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建设同质化与差异性研究
——以南宁、柳州、桂林为例

2022-07-09 07:46吴永娇郑华珠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柳州南宁桂林

吴永娇, 华 丽, 郑华珠

(1.温州大学 商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35; 2.桂林理工大学 商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0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不仅表现出城镇数量的快速增加, 且城镇发展在质量上也有极大的提高[1-2]。我国城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 当前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了城镇化与产业布局、土地规划、人口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诸多矛盾与问题[3-5],其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大、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费不断增加, 以及众多城市PM2.5浓度的持续上升和碳排放总量的快速增长。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 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2021年全国两会提出, 要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实施新时期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大转型, 将进一步有力推动新型城镇化战略在全国范围的贯彻实施, 引导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 我国城市化建设及城市化进程中依然且持续存在经济发展需求-资源-环境保护间的压力, 城市土地空间依然不断扩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到了5.61万km2,《2018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布,全国217个城市的环境污染超过国家标准, 占城市(地级以及上)总数目的64.2%。

实现城市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已上升为全民意志。同时, 目前对于城市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主要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 采用因子分析法[6]、DEA法[7-8]、能值分析法[9-11]等来构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分析讨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其中, 袁晓玲等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与环境发展角度评价了陕西省的城镇可持续化水平[12]; 马延吉等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4个方面对吉林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评价[13]; 高宝棣等从人口-经济-空间3个维度研究了山东省城镇化时空演变规律[14]。但是, 针对城市化研究, 目前大多都是从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出发,或者针对个别地区评估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演变轨迹[15-17], 很少从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以及经济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作用关系进行研究, 从而难以有效揭示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演化内涵。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各个城市大规模的人口和土地城市化建设, 城市的人口-土地-经济城市化建设是否存在复制和同质化现象?是否存在城市间的差异性?

为此, 以广西典型城市南宁、柳州和桂林为研究区域, 在评估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基础之上, 从人口-土地-经济三维的角度, 构建面板模型, 模拟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与人口、土地和经济建设的作用关系, 揭示其同质化及差异性, 为广西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建议和技术支持, 并为促进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同时, 南宁、柳州和桂林作为广西乃至全国典型的综合型、工业型和旅游型城市, 其城市化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唯一一个沿边、沿江、沿海的自治区, 地处华南区域, 东连广东, 西接贵州、云南, 北靠湖南, 与海南隔海相望, 具有东南省份沿海和大西南沿边的交汇优势。在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近年来双方继续加强经贸合作, 使得广西的门户作用日益重要。与此同时, 中国—东盟博览会使得广西紧跟国家政策, 将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 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 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三大定位”付诸实践。着力打造基础设施、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通道, 体现出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

南宁市位于广西南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图1)。南宁地区集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地理优势于一体, 是广西对外经济合作的中心, 如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合作等都需要通过南宁这道交汇点, 同时南宁也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国家“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由此可见, 南宁在广西和我国经济对外交流中具有多重的区位优势。

图1 广西行政区划示意图

柳州位于广西中部偏东北, 是沟通西南与中南、华东、华南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柳州作为与东盟双向往来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和物流中转基地城市, 对于西南出海大通道集散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重要节点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和核心城市, 柳州以工业基础为后盾, 逐渐发展成为区域性制造业城市, 是中国唯一同时拥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基地的城市,因此柳州被认为是“桂中商埠”。

桂林地处广西东北部, 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称的桂林标志性产业是旅游业,尤其是桂北地区,不仅被国务院批复确定为中国对外开放国际旅游城市, 同时也是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和国际旅游综合交通枢纽。桂林不仅仅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南宁、柳州和桂林作为广西的三大中心城市, 从地理位置看, 分别位于广西的南、中、北部, 其空间距离相距不远。南宁的地理环境为其发展贸易、金融、交通及文化提供了有利的优势; 柳州的第二产业在三大城市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桂林的旅游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 南宁、柳州和桂林三大城市具有产业优势互补的特点。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区域城市是以经济产业结构作为典型的划分标准, 即3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1.2 数据来源

由于2002年以前广西的行政区域划分变动较大, 而后较为稳定, 故本研究选择收集的数据时长为2002—2018年,数据主要来源于南宁、柳州和桂林的统计年鉴, 为满足计算和模型模拟要求,对所有原始数据进行相应标准化预处理以消除单位影响, 引入消费价格指数以反映真实的经济变动。

1.3 研究方法

1.3.1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完备性和可行性原则。基于此, 综合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18-24], 主要从社会、经济和空间可持续性3个维度来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社会可持续发展, 选取的指标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代表社会保障机制;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代表居民生活质量水平; 城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L),代表居民生活用水和城市的供水情况;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从业人员数(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市辖区)(人)和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张)分别代表着社会科技水平、教育情况和社会医疗水平。

经济可持续发展选取的指标包括人均GDP(元), 代表研究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 GDP(亿元), 代表研究区经济发展规模; 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例(%)代表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代表社会资产的投资规模; GDP增长率(%)代表经济的增长水平; 进出口总额(万美元)代表地区贸易发展规模。

空间可持续发展选取的指标包括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 代表地区绿化水平; 城市居住建设用地面积(km2)和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m2)代表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和城市交通情况; 单位用地产出水平代表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程度。

经查阅《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02—2018年),广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截至2018年, 广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1.6%, 同比上升3.1%。其中南宁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3.4%; 柳州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8.5%, 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并持续改善, 优良天数为322天, PM2.5浓度均值为41 μg/m3; 桂林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4天, 同比增加16天, 优良率89%。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南宁、柳州和桂林3个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因而在进行3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评价过程中, 并未将环境质量指标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中。

采用熵值法来求各指标权重, 同时, 基于2002—2018年广西典型城市南宁、柳州、桂林的数据集, 得到3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表1)。

表1 城市可持续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1.3.2 面板模型 面板数据模型是对面板数据集进行建模的模型, 它能使研究人员高效地分析经济变量内部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用来构建和测试比横截面模型或时间序列模型更现实的行为模型。面板模型的一般表达式为

Yi=Xiβi,

(1)

其中:yit为i横截面在t时期因变量的数值;xkit为i横截面在t时期的第k个自变量的数值;βik为i横截面第k个自变量的系数。

1.3.3 城市化建设模型构建 在选择固定效应面板模型之前, 对其进行了模型结构的选择, 变系数面板模型结构通不过所有的参数检验, 且拟合优度都未通过检验, 故最终选择固定效应面板模型。

lnYit=ci+β1ilnUPit+β2iln2UPit+β3ilnULit+

β4iln2ULit+β5ilnIncit,

(2)

其中:i为城市(南宁、柳州和桂林);Yit为i城市在t时期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β1、β2、β3、β4、β5均为模型的待估参数;ci为常数项;lnUPit、lnULit、lnIncit分别为i城市在t时期的人口、土地和经济城市水平指数。

基于广西3个典型城市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数据及其他面板数据集(2002—2018年)进行固定效应面板模型模拟, 待估参数模拟结果见表2。模型模拟结果良好, 所有的参数均通过5%以上的显著性检验, 且拟合优度达0.98, 表明固定效应面板模型模拟结果良好, 可很好地模拟广西典型城市的城市化建设过程的均质性和差异性特征。

2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由模拟结果(表2)可见, 此模型可有效模拟评估城市化进程的同质化和差异性。1)城市化建设同质化显著, 人口、土地和经济城市化建设模式相同, 但同时存在个体差异性, 其个体差异性主要源于各城市自然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的作用; 2)人口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呈正U型关系, 在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前期, 随着城市人口的再扩张, 人口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可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 但在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后期, 人口城市化的提高对于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显著降低, 即随着人口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 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效应乘数由1.41降低为0.83, 即人口城市化率每增加1%, 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由提高1.41%降低为0.83%, 说明存在着人口过度城市化现象; 3)经济发展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边际效应强度达1.48, 即人均GDP 每增加1%, 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1.48%; 4)土地城市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呈倒U关系, 即在初始阶段, 土地的扩张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边际效应强度为5.54, 即人均城市建成区面积每增加1%, 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5.54%。但随着城市土地不断扩张, 人均城市建成区面积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消极的阻碍作用, 边际效应强度为-0.80, 即人均建成区面积每增加1%, 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降低0.80%。

表2 待估参数模拟结果

2.1 城市经济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关系分析

3个城市的经济城市化建设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的作用关系相同,其边际效应强度为1.48, 即人均GDP 每增加1%, 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提高1.48%。理论上, 模拟结果表明广西3个典型城市的经济建设模式是有利保护生态缓慢,但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由图2可以看出, 3个城市的人均GDP逐年递增, 具体排序是柳州>南宁>桂林, 符合人们对于这3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整体认知。另外,3个城市的人均GDP还没有达到全国人均GDP的水平, 说明了广西地区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同时也验证了目前经济的发展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图2 2002—2018年南宁、柳州、桂林和全国人均GDP

图3为3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在2002—2018年的变化, 可以直观地看出, 南宁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明显高于第一二产业, 说明南宁的第三产业发达,第三产业是其主导产业。此外,还可以看出南宁的产业结构变化不大, 产业占比都很稳定。从整体上来看, 柳州的产业结构变化比较大。第一产业比重在这期间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2002—2010年期间, 柳州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处于上升阶段, 而第三产业处于下降阶段, 但从2011年开始, 柳州的第二产业占比开始下降, 第三产业发展较快, 在2016年, 柳州第三产业占比赶超第二产业, 以后的两年里, 第三产业占比都大于第二产业占比。相比南宁和柳州, 桂林的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差距较小, 第三产业占比总体上大于第二产业占比, 从2012年开始, 桂林的第三产业发展快于第二产业, 占GDP比重的差距越来越大。

图3 南宁(a)、柳州(b)和桂林(c)2002—2018年产业结构变化

综上可见, 第二产业占比排序为柳州>桂林>南宁, 第三产业占比大小为南宁>桂林>柳州, 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的大小排序呈现相反的情况, 3个城市的第二三产业占比变化趋势一致, 但是同一城市的第二三产业占比的发展方向相反, 这主要是由于3个城市的主导产业不一样, 南宁作为综合型发展的城市, 其第三产业的占比大于第二产业;柳州作为工业型城市, 其第二产业的发展必然处于3个城市乃至整个广西的首位;而桂林作为旅游型城市, 虽然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占比高,但差距不大。

2.2 城市人口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关系分析

人口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呈正U型关系。在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前期, 随着城市人口的扩张, 人口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可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 但在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后期, 人口城市化的提高对于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显著降低, 即随着人口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 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效应强度由1.41降低为0.83, 即人口城市化率每增加1%, 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由提高1.41%降低为0.83%,说明存在着人口过度城市化现象,这与当时的政府政策有关。自2005年, 广西全面建立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 逐渐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别, 从户籍上取消城乡差别;2011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放宽了南宁、柳州和桂林3个城市的城市落户条件;再加上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制度, 这都是人口城市化过度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在城市没有享受到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待遇、公共交通和城市设施服务等方面的更多权益;另一方面,集体用地被国家征完后, 原本农村的人变成了“城里人”, 但是其文化、技术等跟不上真正城市化的需求, 很多“被城市化”的农民在城市“扎不下根”。

从图4可看出, 3个城市的人口城市化率呈现不规则的变化, 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前期(2002—2009年), 3个城市的人口城市化大部分处于全国人口城市化的水平之下, 说明人口城市化发展缓慢, 但最近几年, 南宁和柳州的人口城市化水平超过全国人口城市化, 虽然桂林的人口城市化还是处于全国水平之下, 但在3个城市中人口城市化的增速最快。结合图2可知, 3个城市的人均GDP水平远没有达到全国人均GDP, 说明城市人口不断扩大甚至已经赶超全国的人口城市化水平, 但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 存在人口过度城市化现象。

图4 2002—2018年南宁、柳州、桂林和全国人口城市化率

2.3 城市土地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关系分析

3个城市在城市化建设方面存在同质化, 表明土地城市化在3个城市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模仿现象。土地城市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呈倒U关系, 即在初始阶段, 土地的扩张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随着城市土地不断扩张, 人均城市建成区面积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消极的阻碍作用。这与我国在这一段时期实行的户籍制改革和土地征收政策有关, 导致众多农村土地被政府征用, 大部分农民被迫涌向城市, 建设用地面积和城市人口增大。

从土地利用强度角度来说(图5), 柳州的人均建成区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桂林则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南宁的人均建成区面积在全国平均水平上下波动, 波动幅度不大,这说明柳州的土地利用强度明显高于南宁和桂林。但是从土地利用效益程度角度来看(图6), 南宁和柳州的城市单位用地产出是低于桂林的城市单位用地产出的, 说明桂林的土地利用效益程度明显高于南宁和柳州, 南宁和柳州在扩大城市建设规模的同时, 并未形成规模效应, 没有以此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桂林的单位用地产出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但人均建成区面积却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说明桂林目前采取的是有短期效益的以地促城发展模式; 而柳州的单位用地产出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而人均建成区面积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说明柳州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土地滥用, 蔓延扩张现象; 南宁的单位用地产出和人均建成区面积在全国平均水平上下波动, 且波动不大。

图5 2002—2018年南宁、柳州、桂林和全国人均建成区面积指数

图6 2002—2018年南宁、柳州、桂林和全国单位用地产出指数

2.4 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

2002—2018年, 3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持续提高, 但增长缓慢, 且存在波动现象, 并且空间差异性不显著(图7)。南宁、柳州和桂林3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分别从2002年的0.09、0.14和0.09提高到2018年的0.88、0.88和0.70,表明3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偏低, 南宁的平均增长速率高于柳州和桂林。南宁在2008、2011和2014年出现下降现象;柳州在2004、2007、2011和2016年出现下降现象; 桂林在2003、2008、2011以及2016年出现下降现象。

图7 2002—2018年南宁、柳州和桂林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

城市化建设同质化显著, 人口、土地和经济城市化建设模式相同(表2),表明3个城市的人口、土地和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复制效应。同时, 南宁、柳州和桂林3个城市的固定系数分别为0.16、-0.64和0.48, 说明3个城市存在个体差异性。从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来看,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 是整个自治区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是一座典型的综合型发展的城市。柳州是广西的第二大城市, 也是我国华南、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交通枢纽城市, 目前柳州已构建起以汽车、机械、冶金、化工及制糖等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 是一座典型的工业城市。桂林是国家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旅游和服务业一直是桂林的主导产业, 它是一座典型的旅游型城市。

在社会、经济和土地子系统的综合作用下, 在研究期间内, 南宁、柳州和桂林3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一致的发展方向。从总体上来看, 3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南宁>柳州>桂林的状态, 但3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相差不大,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在2010年波动相对较大, 这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变动基本一致, 即3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指数均在2010年有显著的上升, 此后先下降后又呈现匀速上升状。另外, 综合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波动相对较小, 这与经济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水平类似, 说明综合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水平更加依赖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 社会和土地利用因素对于综合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没有经济的影响作用大。

3 结论和对策建议

本研究目的在于厘清南宁、柳州和桂林3个城市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同质化与差异性问题, 通过对可持续化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分析, 揭示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熵值法和面板数据来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和人口经济空间的面板模型, 模型结果良好, 可用于揭示其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如下:

(1)城市化建设模式存在复制和模仿。各地政府需要依托优势、因地制宜, 探索差异化的城市发展路径。3个城市是广西乃至全国地区较为典型的城市, 针对自身的资源和政策优势探索属于自身独有的城市发展道路。比如, 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 同时也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融合的综合型的现代化城市, 具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 这是柳州和桂林都无法比拟的,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重点考虑这些壮族文化元素的运用, 将政策与自身资源结合起来; 柳州作为典型的工业型城市, 政府应加大技术创新扶持力度, 企业也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促进第三产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实现产业高级化, 以产带地, 进而促进城市土地可持续发展; 桂林作为旅游型城市, 应建立起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产业, 另外, 第二产业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桂林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应该也要注重高精尖的第二产业, 为旅游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 桂林的可持续发展不应仅考虑经济需求, 还要重视社会、环境利益, 这样才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城市化可持续性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滞后性。依据本文的模型可以看出广西的产业发展符合绿色标准, 以及城市可持续化发展的标准, 但是3个城市的人均GDP处于全国人均GDP水平之下, 这说明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偏低, 人们的生活处于低水平, 还说明除了本身的地域环境以外, 广西还作为我国的生态屏障区域之一, 一直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指导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但目前由于生态产品价值变现能力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导致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力度引导和促进当地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变现的能力。

(3)地方政府应该考虑城市化的主体和发展动力来自于“人”的需求和权力, 要发展以人为本的人口城市化。目前, 广西不适合建立超大或特大城市, 应该优先发展中小城市, 避免出现人口的“被城市化”。同时,建立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 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 保护失地农民利益。对于农村人口“被城市化”的过程, 是城市化进程中的过渡阶段, 这个庞大的人群, 主动或被动地涌到城市, 如果没有丰富的就业机会和完善的社会保障措施会给城市的发展造成巨大压力, 因此政府要促进城市人口的均衡发展, 从而提高人口城市化的可持续性。

(4)由模型模拟结果可知, 土地城市化存在快于人口城市化且规模效应下降的问题。可能是由于在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产业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不利于人口向城镇的集聚, 但随着城镇土地的扩张, 土地城镇化发展相对超前, 从而造成人口滞后土地现象。土地资源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是一切资源和环境要素的载体。政府要严格把控城市土地规划, 控制城市土地扩张, 缓解城市土地蔓延, 进而提高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从而避免出现城市人口密度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反而降低的现象, 实现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协调发展。要解决城市土地扩张蔓延问题, 应从根本上防范只有短期效益的“以地促城”发展模式[24]。

猜你喜欢
柳州南宁桂林
数读南宁
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突破百亿元
桂林行
眷恋南宁
乐!乘动车,看桂林
柳州柳侯祠祭田在鹿寨
感受南宁历史,感受美丽南宁
桂林:击浪现代理化技术
居住桂林很潇洒
第四届“享受阅读 快乐成长”阅读表演秀邀请赛在南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