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7-30 06:05柳维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4期
关键词:巩膜小梁晶状体

柳维艳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在临床上发病几率较高,多发于老年人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老年患者发病后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3]。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为实施小梁切除术联合囊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但这种治疗方法并发症较多,术后复发率高,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往往难以实现满意的结果[4-6]。我国医疗技术水平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在该病领域也研制出新型的手术疗法,即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疗法[7],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发现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有效,该治疗方式的主要特点为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组织以及散光的损伤较小、术后眼压相对稳定、视力恢复快等[8,9]。为了进一步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本次研究将84 例(84 只眼)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 2019 年3 月~2020 年11 月收治的84 例(84 只眼)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 例(42 只眼)。观察组中男20 例,女22 例;年龄 60~83 岁,平均年龄(69.5±6.7)岁。对照组中男21 例,女21 例;年龄 60~82 岁,平均年龄(69.7±6.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常规给予消炎治疗,给予药物控制眼压,20%甘露醇静脉滴注,术前30 min 进行散瞳。

1.2.1 观察组 患者应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常规进行消毒、铺巾,进行表面麻醉加局部麻醉,在10~2 点位做结膜瓣,以上穹隆部为基底,在角巩膜缘处做1 个1/2 巩膜厚度、大小3 mm×4 mm 的板层巩膜瓣,接下来一直分离到透明角膜1 mm 处,穿刺进入到前房中后,注入粘弹剂,接下来进行水分离。行环形撕囊,直径大约5 mm 左右,超声乳化机能量为60%左右,接下来采用超声乳化机进行处理,负压为100~120 mm Hg 左右,乳化碎核晶状体,将残余的皮质去除,在粘弹剂保护作用下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植入到囊袋中,将小梁组织切除1 mm×3 mm 左右,进行缩瞳,切除些许虹膜根部,10-0 尼龙线对巩膜瓣,结膜瓣复位缝合,手术完毕。

1.2.2 对照组 患者应用小梁切除术治疗。患者表面麻醉加局部麻醉成功后,经10~2 点位以上穹隆部为基底做结膜瓣,从12 点位将角巩膜缘作为基底厚度为巩膜的1/2,边长为3 mm×5 mm,做1 个方形的巩膜瓣,直至透明角膜区内1 mm 处,对巩膜进行分离,预置10-0 尼龙线缝线,切除周边部位的虹膜,在巩膜瓣下切除小梁组织,大小1 mm×3.5 mm 左右,注入林格液加深前房,结扎预置缝线,对结膜瓣复位缝合,手术结束。

术后应用纱布进行包扎,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每天更换纱布,术后详细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周、术后3 个月、术后6 个月眼压及随访6 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对比 术前、术后1 周,两组患者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 个月,观察组患者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对比(,mm Hg)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对比(,mm Hg)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随访6 个月,对照组患者中有10 只眼出现并发症,其中瞳孔渗出膜4 只眼、瞳孔异常6 只眼,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观察组患者中有3 只眼出现并发症,其中角膜内浑浊1 只眼、瞳孔异常2 只眼,并发症发生率为7.14%。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发病率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老龄化表现为逐年上涨的趋势[10]。若白内障和并青光眼将会大幅度降低其生活质量,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对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11,12]。

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利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眼内压和视力,达到满意的疗效。青光眼主要由多种因素造成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出现浑浊,白内障主要由于眼内压持续或间断性升高导致,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严重的情况下患者会出现失明[13]。小梁切除术复发率高,患者术后降眼压效果不理想,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14]。通过超声乳化吸除晶状体,人工晶状体代替自身晶状体,具有控制眼压、开放周边前房等优势[15,16]。超声波的机械作用促使房水进一步排出[17],可以使患者眼部局部血液循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属于一种闭合手术,房水中有白细胞介素和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使用术中灌注液有利于房水加快流出[18,19];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可以促使眼压增高的问题得到解决,患者手术损伤小,预后效果良好,使患者视力得到有效恢复[20-22]。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联合应用超声乳化与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显示:术前、术后1 周,两组患者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 个月,观察组患者眼压分别为(11.67±2.89)、(12.36±2.78)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6±2.68)、(15.05±1.89)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 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使患者眼压得到有效改善,手术安全,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巩膜小梁晶状体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巩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突然视物清晰 未必是好事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补 缺
补缺
补缺
Google新专利把电子眼注入眼球近视眼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