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8-12 03:43赵丽香天津市南开区鼓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天津30009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年8期
关键词:列奈甘精瑞格

赵丽香(天津市南开区鼓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天津300090)

糖尿病作为一种内分泌障碍性疾病,究其主要病机,是患者血糖受机体胰岛素分泌量持续下降影响而出现异常,临床上以多饮、多尿、体质量下降、视线模糊及头晕等症状作为主要表现, 虽然不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但是对其日常生活和工作均会造成负面影响[1-2]。 有相关数据统计,我国超过90%的糖尿病患者类型均为2 型糖尿病,环境、遗传、饮食和日常作息都是导致其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 特别是肥胖患者具有极高发病率。现阶段,临床目前未研发出具体治愈慢性病方法,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住患者血糖波动,进而改善临床症状[3]。其中,瑞格列奈作为一种降糖药物,患者通常在餐前口服药物,加快其胰岛素分泌速率来实现控糖效果,但不足之处药物作用时间短,单一用药的整体疗效仍有待提高。因此,临床建议患者联合甘精胰岛素来进一步提高控糖效果,用于慢性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近远期疗效[4]。基于此,本次研究将2020 年3 月至2021 年3月于本院收治的2 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出128 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联用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对慢性病的治疗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3 月至2021 年3 月于本院收治的2 型糖尿病患者128 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差异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 例。观察组中男34 例、女30 例;年龄46~77(53.44±4.87)岁;病程4~18(10.93±1.44)年。对照组中男36 例、女28 例;年龄45~76(54.02±3.98)岁;病程4~17(10.23±1.86)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FBG、Hb A1c 分别低于7.0 mmol/L、10.5%,与2 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相符;(2)患者持续服用降糖药物时间超过3 个月,但效果不佳;(3)对研究知情且同意。 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其他免疫性病症;(2)患者首次接受治疗出现其他并发症;(3)患者依从性差;(4)患者合并肝肾功能严重不全;(5)患者无法正常沟通,存在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对原服用降糖类药物均停止用药,落实饮食护理、运动锻炼及相关健康教育工作。

1.3.1 对照组 单用瑞格列奈(天津市康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055)治疗,3 次/d,3~6g/次,餐前口服,持续用药3 个月。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50)治疗,瑞格列奈剂量和用药时间参照对照组,晚上入睡前取0.2 U/kg 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1 次/d,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血糖变化,结合情况来进行药物剂量调整,持续治疗3 个月。

1.4 临床观察指标 (1)治疗有效率:根据患者治疗后的血糖变化来评估疗效。 (2)血糖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2h PBC)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变化,抽取3 ml 空腹静脉血作检测样本,FBG、2 h PBG 水平使用常规血糖仪检测,Hb A1c 水平则采用离子层析法检测。(3)胰岛素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胰岛B 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 C 肽(2 h PCP)、空腹C 肽(FCP)。其中,HOMA-β、HOMA-IR 采用稳态模型(HOMA)进行测量,FINS、2 h PCP、FCP 则是抽取患者3 ml 空腹静脉血作检测样本,后使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4)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皮肤瘙痒、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治疗后,FBG 降低幅度超过30%或<7.0 mmol/L;有效:患者FBG 下降幅度范围在10%~29%之间,或检测结构显示在7.0~8.5 mmol/L 范围区间;无效:患者治疗后FBG 无明显改善。 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BG、2 h PBG、HbA1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 h PBG、Hb A1c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INS、2h PCP、FCP、HOMA-β、HOMAI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INS、2 hPCP、FCP、HOMA-β 水平较对照组高,HOMA-IR 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比较(±s)

组别 n FBG(mmol/L) 2 h PBG(mmol/L) HbA1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64 t P 8.29±1.1.31±1.0.28>0.0.04±1.6.98±1.2.88<0.03.91±0.52.98±1.1.39>0.01.04±0.3.16±0.5.13<0.0.31±0.0.30±0.0.01>0.0.05±0.0.23±0.0.26<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指标比较(±s)

组别 n FINS(U/L) 2 h PCP(nmol/L) FCP(nmol/L) HOMA-β HOMA-IR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64 t P 8.29±2.0.31±2.0.15>0.00.41±3.83.77±4.0.82<0.0.37±0.3.44±0.2.87>0.0.05±0.4.75±0.4.93<0.0.02±0.2.05±0.2.18>0.0.39±0.3.05±0.4.98<0.0.48±0.8.23±0.9.04>0.0.41±1.6.05±1.1.88<0.0.23±0.8.25±0.9.02>0.0.26±0.5.28±0.6.09<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1%,与对照组的6.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2 型糖尿病作为中老年患者常见是慢性代谢性内分泌疾病,大部分患者胰岛素检测显示虽然分泌正常,但是因为机体对其所产生的抵抗效应,随着病情进展而引发血糖波动,与此同时,也有部分患者因机体自身原因所致导致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而诱发血糖升高[5]。 目前,针对2 型糖尿病患者所用治疗方法仍然是以坚持口服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波动,但长期治疗势必会致使机体产生耐药性,为避免患者病情加重临床通常是主张增加药物剂量或联合用药来进行干预,间接性提高因血糖异常波动所致其他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机体负担的同时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所以,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降糖药物,是目前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医学问题之一。

瑞格列奈作为一种新型口服降糖类药物,是通过作用到胰岛B 细胞膜上的受体上并与其结合来对胰岛素分泌造成刺激,进而起到降糖效果。模拟健康者餐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值是此类药物的优势,因此,通常建议在患者餐前服用药物来对胰岛B 细胞进行刺激,加快胰岛素分泌速率[6]。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胰岛素类似物,是经重组基因后所产生的一种物质,给药方式以皮下注射为主,可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避免患者夜间有低血糖现象发生[7]。 所以,此类药物能保持平稳的血药浓度,与人体生理性基础胰岛素释放与作用特点大致相符。有报道指出,上述两种药物在降糖方面均有一定优劣势,所以本次研究主张联合用药用于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此类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

考虑到糖尿病患者一般具有病程长特点,加上目前尚未有治愈方法,随着病情持续进展,仅仅依靠口服降糖类药物已经很难达到早期治疗时的应用效果。 近年各种新型长效胰岛素的研发及应用效果在临床中得到证实,也为治疗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路径。甘精胰岛素具有作用时间长、吸收稳定性高等优势,且可以有效改善胰岛B 细胞功能,具有显著降糖作用。 而瑞格列奈进入机体后能加快胰岛素分泌速率,作用速度快,联合甘精胰岛素使用可以实现有效降糖[8-9]。 本次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治疗后的FBG、2 h PBG、Hb A1c 较对照组低(P<0.05),表明联合用药可以获取良好控糖效果,且药效具有一定稳定性。 本次研究还纳入胰岛素指标作评估2 型糖尿病患者联合用药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HOMAβ、HOMA-IR、FINS、PCP、FCP 等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表明联合用药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之效,有效改善患者胰岛B 细胞功能和控制血糖波动。其中,患者经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后会有沉淀结晶形成,延长作用时间,并通过模拟人类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来发挥降糖效果,更接近基础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特点能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水平。瑞格列奈具有较短半衰期,患者服药后30 min 即可发挥药效,之后经肝胆代谢排出,遂不会堆积在体内[10]。 与此同时,瑞格列奈主要在胰岛B 细胞膜上ATP-敏感钾离子通道产生作用反应,有利于加快胰岛素的早时相分泌速率,有选择性作用的药物机制对控制患者餐后血糖有重要作用。此外,瑞格列奈能有效避免患者胰岛B 细胞功能退化,加上用药方式便捷,随餐服用特点可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且并发症少,患者接受度更高。 联合两种药物一同治疗,可以有效解决单一用药时的高剂量问题, 延长此类药物安全治疗时间,在慢性病干预中有较高适用性[11]。

与此同时,因为患者每天只需注射1 次甘精胰岛素,所以人体可以稳定吸收,并减少低血糖发生概率。 而瑞格列奈进入患者体内后可以快速通过胃肠道来吸收药物,只会在其体内停留4~6 h,之后经正常代谢后即可排除体内,不会产生药物蓄积问题,所以皮肤瘙痒、腹痛问题可以得到有效避免,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都属于较低水平,表明联合用药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治疗方案有较高安全性[12]。 但需注意的是,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需注意加强其饮食、运动方面的健康宣教,并落实相关药物知识的讲解工作,多次强调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对控制血糖的关键性和重要性,避免患者因为用药后第一时间发现症状减轻而自觉痊愈,擅自停药或是减少用量,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不仅能有效提高其降糖效果,还能改善患者胰岛功能,且不良反应未见增加,联合治疗方案有一定安全性,整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列奈甘精瑞格
绚烂北极光
比较观察联用利拉鲁肽及甘精胰岛素、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危化品停车场选址及运营
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格华止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瑞格列奈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把“赠品”当“正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