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工坊有大能量 奋斗致富新气象

2022-09-17 07:43郑夏忆通讯员徐财科
浙江共产党员 2022年8期
关键词:共富白鹅工坊

本刊记者/郑夏忆 通讯员/徐财科

在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陈黄村,有一片200 亩的鲜切花生产种植基地。8月,正是一年中最忙的采收季。采收高峰期,这里每天有上百人同时采收,天天有集装箱车运送鲜切花。一个月时间里,该基地已出口菊花170万枝,销售额达250万元。

“最忙的时候,经常人手不足,幸亏有当地村民来帮忙。村民们干活一天,也能挣到几百元。”陈黄村党委书记叶剑飞告诉记者,村里探索的品牌带动式共富工坊,效应正在进一步放大,已吸纳70多名周边农户就业。

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过程中,“提低”是重中之重。共富工坊,正是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探索解决“提低”难题的一个尝试。宁波市充分发挥全域党建联盟工作起步早、基础好的优势,党建统领村企结对共建,因地制宜统筹整合资源,不断创新推进共富工坊建设。一条党建引领、产业为基、村企联动、多方共赢的“共富”新路正在形成。

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富美湾底”共富工坊发展现代农业带动村民增收/宁波市委组织部供图

党建统领建立标准体系

一边是农村低收入群体缺工作,一边是部分制造业企业缺工人,奉化区大堰镇串起一条信息连通的纽带。通过制定《大堰镇贯彻落实“阳光行动”实施方案》,利用微信平台开通“堰上阳光”经纪人小程序,逐步完善企业、经纪人、从业者三方基础信息库,加强政府、市场、加工点、从业者四方信息互通,持续激发村民参与来料加工的内生动力。

据宁波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宁波市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共同富裕,探索构建了“一统六富三十六场景”共富工坊建设宁波标准指引体系。“一”是党建统领,“六”是集齐“六富”要素,“三十六”是按照来料加工、定向招工、电商直播、农旅融合、品牌带动、产业赋能等六大类型模式,实践摸索出的36个主题实践场景。“具体就是以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综合集成各方政策、资源、力量和抓手举措,明确有一支创富团队、有一批带富项目、有一群帮富对象、有一名助富专员、有一个造富基地、有一套致富报表的‘六富”要素体系,指导各地加强共富工坊标准化建设,以六大共富工坊类型模式为基准,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建设,选树推广首批36个典型案例实践场景。”

此外,宁波注重对产业形态的引导培育,还重点引进开发低碳环保等农旅业态或科技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并依托全域党建联盟加强村与企业、村与社会组织等结对共建,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实质作用,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共富优势,助力率先走好高质量发展下的共富之路。

共建共享打造有机整体

“象山白鹅”是国内驰名的优秀地方良种,先后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象山县东陈乡党委为了打响品牌,建设“白鹅产业”共富工坊,引导具有一定资金基础和管理能力的养殖带头人,就近吸纳3-10户低收入农户组成共富联盟,抱团发展白鹅产业。

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参与,今年的“象山白鹅节”与往年大有不同,借助新媒体线上直播,采用沙画视频让观众感受趣味“白鹅传说”,连线观看“白鹅开荤、端午送鹅”等民俗文化,打响了“象山白鹅”品牌IP,为白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深化工农互促、城乡互补,探索发展共富工坊各参与主体互利共赢合作路径,推动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宁波市探索共富工坊的“三步走”破题解法。“一是将生产加工环节、优质产业资源等引导延伸至农村,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技能培训机会,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低收入群体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二是加强村集体与企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商会等的深度合作,通过品牌化运营促集体增富;三是串联上下游企业、周边村庄资源,整合推动整个产业链支持工坊建设。”宁波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不打卡、不离家、不需高技能”,正好满足低收入群体需求;“投入不增、产能提升”,也让一些有简单加工需求的企业弥补了产能。基层党组织通过共富工坊盘活乡村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并解决了就业岗位精准“提低”,构筑出一个“创富”有机整体。

要素支撑拓宽致富通道

“有了一技之长,我们也能凭技术去赚钱了!”近日,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蚂蚁共富工坊的张妈妈很是开心,她和另外两个“工友”一起参与工坊组织的技能培训,通过了中级养老护理员资格考试,这意味着除了工坊里的手工活以外,她们还获取了另外的“谋生渠道”,闲置在家的农村劳动力有了脱贫之“术”。

推动共富工坊建设提质升级,要素支撑是关键。宁波通过充分调动发挥区域内人才、物流、平台等技术优势,补齐工坊建设运营的发展短板,激发乡村振兴澎湃活力。统筹农村指导员、驻村“第一书记”、助企服务员、联村干部、优秀选调生以及乡贤、技术专家、农艺大师等资源,县乡两级选派或聘请熟悉村情民意、懂得经营管理、具有专业背景的干部及人才担任“助富专员”,直接联系指导共富工坊建设。此外,链接物流资源,畅通“快车道”,以党建引领农村物流集成改革,推动实现快递进村、农货进城、就业富民。

今年3月,江北区洪塘街道在鞍山村建立了“共富直播坊”。通过开展红色直播、助农直播等特色直播,推动鞍山村逐渐成为网络主播培训实践基地和农产品直播销售中心,实现了项目、流量的“双导入”和村民、村集体的“双增收”。“链接电商资源,拓宽销售渠道,加速产品流通,也是推进共富工坊的有效抓手。”宁波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宁波还建立一系列制度机制,以数字化手段为共富工坊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真正将共富工坊打造成强村之坊、富民之坊、助企之坊。当前,宁波市共建成共富工坊213 个,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7000多人和低收入群体人员852人,有效实现带富一方,奋力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

在宁海县葛家村“艺起富”共富工坊,乡建人才、艺术家入户指导村民开展创意布艺公仔制作/宁海县委组织部供图

猜你喜欢
共富白鹅工坊
“忘恩负义”的大白鹅
一图读懂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
大白鹅
拱墅区大关街道:“同心共富四会联盟”成立
凝聚共富力量 谱写发展新篇
杭州市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乡村振兴样板产业共富硕果
一只大白鹅
星月工坊
星月工坊
白鹅写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