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分析

2022-08-12 03:43杨海涛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贵州遵义5630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年8期
关键词:泪膜移植术巩膜

杨海涛(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贵州 遵义563000)

翼状胬肉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眼科疾病,该疾病在前期发病的时候会影响患者的眼部形态,在后期则是会入侵角膜中部,对患者视力造成不利,更甚者出现失明状态[1]。 该疾病还没有清晰的病发原因,较多的学者指出,主要是与化学伤害、干燥、紫外线直射等原因有密切关系,使患者眼球局部出现炎症反应,角膜被侵害,导致患者患病,不利于患者眼部形态正常,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2-3]。 当前,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即翼状胬肉切除术,但术式的远期效果不佳,且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 有文献指出,患者在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再施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具有更佳的效果[4]。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指把自体健眼角膜缘含干细胞组织在内的球结膜片移植到患者切除受损的角膜缘部位,有利于创口恢复。 因此,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在翼状胬肉患者应用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的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2019 年8 月至2021 年8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7 例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其中男52 例、女45 例;年龄28~65(48.38±5.13)岁;病程1~6(4.04±1.14)年;体质量指数17.0~26.0(21.47±1.34)kg/m2;胬肉大小2~6(3.39±0.48)mm;其中左眼51 例、右眼46 例。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与《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5]中关于翼状胬肉的诊断标准相符;(2)经探针和裂隙灯检查确诊;(3)均为单眼患病;(4)均为鼻侧发病;(5)精神和意识认知正常;(6)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长时间用防腐剂滴眼液的患者;(2)存在感染性疾病的患者;(3)存在血液系统障碍的患者;(4)属于假性翼状胬肉的患者;(5)存在结膜炎病史的患者;(6)重要器官(心、肝、肺)存在严重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术前常规治疗,包括防止外来刺激、抗生素类滴眼液控制结膜炎症等。手术前三日,指导患者向眼部滴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092),3 次/日,1 滴/次。 随后实施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方法如下:将患者手术姿势摆成平卧位,予盐酸奥布卡因(日本参天公司,国药准字J20100128)麻醉患者眼部表面,随后借助显微镜,予利多卡因(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89)浸润麻醉胬肉区结膜。打开患者眼睑,在角膜缘处把胬肉的颈部结膜剪开,钝性分离胬肉颈部、巩膜,在角膜缘2 mm 处将胬肉颈剪断,使用纤维有齿镊把胬肉的颈部抓住,之后将其撕下。成功将胬肉体、结膜组织分离后,对胬肉体、相应巩膜组织进行分离,最终切除胬肉体。 在完成胬肉切除后,指导患者注视下方,切开患者患眼上方的角膜缘处,并将自体结膜瓣取出1 个,角膜缘切口边缘弧长应和胬肉颈部宽度相似,移植片是带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片。移植结膜瓣到胬肉切除的巩膜区域,使移植片上角膜缘一侧与创面角膜缘结合,随后使用四角巩膜固定连续缝合结膜瓣。

1.4 临床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手术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将等级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2)泪膜功能: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 个月的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SIT:采用泪液测试专用滤纸,将其一端反折,置于患者下睑缘中外三分之一处结膜囊内,另一端自然下垂,指导患者闭合睑缘5 min,随后对睑缘外被泪液浸润的滤纸长度进行测量。 BUT:在患者的结膜囊内滴入荧光素钠溶液,指导患者眨眼3~4 次,待荧光酸溶液均匀分布在眼表的时候,在裂隙灯蓝光下对患者最后1 次瞬目后睁眼至角膜第1 次出现泪膜破裂的时间进行观察,需检测3 次,取平均值。 测量结果中超过10 s 属于正常,在5~10 s 的范围内属于泪腺稳定性下降,小于5 s 属于干眼。 (3)视觉质量: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 个月的视力、散光和屈光变化。 视力:采用视力表进行评定;散光:使用Pentacam 系统进行角膜地形测量;屈光:日本Topcon 电脑验光仪,以此确定屈光度数。 (4)并发症:比较患者进行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常见并发症有流泪、疼痛、畏光、水肿和充血。

1.5 疗效判定标准 经治疗后,患者结膜没有增生,创面完全恢复,且裸眼视力正常为显效;患者结膜不存在明显增生,一些创面得到恢复,且裸眼视力基本恢复正常为有效;患者结膜存在增生,创面恢复不佳,且裸眼视力没有恢复正常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 P<0.05 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所有患者在治疗后,治疗显效、有效和无效分别有54 例、43 例和4 例,总共有效为93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88%。

2.2 患者治疗前后泪膜功能比较 所有患者在治疗后,BUT 比术前长,SIT 值比术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泪膜功能比较(±s)

表1 患者治疗前后泪膜功能比较(±s)

时间 n BUT(s) SIT 值(mm/5min)术前术后97 t P 9.84±1.03.38±1.77.228<0.02.98±1.26.16±1.74.338<0.05

2.3 患者治疗前后视觉质量比较 所有患者在治疗后,视力比术前高,且散光和屈光度比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4 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所有患者在治疗后,未发生疼痛、充血的情况,存在2 例流泪、1 例畏光和1 例水肿,总共4 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12%。

表2 患者治疗前后视觉质量比较(±s,D)

表2 患者治疗前后视觉质量比较(±s,D)

时间 n 视力 散光 屈光术前术后97 t P 0.24±0.0.01±0.47.875<0.0.77±0.5.68±0.27.733<0.0.34±0.5.52±0.41.502<0.05

3 讨论

翼状胬肉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眼科疾病,其发病的因素主要包括过敏、风沙和辐射等。在临床上,患者服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佳,主要是借助手术来切除。 只对患者施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可以将胬肉切除,但是巩膜会被露出,使感染的几率增高,且角膜干细胞会被损害,不利于患者创面愈合,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影响[6]。 因此,为了治疗效果更佳,需要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联合其他治疗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此次研究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为95.88%。结果表示,采用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翼状胬肉患者,有利于将治疗效果提高。 分析原因为,在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立马移植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可以使患者在切除术后的角膜缺陷被弥补,导致机体退行性球结膜组织和新生长的血管在入侵角膜时受到阻滞,进而将角膜上皮细胞修复,且还能再次生长,可以降低再次病发的概率,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还能够起到改善患者眼睛表面生理环境的作用,有助于角膜干细胞的存活,并且该术式是在术中同步进行取材与移植,不需要转运和存储,可将移植成功率升高,为术后恢复提供良好条件,使瘢痕生成的几率减少,最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7]。

泪膜主要是由黏蛋白层、水样层和脂质层构成,可降低泪膜表面的张力,使泪膜均匀的分泌在眼表中,但若翼状胬肉出现,会使胬肉组织入侵正常组织,减少黏蛋白分泌量,致使泪膜稳定性下降,破裂时间缩短[8]。 在实施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后,患者的SIT 高于治疗前,且BUT长于治疗前(P<0.05)。 结果表示,采用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翼状胬肉患者,能够提高患者泪膜功能。 分析原因为,自体结膜瓣移植手术可以抑制结膜下的纤维化,得到健康且正常的上皮组织,且可以发挥修复细胞和向心性的作用,进而让受到损害的上皮组织恢复正常,能够将病眼的眼表环境改善,有利于泪膜功能恢复正常。此外,移植后的角膜缘干细胞能够向结膜杯状细胞、角膜缘上皮细胞分化,有利于患者在术后早期恢复角膜上皮,增加眼表黏液分泌量,进而改善患者泪膜功能[9]。 此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治疗后,视力比术前高,且散光和屈光度比术前低(P<0.05)。 结果表示,采用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翼状胬肉患者,能够改善患者视觉质量。分析原因为,实施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有利于修复周边组织,加之角膜缘干细胞可以根据角膜的弹性来促进角膜进行自我修复,使患者角膜生理功能能够维持在正常状态,以此改善患者视觉质量[10]。此外,角膜缘干细胞的再生能力较强,不仅能够让眼表功能恢复,还可以阻拦结膜上皮、结膜下纤维血管入侵角膜,避免形成新生血管,从而维持翼状胬肉切除部位细胞的稳定,使其再一次浸入眼部组织的概率降低,保持角膜形状正常,进而改善患者视力、散光和屈光度[11]。

此次研究中,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为4.12%。结果表示,采用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翼状胬肉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安全性较高。 分析原因为,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能够为实施切除术后的巩膜进行营养供给,有利于弥补切除术后巩膜的营养不良、手术刮伤和灼伤等引起的损伤,修复巩膜功能,促使术后相关并发症风险降低[12]。 此外,移植的干细胞来自自体角膜缘,能够降低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使不适感减少,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能够提高患者的泪膜功能,改善视觉质量,提升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泪膜移植术巩膜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干眼患者泪膜破裂形态的临床研究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的护理配合
Keratograph眼表分析仪在白内障手术前后的眼表对比分析
交腿皮瓣移植术后护理
改良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泪膜的影响研究
改良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2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