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城市协同发展的互动机制及其优化路径

2022-07-28 06:05毕宪顺
关键词:协同学科大学

于 辉,毕宪顺

(鲁东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大学与城市关系日益密切,二者协同发展成为大学与城市共同面临的重大命题。梳理大学与城市的协同发展关系,深入分析大学与城市协同发展机制,探索大学与城市协同发展路径,对提升大学服务城市的能力与水平,促进大学与城市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与城市协同发展的关系

大学与城市彼此依赖、相伴相依。城市经济、文化、政策、制度滋养并哺育着坐落在其中的大学,为大学成长提供必要的设施和资源。大学所承载的知识、人才、成果等优势,引领城市经济、科技、文化跨越式发展。

(一)大学与城市互相依存,和谐共生

城市为大学壮大发展提供环境与资源支撑。其一,城市为大学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城市得天独厚的环境禀赋条件,包括密集的产业环境、活跃的经济环境、严明的法律环境等,有利于大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与办学层次的提升。其二,城市为大学运行发展提供多重资源要素保障。城市是资源要素最密集最为活跃的区域。城市产业结构、科研机构、金融政策、创新创业园区等资源要素的质量与规模,既为大学人才培养规划、学科结构优化、科研成果转化奠定基础,又支持大学服务城市发展能力的提升。

大学为城市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与科技支撑。“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以及零售商,不可避免地需要向社会提供服务”。(1)[美]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陈学飞译,南昌:江西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大学是探索、生产、传播科学知识的学术性组织。其一,大学以人才培养引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学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知识扎实、创新思维活跃的高素质人才,以及拔尖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人才的知识存储与所学之长,为城市经济社会变革和创新发展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持。其二,大学以科学研究服务城市科技创新战略行动。大学开展前瞻性、基础性、创新性科学研究,增强大学自主研发能力,提高新技术与新成果转化应用率,助推大学科技创新与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的互动融合。

(二)大学发展与城市发展互相促进,协同共兴

大学与城市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优势互补、同频共振,有助于推进大学发展与城市发展协同共兴。

大学人才培养与城市经济发展协调共进,为城市建设提供高质量人才。一方面,大学建立人才培养与城市经济发展对口衔接机制,面向城市经济主战场,聚焦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对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需求,设置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学科培养体系与课程内容,着力培养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人才,满足城市对高端劳动力诉求,为城市创新发展、核心技术突破以及对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强大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2)姚建建,门金来:《高校科技人才培养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基于上海市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的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20年第24期。。另一方面,城市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出台的人才新政、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影响着大学对高端人才的引育力度,为大学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

大学科学研究与城市科技战略统筹联动,提升城市科技创新水平。科学研究是大学核心功能之一,也是全面推进城市创新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驱动力。大学坚持科学研究与城市科技创新战略并进原则,找准关乎城市核心和关键技术的研究领域与方向,瞄准前沿性、基础性、引领性科学研究,发挥大学科技、人才、经费、平台资源整合优势,加强前沿技术和“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靶向”科学技术服务,增强大学科研成果定向产出力,提升城市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城市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深耕细作的科学研究氛围,搭建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推广应用平台,利用“零堵点”科研转化链,依赖大学具有先发优势的科研成果,孵化并培育城市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实现大学发展与城市发展互动共生。

大学社会服务与城市发展规划紧密衔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信息咨询服务依靠大学智库建设,大学智库建设主动对接城市发展规划、建设、运行和发展需要,为城市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充分利用大学智库建设成果,制定专业科学的城市社会发展方案,有效破解城市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难题。大学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文化传承、文化研究、文化创新、文化传播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与创新力。大学社会声誉与城市声誉、地位以及影响力之间良性互动、相互融合。大学一流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和科研产出造就了大学良好的形象,经过传播过程逐渐积累为大学良好的社会声誉,大学良好的社会声誉形成品牌战略,为城市吸进了一流的人才集聚和资源投入,实现大学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双向共赢(3)季小天,江育恒,赵文华:《大学社会声誉的形成机理初探:基于“身份—形象—声誉”分析框架》,《江苏高教》,2019年第8期。。

大学与城市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互动合作,形成协同耦合效应,有利于大学发展与城市建设协同并进、互利共生格局的形成(如图1)。

图1 大学与城市协同发展的互动逻辑

二、大学与城市协同发展的互动机制

互动机制的合理建构与有效运行,是大学与城市协同发展、互利共生的重要保障。

(一)集聚溢出机制:优势资源整合集聚,促进大学与城市联动发展

集聚溢出机制是指大学与城市人才、学科、技术、平台、成果等优势资源整合集聚、优势互补,形成溢出辐射效应,推动城市经济、科技、产业发展,实现大学发展与城市发展互惠互利。

大学人才集聚与城市资源要素集聚协同互动,推动大学与城市联动发展。大学创新型、高水平人才集聚,能够扩大人力资本溢出效应,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一方面,大学通过多种渠道吸引国内外优秀科研人才与专家学者,培养高水平、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在城市扎堆汇合,主动适配并契合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发挥人才集聚的知识与信息集中合力优势,积极开展知识创新与科学研究,利用人才集聚溢出效应,产出高附加值创新成果,破解城市经济发展瓶颈难题,促进城市经济效益扩大与提升。另一方面,大学人才集聚产生虹吸和拉动效应,推动技术、资金、服务、市场、平台等各类资源要素在城市归集靠拢,大学人才集聚与城市技术、知识、市场等资源要素科学匹配、协调联动,形成资源要素组合优势,借助人才集聚与城市资源要素互动形成的协同效力,溢出更多的智慧成果和科技产品,促进大学发展与城市发展同步建构。

大学学科集聚与城市产业集群协同互动,推动大学与城市联动发展。伯顿·克拉克认为,每一个学科单位在第一线工作中拥有不证自明的公开承认的首要地位(4)[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8页。。大学学科集聚与城市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一是利用大学学科集聚协调组织优势,大学学科集聚本质在于通过集聚协调优化学科间关系,同步促进大学学科集群和城市产业集群“双群”协同共生。大学积极面向城市现代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需求,明确学科集聚与产业集群建设契合点(5)汪旭晖,李晶:《一流学科群引领的产教深度融合机制与路径研究》,《江苏高教》,2020年第7期。,依托大学优势特色学科,联动、协调其他非优势学科互动融合、优化重组,构建基础宽厚、供需匹配、特色鲜明的学科集群,以学科融合聚变释放出来的巨大产业吸附力,加快培育和衍生新兴产业集群壮大和发展。二是发挥学科集聚资源整合优势,大学学科集聚改变了学科重复设置和资源分散局面,打破单一学科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壁垒,增强师资、知识、信息凝聚力,强化师资交叉互动、知识聚力发展、信息融合更新。基于大学学科集群整合共享形成的成本优势,以及集群式创新合力,加速知识、技术、科研的突破与创新,集中力量解决城市产业集群重大技术与关键问题,以强大溢出效应,促进大学与城市发展的互利共赢(6)陆晓静,罗鹏程:《高校学科群组织的发展逻辑与类别分析》,《高校教育管理》,2020年第6期。。

大学集聚与城市科创资源集聚协同互动,推动大学与城市联动发展。大学集聚能够形成雄厚的科研力量、丰富的人才储备、高效的科学研究活动,为创新创业活跃的科技新城建设提供动能支撑。从内部资源集聚效能看,大学聚集的本质是知识、人才、技术等各类创新资源在特定地理空间的高速汇聚、整合、再配置,通过建立地理联系推动创新要素融通共享,从而形成创新型人才共育、科学研究成果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共设等多重优势,为城市科创中心建设、为城市科技型领军企业培育持续助力。从外部资源链接效能看,大学集聚以城市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为核心,以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创新产业集群项目为重点,以规划共绘、项目共推、成果共享为原则(7)高树仁,张秀萍:《大学集群的区域效应及发展对策研究》,《当代教育科学》,2014年第3期。,推进大学集聚与城市创新资源高质量链接与联动,加强大学集聚与城市政府、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以及各类创新服务组织通力合作、协同攻关,合力搭建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应用、推广一体化设计平台,健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创新产业链,扩大知识与科技创新的集聚辐射效力,促进一批市场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涌现,从而实现大学与城市在经济增长、科技成果研发、创新资源集聚的共生共荣。

(二)精准对接机制:多层维度深度融合,推动大学与城市互惠共生

大学供给侧与城市需求侧在多方面、多维度深度融合,形成一个相互作用、供求精准对接的协同适应结构,推动大学成长与城市发展互惠共生。

大学学科建设与城市经济战略深度融合。大学学科建设遵循优势与需求为导向双重逻辑,一方面,大学主动与城市构建学科建设的资源共享、人才流动、合作交流制度,积极引援学科建设优质资源,以已有的传统优势学科为主体,各类相关学科为依托,取长补短、交叉融合,通过学科关联生长,突破大学传统优势学科结构性缺陷,构建基础厚实、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的良好学科体系,持续强化优势学科建设。另一方面,政府联合大学、企业构建精准对接城市行业产业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形成与自动适应机制,完善高度开放、战略协同的大学学科建设“三核”驱动模式,瞄准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通过增量交叉、存量延展、学科整合的方式,大力培育“强—弱”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集群和行业特色学科,提升大学学科建设的精准生产能力,以大学新兴学科引领力,催生城市新产业、新经济,强化大学学科建设的社会效益。

大学人才培养与城市产业结构动态对接。大学人才培养是大学与城市供需协同、精准对接的主动脉,能够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持久、长效的人力资源保障。大学与政府、行业、企业建立人才共育机制,立足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体系升级以及新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要求,统筹建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原则,聘请政府官员、企业家、知名校友等主体担任教学指导老师,或者通过教师“旋转门”机制,优化大学学科专业设置,改进教育教学模式,调整课程内容。通过专业、教学、课程等“组合拳”同步发力,协同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规格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匹配度,促进大学人才供给链与城市产业需求链精准对接,满足城市对高质量、多规格人力资本需求,实现大学人才培养与城市产业发展的融合贯通。

大学科学研究与城市经济业态有机链接。科学研究作为一个系统,从系统总体出发,协调规划大学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与落地推广。大学着力增强科研成果定向产出力,关键在于前端设计、中端研发和后端产品生产销售关系链的定点式对接。首先,大学加强与城市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密切合作,与生产者、消费者和资助者协同攻关,整合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优势力量,超前谋划、提前布局。其次,大学以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卡脖子”技术难题为牵引,主动前移科技研发和服务触角(8)朱娅妮,余玉龙:《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长三角区域地方高校为例》,《中国高校科技》,2021年第4期。,推进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科学研究相衔接,产出具有颠覆性、重大原创性的核心技术和科研成果。再次,依托大学和城市等主体的双频共振力,建立高级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有效衔接科研成果研发、孵化、产业化三大体系,优化政策、资金、税收等资源供给,加快对前沿科技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促进大学与城市“先对接、再研发、后转化、再推广”的科学研究系统循环演进,通过大学研发链与城市产业链有机链接,派生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直接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效益。

(三)互促共兴机制:社会职能契合需求,带动大学与城市和谐繁荣

“大学只有达到了自己的最终目标,它也就实现了、而且是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城市发展的目标”(9)曲纵翔,赵丽文:《从对抗到共生:中世纪大学与城市关系变迁—以牛津大学为例》,《现代大学教育》,2020年第1期。。因此,大学社会职能的发挥要与城市社会发展需求相互策应,在与城市耦合互动中实现互促共生。

以大学知识生产为纽带,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积蓄赋能。埃利亚斯·卡拉雅维尼提出知识生产模式3的理论构想,强调关注知识应用情境性、多维聚合性、生产协同性特征,这种知识生产新理念,引领着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职能发挥与城市协同互动的形式和方向。大学人才培养与知识生产互通互构。基于对知识生产集群性与情境性的要求,大学人才培养行动逻辑聚焦城市社会发展效能,加强对异质互补性知识资源的动态整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创新性与准确性的知识与人才支撑。大学科学研究活动遵循“目标—过程—结果”的一般社会行动的生成线路,以服务城市社会发展为宗旨,强调政府单位、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合力聚力,协同建构动态开放、紧密联系的科技创新系统,共谋科学研究与知识生产,拓展科学研究新领域,强化大学科学研究与城市发展的互促关系。

以大学高端智库建设为依托,推动大学与城市互促共生。大学高端智库建设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频共振,既为城市主体建言献策,又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其一,大学建立高端智库研究与城市战略决策需求对接机制。大学高端智库聚焦城市经济、技术、政治、社会、文化发展规划与现状,系统分析城市建设中的困境与重大现实问题,切实开展全方位、前瞻性智库研究,形成专业性、建设性的城市发展思想和发展建议,借助智库成果报送机制,协助城市相关主体科学决策,为城市发展精准施策提供机制保障,实现大学建言献策职能履行与城市社会发展齐头并进、协同共生。其二,大学积极搭建与城市联合互动的高端智库建设机制。大学高端智库强化与城市决策部门双向互动,依托政企资金、政策的扶持与保障,搭建校企协同、智政联动平台,同校内外优秀人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良性互动、互通有无,以盘活智库团队科研力量和资源,联合开展前瞻性、专项性智库研究。政府、企业及时转化具有市场特色与品牌效应,能给解决城市发展实际问题智库成果,提升大学高端智库服务城市社会发展水平。

以大学文化创新为桥梁,推动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大学凭借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先发优势,提升城市整体思想素质,引领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升级。一方面,大学是具有历史传统和学术底蕴的文化组织,是城市精神文明的塑造者,是城市文化形成的策源地。大学坚持文化建设与城市文化交流融合,在文化交流借鉴与相互影响过程中,以大学文化客观公正的研究精神、超然独立的文化意识,对城市不良文化风气和消极价值观念进行批判,逐步增强自身积极文化的导向力、感召力与引领力,提升城市整体文化素质和文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大学作为城市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与城市专业文化机构和组织共同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汇聚文化智力资源,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开发先进优秀的、高品质有特色的文化产品,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品牌的建立,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三、大学与城市协同发展的优化路径

提升大学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实现大学和城市同频共振、共融共生,需要优化大学与城市协同发展路径。

(一)共谋大学学科发展规划,构建优质的学科—产业链,促进大学学科与城市产业契合贯通

共谋学科发展规划,优化大学“学科链—产业链”,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寻找突破口。

加强学科建设组织管理工作。根据亨利·埃茨科威兹三螺旋理论,政府、企业与大学知识经济社会内部创新制度环境的三大要素(10)[美]亨利·埃茨科威兹:《国家创新模式—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战略》,周春彦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年版,第48-51页。。政府、企业、大学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合作,推动大学学科建设与城市发展协同共生。其一,政府加强顶端架构,建立健全大学新设学科的申请和论证制度,着眼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求,发挥增量调控和统筹建立作用,科学设置大学学科类别、结构、方向与总量;规范并协调学科建设各主体间关系,积极研究并推进学科交流平台搭建,加大人员、信息、资金交互频率,为学科建设的分工和协作创造有利条件。其二,企业要发挥自身在资金筹措、信息反馈、平台搭建等方面优势,建立校企双方经常性的合作交流和研讨制度,形成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学科建设模式;紧密追踪城市产业发展与学科建设契合度,针对自身发展过程中瓶颈问题,提出有关成果创新和学科优化需求,推动大学学科建设工作改革,促使对接城市产业链学科适配格局的形成。其三,大学要加强学科建设内部结构改革,强化学科建设与大学课程设置、学制安排、组织行为、资源配置的一体化融合布局;搭建“学科带头人+企业家+政府”的学科建设队伍,汇聚学科建设合力,为学科建设提供全面性、渗透性的师资支撑。

完善学科建设动态调整模式。大学协同政府、企业建立大数据学科建设动态监测和信息发布平台(11)田贤鹏:《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模式、困境与整合改进》,《高校教育管理》,2018年第6期。,根据掌握的学科建设与城市产业发展方向与趋势、规律与周期,构建宏观协调、动态调整、优胜劣汰的学科设置机制,其主要目的是加强相关学科多维互动,促进优势学科强强联合,创建面向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学科集群,通过学科建设衍生培育新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站在城市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高度,坚持以学科与产业互促发展为目标,科学谋划学科建设目标、任务以及方向,引导大学围绕着城市新业态、新能源、新技术、新模式发展需求,自主增设二级学科(12)赵哲:《大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内涵释义、互动关系与动力机制》,《高校教育管理》,2020年第3期。;统筹匹配政府、大学与产业内资金、政策等各类资源,着力扶持一批能够服务于城市产业禀赋的骨干学科、优势学科以及重点学科集群;通过淘汰机制对市场需求疲软、就业前景欠佳的落后学科进行资源限制或数量调减,从而形成适配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学科布局。企业要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产业的实际需求,细化学科建设指标,充分挖掘产业特色,培育行业特色学科,实施“扶特推优”机制,对优势与重点建设学科,专设资金、专搭平台、专供项目,实现学科建设与城市产业发展供需平衡,顺利解决学科建设的立地适应性问题。

优化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制度。“健全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制度,为平稳推进学科建设提供体制和政策上的保障”。(13)钟秉林:《扎实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教育研究》,2018年第10期。在评价理念上,明确面向城市行业产业发展的学科评价导向,围绕学科建设是否促进城市产业创新发展,是否满足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是否推动了学科内涵式建设,进行学科建设效益评估,充分发挥学科评价理念引导、形塑学科建设实践作用。在评价主体上,引入政府部门、行业专家、专门学者等评价主体,组建学科评价团队,建立服务客体“发声”机制(14)彭颖晖,刘小强:《学科评价:从学术导向走向服务需求导向——从知识与经济双重转型看学科评价改革》,《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积极听取不同评价主体的声音,满足其对学科建设的期望与诉求。在评价内容上,构建衡量学科服务建设城市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是前提。对照学科评价指标,对特色学科、优势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群的建设理念、功能价值、成果效益等方面开展定期评价,着重探讨学科建设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契合度,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等问题。最后,大学要实现学科建设评价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以学科评价工作反向促进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更好地激发大学学科建设引领城市经济发展的内生力。

(二)共创人才引育留用环境,优化人才可持续发展生态,实现大学与城市人才共育共享

城市发展换挡提速依赖高端人才的储备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这更需要大学与城市有机衔接,共创人才引育留用环境,从根本上推动人才踊跃服务城市创新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科学设计人才引进计划,开展人才引进评估与管理工作。大学人才培养周期长特点,决定了人才引进是大学人才储备最便捷、最有效途径。首先,政企校组建人才引进专家评审队伍,依据政府政策导向、学校事业规划方向、城市产业发展动向,开展人才引进分析研判与论证工作,准确把握城市前沿技术和科技创新人才需求。其次,秉承人才供给与需求相平衡、人才总量与人才价值相匹配原则,明确人才引进的类型、层次、期限与指标,实现人才引进与城市产业行业高质量发展精准对接,建立人才引进平衡机制,既要保证一般人才的生产活动,又能保证高端人才的研发活动。再次,搭建高端人才引进综合管理平台,坚持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与创新能力提升作为人才引进工作核心(15)李元栋,刘红梅:《地方高校海外人才引进的问题及对策》,《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30期。,制定中长期人才引进规划,形成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人才引进机制,确保能够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输入优质的人才服务,助力于城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提升高水平人才贡献率。大学与城市勠力同心,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是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在优秀人才总量稀缺、人才供给能力与城市发展需求不均衡情况下,物质待遇和资金支持是最有力的引才手段。对此,大学、政府与企业携手建立人才引进工作联盟,共同制定各类引进人才的福利、保障与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硬通货”价值,即对高端人才重点关注的资金、住房、落户、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问题,在提供丰厚薪酬待遇、多渠道满足人才住房与租房需求、人性化解决随迁人员就业以及入学等多方面用力,强化城市资源对人才公共服务能力与支持力。另一方面,优厚的物质待遇难以保证人才后续产出效应,以及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升(16)闫丽雯:《“双一流”视域下高校人才竞争的问题、根源与破解路径》,《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年第9期。。因此,重视“软实力”作用,是不断吸引领军人才集聚、培育各类高质量、高水平人才的有利举措。为此,畅通大学—政府—行业联动机制,淡化大学、城市、行业、政府之间的藩篱与壁垒,树立城市人才资源共育共享、共生共荣的发展思路,全力营造包容、开放、宽松、公平的人才发展环境,打造互动、共建、共享、共赢的科创空间,携手创建高水平研究院所、区域性创新平台以及智创高地,为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创造能力的发挥营造最佳环境,为高层次人才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搭建有益平台。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满足人才可持续发展诉求。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是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第一,引入契约化管理机制,共定高素质人才发展协议。加强人才发展的法制化建设,通过法律规制、聘用合同、发展协议,明确大学、政府、城市与高端人才引用与发展权责关系,建立健全人才诚信自律、大学政策规制、政府统筹保障和企业协同配合工作机制,切实保障高端人才履行服务城市发展职责。第二,建立人才分类评价与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积极性和内生活力。围绕着人才可持续发展诉求,以人才整体素质和业绩能力为导向,设立严格细化、分层合理的人才认定标准,参照人才认定标准,对海外引进人才与大学本土培养人才、专业领军人才与一般人才等各类人才的科研水平、创新价值以及服务城市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和人才自身实际需求给予个性化奖励。第三,建立长效化人才成长与培养机制,盘活人才资本存量。摒弃“只使用,不培养”的短视行为,协同为高水平、高素质人才提供国际交流、访学进修、继续教育机会,实现人才增量提质,增强人才对城市发展的产出效益。

(三)共建科研成果转化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配套措施,推动大学与城市发展双向赋能

创建科技成果协同转化机制,实现协作互动。大学科技成果真正服务于城市创新与发展,大学、政府、企业需在发挥各自功能基础上加强协同配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城市发展生产力。首先,大学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供给侧,引进职业化、专业化、团队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成立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研究中心,加强科学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孵化一体化科技成果转化设计。探索多元化大学科研成果转化途径,大力发展科研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机构与研发实验平台、中试平台、检验检测平台等创新服务平台,切实提升大学科技成果服务城市创新战略需求的能力(17)赵哲:《大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内涵释义、互动关系与动力机制》,《高校教育管理》,2020年第3期。。其次,政府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侧,搭建大学与企业供需双方精准对接的科研成果交易市场,面向城市支柱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需求直接进行转化;通过政策倾斜、税收优惠、专项经费等方式,对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产品环节、生产环节、中试环节和推广环节给与保障和支持;加强对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监督与成果产权保护,激发大学科研转化的驱动力,确保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依法依规、高效有序地进行,实现大学科学研究与城市发展协调共进。再次,企业作为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侧,主动加强与大学在产品预判、项目对接、转化方案、技术支持等全方位合作(18)文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反思与建构——以协同理论为起点的探讨》,《中国高校科技》,2021年第5期。,通过建立科技成果转让或作价入股的方式,促进校企在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有效协作。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配套措施,增强社会效益。一方面,健全有机联动、责任共担的科技成果转化保障机制。立足城市产业规划需求与布局,大学、政府、企业协同联动,创建科技成果的精准研发、精准转化、精准决策与精准管理“四位一体”的精准智控平台,对校企合作研发到具体转化再到市场推广,实现全过程的跟进与管理,提高大学科技成果研发、转化与市场的匹配率。另一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在宏观层面上,政府依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已经进行转化并产生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进行评估,按照贡献导向设立利益分配与奖励制度,最大限度地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和奖励让利于完成人、研究团队以及其他科技成员,对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科技成果,政府可给与额外奖励。在中观层面,企业大力探索股份合作、收益提成、比例奖励等形式,激发大学科学研究团队在关键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率。在微观层面,大学系统改革科研成果转化制度,对具有突出社会贡献的科技成果,对相关人员和负责人,在职称晋升、配套支持、收益分配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并将成果转化的实际效益纳入绩效工资总量中去,以激发各主体、各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咨询与推广的积极性与热情。

(四)共拓大学社会服务领域,创新社会服务工作形式,提升大学履职能力与城市协调发展

根据现代化城市建设“五位一体”的功能布局,大学、政府、企业需要共同拓展深化大学社会服务领域,明确社会服务职能定位,切实提升大学履职能力与城市发展共轭匹配。

明确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定位与目标,提高服务城市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具体来说,政府引导大学加强与城市其他主体的深层交流,大力开发城市社会优秀资源,强化对大学社会服务的资源与平台扶持;出台大学社会服务管理规章,完善大学社会保障政策,加强对大学社会服务的规范与指导;鼓励大学针对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主体发展需要,打造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的社会服务目标与内容。大学设立专门的社会服务职能机构,明确大学社会服务的定位、宗旨、原则,强化大学与城市社会的“政校合作、校企对接、多边互动”,通盘考虑大学社会服务内容,以及对城市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效益,制订详细的社会服务方案,保证大学社会服务有序进行,促进大学服务城市社会发展能力的提升。

创新大学社会服务形式和内容,淡化终端服务供给模式。大学切实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提升城市对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认同感,必须淡化大学“交付式”“短期性”“运动式”社会服务方式。以大学与城市协同为动力、开放融合为关键、社会需求为导向,打破社会服务边界,在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同时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和谐发展、民生福祉保障等方面进行探索,拓宽大学社会服务广度和深度,推动社会服务内容由单一维度走向多元。同时,创新社会服务形式,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加强生态建设、传承优秀文化等方面持续输出内生动力,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城市社会发展对社会服务的新需求。

强化大学与城市相互协作,实现大学社会服务能力与城市竞争力的同步提升。大学以校企合作、校政合作为背景,统筹衔接社会服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积极寻求大学人才、学科、课程、社会服务与城市发展的良好契合点。搭建综合性教师社会服务平台,培育由政府行政人员、行业精英、学校专业教师组成的“双岗互通”的专业社会服务团队,始终将大学社会服务与城市产业发展、技术升级紧密结合,集“产—学—研—用”为一体,促进大学社会服务能力与城市综合竞争力共生共振,双向共赢。

猜你喜欢
协同学科大学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学科新书架
“留白”是个大学问
【学科新书导览】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