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急诊科急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22-06-20 20:25张良影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2期
关键词:负性情绪急诊科人性化护理

摘  要:目的  探讨急诊科急救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急救患者共计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生活质量、负性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抢救成功率上,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量表(GQOLI-74)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上,两组干预后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急诊科急救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干预方式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急诊科;生活质量;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12-0-04

急诊科作为医疗护理和患者抢救的重要科室,所接收的均是病情具有复杂性、危急性的危重症患者,同时也能够反映出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因而成为医院重要的窗口[1]。急救患者承受着疾病和心理的双重压力,由于疾病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的出现,极易导致抑郁、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导致患者依从性下降,从而影响着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进程,更为严重的则会引发医患、护患纠纷[2-3]。在常规护理干预中,主要以治疗患者疾病为目的实施护理,虽然能够促进疾病的改善,但不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整,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阻碍[4]。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更加注重患者心理方面的改善。有研究表明,科学人性化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护理和治疗的依从性,加快患者病情的改善[5]。因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相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抢救成功率、生活质量、负性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情况。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共计80例急救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7.21±3.0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12 h,平均时间(6.34±1.45)h;疾病类型: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创伤、其他分别为13例、9例、2例、6例、9例、1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47.17±3.0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11 h,平均时间(6.25±1.42)h;疾病类型: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创伤、其他分别为12例、10例、3例、5例、8例、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疾病类型等上述基线资料上,纳入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本研究经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诊科疾病诊疗手册》[6]的诊断标准;②均为首次发病者。

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沟通困难者;②中途退出或资料缺少者;③研究中途因个人原因转院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通过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电图、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护理,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以及用药指导。

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3.1  紧急护理

在整个急救环节,患者入院前做好急救准备,如急救药品、急救设备等,入院后对危重症患者及时开启绿色紧急通道,为患者的救治赢取更多的时间,护理人员要同时进行询问和检查,并且能够准确完成医生下达的医嘱。医护人员需同时进行抢救和护送至抢救室,根据娴熟的抢救技能和紧急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提高抢救的效率。

1.3.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以亲和的态度、柔和的语气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并及时有效安抚患者和家属的负面情绪,如紧张、害怕等;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知识宣教,使其正确认识自身的疾病,了解发病原理、发病症状、注意事项以及防范措施,加强心理建设,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院内良好的医疗条件,增加治疗的信心;对于患者和家属的问题以及疑惑的方面,护理人员要耐心、细心解决,为患者充分解答疑惑,减轻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压力;为患者播放喜欢的轻音乐或电视剧,以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负性情绪;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以往康复较好的案例,降低患者对病情的担忧,提高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

1.3.3  生活护理

①环境护理:为每一位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整洁的环境,定期打扫病房和就诊室,保证空气清新,保持温度适宜、湿度适中、光线充足,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②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品,多吃瓜果蔬菜,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③生活习惯护理: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适当运动,戒烟戒酒。

1.3.4  全面护理

对于不同的患者,要实施有针对性的全面、分层护理,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了解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提高患者对护理和治疗的依从性;在患者住院期間,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提升专业水平,改善护患关系,进而改善护理满意度,将护理工作细分给每一位护理人员,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

1.4  观察指标

①抢救成功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抢救成功情况,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例数/总例数×100%。

②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量表(GQOLI-74)由躯体健康、情感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以及认知程度组成,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每项共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③负性情绪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负性情绪,其中SAS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在1~5分,若分值在50~59分,表示轻度焦虑;若分值在60~69分,表示中度焦虑;若分值在70分以上,表示重度焦虑。SDS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在1~5分,其中若分值在53~62分,表示轻度抑郁;若分值在63~72分,表示中度抑郁;若分值在73分以上,表示重度抑郁。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负性情绪越严重。

④护理满意度

采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Cronbach’s α=0.867)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分数≥80分为满意,分数在60~79分为基本满意,分数≤59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

在抢救成功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在躯体健康、情感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以及认知程度评分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果见表2。

2.3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

在护理干预前,观察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干预之后,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果见表3。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在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4。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风险较高的科室,也是突发情况较多的科室,患者的病情严重、发病较为急促、负面情绪较多,对日常治疗及护理工作产生很大阻碍,严重影响治疗效果,阻碍治疗进程[7-8]。传统的护理主要是以疾病为重心,忽略患者心理对治疗的影响,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导致治疗无法到达预期的效果,进而使护患关系紧张[9]。人性化护理是一种科学性、系统性以及人性化的新型护理模式,与以往护理理念不同,其理念是将患者作为整个护理过程的中心,旨在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10-11]。

人性化护理模式主要从紧急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以及全面护理系统入手,以高效、专业的护理方式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症状。通过以良好的态度及语气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能够减轻其对医护人员及医院的恐惧;通过遵医嘱给予患者摄入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其机体免疫力,促进病情的改善;通过心理护理以减少其因生活习惯改变带来的恐惧感及陌生感,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通过给予患者饮食指导,能够保证患者机体营养充足,也能够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改善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12]。本研究中观察组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充分说明人性化护理的干预方式更有利于抢救成功率的提高。究其原因,通过开启绿色通道,能够使急救过程更加顺畅,节约急救时间,把握急救最佳时机,提高急救成功率[13-14]。本研究中采用GQOLI-74量表来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表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说明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究其原因,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患者展开全面细致的护理,从而能够全面掌握疾病的动态变化,为制订个性化的护理和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15-16]。

本研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作为负性情绪的研究指标,发现实施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焦虑和抑郁明显缓解,说明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舒缓患者的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乐观地接受治疗和护理。究其原因,人性化护理模式以人文关怀为主,能够帮助患者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自身的疾病,且通過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解答患者疑惑,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消除患者不良认知,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降低心理压力;通过给予患者心理建设,能够纠正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患者信心的增强;通过定期打扫病室、控制室内温湿度,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空间,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17-18]。本研究发现,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说明人性化护理模式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积极配合相关护理人员的工作,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究其原因,通过提供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高[19-20]。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的干预方式能够明显改善急诊科急救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大大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抢救成功率的提高,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康月花,凌娟娟.急诊科人性化护理对急救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3):3284-3286.

[2]虢英荣.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在急诊科急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10):132-133.

[3]王华丽.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在培养急危重症专科护士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0):90-91.

[4]孙玲玲.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干预体会[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9,13(3):231-232,243.

[5]舒慧敏.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應用于急诊科急救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5):183-184.

[6]赵禧玲.人性化护理在眼外伤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 15(15):260-261

[7]林秀英,江仙菊.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A1):237-240.

[8]张圆圆.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在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7):3246-3247.

[9]马静.急诊程序化路径护理干预对冠脉综合征急诊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31):3504-3507.

[10]程建红.急诊优化分诊路径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0):100-102.

[11]华娜,顾士琴.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分析与管理成效[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A1):663-664.

[12]周艳霞.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7):156,215.

[13]刘艳琼.优质护理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重庆医学,2018,47(A1):18-21.

[14]魏安娜,留静,饶巧莹.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9,26(12):1513-1515.

[15]佘君,徐如慧.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在急救患者护理中的价值[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20,43(S1):186-187.

[16]庞海燕.人性化急救护理在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研究,2018,26(6):166-167.

[17]王敬慧.探讨急性鼻出血患者的急救治疗与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1,36(5):198-199.

[18]邱丽珍,黄慧玲,王瑒.人性化理念在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14):59-60.

[19]颜巧珠.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32):149-150.

[20]王旭.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急救护理的临床有效性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5):73-74.

作者简介:张良影(1987.12-),女,蒙古族,籍贯:辽宁省朝阳市,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急救护理。

猜你喜欢
负性情绪急诊科人性化护理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