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的漂绿研究脉络、内涵与趋势分析

2022-07-06 03:50陈玲芳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聚类期刊领域

周 婷,陈玲芳

(1.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系,福建福州 350108;2.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福州 350117)

“漂绿”是从英文 “GreenWashing” 意译而来,最早是由美国环保主义者杰伊·韦斯特伍德 (Jay·Westerveld) 在1986年根据他见到的虚假环保现象而提出,是“绿色”(Green) 与“漂白”(Whitewashing) 的合成词,原意是指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虚假行为,以披露那些利用宣传虚假绿色信息维护自身环保形象,实则从未采取任何有效环境友好行为的企业或组织[1-3]。自21世纪以来,企业的“漂绿”行为开始迅速蔓延,经过10多年来的发展与演化,如今“漂绿”现象已成为全球性问题[4-5]。我国对“漂绿”的研究起步较晚,自2009年《南方周末》首次引入“Greenwash”,并于2010年初推出“年度漂绿榜”,至此“漂绿”才逐步进入大众视野[6]。国内关于漂绿行为的界定[7-10]、表现形式[11-14]、产生动因[15-18]、后果及治理[19-24]等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但是,目前对漂绿行为的回顾性研究缺少直观、可视化和概览性分析,缺少对理论发展进程中重要节点、转折性研究、研究热点及领先研究团队等的直观掌握,缺乏结构视角下对于漂绿研究脉络的整体审视[25-26],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与知识图谱方法的漂绿研究并未出现在国内期刊中。

与此同时,在“双碳”“双控”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不仅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代表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与期盼。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从施行“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到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十年禁渔”,从推动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到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正在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7]。民有所呼,党有所应。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坚持绿色发展,于2018年3月将生态文明纳入宪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在迈向美丽中国的奋斗征程中,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而漂绿行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路上的“不和谐”因素在我国时有发生[28]。企业漂绿行为的形成与扩散是一个多元主体博弈、多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漂绿研究既是对企业理论的发展,又是对企业漂绿行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理论探索,因此,亟需捋顺漂绿研究脉络、内涵与发展趋势,从而真正发挥其对我国绿色发展的赋能作用。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以中国知网(以下简称:CNKI)数据库作为本研究的文献样本源,将检索的关键词设定为“漂绿”“虚假绿色营销”,在“主题”字段进行精确匹配检索,文献检索年限为“2000—2020年”。经作者反复检索、校对及筛选工作后,在保证研究结果的精度下最终采集到有效中文期刊文献141篇。本文运用的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是由美国Drexel University陈超美博士团队开发的CiteSpace.v.5.8.R3(64-bit)软件,它能够通过聚类图谱、时区分布、时间线图谱等多视图数据分析某一知识领域的聚类状况、关键节点和多维标度等科学知识图谱[29],有助于大家对过去的文献信息有着更加直观的感受,能更好地进入某一研究领域以及了解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

二、漂绿研究情况分析

(一)年代分布

学术论文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及趋势是衡量该研究领域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图1所示为从2000—2020年“漂绿”主题研究成果在CNKI上年发文量的分布情况。从整体来看,20年来围绕漂绿领域的研究成果呈现出递增趋势,研究热度持续升温。2000—2009年,漂绿研究成果较少,为缓慢发展阶段。2000—2007年漂绿尚未得到关注,期间的研究成果极少;2008年雷丁(宾夕法尼亚州)的TerraChoice Environmental Marketing环境营销机构发布了漂绿“七宗罪”(The Seven Sins of Greenwash)的调查报告,“漂绿”开始逐渐得到关注。2009 年,为了披露企业的各种虚假环保行为,《南方周末》首次公开发布了“年度漂绿榜”,从而引发我国社会各界对“漂绿”行为的关注。

2010—2018年,漂绿研究成果的年发文量相比之前有明显增加,从年均仅1.3篇增加到年均超10篇,为较快发展阶段。此阶段“漂绿”主题开始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战略高度出发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总体布局,并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决策;2013年3月,“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全国两会上的主题之一,大会再次强调了“绿色发展之路”;2015年10月,“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理念集合体之一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被鲜明提出并摆在了突出位置。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再用“眼睛”和“生命”为喻,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2017年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41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再次强调: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2018年3月,建设生态文明同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投票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以上这一系列的重大举措从根本上体现出我国对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和不懈坚持,也为漂绿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019年至今,漂绿研究成果的年发文量较之前进一步增多,同时随着时代内涵的变化,漂绿研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9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发展之路。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从大国担当出发提出了中国的 “双碳”目标和时间[30]。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应邀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在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抓住绿色发展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这一系列国家战略和宏观政策的发布与实施将为漂绿研究带来新的时代内涵与发展机遇。

(二)学科分布

分析某一研究领域的学科分布,能够识别该领域的学科属性,扩展研究视野,促进学科间知识交流。图2所示为2000—2020年“漂绿”主题研究的学科力量分布。由图2可知,在所涉及的学科中:经济与管理科学、工程科技、社会科学以及信息科技是该研究领域的主要学科,对漂绿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该领域建设的核心学科力量。这也充分说明了“漂绿”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研究热点,以经济学、管理科学和环境科学为主,具有多学科交叉会聚和跨界融合等特点;是金融学、投资、环境科学、会计学以及轻工业、汽车工业、建筑科学等在经济与管理科学中的应用与融合。

(三)期刊分布

对某一学科领域研究文献的来源期刊进行考察,可以进一步了解该领域文献的空间分布现状,对开展该领域文献检索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分析,“漂绿”主题研究的141篇文献共刊发107家期刊上,其中: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论文50篇,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论文68篇;发文量在3篇及以上的期刊有8家。如表1所示,发文期刊均为省级以上期刊,其中: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财会通讯、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财会月刊、管理现代化、青年记者均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平均复合影响因子为2.012,对于我国漂绿研究的贡献较大,且论文质量较高,未来研究此领域的人员可以翻阅上述期刊以提高阅读效率。而在众多期刊中没有发文量占比超过10%的期刊。以上分析说明:当前“漂绿”主题研究整体学术影响力不强,研究成果的刊发相对随性、分散,在期刊平台方面还未形成稳定成熟的学术聚焦。

表1 2000—2020年“漂绿”主题研究成果期刊分布(发文量≥3)

(四)研究学者分析

对研究学者进行分析,有助于认清哪些是该研究领域的领军群体,同时还能为后继研究者提供目标参考。2000—2020年共有101名学者发表了“漂绿”主题研究成果,其中发文量在3篇及以上的学者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各学者所处的高校分布相对均匀,说明漂绿研究受到全国各地学者的持续关注,其中来自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杨波团队(7篇)、中国地质大学的刘传红团队(7篇)、上海交通大学的王积龙团队(6篇)、江西师范大学的张明林团队(4篇)、浙江工商大学的黄溶冰团队(4篇)等是漂绿研究的重要力量,在论文发表和基金项目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通过表2中各学者的个人学术水平评价指标H指数(H-index)来分析漂绿研究领域主要研究人员的个人学术影响力状况,结果显示:H指数为10以上的学者有4人:余伟萍(20)、黄溶冰(19)、张明林(13)、王积龙(12),但其所刊发的高被引论文中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漂绿”主题的研究成果。以上分析说明,从总体上看,部分漂绿研究人员虽有较高学术影响力,但未专注该领域研究,总体上研究力量相对较弱,表现为知名学者较少,多数学者从事“漂绿”主题研究稍晚且中青年学者较多。

表2 2000—2020年“漂绿”主题研究成果作者分析(发文量≥3)

续表2

图3所示为2000—2020年”漂绿”主题研究的作者力量图谱。其中线条的颜色代表学者开展漂绿研究的时间年份。从整体来看,漂绿研究的开展绝大多数是在2010年以后,这与2010—2018年的较快发展阶段完全吻合;且漂绿研究领域内各学者之间的研究相对独立、联系较少,以同一地区不同高校、同一高校不同学者间联系为主,科研团队的发展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尚未形成明显的学术研究的集群效应和辐射作用。

三、漂绿研究脉络及内涵分析

共词分析方法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由法国文献计量学家提出,并被广泛应用到诸多领域[31]。其将文献主题/关键词作为分析对象,利用共现图谱、词频分析、聚类与时间线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把众多分析对象之间错综复杂的共词网状关系简化为以数值、图形直观地表达出来的过程,从而达到挖掘隐含信息的目的。这对于分析某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内涵与研究热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32]。

(一)共现分析

关键词被认为是研究主题简洁而鲜明的代表,所提炼出来的关键词始终紧扣文章的论述重点,并在一定程度上与文章的学科结构相互呼应[33]。当一篇文章里面同时出现两个或多个关键词的现象称为关键词共现。利用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能够把所研究文献中的学科层次结构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如图4所示为2000—2020年“漂绿”主题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中每一个关键词都可以用一个节点的形式来体现,节点越大,则代表这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与研究主题的相关性也越强。同样,节点的颜色代表时间:颜色越暖,时间越近;颜色越冷,时代越久远。

关键词作为文章核心内容的体现,通过分析有效文献中关键词的词频变化可以了解漂绿研究的研究脉络。而对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Betweeness Centrality)展开分析能清晰地揭示研究主题各热点之间的转换关系。

(二)高频词分析

本研究通过CiteSpace.v.5.8.R3(64-bit)对文献样本进行共词分析,共得到258个核心高频关键词,为全面而动态地反映漂绿领域的研究脉络,结合中介中心性指标,分年度对漂绿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的数值越大,则其在漂绿研究网络中的控制力及影响力越强,与之对应的研究成果的扩散性与延展性也越强。本文以数据表的形式依次展现前18位高频关键词及其中心性,如表3所示。

表3 2000—2020年“漂绿”主题研究高频关键词(前18)

如表3所示,2000年以来我国漂绿研究领域热点突出,内容丰富,各研究热点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个别高频关键词的聚类网络特征并不显著,表现出相当的分散性与灵活性。为了进一步分析漂绿研究的发展脉络及内涵,对2000—2020年“漂绿”主题研究的核心关键词数量进行梳理分析,其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2000—2020年“漂绿”主题研究的核心关键词分布整体上呈波浪式上升并趋于稳定的态势。其中,2008年以后的核心关键词数量要明显多于之前,从2010年又开始增多,并在2012年核心关键词数达到最大值29个,随后保持在年均20个左右。以上分析说明,核心关键词分布与漂绿研究2000—2009年的缓慢发展阶段、2010—2018年的较快发展阶段及2019年后新的发展阶段完全吻合;同时也充分说明了漂绿研究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单一的绿色营销到注重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其研究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且仍在不断扩展。

(三)聚类与时间线分析

为进一步明晰漂绿研究的发展脉络及内涵迁移,通过对“漂绿”主题研究进行聚类图谱分析,以模块化的形式来分析漂绿研究的研究热点和脉络演进,如图6所示。在CiteSpace聚类分析中,某一个聚类中如果具有突发节点(Burstness)的数量越多,那么就代表这个领域的研究越活跃,未来极可能形成新的研究热点。

“漂绿”主题研究共聚成了47类,其Modularity(聚类模块值)Q=0.828 67,一般认为Q>0.3聚类结构是显著的;Silhouette(聚类平均轮廓值)S=0.971 5,一般认为S>0.5聚类就是合理的,S>0.7意味着聚类是令人信服的。图6所示为2000—2020年“漂绿”主题研究聚类图谱(前11),图中各聚类间重合部分不多,说明多数研究热点间联系还不够密切,今后应注重漂绿研究开展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如图7所示为2000—2020年“漂绿”主题研究的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分析。通过描绘不同关键话题出现、变更的时间脉络,分析该领域研究视角、内容、学科等兴衰迭代。从图7中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我国漂绿研究内容与视角是随国家发展进程而不断变化的,研究领域、主题等也是受国家发展需求和发展理念影响的。时间线图谱显示,2008年之后,研究关键词呈现井喷态势,研究领域较之前有极大丰富。其中研究热度持续8年以上的关键词有7个;到2020年,表现出持续性研究热度的关键词有5个,分别是漂绿行为、漂绿、扎根理论、发行人、绿色信贷。可见,“漂绿”及“漂绿行为”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漂绿研究的相关内容也从2010年涉及绿色商品、漂绿危害到2012年环境承诺、绿色品牌;从2014年强调环保理念、惩戒效应到2016年关注漂绿行为、企业绩效、环境审计;从2017年注重市场反应、上市公司、漂绿治理到2018年的信息披露、治理路径、演化机制,再到2020年的环保处罚、环境责任、同构行为。新时代、新征程,人们对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和理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漂绿研究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也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从图7中不难发现各主题间极少产生交叉研究,且部分主题的研究对象也较为单一,无法全面反映漂绿所带来的危害。

四、结论与启示

在阔步迈向美丽中国的奋斗征程中,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漂绿”研究是有效落实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理论依托和实践指导。文章以2000—2020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漂绿”或“虚假绿色营销”为主题的141篇文献为研究样本,通过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发现,我国漂绿研究的成果呈稳步增长趋势,研究的开展具有广泛性和积极性,研究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纵观“漂绿”的发展脉络、研究内涵,不难发现漂绿研究整体学术影响力不强,学术组织发展还比较薄弱,尚未形成明显学术研究的集群效应;在期刊平台方面还未形成稳定成熟的学术聚焦;多数研究热点间联系不够密切,各主题间极少产生交叉研究,且部分主题的研究对象也较为单一,无法全面反映漂绿所带来的的危害。文章认为未来漂绿研究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深化。

(一)研究发展:注重研究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我国开展漂绿研究起步较晚,虽然相关学者对漂绿研究的开展具有广泛性和积极性,研究的内涵也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但整体学术影响力不强,学术组织发展还比较薄弱,且研究热点分散、联系不强,尚未形成明显学术研究的集群效应,这对漂绿研究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今后应注重多方交流,形成一定的研究力量梯队,以保障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视角:推进跨学科多视角交叉研究

“漂绿”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研究热点,是以经济学、管理科学和环境科学为主,金融学、投资、环境科学、会计学以及轻工业、汽车工业、建筑科学等在经济与管理科学中的应用与融合。但受制于研究者的学科视野,当前的研究多是单一视角的,很难深入揭示其本质,未来有必要进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以便更加准确、深入地梳理“漂绿”的研究脉络、把握其内涵特征、探究其治理机制。

(三)研究对象:强化多元主体视角漂绿研究

“漂绿”作为一种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受到多元因素的综合影响。同时,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不断增强,政府环境规制的日趋完善,漂绿的形式和影响也会变得更加多样和隐蔽,此时,单一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无法全面反映漂绿所带来的危害,因此强化多元主体视角下企业漂绿行为的形成机理、负面效应与协同治理研究显得极为必要。

猜你喜欢
聚类期刊领域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基于知识图谱的k-modes文本聚类研究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一种改进K-means聚类的近邻传播最大最小距离算法
2020 IT领域大事记
基于模糊聚类和支持向量回归的成绩预测
领域·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