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胶体果胶铋颗粒治疗小儿慢性胃炎疗效转归及安全性

2022-09-15 05:37陈湘燕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螺杆菌三联幽门

陈湘燕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贵州贵阳 550014

小儿慢性胃炎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疾病是指在各种原因综合作用下,导致患儿胃黏膜受损,致使患儿出现的一种慢性炎症。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日常生活中饮食不洁、饮食不规律都有可能导致小儿慢性胃炎的发生[1-3]。临床研究统计调查显示,本病的发病率较前明显升高,导致这种病情出现的原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代谢产物的多方面因素有较为密切的关联,这就会导致患儿出现慢性胃黏膜炎性转变。随着近年来人们饮食和生活习惯的逐渐改变[4-5],本病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而患儿在发病时临床症状以腹痛和腹胀为主,且患儿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儿的治疗难度增加[6-8]。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门诊中自愿入组的100例确诊为小儿慢性胃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在对小儿慢性胃炎患儿进行治疗时,选择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果胶铋进行治疗的效果,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对患儿生活质量和总有效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门诊中自愿入组的100例确诊为小儿慢性胃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50例,开展前瞻性对照研究。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6~14岁,平均(10.0±1.2)岁;研究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6~14岁,平均(10.5±1.8)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计划已经上交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得以实施。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小儿慢性胃炎诊断标准者;②意识清楚,未昏迷者;③神经功能缺损无进展者;④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昏迷患儿;②有严重的心、肝、肾合并症或严重感染患儿;③发病前有影响功能恢复的神经或肌肉骨骼疾病患儿;④不伴运动功能障碍患儿;⑤家属不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对照组患儿:每日口服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20056108)进行治疗,用药剂量为0.6~0.8 mg/(kg·d),1次/d;口服阿莫西林(国药准字H20113028)对患儿进行治疗,用药剂量为50 mg/(kg·d),用药3次/d;同时应用克拉霉素(国药准字H20113301)进行治疗,患口服用药,用药剂量为15~20 mg/(kg·d),用药2次/d;

观察组在口服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的基础上,加用果胶铋(国药准字H20066851)进行治疗,4~6 mg/kg·d分3次口服,患儿早、中、晚餐前30 min用药1次。2周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指标

在治疗完成后,由医务人员对所有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记录。生活质量评分主要包含患儿的胃肠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状态3个选项,单项评分值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儿的对应生活质量项目越优。

对比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包括D-二聚体(D-Dimer,DD)、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完成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医务人员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状况进行评估,确认患儿的HP感染阳性转阴,患儿的病灶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完成后,患儿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患儿的日常饮食状况恢复良好,经胃镜检测其病灶减小面积超过60%;无效:胃镜检测病灶未变化,患儿的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患儿胃黏膜出血和糜烂症状未见缓解。(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总有效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研究组的心理状态、社会功能、胃肠道功能评分及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表1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组别对照组(n=50)研究组(n=50)t值P值心理状态65.65±5.12 81.98±4.25 17.353<0.001社会功能68.62±6.85 83.45±4.68 12.640<0.001胃肠道功能73.45±4.65 85.69±6.85 10.453<0.001

表2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表2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组别研究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DD(µg/mL)治疗前0.78±0.25 0.81±0.33 0.512 0.609治疗后0.25±0.02 0.48±0.21 7.709<0.001 IL-6(ng/L)治疗前85.98±3.58 85.96±3.61 0.027 0.977治疗后61.63±12.03 72.63±16.21 3.853<0.001 CRP(pg/mL)治疗前3.63±0.48 3.59±0.36 0.471 0.638治疗后1.61±0.13 0.62±0.11 41.107<0.001

2.2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对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9],这种病原菌的感染与诸多因素密切相关,而在对患儿进行实际治疗时,诸多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治后复发依旧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状况,而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治后,复发与原始感染菌再燃或新菌株再感染有密切的关联[10]。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和两种抗菌药物的三联疗法是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种首选方案[11],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的不断开展,三联疗法在使用过程中的整体效果在不断降低[12]。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亚洲人中采用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治疗,其根除率有明显降低,目前临床上的总体根除率大约为77%左右,而这一结果低于临床上80%的可接受根除率[13]。医务人员在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判断时发现,由于各种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普及和应用,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上升成为了三联疗法根除率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经不完全统计发现幽门螺杆菌对于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耐药率都达到了20%,甚至达到了60%,并且有部分幽门螺杆菌对于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的特征[5]。如果患儿在接受治疗时,需要选择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此时需按照要求接受药物敏感实验,而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在三联用药的基础上增加果胶铋进行治疗,能够使患儿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14]。含铋剂的四联疗法是克拉霉素高耐药地区的首选治疗方案,而在进行治疗时,若某地区的克拉霉素耐药率较低,则建议患儿选择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在一般情况下也推荐含铋剂四联疗法为一线的治疗药物,这种治疗方式的疗程大约为10~14 d,而具体的用药可以根据患儿的状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在进行实际治疗时,患儿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大便呈黑色,但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00%,相较于对照组的76.00%来说明显更高(P<0.05),在贾渭等[15]的研究结果中发现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60%,明显低于研究组内的89%,其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相似度,提示本次研究具有较高可信度。在近年的临床研究中发现病原菌的再燃或者新菌株的再感染,对于医务人员了解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来说,有着极为正确的指导意义,工作人员需要寻找合理的对策,通过有效的治疗和预防[16-18],尽量对感染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在对小儿慢性胃炎患儿进行实际治疗时,将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果胶铋四联应用于患儿的治疗中能够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降低患儿的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螺杆菌三联幽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一站式”三联CTA诊断急诊胸痛的临床意义
山西浮山县:“三联模式”打造生猪品牌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幽门凿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中的应用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