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融合”构建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研究
——以贵州大学实践为例

2022-08-06 11:44令狐彩桃任宜海
教育文化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贵州大学大思格局

令狐彩桃,于 松,肖 敏,任宜海

(1.贵州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2.贵阳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对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大思政”育人方式、方法与体系建构作了进一步说明与部署。因此,在学理层面对新时代背景下“大思政”育人格局开展科学探究成为目前学界的迫切需要,以此为主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时代意义

目前,学术界对“大思政”育人格局研究给予了深度关注,总的来看,现有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高校思政育人的时代内涵、价值与功能、模式、大思政教学实践以及创新路径等方面:潘晔等从新情况、新挑战的现实困境出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书育人的时代内涵及其路径进行了探析[1];任志芬等聚焦于高校思政育人的价值功能,对教育消费主义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价值,以及文化与思政育人的内在逻辑、思政育人的价值意义展开了研讨[2-3];王克等基于案例分析视角,对“三通”育人模式进行了探索[4];王亚利等和韩慧莉对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三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进行了系统阐释[5-6]。此外,王新学等对音乐德育模式,范志红等对大学生思政工作育人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7-8]。彭庆红、赵增彦、杨小芳、任鹏等对大思政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等进行了理论探索[9-12]。与此同时,部分学者从制度、机制等方面对大思政育人创新路径进行了探讨,如靖国安从本科生导师制、卢军霞等从通识教育制对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进行了分析[13-14],周光耀、潘玉驹等对育人工作长效机制进行了探究[15-16],杨振斌、甘霖、张洪剑、杨志平等也从各自的视角对大思政育人创新路径进行了系统化、深层次的分析[17-20]。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向纵深开展的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挑战,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够”现象:一是思政工作与发展方向结合不够。长期以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导致思政工作体系不健全,思政工作与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不到位。二是部门单位之间配合不够。在现实中,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部门之间条块分割,院系书记、辅导员、班主任、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各队伍之间配合不力,加强交流促进协同育人的客观条件缺乏,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和氛围尚未真正形成,致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齐抓共管困难。三是课程育人与其他育人联系不够。课程育人关注说理论、讲道理,未能有效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中去,与其他育人环节衔接不紧,缺少亲和力与感染力,难以融入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四是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契合不够。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创新意识和动力,教育载体仍局限于单调的课堂教学,教育形式仍采取枯燥乏味的“满堂灌”“一言堂”,方式呆板,千篇一律,缺少特色,跟不上时代发展,对学生吸引力不足,实效性差。

综上,学界对“大思政”育人格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存在诸多不足——仅从研究区域来看,多集中于东中部地区,且以宏观论述为主,少有对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集中连片地区微观层面及个案的深入研讨。位于西南地区的贵州省,境内地形多样,地貌起伏,民族性与山区特征明显。将贵州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新形势下高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实践研究,其典型性与研究价值不言而喻。鉴于此,本文在贵州大学“六个一”推动“六融合”模式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创新策略,以期为高等教育育人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

二、“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理论阐释及分析框架

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用系统思维指导实践,发挥各层次、各环节、各部门的作用,继而逐步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育人工作中的质量和水平。

1.“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概念模型与系统机理

理论上讲,社会科学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看起来是两类“风马牛不相及”的学科,但是二者作为人类社会的“显学”,必然有“相通之处”。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产品或服务)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的学科,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等问题。思政工作原则上属于“人文科学”范畴,但如果把其作为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产品”,即从“有效利用资源”的角度来看,“大思政”育人格局就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本质上看,“大思政”育人格局也是各种要素及利益均衡关系的调适,各种资源的高效利用配置,可理解为一个经济活动的“系统性”问题。“大思政”育人涉及思政工作方方面面的要素在上述问题中的均衡,至少包括立德树人(N理念)、党建思政(F服务)、大地思政(B实践)、师生思政(T对象)、全线思政(G路径)和组织保障(S活动)六个要素,简称“NFBTGS”模型,即“理念、服务、实践、对象、路径和活动”(简称“六要素”)。各要素之间联系紧密并相互影响,作为解释变量,集中阐释“大思政”育人格局这一被解释变量,研究的问题包括上述基本经济问题。

第一,“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概念模型。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大思政”育人格局是一个复杂系统,总体上包含“NFBTGS”六个层面,各层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进而形成整个系统螺旋式循环发展,以“立德树人(N理念系统)、党建思政(F服务系统)、大地思政(B实践系统)、师生思政(T对象系统)、全线思政(G路径系统)和组织保障(S活动系统)”形成多维复合系统(简称IPE系统),表示为:

V=f(N,F,B,T,G,S)

其中:N=N(x,y,z),F=(x,y,z),B=(x,y,z),T=(x,y,z),G=(x,y,z),S=(x,y,z)。

N≥Nmin,F≥Fmin,B≥Bmin,T≥Tmin,G≥Gmin,S≥Smin。

N、F、B、T、G、S分别表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理念、服务、实践、对象、路径和活动子系统,x、y、z表示物质、信息和经济投入,表示各子系统正常发展的最低能量水平[21]。

第二,“大思政”育人格局各系统共生逻辑。共生是系统的基本特性,是系统调控的基本原则,“大思政”育人格局系统是综合了理念、服务、实践、对象、路径和活动的复合系统,各子系统相对独立,与总系统存在包含特征。一方面,IPE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用集合概念表示为:V=N∪F∪B∪T∪G∪S。子系统内部因子是并列关系:V=x∪y∪z。另一方面,“大思政”育人格局各子系统存在边界。IPE各子系统有明显边界,相互之间因子又有重叠。可表示为:

V=N∩F∩B∩T∩G∩S

此外,在考虑各变量因素对总系统产生的影响时,必须说明x、y、z分别通过:N=N(x,y,z),F=(x,y,z),B=(x,y,z),T=(x,y,z),G=(x,y,z),S=(x,y,z)来对总系统V产生影响的,而各系统又是相互独立的。这说明,各因素之间既有紧密影响关系,又有相互制约关系。

2.“大思政”育人格局要素联结与分析框架

“大思政”育人格局从六个要素嵌入系统,一个“大思政”育人格局系统的建立包括“主体”“载体”“客体”“标准”和“过程”五个条件的定位和分析(见图1)。那么,“五条件”与“六要素”是如何结合而发挥作用的?

图1 “大思政”系统要素构成模型

第一,要素联结。第一层面的联结:主体。即“大思政”育人格局中谁主导此活动的问题。毫无疑问,“大思政”育人格局建立的主体有政府主体、高校主体和教师主体(个人),还可定位为中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管理主体、生产主体、监督主体和消费主体。这些主体定位都是从不同属性分类的,本文最基本的理解是第一种。第二层面的联结:载体。也就是“大思政”育人格局依托的“要素”,就本文来说,载体多种多样:一是包括学校资源、社会资源、实践资源、教学资源等具有直接利用属性的物化资源;二是包括历史文物、发展文化、政策制度、法律法规、娱乐艺术等各级各类思维意识类要素;三是各类围绕立德树人开展的思政活动组织形式,也可认为是服务价值。第三个层面的联结:客体。即“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具体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大思政”育人的直接个人主体“学生”,即社会属性方面的对象。第四个层面的联结:标准。即主体、载体和客体实现联结的关键问题。第五个层面的联结:过程。即“五对象”与“六要素”如何对接,即“组织模型、实践路径和活动保障”,形成“大思政”育人的分析逻辑框架。

第二,分析框架。根据“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特点,“五对象”与“六要素”的具体内涵,结合概念模型的理论内涵,可以构建一个基本分析框架:对象主体重点解决育人理念、思政意识的树立,以及相互作用关系的协调;客体重点解决市场交易机制的建立,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问题;载体重点解决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服务价值问题(见图2),这也是本课题的分析框架和切入视角与着手点。

图2 “大思政”育人格局分析框架

三、贵州大学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实践探索

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用系统思维指导实践,发挥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作用,逐步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质量和水平。兹结合理论阐释与分析框架,以贵州大学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实践探索为例进行分析。贵州大学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过程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坚持“以高质量思政工作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将思政工作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探索并构建了“六个一”推动“六融合”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12月,贵州大学成功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2019年1月,获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和全国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其具体内容如下。

1.坚持一个“主基调”,推动思政工作与立德树人高度融合

贵州大学加强党对学校思政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一“主基调”,做到三个“强化”,将思政工作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首先,强化工作机制,提升育人水平。贵州大学构建了“学校党委——职能部门+学院——学生科+团委+辅导员——党团支部+班级”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工作管理调控“金字塔”模式,以及“学校分管领导——学生工作部门人员——学院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组成的骨干队伍“金字塔”模式,形成了“领导小组+职能部门+学院党政+辅导员+班主任+班团组织”的“伞形”学生保障体系,走出了一条“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干预”的学生心理“四早教育”特色路子,逐步形成了分工明确、机构健全、措施完善、党政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体系。其次,强化学风建设,提升育人质量。一是实施“纯风行动”。重点围绕由一次学生主题教育承诺签名活动、一次动员和宣讲活动、一次主题讲座、一次优秀应届毕业生代表现场访谈、一系列名师师德师风讲坛和一次主题班会或团支部组织生活会构成的“六个一”活动,利用校级“纯风计划推进行动”督察队和院级“纯风计划推进行动”学生党员示范监督岗“两支队伍”,开展学生课堂出勤、校园晨读、晚自习、体育运动、晚归寝、校外住宿情况的“六查”活动,坚持校领导带头深入教学一线听课、各学院院长书记深入课堂听课、教学督导听课的“三听”制度,引导学生“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问题提出来”,促使学生到课率显著提升,课堂纪律明显改善,考风考纪持续向好,逐步形成了“班风正、学风浓、校风纯”的良好氛围;二是实施“博学计划”。激励本科生进一步深造,有力推进学风建设,学生学习动力、积极性和参与度明显提高,考研率逐步上升,出现了多个寝室所有学生全部考上重点大学研究生的喜人局面。再次,强化领导带头,提升育人温度。贵州大学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贵州大学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的实施方案》,校领导通过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进社团、进讲座、进网络的“七进”活动,定期与学生“面对面”“键对键”,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并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易班”工作站、易问易答服务专栏、青年之声·贵州大学互动平台上的“书记有约”、“校长会客厅”专栏、“书记校长与我面对面”座谈会、书记校长信箱、师生事务服务中心学生意见箱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倾听学生诉求,疏导学生情绪,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困难。

2.唱响一个“主旋律”,推动思政教育与学校党建纵深融合

贵州大学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唱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旋律,充分发挥党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推动作用,形成了以党建高度、精度、力度、亮度、深度、温度“六度”引领“三全育人”的党建思政纵深融合发展的特色路子:一是着力抓实政治统领和思想引领两项工程,提升党建高度,以课程育人为融合点,抓好课堂教学这一阵地、教师队伍这一群体和教学方式这一重点,确保“三全育人”政治方向;二是着力开展对标看齐、堡垒晋级、头雁引领、细胞强健四大行动,提高党建“精度”,以组织育人为融合点,强化党支部的主体作用、党支部书记的带动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三全育人”工作实效;三是着力加强工作责任、督导评价、教育培训三个体系建设,加大党建“力度”,以管理育人为融合点,突出科学管理对道德涵育的保障功能,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四是着力实施基层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创新项目、党支部工作创新项目,打造党员教育基地,搭建党建研究平台,增强党建“亮度”,以文化育人为融合点,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及品牌项目,丰富“三全育人”工作载体;五是着力打造“党建+”工作模式,把党的建设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拓展党建“深度”,以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为融合点,整合“三全育人”工作资源,打造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阵地融合、过程紧扣的思想政治工作立体格局;六是着力攻克一批基层治理难题,解决一批师生民生问题,办好一批党内关怀实事,做好一批精准扶贫项目,增加党建“温度”,以服务育人、资助育人和心理育人为融合点,构建“三全育人”工作合力。

3.筑牢一个“主阵地”,推动思政课程与脱贫攻坚有效融合

首先,贵州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筑牢思政课这一“主阵地”,着力开展思政课程改革,将思政课堂延伸扩展至教室以外,并与脱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真正将思政课开设在贵州大地上。全校师生积极融入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充分发挥学科、技术、人才等优势,聚力打好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校农结合三套组合拳,涌现出了核桃专家潘学军、猕猴桃大王龙友华、酿出扶贫小酒的黄永光、优秀第一驻村书记陈勇、用小蘑菇撑开百姓致富伞的徐彦军食用菌产业团队等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先进扶贫教师典型,充分发挥了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其次,贵州大学实施“博士村长”计划,促进课程育人与实践育人协同发展,致力于培养学生能吃苦、能适应、能创造、能奉献的品格,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担纲扛鼎,近年来组织了136支队伍万余名师生奔赴全省25个贫困乡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作物栽培田间管理培训、农产品包装设计、农村环境美化、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用课堂所学助力脱贫攻坚。近年来,学校参与脱贫攻坚的师生高达10 000余人次,连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再次,贵州大学做好“两个聚焦”,为服务好脱贫攻坚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一是聚焦提升课程质量。深入推进、扎实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严格执行“马院姓马,在马言马”,扎实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和“精品课教学”活动,积极建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全国共有28所高校)。二是聚焦拓宽教学渠道。贵州大学分别在红军强渡乌江指挥部遗址、猴场会议会址、黎平会议纪念会址建立了贵州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教育实践基地,创新了教学方式方法,丰富了思政课程内涵。

4.建强一支“主力军”,推动教师思政与学生思政紧密融合

贵州大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六要”精神,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下好“三步棋”,把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两项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一是修师德。贵州大学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把“入口关”,严格执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将师德考核纳入人才引进、职称评审、导师遴选、课题申报和教师培训等环节,努力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教师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二是强师能。贵州大学制定了《贵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拟培养1~2名在国内有广泛影响的思政课名师,5~6名思政课教学领军人才,20名左右思政课教学骨干,推动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制定了《贵州大学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真正做到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评审;同时每年投入10万元经费设立辅导员专项科研项目基金,以学校获批的“溪山芳林”省级学生发展辅导员工作室为平台,以“老带新”的形式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持,不断推进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品牌化,形成了“溪山微辅导”特色品牌和“五个一”学生辅导模式(一本基本情况登记簿、一条考勤信息、一张请假条、一份成绩单、一次谈心谈话)。三是树典型。也就是树立师德标兵,表彰先进典型,学校多名教师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宝钢优秀教师、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贵州改革开放40年巾帼人物、省“五一”劳动奖章、省优秀教师、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5.守好一个“主战场”,推动线上思政与线下思政科学融合

贵州大学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导向,牢牢守好意识形态领域这一“主战场”,建好“一平台”,打造“一中心”,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一是用好“贵大易班”平台,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在重要节日和时间节点率先发声,加强正面引导,不断引领思想高度,增强知识厚度,提升育人温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易班平台和中国大学生在线联合开展的贵州大学“大学生点赞新时代”活动获得了教育部思政司和中国大学生在线颁发的“优秀组织奖”。2018年8月,贵州大学易班工作站在教育部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易班共建指数中名列第7位,10月便上升至全国第5位。二是打造“溪山融媒中心”。通过“四微一报一网一朵云”融合媒体,扩大网络主流舆论阵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贵州精神,发出贵大声音,逐步形成了立体化、全辐射、广覆盖的舆论阵地,教育部网站曾以《贵州大学加强校园新媒体平台建设》为题报道了贵州大学这一新媒体建设成果。目前,“溪山融媒中心”已成为教育部教育政务新媒体“星火计划”百家骨干单位之一,先后获评全国高校新媒体运营创新奖、全国高校年度最具服务力校园公众号、“西南地区高校新媒体影响力十强”、首批贵州省“绿色网络文化工作室”,并有多部作品在全国、全省网络文化作品大赛中获奖。此外,在人民网发布的《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上,学校“网络舆论影响力”和“高校媒体影响力”两项指标曾分列第4位和第6位。

6.瞄准一个“主定位”,推动思政活动与团委建设深度融合

高校共青团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中能够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和带动作用,高校要找准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共青团在联系、凝聚青年学生方面的优势,把各项育人工作贯穿于思想引领、组织建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各项工作,推动“大思政”各教育要素的结合。一是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政治性是共青团的灵魂,没有灵魂就没有方向。共青团贵州大学委员会始终把政治性放在工作第一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思想武装青年头脑,引导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为了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贵州大学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研习社”,引导广大青年进一步牢固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发挥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贵州大学注重加强团组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推行“班团一体化”运行,制定并发布《贵州大学“班团一体化”试点运行实施方案》,在阳明学院、体育学院、数统学院、软件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等学院新生支部中试点运行,明确规定团支部书记为班级学生干部第一负责人,班长可兼任团支部副书记,团支部书记可兼任班长,突出班级团支部为核心的班集体建设,促进团支部与班委会协同工作。三是打造品牌文化活动。贵州大学发挥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优势和丰富的校园文化积淀,开辟“溪山大讲坛”品牌文化活动栏目,并设计“人文贵大”“科创贵大”“艺术贵大”“桃李贵大”四个系列,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校园文化润物无声的熏陶效果,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文化素养。四是构建“一心双环”的组织格局。贵州大学以团委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积极搭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开展学生会组织履职和群众满意度民主测评,提升学生组织能力,加强社团组织管理与制度规范。同时开展“星级学生社团”创建及评选活动,明确奖惩机制,实行末位淘汰,有效激发社团活力。五是提升青年实践能力。贵州大学以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为主要载体,组织大学生紧密结合专业参加社会调研、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精准扶贫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并注重在思想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此外,以重大节庆和纪念日为契机,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宣传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激发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热情,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选拔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和研支团扎根西部,服务人民,展现青年学生的精神风貌。六是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体系建设。在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核心任务、辅助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同时,贵州大学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借鉴“第一课堂”做法,与教务处等相关部门积极探讨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方案,并结合学校实际,从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整合拓展,依托团中央“到梦空间”平台,稳步推进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体系建设。

四、高校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推动机制

结合“五条件”“六要素”的分析框架,从贵州大学探索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实践中不难看出,高校“大思政”格局的构建及其作用的发挥,需从全局上调动一切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并对相关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和再分配,在管理层面、实践育人层面和育人效果层面构建协同机制,形成育人合力,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1.提高政治站位,形成“同向同行”的管理机制

高校党委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和提升党对思政工作的领导,切实增强做好思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统筹把握思政工作的发展方向,提高紧迫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加快推动思政工作改革创新,结合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各队伍在思政工作上同向同行,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从立德树人出发,自觉服务于育人目的,从而形成学校党委与行政、相关职能部门、各级党组织和师生员工广泛参与的协同联动管理机制,为“大思政”格局的构建提供坚强保障。

2.聚焦育人质量,形成“有核无边”的培养机制

高校党委应深刻理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聚焦提高育人质量和实效,在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广泛性、广延性和开放性上下功夫,拓宽思维,创新理念,在用好思政课教学这个主渠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牵引、带动和支撑作用,打破各育人环节间的壁垒,使思政课在横向上互补、纵向上互动,形成理论主课堂、活动大课堂和网络新课堂无缝对接,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一体贯通的“有核无边”的协同育人机制,为“大思政”格局的运行激发创新活力。

3.强化责任落实,形成“知行合一”的评价机制

高校党委要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构建由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育人体系,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督导考核,严肃追责问责,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软指标”变成“硬约束”,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同时,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科研、脱贫攻坚、服务管理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并注重过程性评价,把理论学习与实践表现相结合,把课堂学习与网络言行评价相结合,构建知行合一的协同评价机制,为“大思政”格局的完善增添现实动力。

对于高校来说,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常做常新的工作,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落脚点和出发点,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激活内生动力,树立“大思政”育人理念,建构“大思政”育人格局,形成“大思政”育人合力,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猜你喜欢
贵州大学大思格局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贵州大学 喀斯特区耕地地力提升与培育团队 王小利 课题组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林木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贵州大学林学专业为例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百年贵大生生不息
小人物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