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探究

2022-08-17 03:31剡彩红
居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裂缝工程施工

剡彩红

(甘肃建投建设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50)

我国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促进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但是一些施工单位不够重视混凝土裂缝问题,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损害施工单位的综合效益,增加施工安全隐患。施工单位需要分析了解混凝土裂缝成因,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消除施工中质量隐患,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1 概述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类型及裂缝处理的意义

1.1 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类型

1.1.1 收缩裂缝

收缩裂缝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包括干缩收缩裂缝和沉降收缩裂缝等。出现沉降收缩裂缝,主要是因为骨料密度的影响。在使用混凝土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将会引发裂缝问题。出现塑性收缩裂缝,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在初始凝固之后将会发生失水问题,从而产生混凝土裂缝问题。收缩裂缝比较浅,主要是集中在表面。发生干缩收缩裂缝是因为混凝土中存在各种集料,因为变形程度的差异性造成裂缝[1]。

1.1.2 温度裂缝

发生温度裂缝是因为内外部温差引发的。温度裂缝发生频率比较高,分布情况具有不规范性。在混凝土浇筑阶段,结构应力变化具有不连续性,在供应力拐点部位很容易产生开裂问题。

1.1.3 沉降裂缝

在地基结构施工中利用混凝土材料,施工单位没有夯实地基,在浇筑混凝土之后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引发裂缝问题。此外天气因素也会引发沉降裂缝,冬季沉降裂缝问题的发生率比较高,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因为天气比较干燥,并且气温比较低,将会产生结晶,气温转暖之后会逐渐融化结晶,从而逐渐收缩混凝土体积,产生沉降裂缝[2]。

1.2 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意义

结合建筑工程的基本情况可以发现,接缝对建筑工程的影响相对较大,如果不对裂缝进行合理的控制,就会造成裂缝在相应原因的作用下不断变大,进而给混凝土带来影响,不利于混凝土施工安全。为了降低裂缝的影响,在混凝土施工期间,需要做好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从而降低裂缝的发生概率,避免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服务性。

另外,裂缝在建筑中对建筑的影响相对较大,甚至还会给建筑工程的服务能力带来影响,严重时会造成建筑工程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不利于建筑工程的服务能力体现,所以,为了满足建筑工程的基本服务需求,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做好混凝土裂缝的控制,避免裂缝给施工和后续管理服务带来影响,所以,合理的裂缝控制能够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也能使得施工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体现,最终推动混凝土施工的合理利用。

2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

2.1 施工原因

施工因素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成因,例如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没有严格遵守工作流程开展浇筑工作,因此增加了混凝土裂缝。在混凝土振捣工作中,部分施工人员不够重视振捣工作,导致振捣时间比较长,或者发生振捣不够充足问题。一些施工单位没有科学的设置施工缝位置,也会引发裂缝问题。施工人员在混凝土配置阶段,没有保障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性。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科学的计算水化热,从而增加裂缝问题。

2.2 原材料质量问题

原材料直接影响到混凝土使用性能,但是一些施工单位不够重视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并且没有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没有合理选择混凝土原材料,严重影响到混凝土质量和性能。例如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合理控制砂石含量比重,将会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同时也会增大混凝土的收缩性,引发混凝土裂缝问题。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通过增加掺加剂和外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但是在加入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剂量,最终影响到混凝土性能,引发裂缝问题[3]。

2.3 混凝土养护工作不合理

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后需要立即开展养护工作,进而保障混凝土强度。但是很多施工单位不够重视混凝土养护工作,从而引发裂缝问题。一些施工单位开展养护的时间比较晚,导致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被蒸发,从而导致混凝土体积收缩,影响到混凝土强度。如果过早的开展养护工作,将会影响到混凝土凝结工作,也会降低混凝土强度,从而产生裂缝问题。

2.4 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混凝土裂缝在温湿度变动和体积变化的过程中,构件内部生成制约变形所致的裂缝,如图1所示,作为时常出现的混凝土裂缝现象。水泥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能,在混凝土的凝结过程中,因为混凝土材料缺乏导热性,无法全部散发内部热量,因此增加了混凝土内外温差。因为会快速蒸发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增加混凝土的拉应力,因此在混凝土表面产生干缩裂缝。尤其在夏季和冬天的温差比较大,因此温度和湿度将会严重影响到混凝土裂缝控制,从而产生裂缝问题[4]。

图1 楼板混凝土裂缝现象

2.5 施工环境未得到合理控制

结合现场的基本情况,可以得知,施工现场环境也会给施工带来影响,严重时会造成严重的裂缝,所以为了提高施工的安全系数,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环境进行控制,包括施工环境的温度、气候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合理控制,就能降低环境给混凝土施工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施工安全系数,降低裂缝风险,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服务质量,使得混凝土施工在后续的服务中能够做好相应的服务。其中,环境容易给混凝土施工带来的影响,包括气温和天气等因素。天气的因素主要体现在降雨降水会给施工带来影响,不利于施工的合理性。所以,需要注意对施工环境进行控制,这样才能降低环境给施工带来的影响。确保裂缝得到合理的控制。

3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治理措施

3.1 优化设计混凝土结构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需要优化设计混凝土结构,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问题。优化设计混凝土结构,可以更加科学的开展混凝土施工,降低混凝土裂缝问题发生率。施工单位要注意合理选择施工材料,选择的混凝土材料要具备较高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合成过程中,要利用中低强度的材料,合理融合钢筋材料,充分发挥二者的工作原理,有效提高混凝土承载力。

3.2 提高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科学的制作混凝土,保障混凝土的强度符合工程要求,在混凝土制作阶段,需要合理选择原材料,根据规定要求控制混凝土的含泥量。在制作混凝土阶段,要注意合理掺加外加剂和掺合料,减少水泥用量,控制水泥水化热,优化混凝土性能,同时可以控制混凝土成本。施工人员需要分析施工材料的质量,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同时根据工程特征合理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科学的利用原材料使用比例,同时需要加强养护构件,保障构件性能。

3.3 改进施工工艺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改进施工工艺,优化混凝土的性能。在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全面收集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等信息,结合信息选择科学的施工方式,如果地形条件比较复杂,施工单位需要采取措施加固地基结构,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固性,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在挖掘基槽的过程中,需要保障基槽完整性,施工单位需要合理把控施工工序,如果建筑物和地面距离比较近,施工单位需要注意保护这些建筑物。同时在浇灌混凝土的过程中,结合设计要求合理加工混凝土结构,保障整体结构的完整性[5]。另外是科学控制房屋工程施工现场效果,房屋建筑工程管理者可以和优秀观摩项目管理人员进行交流,汲取先进科学施工经验,确保施工现场工作足够严谨有效,分析怎样减少出现混凝土裂缝的现象。关注施工现场工作者在管理以及经济层面上的认知程度,保证工作者可以做好工程施工现场工作,强化工程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质量管理,帮助施工现场人员积累工作经验和增加裂缝处理的有效经验。时常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进行总结,尤其是和混凝土相关的环节,每一个环节的施工工作需要建立在施工现场工作者掌握施工进度的基础之上,落实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3.4 优化施工结构

施工单位要加强监督力度,避免施工人员随意踩踏混凝土结构,否则将会导致钢筋变形弯曲。严格控制钢筋和楼层模板之间的高度,从而充分发挥出模板保护作用。因为在材料卸吊区域楼面很容易产生裂缝问题,施工单位需要尽量提高施工速度,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及时开展养护工作,同时在2h~4h时间内不能再吊运材料。完成混凝土浇筑并达到一定强度要求后,施工单位才可以开展支模工作,注意分散堆放材料,因此降低楼板承受的荷载,有利于降低裂缝问题的发生率。

3.5 做好工程养护工作

施工单位也可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自然养护方式,在常温状态下开展养护工作,通常需要控制养护温度在5℃以上,可以在常温环境中浇水,保持混凝土结构的湿润度。混凝土结构养护过程中,在现场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蒸汽养护方式,在混合的蒸汽和空气中养护混凝土构件,辅助混凝土快速硬化。施工单位选用蒸汽养护措施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控制养护湿度和温度等条件,控制室内外温差在20%以内。在养护初级阶段,有利于提高水泥水化速度,保持结构充足的水分。通常需要维持混凝土养护时间在14d以上,如果在养护过程中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施工单位要提前采取遮盖混凝土结构等措施,有效控制结构构件内外温差。此外需要完善建筑排水设施,避免雨水破坏整体结构,针对混凝土施工工程中现有的机械设备,相关人员要对机械进行定期的维修和养护,延长机械设备使用的寿命,降低机械设备引发的质量隐患,由此加强建筑机械的控制工作,继而起到混凝土工程养护的作用。

3.6 加强监管混凝土浇筑施工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加强监督管理混凝土浇筑过程,掌握混凝土浇筑时间和运输时间以及浇筑量等数据。结合混凝土泌水性特征,在混凝土终凝之前二次压抹混凝土表面。此外需要根据施工环境合理控制混凝土材料的刚度,也可以利用扩散应力等方式,促使混凝土更好的适应施工环境。与此同时关注强化施工人员技能的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整个团队的施工技能需要被充分关注,管理者可以定期对施工操作者进行技能和施工基本操作要领的培训工作,在具体的施工工程中管理者要对施工操作者进行技能的全面考核,建筑工程工作的开展不能脱离施工团队单独存在,所以房屋建筑工程管理者要对每个工作者实行持证上岗的检验机制,确保每一个工作者具备较强的施工水平,降低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由此在保证操作者施工技能的同时降低混凝土裂缝现象出现。

3.7 合理的施工环境控制

为了满足施工的相应要求,需要合理的对施工环境进行控制,主要是对施工气候进行控制,首先,需要做好天气预报的收听,通过天气预报,实现对气候的预判,之后再根据气候的基本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混凝土施工选择在雨天的气候环境,这样,可以确保混凝土施工的合理性,另外,还要的注意,施工环境的选择应满足避免气候变化较大情况,从而全面提升施工的安全系数,降低混凝土的质量隐患。施工期间还应要注意,施工环境温度的控制,确保温度合理,避免温度变化过快,导致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如此一来,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的效果,使得混凝土能够更好的为工程提供服务。另外,气候的选择需要注意热胀冷缩的相关知识要点,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需要保证施工现场的温度合理,从而提高施工的合理性,降低质量隐患,确保混凝土施工现场环境的合理,避免结构出现变形问题,进而全面提升施工效果[6]。

除此之外,在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对结构设计进行相应研究,因为结构本身的设计不合理,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所以,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结构分析,确保施工结构的合理性,降低因为设计不合理情况所致的施工质量问题,从而全面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避免施工裂缝的发生概率。

4 结 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混凝土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质量,需要引起施工单位的重视,在使用混凝土材料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混凝土裂缝问题,这一问题不仅会破坏混凝土结构,还会降低整体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加强防治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类型和成因,同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施工单位起到参考作用,高质量的完成建筑工程施工任务,保障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裂缝工程施工
混凝土裂缝修补材料与应用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地球的裂缝
生命必须有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