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营养指导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2022-07-30 06:05刘玥王丹祝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4期
关键词:体脂个体化母婴

刘玥 王丹 祝萍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龄产妇以及各类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不断提升,这些问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关注[1]。妊娠期糖尿病作为一类发病率较高的妊娠期并发症,主要是指在妊娠前无糖尿病以及糖耐量异常表现,但在妊娠期首次发现并出现了糖尿病相关症状,不仅导致了产妇在孕期内体重的快速增加,各类不良母婴结局发生风险也升高[2]。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干预治疗至关重要。当前临床工作中所实施的常规一般饮食指导及正常产检效果较为一般,所给予的饮食指导仍然属于初级阶段,过度强调的是营养补充,忽略了对患者营养的有效监测以及客观评价。现本院开始就个体化营养指导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及母婴结局的影响展开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9 年5 月~2021 年5 月收治的120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 例。对照组年龄25~38 岁,平均年龄(32.12±2.14)岁;孕周26~32 周,平均孕周(30.25±1.24)周;体质量指数(BMI)20.4~24.5 kg/m2,平均BMI(22.58±1.23)kg/m2。观察组年龄24~36 岁,平均年龄(32.21±2.20)岁;孕周27~33 周,平均孕周(30.40±1.33)周;BMI 20.9~24.8 kg/m2,平均BMI(22.90±1.15)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行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指标检查后确诊,符合《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 (草案)》[3]中相关标准;精神状态以及认知功能正常;均签署了关于本次实验的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孕前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合并先兆流产、宫内发育迟缓、前置胎盘的妊娠期妇女;合并重要器官及功能障碍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患者;临床资料不全或者无法完成研究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给予常规一般饮食指导及正常产检。给予低糖饮食、避免患者禁食油腻的食物、同时避免进食味道过甜或者过咸的食物,减少对肉类食物的使用量,在烹饪食物时以植物油为主[4]。

1.2.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营养指导干预。方法如下:①干预前期根据患者的体重及身高,计算出孕前BMI、孕周等,综合计算患者全天总能量以及三大营养素所占比例,由此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指导干预方案。②三大营养素占全天总能量的比例分别为: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5%~30%、碳水化合物占50%~60%,按照1/7、2/7、1/7、2/7、1/7比例5 餐或1/10、1/10、3/10、1/10、3/10、1/10 比例6餐分。每周嘱患者配合营养状态以及血糖情况的检查,追踪时间持续至分娩,期间每隔2~4 周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膳食调查。要求患者做好日常的饮食日记,确保自身能够按照配餐进食,同时为患者及其及家属发放食物成分配比调查表,以供参考及学习。③行为干预。结合上述患者的档案以及营养情况给予干预措施,规定好每日运动量以及幅度,为患者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指派专人回访及指导,同时对患者的日常行为进行监测并给予及时的沟通。为患者发放瑜伽、太极拳或者体操等视频及光盘供患者学习。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不同孕期体脂百分比及分娩方式、母婴结局。①血糖指标: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入院分娩前)测量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 血糖。②体脂百分比是指将脂肪含量用其占总体重的百分比形式表示。③分娩方式包括顺产、臀助产、吸引产、产钳、剖宫产。④母婴结局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多、孕期感染、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产后出血,各母婴结局类型的诊断标准参考第9 版《妇产科学》[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4.13±1.25)mmol/L、餐后2 h 血糖(5.76±0.73)mmol/L低于对照组的(5.69±1.13)、(8.46±0.84)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对比(,mmol/L)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对比(,mmol/L)

注:与本组干预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对比,bP<0.05

2.2 两组不同孕期体脂百分比对比 两组患者孕早期体脂百分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孕晚期体脂百分比均高于本组孕早期,但观察组患者孕晚期体脂百分比(30.15±1.57)%低于对照组的(34.36±1.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孕期体脂百分比对比(,%)

表2 两组不同孕期体脂百分比对比(,%)

注:与本组孕早期对比,aP<0.05;与对照组孕晚期对比,bP<0.05

2.3 两组分娩方式对比 观察组患者顺产率8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剖宫产率5.00%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臀助产率、吸助产率、产钳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母婴结局对比 观察组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67%、3.33%、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13.33%、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期高血压、孕期感染、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围生儿死亡。见表4。

表4 两组母婴结局对比[n(%)]

3 讨论

据调查资料显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已经达到了20%左右,且其中20%~5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随着疾病的进展发展成为2 型糖尿病,对母婴健康以及生育结局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6]。大量资料证实发现,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营养干预至关重要,但既往报道中实施的饮食指导并未足够强调营养干预的科学性及重要性[7,8]。现本院开始在常规饮食指导的基础上对个体化营养指导干预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及应用。个体化营养指导干预在应用期间通过对患者当前的各类基础指标进行评价,综合计算患者全天总能量以及三大营养素所占比例,由此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指导干预方案[9,10]。结合计算出的比例,将营养素按照比例做出相应分配,在保证母体及胎儿生长发育需求的同时,也可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11,12]。

在本次结果中,本院就个体化营养指导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及母婴结局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4.13±1.25)mmol/L、餐后2 h 血糖(5.76±0.73)mmol/L低于对照组的(5.69±1.13)、(8.46±0.84)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孕晚期体脂百分比均高于本组孕早期,但观察组患者孕晚期体脂百分比(30.15±1.57)%低于对照组的(34.36±1.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给予个体化营养指导干预妊娠期糖尿病能够更好的对血糖指标进行客观评价,对患者体重的增加以及体脂的增长也进行了有效控制[13,14]。另外,观察组患者顺产率8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剖宫产率5.00%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67%、3.33%、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13.33%、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个体化营养指导干预的应用可进一步加强对患者血糖以及血脂指标的严格管理,避免体脂大幅度的升高,减少孕妇盆壁脂肪以及外阴部位脂肪的堆积,以此减少对正常生产过程带来的不良影响,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减少剖宫产率的同时增加了顺产率,同时也减少了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风险[15,16]。

综上所述,个体化营养指导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改善血糖指标,控制体脂,顺产率较高,母婴结局更好。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以更好的对个体化营养指导干预方案的优势进行探讨。

猜你喜欢
体脂个体化母婴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从颜值到实用性华为智能体脂秤VS小米体脂秤
东方幸福 国际母婴月子会所 高端顾客的专享服务平台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记录体重也许斑斓
漂亮的实力派 有品PICOOC S3智能体脂秤
体脂:爱它或恨它,先了解它
个体化多媒体时代微电影的流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