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课程思政教育初探

2022-07-08 10:07黄伟刘茹胡凡根车彦军
地理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融入路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黄伟 刘茹 胡凡根 车彦军

摘 要:近年来,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相继在各类学校教育中得到贯彻落实,体现了全面育人的本质。“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课程具有学科交叉性、知识综合性和科学前沿性等特征,在发掘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基于理论认识和教学实践,从该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背景、优势、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和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科学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也为其他高校“全球变化”及其相关课程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全球变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融入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2)08-0076-05

2016年12月,習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思政是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力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因此,广大高校面临的任务和使命是,进一步强化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加强“思政课程”的同时,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为了实现“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思政教育目标,各个学科及专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自觉与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有机融合[2],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专业教育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充分发掘,并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而非“生搬硬套、强行介入”。鉴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现状和特色[3]以及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全球变化问题的凸显[4],本文以“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课程为例,探讨其实施课程思政的优势、理论基础以及实现路径等内容,以期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一、“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实施课程思政的优势

自19世纪以来,全球产业、科技飞速发展,人类在享受高质量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同时,正在以各种尚不自知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地球系统;人类正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气候、生物多样性等全球变化问题,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觉醒,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面对现实需求和国际学科发展态势[5],国内越来越多的本科高校在地理学及相关专业中开设了“全球变化”课程。该课程内容体系庞大,涉及面广[6](图1),具有“学科交叉性、知识综合性、科学前沿性”的特点,即它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的范畴,还包括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问题。因此,该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学科交叉性决定其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相对于传统自然地理学,全球变化科学(或地球系统科学)注重从“整体地球”角度出发,探讨各圈层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特征、过程和机制。因此,其研究过程和目标的实现必然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如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在研究技术和方法上需要依靠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卫星和遥感等学科和技术的共同参与;全球变化导致的社会经济问题需要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的融入。因此,“全球变化”课程内容丰富,不仅涉及自然科学,还与社会经济问题、人类文明发展史等内容紧密相连,这为课程思政的开展奠定教学内容基础和课程环境基础。而且该课程始终与社会现实相伴相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其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结构相衔接,减轻对该课程学习的恐惧感,为顺利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活动奠定情感基础。

2.科学前沿性催生教学案例的多样性

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地球系统”概念以来,全球变化科学发展迅速,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事迹以及一系列科学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为该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包括对科学问题的曲折探索过程、科学家执着的科学精神、人类发展演化及其与自然相处的过程、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与响应、青藏高原对全球环境演化的影响等,以及当前最被关注的气候谈判、“碳达峰”和“碳中和”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挖掘大量思政素材,以启迪智慧、汲取“大德”,最终实现情感共鸣。

3.“人地关系”理念深入人心

“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课程在时间轴和空间轴的基础上,突出对人地关系的理解,而后者在以往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系列课程中均有涉及。因此,对于地理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建立的“人地观”框架与本课程所倡导的价值观一致,有助于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其内涵、理论和实践发展历程。相较于以往专业课程,该课程表达的“人地观”在时间和空间上更为广泛和全面,既从历史、现在和未来层面,也从局域、区域和全球范围层面进行理解。特别是在当今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普遍认可的背景下,通过探究当前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卫生健康、社会动乱等负面效应,有助于引导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和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4.区域环境影响与文化自信的天然联系

中国的环境演变是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发生的,是全球环境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在表现全球变化方面也有其独有特征,①与板块运动相联系的青藏高原隆起及现代季风的形成演化与自然带调整;②在全球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变化中表现为冬夏季风的此消彼长和边缘海大幅度进退的特点;③是悠久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强烈改造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6]。因此,当谈及青藏高原、一万年前(全新世以来)的水稻种植、目前唯一延续下来的古文明、人类迁移演化学说等论题时,一种发自内心、能够产生共鸣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这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需要充分发掘,因为它们存在天然联系,所以该课程很容易提取和利用这些思政教育资源。

5.时空轴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和人生观的“协同效应”

通过时间轴贯穿全球变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该课程区别于传统自然地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地理过程或现象背后,往往具有不同的驱动力,例如,地球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天文轨道参数的变化,进而影响地表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差异,而年际—百年尺度上的冷暖交替则可能归因于太阳活动、火山喷发以及地球系统的内部振荡过程。事实证明,在分析问题时应客观、全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定的“因”产生特定的“果”,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理方法,只有不断变化的条件和环境。从时间范围上看,相对于地球46亿年的演化史,整个人类文明的演化史(五千年或一万年)则显得微不足道。从空间的角度看,宇宙浩瀚无际,比拟人类为“一粒尘土”并不为过。从这个切入点看,“时空观”涉及的哲学观和人生观,是一个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

二、“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依据

1.理论依据

陈仕涛等基于学习分类理论对地理学理论学习(知识)、研学实践(能力)和课程思政建设(情感)做了客观、全面的论述,充分表明了地理学在课程思政方面的优势和潜力[7]。考虑到“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课程的理论思政建设实际,本文主要从认知学习理论视角进行简要分析。一方面,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注重人类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内部心理结构、认知图式(结构)的重组[8],这对发展学生智能,引导学生的学习价值取向,实现“为迁移而教”的知识和情感目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的代表包括布鲁纳(J. S. Bruner)的“认知—发现”理论,以及奥苏伯尔(D. P. 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8]。另一方面,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强调知识是个体对现实世界建构的结果[8-9]。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基于发生认识论提出建构式教学理论,认为主体的认知结构是动作的一般协调结构及其内化的产物,它随着主体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建构发展[10];而这种内化的动力往往是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对教育者而言,这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途径。通过“同化”效应,主体在活动中对现实环境信息进行整合,使其成为支撑以往认知的新整体,原有观念继续保持平衡;通过“顺应”效应,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面对的现实世界出现不一致,即原有观念失去平衡,最终使认知结构不断变革或重组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或图式[8,10]。

综上所述,认知学派和建构主义理论均强调学习过程的有意义性、新知与旧知的连接性以及学习环境(包括教育者的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产生对知识的新理解,在交互质疑的过程中建构知识的意义[11]。学习的内化过程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情感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后者在立德树人方面往往更重要,而且是教育的首要目标。对于情感价值理念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向的学生,可以通过“同化”过程,积极引导其进一步坚定和深化对原有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对于思想观念有所偏颇的学生,可以通过“顺应”过程,引导其原有知识结构与现实实际产生不平衡,改变其原有的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

2.现实意义

当今以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人地关系紧张等为主要表现的全球变化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涉及自然科学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与社会、经济、政治有密切联系。因此,“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课程的开设,除了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地球系统的复杂过程、树立科学思维和提高研究能力,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整体地球观”“人地观”和“命运共同体”理念,增强使命担当,加强国际合作,更好地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高我国在解决全球变化问题中的能力和影响力,增强“四个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不同专业、甚至同一专业不同方向之间的知识鸿沟愈发显著,由此导致目前专业课与思想政治公共课形成“两条线”“两张皮”[2]。在此现状下,立德树人的目标未能完全达到,而课程思政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提出并广泛推广新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因此,从专业课程中充分发掘思政教育元素,是新时代“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离开思政教育谈专业教育,就不能很好地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国家迫切需要培养出具有使命担当、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相结合、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地球系统科学人才,这也是该课程在地理学、地质学及相关专业中广泛开设的现实需要。

三、“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课程思政教育的切入点

课程思政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是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即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2,12],如此才能达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目标。笔者自2017年以来一直担任“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课程的主讲教师,基于教学实践总结和反思,认为可以从以下切入点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1.从全局(整体性)角度思考问题

在地质学系统论思想的基础上[13],全球变化科学进一步将地球视为各圈层相互联系的复杂巨系统,突破传统部门自然地理的限制,深入理解大气、陆地、海洋等界面系统的过程、特征、驱动机制以及他們之间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的自然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隐性和显性方式引导学生注重系统思维和综合思维的训练,从整体性角度看待地球系统变化,一个要素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变化必然会影响其他要素做出相应调整;同样,在分析问题时需要通盘考虑、顾全大局,从而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以及个人价值的最优化,这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同向同行。

2.“将今论古、以古论今”的思辨思维

英国著名地质学家莱伊尔(C. Lyell)于19世纪提出地质学上“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方法,他的“均变论”为地球过去环境变化研究提供了最基本原则,这一思想被后人概括为“现在是过去的钥匙”。大自然在漫长的演化历史中,留下了各种地质地貌景观遗迹,如高原、盆地、准平原、冰川、海洋沉积、黄土沉积、洞穴石笋沉积等,对了解地球过去的环境变化过程、特征和规律提供了天然“档案”;并且可以通过今天的自然法则来解释过去的环境现象和驱动力问题,即“均一性假设”。反之,研究地球过去环境变迁历史,是为了深入认识当前的地球环境以及为提高人类对未来的预测能力做准备,向着可持续发展地球的目标迈进,这充分说明运用了“以古论今”的思维和视角,正印证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能够强烈感受到“古”“今”“明”之间的辩证思维,三者缺一不可,进一步理解全球变化科学的重要性和历史使命,增强其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从而产生敬畏心理,深切体会“人类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和解锁人”。

3.理性而全面的“人地观”

从某种程度上讲,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人地关系的演化史。从原始经济社会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到后工业革命时代的“协调共生论”,人类在畏惧自然、适应自然、征服自然到最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反思和成长。当前,无论是“两山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生态系统,都是对“协调共生论”的发展,使其具体化、特色化,也是对全面“人地观”的深刻理解和落地实施。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的意识,把对自然的崇敬和爱护外化成自觉行动,从而实现“基于课程又超越课程”的教学效果。当然,和谐的人地关系并不意味着只保护不开发(发展),这是狭义的理解;应该在不损害自然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积极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促进、同向同行。

4.坚定的科学精神和意志

青藏高原的隆升与剥蚀是区域环境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第三极”“中华水塔”等符号,年轻而雄浑,无论从自然环境还是从中华文明的角度,都令人敬畏和向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青藏高原达到目前的海拔高度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15-7 Ma BP(Ma表示百万年时间单位,BP表示“距今”),构造抬升运动使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达到2 000 m;然而到3.6 Ma BP前后,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仅有数百米;3.6 Ma BP以后,青藏高原快速抬升,演变成现今的海拔高度。因此,青藏高原的“成长”过程与人生的成长过程很相似,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最终才能登上人生高峰,这对当代青年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一代又一代的地球科学家倾注毕生心血,投身于全球变化科学的研究事业中,为我国在国际上争得荣誉,扩大影响。如李四光、刘东生和汪品先等先生,他们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不断耕耘、默默奉献,达到忘我的科学和精神境界,为我国第四纪冰川、黄土和深海沉积领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科学研究需要纯粹而高尚的科学精神,需要“坐冷板凳”的勇气,也需要长期积累的毅力。我国黄土多指标参数(粒度、磁化率等)记录能够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一一对应,不但在古气候领域意义巨大,而且把我国黄土推向了国际,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张名片。在这个模块,可以通过显性思政教学方式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比如,采取议题式教学[14]、主题讲座或展示的方式,以人物故事或现象启发为窗口,将其内化为真情切意,达到情感共鸣。

5.豁达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当谈及人类文明史上的璀璨文化时,自豪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会感受到人类的伟大。然而,将数千年(最多一万年时间)的时间轴与数十亿年的地球演化史和生命演化史,甚至与浩渺的宇宙时空(150亿年左右)比较时,才发现人类多么渺小。用大自然的宽广塑造豁达的胸怀,用大自然的豪迈铸就大无畏精神,从而战胜人生起伏过程中的种种困难[12]。在短暂人生中,不要太在乎自己,也不要太不在乎自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为世界变得更美好而努力奉献自己的力量。

6.“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

全球气候变暖是现代全球变化的主要特征,并派生出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卫生健康威胁等其他问题。第六次IPCC评估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人类活动对现代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贡献[15],即当前地球环境恶化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因此,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共同目标是,到21世纪末全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最高不能超过2℃的阈值。这是一个艰难的任务,又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使命。我们如何减缓升温速率,以及如何在全球持续升温态势下降低暴露度和脆弱性、提高适应性?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后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后实现“碳中和”,任重道远,但必须实现。因此,每一位社会公民都有义务在生活的点滴中做到“低碳”甚至是“零碳”生活,尤其是当代青年学生要做好榜样,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担当。

“减排、控温、增效”并不只是中国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事情;只有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角度,把个人发展同国家战略和人类命运联系起来,应对全球变暖问题才更有动力和意义。从这个角度看,“地球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质上都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课程基于时间和空间轴线,始终贯穿和融入“共同体”理念;青年学生只有将其接受并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中国的大国担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强国梦方能更好、更快地实现。

四、结论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仅是指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更大范围上还包括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因此,对于自然科学学科(或专业)而言,在吸收前者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后者的思政元素,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均较容易、自然和有效。由于“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课程具有显著的交叉学科性质,其蕴含的人文精神非常丰富,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现实性,因此,该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显得非常适宜。其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发掘其中的教学元素,如何找到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切入点,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和演示、案例分析、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8)[2022-02-10].http://www.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2] 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3] 王海静.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地理教学,2021(13):23-25.

[4] 陶倩君.“全球气候变化”在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演变研究[J].地理教學,2017(7):8-12.

[5] 方修琦,周苹.全球变化研究与地理学[J].地理教学,2002(8):3-5.

[6] 张兰生,方修琦,任国玉.全球变化(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7] 陈仕涛,张明礼,张志刚,等.地理研学旅行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J].地理教学, 2021(9):35-37,56.

[8] 姚本先.心理学(《心理学新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 桑新民.建构主义的历史、哲学、文化与教育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05,34(4):50-55.

[11] 鲜本忠,朱筱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沉积岩石学”教学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10,19(4):104-108.

[12] 陈蓉.地质科学教学融入人文教育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14,23(2):22-25.

[13] 郑德顺,石梦岩,李云波,等.“地质学基础”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知识体系构建[J].中国地质教育,2020,29(4):39-42.

[14] 徐健,彭淑贞,武猛.基于“课程思政”的地理议题式教学设计研究——以“探究青藏高原的形成”为例[J].地理教学,2021(5):4-6.

[15] Douville H,Raghawan K,Renwick J,et al.Water cycle changes[M].Cambridge:Cambridge clniversity Press,2021.

猜你喜欢
融入路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关于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高职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路径的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