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效果及VAS 评分的影响

2022-08-12 03:43芦玉红天津市人民医院感染免疫科天津300121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年8期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护理人员研究组

芦玉红(天津市人民医院感染免疫科,天津300121)

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为全身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以滑膜炎为基本病理基础,发病后可累及四肢多处关节,遗传、病毒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环境因素均能诱发该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足跟腱鞘结节及肢体功能下降等,若未采取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关节软骨破坏、关节畸形,最终丧失肢体功能[1]。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所需时间较长、个体差异较大,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 研究指出[2],在治疗期间给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收获更佳的治疗效果。 既往临床通常运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相关干预,但该模式对患者本身关注度较小,难以针对患者个体的不同提供护理服务[3]。 舒适护理提倡“以患者为中心”,能为患者提供规范化、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患者身心情况,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VAS评分的影响, 选取本院2020 年5 月至2021 年5 月收治的50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 年5 月至2021 年5 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0 例,将2020 年5 月至11 月收治的25 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0 年12 月至2021 年5 月收治的25 例患者设为研究组。研究组中男11 例、女14 例;年龄33~81(61.80±10.56)岁。 对照组中男12 例、女13 例;年龄30~82(62.14±10.46)岁。 纳入标准:(1)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诊断标准[4];(2)签署知情同意书;(3)无沟通功能障碍。 排除标准:(1)伴精神类疾病;(2)伴恶性肿瘤;(3)合并较为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即行常规健康宣教,根据医嘱给予患者用药指导,为其开展常规疼痛护理,对患者疼痛关节进行局部热敷,帮助患者进行下肢被动伸直、屈曲锻炼,并告知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相关注意事项。研究组行舒适护理干预,组建舒适护理小组,成员包括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与护士,完善相关技能知识培训后方能上岗。 主要护理措施如下(1)疼痛护理: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对疼痛关节进行热敷或穴位按摩,为患者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 (2)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保持病房干净、整洁,确保空气流通与光照,并注意保持病房安静,室温适宜,护理人员应定期询问患者对护理环境的要求,根据要求适当调整病房环境。 (3)生活干预:指导患者在卧床休息时保持正确体位,采取科学有效的姿势帮助患者降低关节疼痛,防止患者长期维持同一姿势。在患者平卧时在其膝下垫平枕,令患者保持膝关节伸直状态,同时在肩两侧垫平枕,保证患者肩关节不外旋,避免病变关节进一步损伤,并为患者拟定规范化作息时间表。 根据患者口味与喜好拟定相应饮食计划,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选择高纤维、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食物,每日应摄入适量蔬菜水果,维持营养均衡,以保持肠胃通畅,注意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并叮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物。 (4)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心理情况,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尝试了解患者喜好,与患者分享治疗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护理人员应站在患者角度上进行思考,给予患者充分理解关怀,认真倾听患者困惑,给予患者言语鼓励,并引导患者观看电影、看杂志、听音乐,进行注意力转移,尽力满足患者需求。 (5)运动指导:适量体育运动能帮助患者舒缓心情、释放压力,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予以其相应运动指导,鼓励其进行散步、打太极等轻度运动,期间护理人员应在旁看护,若患者出现不适应及时停止。 (6)社会支持: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嘱咐患者家属多加探望,同时可建立病友交流群,鼓励患者互相分享治疗体会与心得,相互安慰。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的治疗花费给个人、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家庭情况,若患者经济压力过大,应及时帮助患者寻求社会支持。

1.3 临床观察指标 (1)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对比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情况,评分维度包括生理情况、肢体表现、日常生活情况等,其中HAMA 分值为0~56 分,分值越高,抑郁情况越严重。HAMD 分值为0~54 分,分值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5]。(2)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关节疼痛程度,总分10 分,其中1~3 分代表轻度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6 分为重度疼痛[6]。 (3)应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维度包括生理机能、感情状况、社会活动、精神情况,取每位患者以上四个维度得分的平均值作为总分,总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7]。 (4)为患者发放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评分表,评分维度有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态度、护理环境,总分45 分,40~45 分为非常满意,30~40 分为满意,<30 分为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5)对两组依从性。 完全依从:完全配合护理人员工作,遵医嘱用药为;部分依从:可配合护理人员完成部分护理,遵从部分医嘱;不依从:不配合护理人员,不遵从医嘱。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学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AMA、HAMD 评分比较 研究组HAMA、HAMD 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 见表1。

2.2 两组VAS 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而SF-36 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 见表2。

表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HAMA HAMD对照组研究组25 t P 25.60±4.65.80±4.1.833<0.07.60±4.96.80±4.5.013<0.05

表2 两组VAS 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VAS 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VAS SF-36对照组研究组25 t P 3.16±0.6.32±0.6.512<0.08.81±10.57.48±6.08-3.575<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4 两组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依从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 见表4。

表4 两组依从性比较[n(%)]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且该病病情发展较快,治疗周期长,病情容易出现迁延,患者易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导致依从性下降,治疗效果受影响,预后较差。 针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暂无特效治疗方式,主要治疗原则是服用镇痛类药物,但用药只能缓解相关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无法改善患者心理情况,因此,需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干预手段,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8]。

舒适护理是集合舒适性、具体化、规范化的护理模式,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能关注患者个体差异并为其提供相应护理服务,让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9]。 对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VAS 评分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组HAMA、HAMD 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表明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这是因为在舒适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主动关注患者心理状况,给予患者精神鼓励,促使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而且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沟通,让家属多加探望,可减少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焦虑与抑郁情况,为经济困难患者寻求社会支持,则能减轻患者治疗的心理压力,确保其治疗、护理期间情绪稳定[10]。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通常伴有关节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较大精神压力,而舒适护理能有效调节患者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能换位思考,倾听患者困惑,理解患者内心感受,降低患者身心不适感,对疾病转归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而SF-36 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舒适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因为该护理模式为患者进行有效心理疏导,护理人员能根据患者需求调节护理服务,并进行换位思考,给予患者治疗信心,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且护理人员及时关注患者关节情况,协助患者进行正确卧位,并加以按摩、热敷,可有效舒缓关节疼痛。 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下,护理人员根据患者饮食喜好给予饮食指导,科学的饮食与作息时间可促进患者机体恢复,提高其生活舒适度[11]。而且,在该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适当体育运动,每日适量的运动可有效缓解患者治疗期间压力,舒缓心情,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新陈代谢,进而缓解关节僵硬,放松关节,改善肢体功能,且护理人员定期帮助患者伸直、屈曲关节,对其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因此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12]。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与依从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治疗工作的配合度,巩固药物治疗效果,加速康复进程,这是因为舒适护理能对患者心理情况进行有效干预,帮助患者缓解因长期治疗所产生的烦闷心理,护理人员及时为患者普及相关疾病知识,给予患者继续治疗的信心,护患关系良好,且采用各种护理措施后患者身心压力得到减轻,患者治疗配合度提高,疾病得到有效控制[13]。此外,护理人员根据实际病情给予患者相关运动指导,保持整体肌肉与关节的灵活度,应用护理技巧帮助患者调整最佳姿势,有效维护关节功能,缓解关节僵硬,增加护理期间舒适感[14]。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并能收获理想的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依从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风湿性关节炎护理人员研究组
蒙医温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分析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