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期实施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2-09-15 05:37李会周国庆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无痛分娩产程产后

李会,周国庆

1.金乡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山东济宁 272200;2.金乡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麻醉科,山东济宁 272200

分娩疼痛主要是指产妇在进行分娩时,一种复杂性的身心活动,分娩疼痛的疼痛程度较为强烈,且持续的时间较长,往往会给产妇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精神紧张,从而致使机体出现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血压快速上升等,致使胎盘的供血不足,情况严重时,还容易导致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对产妇的身心都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1-5]。而为了尽量减少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发生的风险,无痛分娩被广泛应用于产妇分娩中[6-8]。临床中常规分娩就是产妇进行分娩时不采用任何的镇痛药物,无痛分娩就是利用镇痛药物,帮助产妇患者疼痛进行分娩[7-10]。通常都是在第一产程的活跃期,宫口开至3 cm时,给予镇痛药物,但是宫口在开至1~2 cm时的疼痛是无法利用镇痛药物进行缓解的[11-13]。相关研究表示,镇痛药物不应该只能到宫口开至3 cm时才应用,在潜伏期时应用分娩镇痛,对母婴结局更为有利[14]。基于此,本文选取2019年1月—2021年9月在金乡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待产的180例产妇,潜伏期实施无痛分娩对产程、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提升自然分娩率,改善母婴结局提高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在本院待产的1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90例。其中常规组年龄22~37岁,平均(28.06±1.55)岁;孕周38~41周,平均(40.03±0.05)周。研究组年龄23~38岁,平均(29.11±1.43)岁;孕周39~42周,平均(40.09±0.11)周。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单胎;足月妊娠;潜伏期前已入院;有无痛分娩的意愿;知晓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多胎妊娠者;骨盆异常者;合并有妊娠并发症等一系列剖宫产指征者;精神类疾病者。

1.3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分娩,给予心电监护,吸氧、监测体征等一系列常规干预,不采用任何的镇痛药物进行阴道试产。两组阴道试产过程中均给予常规助产,阴道分娩失败的产妇给予辅助生产,产后给予常规护理。

研究组采用无痛分娩,密切观察产妇的宫口情况,在潜伏期时(宫口开至1~2 cm)时,进行无痛分娩,采用椎管内麻醉,在L3~L4的间隙进行穿刺,镇痛药物选择2%的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31021072),剂量为3 mL。观察产妇的情况,无任何异常情况后,给予枸缘酸芬太尼注射液15 µg、0.75%的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03636)1.5 mg、稀释到1.5 mL的脑脊液,蛛网膜下腔注射,待麻醉药效起效后,连接入自控式的镇痛泵,给予镇痛给药,镇痛药物选择芬太尼85 µg、0.75%的罗哌卡因73.5 mg加0.9%的氯化钠注射液配置到100 mL,以7 mL/h的速度,进行持续地泵入,在此期间产妇有明显的疼痛时,可追加药物,追加量在6 mL/次。在胎儿分娩出后,给予药物镇痛,镇痛时间由潜伏期至产后约2 h。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记录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并对比。

②观察记录产妇的妊娠结局,包括自然分娩、剖宫产、阴道助产、会阴侧切、产后大出血等。

③观察记录新生儿发生的不良情况,包括胎粪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

④采用视觉模拟法对产妇产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0分:无疼痛;1~3分:轻度疼痛,但不影响生活工作;4~6分:中度疼痛,影响工作;7~10分:重度疼痛,影响生活、工作;分值越高产后疼痛程度越重。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生产时间、产后出血量对比

研究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研究组的第三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生产时间、产后出血量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production time and postpartum hemorrha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两组产妇生产时间、产后出血量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production time and postpartum hemorrha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常规组(n=90)研究组(n=90)t值P值第一产程(h)9.68±2.21 8.01±1.54 5.882<0.001第二产程(h)7.24±3.43 1.03±0.16 17.157<0.001第三产程(h)2.26±1.04 2.06±0.97 1.334 0.092总产程(h)19.18±6.59 11.10±2.67 10.781<0.001产后出血量(mL)237.24±129.85 223.71±112.58 0.747 0.456

2.2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对比

常规组的自然分娩率为57.78%,低于研究组的74.44%,剖宫产率为16.67%,高于研究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产后大出血率为4.44%,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会阴侧切率和阴道助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对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maternal pregnancy outco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两组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对比

常规组共9例发生不良情况,胎儿窘迫3例,新生儿窒息2例,胎粪污染4例,总发生率为10.00%;研究组共发生2例不良情况,胎儿窘迫2例,总发生率为2.22%。两组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对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adverse condi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4 两组产妇产后疼痛评分对比

研究组产妇产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产后疼痛评分对比[(±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postpartum pai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表4 两组产妇产后疼痛评分对比[(±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postpartum pai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组别常规组(n=90)研究组(n=90)t值P值疼痛评分8.68±1.38 6.31±1.22 12.207<0.001

3 讨论

分娩疼痛主要有两大发生机制,一种是生理,一种是心理。在生理机制中,第一产程时,子宫的平滑肌收缩,宫颈扩张,会对宫颈造成极大的刺激,从而出现子宫局部的缺氧、缺血,而缺氧、缺血会使引发疼痛感的一系列低氧代谢物快速增加;在第二产程时,胎儿会对产妇的各个器官组织进行挤压,从而加剧了分娩的疼痛[15]。而在心理上,产妇在分娩时容易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各种负面情绪,极容易释放吸氧代谢物,从而使得疼痛加剧。分娩疼痛会造成不良的母婴结局,因此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帮助其减轻分娩时的疼痛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16-17]。

在相关学者的研究中,在潜伏期采用腰-硬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帮助产妇进行无痛分娩,第一产程(8.04±1.51)h、第二产程(1.06±0.17)h、分娩期间VAS评分(4.25±0.61)分与本研究结果中第一产程(8.01±1.54)h、第二产程(1.03±0.16)h、分娩期间VAS评分(6.31±1.22)分的数据基本一致。王金莲等[14]的研究数据: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的第三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研究中产程时间结果具有一致性。叶敏婷[16]的研究结果中常规分娩组的自然分娩率58.67%(88/150)低于无痛分娩组的73.33%(110/150)(P<0.05);常 规 分 娩 组 的 剖 宫 产 率16.00%(24/150)高于无痛分娩组的8.00%(12/150)(P<0.05)。本研究中研究组的产后大出血率4.44%(4/9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4.44%(13/90)(P<0.05);两组的会阴侧切率和阴道助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叶敏婷研究数据结果相一致。此外,本研究中常规组共发生9例不良反应情况,胎儿窘迫3例,新生儿窒息2例,胎粪污染4例,总发生率10.00%;研究组共发生2例不良情况,胎儿窘迫2例,总发生率为2.22%。两组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可以得出,在潜伏期对产妇实施无痛分娩,能够根据产妇的疼痛程度调整用药的剂量,具有给药便捷的特点,从而显著缩短产程时间;药效会贯穿整个产程,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从而将分娩疼痛对母婴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分娩疼痛是导致大部分产妇选择剖宫产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给予产妇无痛分娩,能够有效减少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率,这一结论本研究也已验证,且与相关学者研究数据对比结果一致,均证明无痛分娩能够有效缩短产妇产程,减少剖宫产的干预。

综上所述,潜伏期采用无痛分娩对产妇实施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产程时间及剖宫产率,且不会给新生儿带来明显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产程产后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观察无痛分娩产妇使用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无痛分娩真的不疼吗?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