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70.21015ACB-A0B3-4EAA-9DCE-943C4D397211

猜你喜欢
初中思想政治爱国主义教育
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乡土历史教学应做到功在外利在内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作业的科学设计
信息技术助力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研究
浅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
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