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大学生志愿者培养教育模式
——以合肥市为例

2022-07-21 07:04王佳佳张恒辉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因子

王佳佳 张恒辉

(安徽建筑大学数理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志愿服务工作也进展较快,志愿者队伍在不断壮大,其中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的培养教育也愈加重视,但是针对不同地区,面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合肥市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构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大学生志愿者培训教育模式,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体系和保障。在调研分析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发展对策,可以更好地壮大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使大学生志愿者发展向更深层次迈进,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承担起美好社会建设者的角色,更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一、合肥市内大学生志愿者问卷调查分析

(一)项目及研究状况

1.样本特征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的认同度,我们设计了相关问卷进行调查。基于此次创新创业的背景,通过咨询相关人士、询问外界合作机构、访问项目指导老师以及采访参与此次创新创业项目的大学生志愿者,我们忽略不重要因素,对相关性较高的因素进行合并,最终从自身条件、学校家庭氛围、政府组织、社会认可[1]等多个方面得出了30个关于大学生志愿者平台构建的影响因素(如表1所示)正式形成问卷。设计问卷时我们参照5—Point Likert Scale的标准,将问题以量表的形式呈现,5分表示“非常同意”,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通过被调查者对针对大学生志愿者体系相关影响因素的评分就可以分析出反应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此次问卷线上收集800份,有效问卷754份,线下发放问卷130份,有效问卷为109份,有效率为92.8%。

表1 因素分类汇总表

2.调研方法

本次研究以调查问卷发放进行收集。调查问卷的发放渠道主要是网上智慧星、多所院校实地填写、走访大学生志愿者等多种渠道形式。

3.样本收集过程

依托创新创业大赛为背景,通过学校平台聚集相关专业优秀大学生,开展更专业的志愿活动。除了学校平台的支持外,外部机构也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确保项目在学校和相关机构的双重保障下高质量完成。通过志愿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合作,以及学校平台和外部机构提供的支持,项目达到了预期效果。走访了一些长期跟随志愿者团队的队员后了解到,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来说,相比基本的志愿活动,职业契合度高的志愿活动更具挑战性。当项目完成后,成员们的获得感增加了。获得感的增强主要来自于项目涉及方方面面的较多专业性。学生在实施项目时需要课本与实践相结合,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和学习,这样才能体现出他们更多的价值。参加这样的志愿者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影响因素的收集与分析

1.影响因素收集

根据数据分析,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30个影响因素的均值和标准差。当某一因子的平均值高于总体平均值3.07时,可以认为它是影响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当两个影响因素的平均值相同时,选择标准差较小的因素作为主要因素。通过计算共有15个因素比总体值高,我们选取这15个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名

通过因子分析,对前15个因子数据进行KMO值和Bartlett检验,其中KMO值为0.857。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结果表明,卡方近似值为863.924,自由度为105,概率p值为0.000,适合因子分析。

利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得到解释的总方差。根据特征值大于1,可以提取四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9.114,如表3所示。从碎石图(图1)上也可以看出,曲线从4个位置开始变平,所以选择的因子数在3到5之间,故我们选择了4个因子,如表4所示。

表3 总方差解释表

表4 旋转成分矩阵

图1 碎石图

2.存在的问题

(1)志愿活动类型过于局限,专业性较低。第二个因子变量F2,方差贡献率为12.663%,由9、10、11、12因素确定。此因子表现的是大学生志愿活动专业性的程度。通过调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项目发现,众多志愿服务中有一些基础的活动组成,这些活动涉及的专业性不高,无法更好地体现大学生志愿者与其它志愿者团队之间的区别。简单的志愿者活动虽可以达到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目的,但相较于更加切合专业的志愿项目,简单活动对大学生学习及运用能力的锻炼仍有所欠缺[2]。

(2)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缺少规范性,工作展开中分工不够明确。第四个因子变量为F4,方差贡献率为8.759%,由 11、13、14、15 因素确定。此因子反应的是志愿者团队内部规范、分工的问题。结合项目实施进程发现,项目初期由于不同志愿者所擅长的内容不明确,导致无法有效地发挥他们本具有的能力。在无法事先熟悉每个人特长的情况下,随意安排工作等于变相地降低工作效率。不同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次数不同,积累的经验相差较大,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同。这些会导致一定程度“两极化”的现象发生。部分学生已清楚如何胜任好自己的岗位,乃至对下一步项目的发展方向也有了自己的见解,而另一部分学生却不明确自己的任务,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差。多数志愿者属于临时报名参与,而非通过志愿者协会等类似组织参与,自身缺乏相应的系统性培训,对于一些流程不太清晰、部分操作不规范。这些因素在后期的工作中会降低工作效率,增加工作量。

(3)成员的流失率较高,工作时间存在冲突。第一个因子变量F1,方差方差贡献率为38.189%,由1、3、4、5、因素确定。此因子表现的为成员的流动性。第三个因子变量F3,方差贡献率为9.502%,由10、12、13、14因子确定。此因子表现为大学生志愿者的时间冲突问题。结合志愿项目的施工情况发现,由于项目的实施周期较长,所以在执行过程中会分为多次进行,但是部分学生由于课程时间的安排无法每一次活动都及时跟进,以至于每一次项目的进行都会有新成员的跟随,人员的流动会降低工作效率,新人员的到来一切都需要从基础开始,再次经历相同的学习与适应过程才能达到前一位的水准。如今大部分的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主要集中在低年级段,高年级段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参与到志愿活动当中,多数大二的学生在参加完志愿活动后进入大三就会选择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考研之中,而对于经历过多次活动锻炼的老成员,取而代之的又是从零开始的低年级新成员,这就导致培养成员所发挥出的价值并未达到最大化,服务时间较短,成员的流动性大。还有部分志愿者只是因为一时的新鲜度选择加入团队,但是当新鲜感散去,就会表现出消极的状态。如何能够把时间安排得当以及减少志愿者成员的流失,降低成员流动性也成了比较重要的问题。

(4)大学生志愿者知识储备较少,部分能力欠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部分问题较为繁琐,在向外部机构进行咨询时,志愿者与机构沟通的过程中在某些方面遇到障碍。机构所提供的方案中涉及过多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志愿者无法准确的理解机构的意思,后面的工作难以开展。大学生志愿者平时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及课堂,缺乏社会实践,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积累。知识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通过知识的运用才会拥有更深刻的了解,而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也是导致沟通受阻的重要原因。

二、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大学生志愿者培养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层面原因

1.重理论轻实践

国家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大学生志愿者,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将是未来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但是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大学生志愿者的相关实践课程并不乐观,过于重理论而轻实践。

2.实践机会不足

学校在创新创业实践中能提供的机会仍然不足。调查对象中有人认为只是暂时提供了一些实习机会。由于实践机会少,导致参与的人数明显不足。同时为了节省支出,提高调研的理论水平,学校会将相关机会分配给校学生会的学生,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实践对象,很多大学生不能参与,得不到锻炼。

(二)社会层面原因

1.政策支持不足

在各种创新创业政策中,大学生志愿者关注的首要问题是创业资金,然后是相关法律条款。学生对于这两项的认知通常是学校经费的投入力度。大学生志愿者缺乏形式多样的实践支撑平台,因此无法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实践。

2.社会氛围不够

在大学生中,大概有10%的学生对创业不感兴趣,而剩下的大学生有尝试创业的想法。大学生志愿者对创业的向往,需要社会营造相应的氛围,以促进更多人走上创业之路。

(三)个体层面原因

1.态度不够积极

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学生会出现意识不足等问题,而家庭教育也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长。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未能完全融入到家庭教育中,所以很多家庭对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一般长辈会认为创业有风险,很难成功。大学生志愿者长期受到这样长辈的影响,就可能将最初的创业想法抛诸脑后,进而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感兴趣。

2.技能存在不足

大学生志愿者创业技能不完善,很难满足创业中的需求。对于想要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志愿者,必须要多留意,多关注,并进行全方位的创业能力培养。

三、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大学生志愿者培养教育模式

(一)学校层面培养教育模式

1.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核心内容。培养大学生志愿者创新创业能力,从课程的设置到实践课程要全面进行落实。创新创业的课程要涵盖知识、能力、心理素质、实践操作等方面。首先,要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与各科的融合,形成渗透式的教育模式,让大学生志愿者在实践中用到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构建,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好的大学生志愿者。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提高水平,如进行资格认证、专家指导、交流培训等形式[3]。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志愿者。

2.创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纸上谈兵,需要落实到实践中。对于基地的建设,首先,要精准认识,从战略部署到资金投入一次落实。其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要多方参与,共同合作实现多赢的局面,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最终为培养大学生志愿者的目标而共同努力。最后,创建的实践基地一定要有相应的规范制度管理,这是保障实践基地正常运行的关键,也是科学的管理办法。

(二)社会层面培养教育模式

1.加大创新创业政策支持力度

创新创业教育任重而道远,所以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政策支持。国家、地方、高校应该肩负起责任,发挥倡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不断通过政策支持来推进创新创业发展。首先,根据地方特色提出扶持政策。鼓励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当地文化,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进来,为家乡做贡献。其次,是筹集资金。想要构建好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除了申请下的国家资金,还应寻求当地企业的帮助。最后,是构建有效的奖罚制度。高校落实政策,开展实践活动,相关部门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估。

2.通过创新创业比赛促进

在“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开始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其主要面向高校学生,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造能力。从2015年至2019年,连续五届大赛累计230万个团队的947万名大学生参赛,仅第五届报名参赛人数就达457万。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比赛涉及的人数众多,范围广泛。因此,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来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公益项目。参赛学生本身具备较好的素质水平,在参加公益项目的过程中可以对公益体系进行深层次探索,从而进一步加强、完善志愿者服务框架,同时也借助了创新创业比赛平台帮助大学生参加社会专业发展,也增加了大学生对社会的贡献。

3.构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

学校是大学生志愿者成员最直接的来源,如何激励更多的优秀学生去参加志愿服务,学校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本,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有大批大学生志愿者活跃在各个领域,日本大学积极鼓励大学生去当志愿者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他们把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当做一门必修课,要求学生们必须参与。这对于我们有借鉴意义。我国这些年也一直强调培养大学生志愿者,并把这列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学校应当营造一个良好的参与志愿活动的氛围,加大校园社团宣传力度,并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活动,让学生们都亲身体验,进而培养他们的奉献意识。

4.增加专业性并开拓志愿者服务资金渠道[4]

通过学生自身加强学习以及优秀人才的聚拢、专业的培训来改变社会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的整体认知。而机会少这一因素,则需要政府、社会重视,可以将部分项目分配给相应的志愿者组织或是高校,而高校及组织方面也应积极争取,通过与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深度的联合可以增加大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更好地应用大学生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资金也是开展志愿活动、成立相应组织的重要条件。在活动障碍的调查中发现,资金这一因素所占比例高达67.1%,解决资金问题也是一切志愿活动的根本。在大学生志愿者框架搭建完善之前需要政府投入一定的经费作为支持,同时团队要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专业部门负责寻找捐款者或组织。

(三)个人层面培养教育模式

1.加强大学生品德的培养,提高文化素养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是一个较为长久的活动,需要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志愿者是一个无私奉献的团体,树立起帮助他人的理念是基础。志愿活动是一种非盈利性活动,志愿者应当以诚待人,为社会做出贡献,真正做到不求回报。大学生需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参与积极性,志愿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学习更多课外知识。通过志愿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自身多方面能力,所以应当抓住机会参与并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志愿活动。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在参与志愿活动时会遇到很多困难,而解决困难最好的方式就是增加自己的阅读量,不断从书本中汲取知识充实自己。这种知识不光局限于课本,志愿活动更多的是与社会接轨,如何打破课本知识的死板与社会氛围的多变之间的隔阂也是值得大学生去思考的。大学生应利用课余时间多参与一些校外活动,不再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局限于校园内。开阔自己的眼界,通过与外界的接触来打磨自身,不断提升实践活动。

2.规范大学生志愿团队,加强团队建设

大学生在志愿活动中之所以表现出不专业,不懂得操作流程等现象,主要原因是缺乏规范的培训及管理。应当加强建立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在多所高校进行宣传,招募不同类型的成员。不同学校注重培养的方向不同,学生所擅长的专业也不相同,利用不同学校间的优势更有利于打造一个擅长多领域的志愿者团队。建立团队可以充分了解每一位成员,根据成员所擅长的方面、接受能力的不同来分配适合的工作。以规范的团队参与志愿服务可以避免应工作分配不当所造成的效率低的问题不断提升志愿活动质量。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因子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为志愿者加油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