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先忧后乐 名垂千古

2022-06-11 04:01周军
共产党员·上 2022年7期
关键词:庆历宋仁宗西夏

周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千古名句来自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其作者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还是安定边境的军事家、锐意改革的政治家。他去世后,被授予“文正”的谥号——这是历朝历代文官的最高荣誉。

划粥断齑 发奋苦读

989年,范仲淹出生于父亲范墉任职的武宁军(治所徐州)官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范仲淹仅两岁时,父亲便因病去世,留下他和母亲艰难度日。

孤儿寡母贫苦无依,于是母亲带着范仲淹改嫁时任澧州安乡县令的朱文翰。随着继父职务的变化,范仲淹先后流寓安徽池州、山东淄州等地。每到一地,他都刻苦读书、开阔视野,培养了独立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

在山东淄州期间,年届弱冠的范仲淹借住于长山县醴泉寺读书,生活极为困苦。他每天煮一锅粟米粥,冷却后用刀分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然后将腌菜、酱菜之类切成碎末拌粥食用,如此苦读了三年。这就是范仲淹“划粥断齑”典故的由来。

逆境中愈志坚,困苦中愈自奋。在应天书院求学时,范仲淹五年未解衣就枕,倦怠时以凉水浇脸,饥饿时以稀粥为食,读书求学之艰苦达到了常人无法承受的程度。1015年,范仲淹高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开始了他忠心报国、赤诚为民的仕宦生涯。

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

27岁的范仲淹一脚踏进了大宋深不可测的官场,在“县处级干部”的位置上一干就是一二十年,尽心尽力为百姓做好事。

在江苏兴化,范仲淹征调民众4万多人,用五年多的时间重修了捍海堰。新堤横跨通、泰、楚三州,全长约200里,不仅保障了当时人民的生活、耕种和产盐,还在后世捍患御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人民将这条堤堰称为“范公堤”,遗址迄今犹存。

在江苏苏州,范仲淹根据当地水情与地理环境特点,提出以“修围、浚河、置闸”为主的治水经画,泽被后世。

虽然官阶不高,范仲淹却有着一项特殊的“嗜好”:怼朝廷。百姓生活艰难,他怼朝廷;公务员队伍庞大臃肿,他怼朝廷;军队作风涣散,他怼朝廷;官场吏治腐败,他怼朝廷。他上书批评过皇帝宋仁宗,弹劾过宰相吕夷简,用范仲淹自己的话说,就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于是,很多时候,他不是被贬谪,就是在被贬谪的路上。

临危受命 保境安民

康定元年(1040),一直对大宋虎视眈眈的西夏突然举兵犯边。宋仁宗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将帅人选。无奈之下,宋仁宗想起了范仲淹,让他先去边境顶一阵子。

接到任命后,52岁的范仲淹火速赶到四面边声、羌管悠悠的西北前线。在认真分析了双方形势后,范仲淹没有急功冒进,而是选择坚守不出,同时加紧整顿军队。他挑选出狄青、张亢等铁血战将,命他们带领士兵日夜操练,使宋军的战斗力大大加强。站稳脚跟后,范仲淹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团结当地的羌人等少数民族部落。

羌人分散杂居在北宋和西夏的交界处,能否得到他们的支持,对是否能够抵御西夏的骚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范仲淹下令为羌人提供耕田牛具,并对他们开放边境,允许他们和汉人贸易往来。这样一来,羌人便倒向了大宋,尊敬而又亲切地称范仲淹为“龙图老子”。

从此,西夏在对大宋边境的骚扰中不但占不到便宜,还经常损兵折将。几经失败后,西夏军队无一敢轻易侵犯范仲淹所统辖的地区。

锐意改革 宁折不弯

西夏总算消停了,边疆重归宁静。操劳了大半辈子的“救火队员”范仲淹,也该休息休息了吧?可是宋仁宗却在酝酿另外一件惊天大事:改革。

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奉调回京,担任副宰相的职务。在宋仁宗心目中,范仲淹是领导改革的不二人选。至此,55岁的范仲淹终于实现了自己担当良相的夙愿。

范仲淹提出十项改革方针,著名的庆历新政正式拉开大幕。此时,范仲淹的周围聚拢了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一批牛人,史称“同官尽才俊”,范仲淹则是这些才俊当之无愧的领袖。

改革从整顿吏治开始。许多贪污腐败、尸位素餐的官员,纷纷被撤职或打入监牢。富弼忧心忡忡地说:“一笔勾了他们容易,可你知道他们全家都在哭吗?”范仲淹斩钉截铁地说:“一家哭总比一路(路,宋代地方行政单位,相当于现在的省)哭要好!”

新政的推行触犯了上层官僚和皇亲贵戚们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和攻击。范仲淹的好友滕宗谅成了第一个沦陷的靶子。随着越来越多的忠臣被波及,旨在富国强民的庆历新政推行不到一年便宣告失败。范仲淹再次遭贬,谪守邓州。

庆历六年(1046)九月,谪守巴陵的滕宗谅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写一篇文章。范仲淹回顾毕生坎坷,心潮澎湃,伏案疾书,写出了名垂千古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词句,抒发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历来为人们所称颂。

皇祐四年(1052),范仲淹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消息传到全国各地,在他工作过的地方,民众纷纷为他建祠画像;西夏甘、凉等地的少数民族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法事;宋仁宗亲自为他书写褒贤之碑;中央政府授予他至高无上的谥号:文正。

范仲淹不随俗、不折中、不苟且,为官、任事、建言每每一往无前,宁折不彎。无论位居显要还是投闲置散,他都竭尽所能,忠君谋国,利泽生民。范仲淹的浩然正气,永远值得后人传承。

猜你喜欢
庆历宋仁宗西夏
毕昇(节选)
以民为本,千古一帝
以民为本,千古一帝
《庆历四年秋》:北宋时代的缩影
心中有天平
西夏“上服”考
试述西夏军抄
再考西夏的马
“越明年”到底指哪一年
宋仁宗的菩萨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