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导校主、内外联动:地方高校专业建设机制的构建策略与实践路向

2022-09-06 10:57陈广云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机制专业质量

陈广云,叶 媛

(云南师范大学 a.教务处;b.教育学部,云南 昆明 650500)

专业建设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一项高度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在立足实际的实践探索基础上,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地方高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多主体间的内外联动、双轮驱动为突破点,健全完善专业建设质量促进机制,对全面提升地方高校办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问题缘起: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问题审视

(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平衡导致应对失调

在当前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数量众多的地方高校是普及化阶段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地方高校的最大特点是地方性,其历史使命在于立足地方,依托地方,全方位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优秀人才是其首要任务[1]。因此,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的建设首要解决的就是与时代发展的新需求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新诉求互相适应,探索契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并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但从目前的现状看,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仍然存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专业建设发展的定位不清且优势特色缺乏,专业结构布局不合理且同质化严重,与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对接度不够、适应性不强、支撑力欠缺,从而使培养的人才在专业结构、质量、数量上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需求。

(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衍生内外脱节

作为最早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英国,通过实践表明以内部质量保障为主,结合外部质量保障机制的监督和保证,能提高有效性[2]。这体现了多元化多主体共同作用的质量价值观,是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能够有效发生作用的根本原因。可以看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重视这个问题,建立了一系列政府主导下的行政性评估,各高校也相应建立了内部质量监控机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内外部质量监测与保障体系错位脱节,难以发挥教育内外部多主体的功能和责任,从而演变出两种样态:一是出现高校认不清自身的主体地位,迎合政府的质量需求,把自身的内部评价受制于教育主管部门及评估机构的指令和督促,内生动力不足,把本应的自发行为变成一种应付检查;二是教育主管部门由于缺乏一套完善的良性循环的反馈机制,出现需求与服务错位,宏观规划的自上而下模式下高等教育内部竞争积极性难以激发。以上问题,成了阻止其形成合力的主要原因。尽管各类主体都愿意付出努力,但“主管部门引导、学校主体”的内外部质量监测与保障体系不健全,使其难以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专业建设是一个多主体参与,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需要在健全的内外部质量监测与保障体系下进行。然而,内外部条块分割的质量保障体系现状,阻碍了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推动本科教育向高质量迈进的现实考虑和有效实践。

(三)专业建设发展机制不健全引发动力匮乏

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大师生弦歌不辍,治学不止,涌现了大批的顶尖人才,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成为中外教育史上不可复制的奇迹。这一教育奇迹,是在西南联大师生教育救国的伟大爱国精神中产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作用下出现的。专业建设需要这样的质量管理观念,即高质量推进专业建设仅靠质量保障程序是无法真正达到的,必须靠师生共同认同的深入内心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下形成的内生动力机制来达到。这种内生动力体现为,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关于质量的意识、道德、行为、制度、责任感以及价值观等,最终综合为一种文化现象,即质量文化来真正促进质量的持续改进[3]。当下,一些高校的质量保障体系制定指标沦为各种各样的表格,从教授到讲师无不为各种考核手段所困扰,化身“表哥表姐”疲于应付,质量文化严重缺失。建设高质量的专业,必须要打造以质量为核心的校园育人文化,解决本科专业建设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教师学生内生动力不足,质量文化内化为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不到位,学校内部院系等办学实体质量意识淡薄等问题。

二、解题策略:地方高校“省导校主、内外联动”专业建设机制构建思路

探讨专业建设机制,就要探讨其内外部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在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进程中,单一的以集中统一,行政—计划为特征的本科教育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条块分割的机制是不能适应专业建设发展的。在这种机制下,地方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已经成为阻碍本科教育向高质量迈进的主要突破制约点和瓶颈因素。需要改变以往的宏观机制、行政—计划式机制和制约机制,加强在中观和微观层面,建立指导—服务式的长效机制、提升机制及动力机制。在高校内外部多主体之间建立不断验证、反馈、持续改进的闭环式螺旋上升的提升机制,以激发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笔者基于地方高校多年探索专业建设的实践基础,针对解决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三重问题,概括阐述“省导校主、内外联动”专业建设机制的三个构成部分:长效机制、提升机制、动力机制。

(一)创新驱动:构建省校通力合作的专业建设长效机制

机制区别于制度,更多是“自然性”而非“强制性”,这就意味着机制中的各要素之间是自动地趋向于实现一个共同的制度目标。这种自动性不等于永动、永恒的坚持某一种固定状态。所谓长效是在这种相对变化的过程中的一种稳定状态,在于系统要素中的个体总能自动地适应当下条件,坚持共同目标和核心价值,在发展中不断适应,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着相对的稳定状态,在组织形态上体现出时间上的持续性、效用上的稳定性和应对上的灵活性。省校合作的长效机制,体现在地方高校与教育主管部门通力合作中,参与人员为实现稳定、良性的合作,在系统规范的运行框架和相对稳定的运作模式下,随着外部刺激和内生需求的变化进行自适应调节,在动态的条件下不断应对挑战,持续保持相对稳态,密切互动的过程和方式。首先,地方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都有合作诉求;其次,这种诉求将地方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通过特定的方式连接起来,形成合作的组织形态。在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高校组成的系统中,两个教育主体要素间既相互独立、各有分工,又互相作用、互相联系。通过构建教育主管部门实施外部质量监测指导,学校内部实施评价调整优化的本科专业建设合作体制和“目标一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要素之间相互耦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共同发挥出整体功用。在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动态变化中,以解决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的问题,通力合作。这既促进了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适应性发展,而且又使合作双方无论在组织层面还是在个体层面均切实感受到了合作的成效和必要性,保证了合作的长效性。

(二)综合带动:构建质量监控保障的专业建设调控机制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以对完美的教育质量不断追求为核心的质量文化为基础,受政府支持与资助,校内外合作,全面保障教育质量的组织与程序系统[4]。

要达到这种“完美的教育质量”,需要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和校园质量文化的扎实建设。如果地方高校的本科教育内外部质量监测与保障体系错位脱节,便难以发挥教育内外部多主体的功能和责任,阻碍“完美的教育质量”达到。为发挥教育内外部多主体的功能和责任,形成符合地方省情的本科教育质量保障提升机制,在于有机融合校内外本科教育质量监测调控机制。校外质量监测的目的在于促进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及机制的建立,内外联动的质量监测调控不仅是对过程的监控,而是在尊重高校、学院、学科、专业的多样性上建立标准并加以检测,持续地反馈和跟踪使其改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循环解决了一部分问题提高了质量,并发现了新的质量问题,从而进入新一轮的循环。构建“规划—实施—评价—反馈—改进—验证—改进”的闭环式螺旋上升质量提升机制,持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和建设,并对改进情况进行跟踪监控,保证质量持续提高。换言之,建立地方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双向联动”“双轮驱动”“持续改进”的本科教育质量提升机制,是突破传统的宏观规划的上而下模式单向性、机械刚性机制障碍,解开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脱节、质量监测与保障体系不健全、需求与服务错位、高等教育内部竞争积极性不高、质量文化难以形成等困局的基础。

(三)双轮驱动:构建提升质量水平的专业建设动力机制

本科专业建设动力机制,是指在提高本科专业建设质量和水平的动力源的作用下,来推动专业建设系统各部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并产生持续行动力量的一种过程与方式。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动力源由内部动力源和外部动力源构成,内部的动力源主要来自专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师生共同的质量追求以及利益的驱动等因素,外部的动力源主要来自国家政策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专业综合评价结果的运用等因素。外部的动力因素既是地方高校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的外在压力,也能转化为内在动力,形成内外动力因素合力下的相互促进和制约。构建动力机制将外部的动力因素驱动或转化为内在的动力因素,在内部形成一种鼓励创新和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以内外部的动力因素综合作用为逻辑起点,通过全校性、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专业建设的动力机制,健全完善专业综合评价结果与生均本科教学业务费、学费标准、招生计划、奖励性绩效等方面挂钩的专业建设激励导向机制[5],是解开教学质量与规模发展之间矛盾、专业内涵发展路径不清、教师学生内生动力不足等困局的有效举措,并逐步解决质量文化内化为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不到位,学校内部院系等办学实体质量意识淡薄等问题。

三、实践路向:地方高校“省导校主、内外联动”专业建设机制实践案例

前身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的云南师范大学,84年的光荣办学历史赋予了其深厚的办学思想底蕴和实践自信。云南师范大学在全国率先创建了学校主体、云南省教育评估院监测指导“双轮驱动”“两个轮子一起转”的“双轮脚踏车”本科专业建设模式(见图1),构建了教育主管部门实施外部质量监测指导,学校内部实施评价调整优化的本科专业建设合作体制和“目标一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以协调性和适应性为目的,促进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同向发展;同时,又使合作双方无论在组织层面还是在个体层面均切实感受到了合作的成效和必要性,保证了合作的长效性。

图1 云南师范大学高质量专业建设机制结构图

(一)顶层设计:以“本科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为总体目标

高等教育质量观在我国演变的历史向度显示,1993年,“内涵式发展”的概念首次见诸于国务院转批的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进入21世纪以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目标被正式提上议程。2011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对高等教育质量行动作了具体部署;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描绘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宏伟蓝图[6]。由此可知,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的鲜明特征,也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新的历史定位。根据《云南师范大学建设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有表述为“高等教育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叠加期、创新驱动突破期、发展布局优化期、政策红利收获期、大学治理提升期,面临着新形势、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新目标、新要求。科学研判‘形’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确定了学校发展的主基调。

这里的“高质量”,是从达标质量观到卓越质量观的跨越,体现在追求学术水平卓著、社会声望显赫,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一流。落实在办学的基本载体专业上,是以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和高质量的专业建设水平为基础,来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作为承担着地方最基层人才培养重任的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一要考虑人的全面发展,二要考虑地方发展的需求。要建立合理的专业结构、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设计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和教学管理队伍、抓好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实验平台和实践基地、完善专业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等内容[7],以此落实本科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愿景契合:教育主管部门与地方高校形成教育事业共同体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提出的“共同体”概念,认为共同体是由某种积极的关系而形成的群体, 是统一对内对外发挥作用的结合关系,是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组合[8]。在人类的教育活动中,这种积极的关系,是以教育不同主体间共同的教育信仰为基础,基于共同的教育信仰,在这样的精神下,意识到产生的教育行为不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整个群体,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实现教育目标。我们呼唤这样一种状态, 社会每个主体都能够承担起教育的责任, 能够把对教育的责任纳入主体行动之中, 使之成为一种内发的自觉行为[9]。学校是现代社会中实现社会功能的教育中心,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下迅猛发展的社会需要,学校需要敞开校门,与外界形成一种教育共同体的合力机制,使教育活动中的利益相关主体达成一种“价值共识”。在这种合力机制下,完善组织机构、活动规章、各项制度规则、人员责任等,共同将教育活动上升成为具有严密系统的组织活动、人员规范、时间有秩序且评价制度完善的教育事业。通过合理的合作交往机制使教育主体间产生信任和达成共识,在“共同的教育事业”追求下,联结而成“教育事业共同体”。本着形成“教育事业共同体”,融合集成学校本科教育的主体职能和云南省教育评估院监测指导本科教育的主要功能,创建“省导校主、内外联动”的本科教育事业共同体,探索实践以省主管部门外部质量监测为指导,以学校自身的内部评价建设为核心的本科专业建设“双轮驱动”模式,形成了专业建设的内外联动机制。学校制定围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的14个管理制度,着力构建以项目为载体、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双轮驱动”“两个轮子一起转”的“双轮脚踏车”本科专业建设模式。

(三)动态融合:教育质量的内部建设评价结合外部质量监测指导

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然而,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践过程中,教育质量相关的评价监测指标是相对稳定的,其评价的结果也仅是在特定的时间具有客观性。停留在静态的节点上,忽略教育发展过程不能真正解决教育质量提升中出现的问题,出现了滞后性[10]。这就需要教育内外部的质量监测机制具有动态性,以便真正反映教育质量问题和促进教育质量提高。高校建立符合地方省情的本科教育质量保障提升机制,并建立定期工作会商制度,动态有机融合校内外本科教育质量监测调控机制,以动态的思维审视、协调、解决教育合作事项,形成内外联动、运行高效、职责明晰、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各级各类教育评估(评价)及服务项目,需要高校积极协助,参与拟定教育质量监测标准,实施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指导教育评估业务工作,开展教育评估的相关培训和交流,组织并指导开展教育标准研究、制定和发布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帮助高校深化教与学的方式改革,完善质量评价保障体系,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激发高校追求卓越、引导高校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高校通过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等方式,推进教学改革,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双方合作全力推进专业建设进程中,课程、教材、教学和评价方式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研究、管理决策水平。在《云南省教育评估院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合作协议》中体现了教育主管部门在研究制定教育评估政策过程中,保障不定期联动高校专家学者开展教育评估理论与政策研究,提供决策与管理咨询、重大建设项目研究论证、科研攻关、教育发展规划等,并为高校专家学者及研究人员开展各类考察、调研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在动态协助的过程中,修正教育主体之间的对教育质量认知的偏差,保障教育质量监测的可行性、准确性,为教育质量的提升创建优质的环境。

(四)双向联动:助力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机制

我国的机制普遍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严密有序地贯彻执行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和政策意图,二是认同上层的价值观念制度,并建立和强化这种向心力[11]。教育系统中同样存在这样的特征,地方高校往往自上而下地执行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容易“一刀切”。但是,各高校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匹配制度要素之间差异极大,全面执行和有效提升建设质量之间矛盾凸显。这种权威体制的组织形式下的机械执行往往难以激发高校的内生动力,反而出现“认认真真走过场,踏踏实实搞形式”。面对办学实践中的诉求与期待,需要两者在动态过程中不断调整,在决策与执行之间建立起统一性与灵活性动态平衡的关系。云南师范大学有机融合校内外本科教育质量监测调控与保障,通过建立“规划—实施—评价—反馈—改进—验证—改进”的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机制,以实现本科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闭环式螺旋上升。通过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双向联动”“双轮驱动”的本科教育质量提升机制,有效突破了传统的自上而下单向性、机械刚性的机制障碍。

(五)“稳”“动”转换:构建自适应的“四位一体”专业建设调控体系

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中,高校专业的建设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又要不断进行动态调整,而不是发现问题就一刀切直接撤销专业,才能以更加合理的专业结构、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来适应社会需求。在探索专业“稳”“动”调控的实现路径中,云南师范大学构建了自适应的“四位一体”的专业建设调控体系,即在宏观层面上健全完善了“专业预警、专业综合评价、专业认证、学生自主选择”“四位一体”的专业建设自我调节机制;在微观层面高校专业的具体发展实践上,建立了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学校先后制定了有关实施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师范类专业核心课程评估、本科专业预警实施、专业综合评价奖励、学分制改革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实施、专业负责人选聘办法、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教学科研高级别项目和高水平成果奖励暂行办法、教学项目及成果奖励暂行办法等系列制度文件并全面实施。一是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专业建设的动力机制,从招生、师资队伍、教学改革与建设、教学成效、就业等方面对专业进行评价和预警。二是建立激励约束导向机制,将生均本科教学业务费、学费标准、招生计划、奖励性绩效、教学年度考核、人才引进等方面与专业综合评价结果与挂钩,体现以扶优扶强、扶需扶特、淘汰落后[12]128-130。三是实施专业负责人制度,专业负责人与学校签订《专业发展规划书》。以通过专业认证为基本目标,自主研判专业的实际情况,自我评估专业发展的状况,自我设定专业发展的目标,通过专家论证后执行,并接受中期检查与年度考评。四是以深化学分制进行系统改革,实行大类分流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机制,即可让学生有条件跨学科、跨专业学习以及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安排学业进程,破除“刚性”的量化评价质量提升保障政策举措与学校多样性、发展性、内生性等特质“柔性”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从而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师生内生动力[12]128-130。通过以上措施来保障专业的质量,又能够不直接干预专业的发展和管理,用一种倒逼的机制来促使专业进行自我规划、自我控制、自主调整、积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重新定义了学校层面和学院层面以及专业层面之间的关系。

“省导校主、内外联动”专业建设机制实施收效显著。近年来,云南师范大学专业结构持续优化,自身办学定位和优势特色进一步凸显;93个本科专业调整至75个,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招生专业总数的62.7%。其中,师范培养专业入选率为91.3%,在全省“增A去D”计划中,学校D类专业清零,B类专业5个,2个专业获一流专业建设支持,2个专业获新兴专业建设支持。学校形成了从特色到一流、从引领到卓越的高质量本科教育共同价值引领和文化追求。

四、结论

地方高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创建“省导校主、内外联动”本科专业建设质量监测与保障机制,探索服务型的专业建设监测指导模式的实践证明,专业建设的高质量推进需要更新并开放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学校同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合作,共同构建本科专业建设机制和模式。突破本科教育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条块分割和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关键点在于挖掘构建能持之以恒地不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营造本科教育校园质量文化,创生具有鲜明特色的本科专业建设内部驱动力。诚然,专业建设机制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随着实践中的主体、要素的变化而变化,通过主体之间互动方式的变化也会发生演变。“省导校主、内外联动”专业建设机制的推广要注意考虑其构成主体、要素及其互动方式;考虑推进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实施细节,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才能更好更有效地促进专业高质量建设。

猜你喜欢
机制专业质量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质量投诉超六成
皮革机制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