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体育培训业发展策略探究

2022-06-03 14:28吴嗣翀
当代体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教练员课程体系机构

吴嗣翀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全新发展阶段,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正产生着巨大而复杂的变革,各行业都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会和挑战。近些年,随着人民收入水平和健身意识日益增强,更多的人参与到了体育锻炼当中,从而带动了体育培训业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环境和需求的变化,过去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体育培训业在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协助体育教育改革、促进全民健康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体育培训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新形势下体育培训业的发展机遇

1.1 政策扶持为行业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体育培训业是教育与体育的交叉领域,其发展与教学者、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密切相关,也涉及场地、赛事、装备等体育特有因素,具有极强的政策引导属性,政策支持能够促进行业的发展、规范市场行为,为体育培训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国发(2014)46号将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大力培育体育培训业,推动体育与教育融合发展,开启了体育培训业大发展的序幕。随后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与体育培训业密切相关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各级政府出台十四五规划、体育发展规划、促进体育消费等文件,体现出国家对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视、对包括体育培训在内的体育服务业发展的关心,表明了体育培训业的重要性和巨大潜力。此外“双减”政策、体教融合、体育升学考试改革也为课外体育培训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资本关注为行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与其他体育产业相比,体育培训业现金流稳定、盈利能力强,在体育培训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体育培训被市场多方看好,逐渐受到资本的青睐。

2021年国家印发“双减”政策,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节假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体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体育培训业也迎来了发展良机,众多资本开始关注和布局体育培训行业。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体育培训相关企业4.8万多家,同比增长108.7%。之前的教育巨头也纷纷进入体育培训行业,部分学科类培训机构新增了体育科目的培训,2021年冰上运动培训机构获新东方千万级投资。资本的关注和投入为体育培训行业健全产业链、扩大办学规模、开发创新产品提供了物质基础。

1.3 消费增长为行业发展提供市场空间

行业的发展与经济环境息息相关,同时与市场开发程度密切相关,市场发展主要受人口数量、收入水平、消费需求等因素影响,他们共同决定着市场规模和容量。

目前我国总人口数已突破14亿,在全民健康意识增长的同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由2019年的4亿人,增长到了2020年的4.35亿,每年体育锻炼人数都在刷新历史新高,在健康中国战略引导下,未来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还会持续提升,这为体育培训业发展提供了庞大的人口基数。此外,青少年作为体育培训的主力军,是体育培训的潜在消费人群,据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0-15岁儿童数量约2.5亿人,潜在体育培训人口基数大,市场空间广阔。

当前我国经济正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国民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增长,经济结构显著改善;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愈加明显。虽然经济增速放缓,但经济长期平稳增长、人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在此背景下,人们通过参加体育培训提高身体素质、体验运动快乐、学习运动技能的需求将迅速上升,为体育培训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4 科技进步为行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一是信息技术与体育培训业呈现快速融合态势,借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体育培训机构可以运用各种新技术,围绕学员的需求,构建从营销、教学、管理、服务一体化的流程,实现学员与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学训互动,缓解当前体育培训机构发展面临的销售难、成本高、师资和服务差等难题;

二是体育设备正由传统化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国家支持和鼓励国内体育设备制造业创新升级,生产出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体育设备制造智能化升级将提高学员参与体育培训的积极性和持久性,为评价培训成果提供可视依据;

三是体育及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为体育培训业提供技术支持。体育培训核心内容是教练员提供体育教学,教学过程融合了教育学、体育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理论。体育学学科的发展将提升教练员运动和教学理论,有助于开发和创新体育培训课程体系,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 新形势下体育培训业的发展困境

2.1 法律法规及标准不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体育培训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相关制度和监管体系并不完善,主要体现为:一是法律法规不完善,存在办学资质不全、违规招生学员、师资参差不齐、收费标准混乱等问题;二是培训内容和项目多样,相关规范和标准不完善。由于不同运动项目间的培训要求和标准差异较大,目前许多运动项目尚无独立的培训规范和标准,不利于项目培训的规范化发展;三是从业单位数量多,相关监督管理不到位,多部门联合检查的监管体制还未形成。

2.2 经营管理能力不足,内部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机构经营者普遍熟悉体育专业知识,但缺乏系统的管理和经济理论知识以及体育市场经营实践经驗,无法准确把握体育培训市场发展方向,不能为培训机构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经营中普遍缺乏创新和品牌意识,管理方式粗放,大多简单模仿其他培训机构方法和经验,没有建立与自身相匹配的管理和经营模式。

在内部管理上主要存在:职责分工混乱。大部分内设部门简单,没有独立的财务部、市场部和管理部。许多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同时承担教学、财务、招生、后勤中的一项或多项工作;内部制度缺失。大部分没有制定基本的内部管理制度,如:工作守则、财务制度等。D4A04934-F2F3-4284-BC26-4C2B89165F92

2.3 教练员综合素质不高,人员流动性大

体育培训质量与教练员的教学能力、技术水平、综合素质直接相关。大部分教练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但是在教学理论、教学经验和综合素质方面明显存在不足。另外很多培训机构为了降低成本,通常聘请兼职教练员,导致教练员变动频繁,使学员要不停的适应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教学进度和技术要领的掌握。综合素质不高且流动大的教练员队伍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还会导致无效供给增多、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不利于体育培训业的正常发展。

2.4 課程体系不完善,开发投入不足

课程体系不完善是当前体育培训业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主要体现在:一是课程内容主要以运动项目技能教授为主,对于心理健康、精神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引导较少。二是课程开发投入不足,以教练员和培训机构自行开发为主,较少有机构投入专项资金用于课程体系开发,导致课程内容同质化和随意性大。三是产学研协作较少,极少有机构利用优质的科研资源进行完整的课程体系开发。课程体系是体育培训产品的核心内容,如果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加快完善课程体系,将严重阻碍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5 创新融合发展不足,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青少年体育培训业的战略支撑。调查中发现培训机构的同一运动项目课程内容类似、训练设施配备差异性小,缺少特色和个性化的设计;教学模式多采用技能掌握式,以掌握技能为主要目的,缺少针对青少年特点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部分机构在培训进展反馈、售后服务跟踪、其他增值服务等方面还是空白,反映出青少年体育培训存在服务内容单一、课程内容同质、教学方式传统等问题。此外,大部分培训机构依然是传统的经营思路,鲜有与学校合作、与行业上下游合作;在“互联网+”融合上,大部分局限于朋友圈、公众号、视频号的网络营销,对于官网建设、网络课程、交流分享等应用极少涉及,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培训需求。

2.6 风险控制能力不足,缺少危机应对预案

目前青少年体育培训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生产经营中必定面临了各类风险,特别是培训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又增加了许多的不确定因素。调查发现,大部分培训机构对于行业风险缺少研判,危机发生时没有相应的应对措施,体现出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如许多机构都没有提供保险保障,一旦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学员无法获得赔偿,教练员和培训机构也会受到较大影响。此外,对于外部的政策变化、诚信危机,内部的人员变动、法律纠纷等风险也很少有机构提前准备应对措施。

3 新形势下体育培训业的发展策略

3.1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行业标准

一是政府部门应尽快完善体育培训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经营活动,细化办学资质、规范价格标准、严格场地安全等,增强管理者依法行政、经营者守法经营的意识,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为行业法制化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二是项目协会应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加快制定各项目业务标准和培训规范,重点明确场地设施、服务内容、教练员资质、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标准,适时出台项目等级标准,作为培训效果考核的依据。三是建立便捷有效、沟通顺畅的联合监管机制,由体育部门作为主管部门,组织教育、市场监管、安全卫生等部门,研究本地区体育培训业的突出问题,加大检查力度,依法给予处罚,为行业规范化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3.2 增强经营者管控能力、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培训机构应尽快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一是经营者要加强管理方面的学习,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培养和充实经营管理队伍,对于办学规模较大的机构还可以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二是将教学与营销、管理等工作适度分离,明确不同岗位间的职责,让教练员专注于教学,更好的服务于学员;三是建立规划、考核、教学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规范内部运行流程,在提高整体管理能力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四是充分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日常管理,提升机构运营效率。

3.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增强人员稳定性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体育培训机构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严格行业准入门槛。在教练员的聘用过程中,把师德师风作为首要要求,设置教学能力和运动水平相关考核。二是建立内部继续教育机制。组织职业技能交流和比赛,安排教学、专业相关知识等方面的讲座和培训,鼓励教练员专业和技能深造。三是开展定期考核评价。明确考核标准,引入竞争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薪酬水平挂钩,督促教练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四是增强人员的稳定性。加强对兼职人员的管理,关注兼职人员的工作情况,并与其详细约定兼职工作的要求和标准,发现工作投入度不足时及时采取警示等措施。五是建立合理的晋升机制。根据培训机构规模的发展情况,按照岗位设置相适应的职位层级,让有能力的人在更高的职位上发挥自身才能和优势,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4 完善训练与课程体系,提升体育培训价值

课程体系是体育培训的关键,是衡量培训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体育培训机构要深刻认识课程体系开发的重要性,一是加大课程开发方面的投入,鼓励和支持教练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创新,形成适用不同对象和项目的课程。二是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利用他们的科研优势和成功案例,完善体育培训课程体系的成熟度。三是挖掘课程价值。体育培训学员很多是青少年,他们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通过体育培训除了掌握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还应实现锻炼精神品质、引导健康心理的目的,因此要坚持“以体育育人”,开发相关课程内容,深挖体育培训的教育价值。

3.5 借助现代科技成果,加快行业升级步伐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代科技与体育培训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是要拓展互联网技术应用场景,满足消费者的更多需求,拓展体育培训的社交、心理、健身等功能,进一步提升顾客粘性、完善产业链。二是要充分利用智能设备、监控传感等新技术,科学有效的开展体育培训教学。三是要尝试VR、AR等新一代科技成果与体育培训结合的应用,打破体育培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3.6 抓住体教融合时机,深化学校机构合作

体教融合加速推进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培训机构和学校的合作是行业发展大势所趋。一是要加强培训教学合作,培训机构应积极参与到中小学校的课余体育培训工作中。二是加强体育基础研究合作,通过校企间的基础研究合作,高校能够获取大量真实有效基础资料,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能够弥补自身科研短板。三是加强竞赛交流合作,通过竞赛交流的形式将学员培训学习成果展现出来,增加学员的成就感和学习粘性。

3.7 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风险管理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被广泛应用,是降低风险事件、控制风险损失的重要手段。首先应提高培训机构负责人的风险意识,增强其风险识别能力,及时掌握内外部环境变化,研判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和可能造成的损失;其次应通过回避风险、控制损失、转移风险和承担风险等方式来加强风险控制,最重要的是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应对预案,一旦出现风险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可能面临的损失,避免严重的经营危机;最后应重点关注学员安全、人才流失、现金流枯竭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尽量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因素。如为学员购买人身保险、组织运动安全培训、定期安全隐患排查、设立人才激励机制、完善财务管理等。

4 结束语

新形势下体育培训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也随之出现。在体育培训业发展过程中,要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发展困境,通过完善行业管理、规范主体经营、提高服务质量、利用现代科技等方式促进体育培训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体育学院)D4A04934-F2F3-4284-BC26-4C2B89165F92

猜你喜欢
教练员课程体系机构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河北省国家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队伍状况研究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