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分析与思考
——基于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服务平台数据分析

2022-09-27 05:53
关键词:仿真技术实验教学实验

邢 江

(海南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2018年,中共中央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1]。同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2]。2019年4月29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在天津正式启动,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3]。不难看出,“新文科”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目前,关于新文科的认知,越来越清晰。大家普遍认同,新文科是学科间的深度融合,是文科与理科、人文与科技的融合[4]。正如斯蒂芬·怀特所言,如果忽视数学和计算机语言,那么人文教育就不再是完整的[5]。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6]。在新文科建设中,计算机技术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过去在理工科专业里,不可或缺的实验室,也开始走进文科专业。

计算机图形学之父、虚拟现实技术先驱Ivan Sutherland,早在1965年,就提出设想,通过某种新的显示技术,用户不仅可以沉浸在数字虚拟环境之中,而且还可以与之进行交互[7]。1993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威廉·伍尔夫博士曾提出的虚拟实验室概念,即“一个没有围墙的中心,在这个中心里,研究人员可以在不考虑物理位置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与同事互动,访问仪器,共享数据和计算资源……”[8~10]。

本文通过抓取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服务平台①(简称“共享平台”,下同)的数据②,对新闻传播类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简称“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下同)进行详细分析。基于所获取的数据,对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团队负责人、所在地域和所属院校进行课程的整体分析,从课程所属专业、实验类型、共享和互动等角度深入剖析课程的建设路径,进而找出切实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议。

1 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整体分析

共享平台的数据显示,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申请年份分别是2018、2019和2021年,课程门数分别为21、24和1门。新闻传播类(归属文学类)获得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简称“一流课程”,下同)共计22项,如图1所示。

图1 一流课程数量(前30位)按专业分类统计图④

1.1 课程负责人特点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的建设无疑是复杂的,唯有通过团队的力量,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水平。课程负责人,毫无疑问是课程团队的核心。下面通过抓取共享平台的数据,分别对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负责人数据的职称、学位和职务等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如图2、图3和图4所示。

图2 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负责人职称统计图

图3 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负责人学位统计图

图4 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负责人职务统计图

不难看出,这些课程的负责人绝大多数有高级职称,大多有博士学位和副院长以上职务,而且都是一线教学骨干。此类现象,在已认定的一流课程中更加明显。综合以上情况来看,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要求负责人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实践教学经验也必须丰富。这些都是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充分发挥实效的基础。不仅如此,绝大多数课程的负责人都需有较高行政职务。这样有助于协调各方资源,为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2 课程的地域分布

根据我国经济区域划分[11],对新闻传播类申报的46门课程所在地域和城市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图5和图6所示。

图5 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区域分布统计图

图6 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城市分布统计图

1.3 学校的办学水平分布

从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所属学校来看,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合计申报26门,普通本科高校合计申报20门。而在这46门课程中,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共有14门课程获得一流课程认定,而普通本科高校则有8门课程获得认定,如图7所示。

图7 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所属学校办学水平分类统计图

2 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分析

2.1 课程的专业分布

通过共享平台的数据,梳理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所属专业相关信息,为后续申报工作提供参考。截止目前,新闻学19门,广播电视学12门,传播学7门,网络与新媒体5门,编辑出版学2门,广告学1门。

2.2 课程的类型分析

对现有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实现原理进行分析,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场景虚拟、流程虚拟和设备虚拟。其中,有24门课程属于场景虚拟,16门课程属于流程虚拟,6门课程属于设备虚拟。

场景虚拟,通常是指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构造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件的虚拟场景。毫无疑问,在实际教学中很难有效抵达此类真实场景,比如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局部战争等等。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通过虚拟场景,学生可以直达过去很难体验的新闻现场,获得宝贵的职业体验,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比如,2019年暨南大学申报获批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新闻采访虚拟仿真教学》就属于突发事件报道的场景虚拟。该项目提供在公共卫生事件情景下进入虚拟新闻现场的机会,体验现场采访的各个环节,锻炼学生在类似环境下的新闻采写与信息核查能力。

流程虚拟,通常是指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模拟传媒工作环境下的业务流程。显然,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让新闻传播类的学生切实体会媒体实际的业务流程。即便学生去传媒机构实习,往往也很少有机会体验完整的业务流程。而虚拟现实技术所提供的沉浸感和交互性,使得这一难题正在得到有效改善。有了虚拟仿真技术的加持,学生有了更多实践机会,切入业务流程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从而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比如2018年浙江传媒学院申报获批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多讯道导播虚拟仿真实验》,就是比较典型的流程虚拟类项目。该项目依托浙传云,通过虚拟仿真演播室、虚拟导播系统,虚实结合,开展导播实验教学。

设备虚拟,通常是指对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所需要的专业设备的虚拟,比如广播电视摄像等专业设备。比如2019年华南师范大学申报获批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无人机航拍云台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属于设备虚拟类项目。该项目运用无人机虚拟航拍云台技术,通过虚实结合、以虚补实,培养学生掌握无人机云台操作技巧,提升影视创作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2.3 课程的使用与共享情况分析

1)课程的使用情况

在实验教学中,通常可将实验人次视为实验资源是否得到有效使用的标志之一。在已申报的46门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中,有29门的实验人次在100以上,其中有9门的实验人次在1 000以上。有16门课程的实验人次在12以下,其中有13门课程的实验人次为0.具体情况,如图8所示。

考虑教学的实际、申报的时间和专业的特点,结合图8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整体运转正常,有部分课程的实验人次偏少。如果将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中实验人次最多的10门课程,与共享平台中实验人次最多的10门课程放在一起对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如图9所示。

图8 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实验人次分类统计图

图9 新闻传播类与共享平台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实验人次前10对比统计图

2)课程的共享情况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加强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持续服务和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8〕56号文件精神,虚拟实验教学项目的校外实验人次,是重要的衡量标准。通过抓取共享平台的学科共享数据,分析新闻传播类申报课程的共享情况。前三位分享情况,辽宁大学《融媒体大型主题直播报道虚拟仿真实验》、闽江学院《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创意视频广告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和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突发事件新闻全景报道虚拟仿真实验》的校外实验人次分别为5 319、4 605和2 354人次。在已申报的46门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中,有23门课程的校外实验人次不足30,其中14门课程的校外实验人次为0.图10展示的是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校外实验人次最多的是10门课程。

分析整个共享平台课程的分享数据,校外实验人次最多的可达到112 511人次,前30门课程的校外实验人次都超过1万人次,如图11所示。这两组数据表明,新闻传播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整体分享率并不高。

2.4 课程的互动分析

传统的教学,强调以老师为中心,缺乏有效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在新媒体时代,教学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师生互动更加方便。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中,大家可以通过点赞、收藏和评论来实现互动。通过点赞,可以表达对内容的认同或赞赏,也可以是促进交流的一种形式。正如Hayes所言,点赞是一种无需特定语言,但却能促进交流的行为[12]。类似的,收藏也是一种行为。收藏的对象可以是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物体,也可以是虚拟世界的信息。收藏行为,尽管成因复杂,表现多样,但大多数都代表对收藏对象的某种认可。

共享平台的数据显示,在46门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中,点赞收藏数大于1 000,有18门。在这18门课程中,获得认定的有10门。比如点赞收藏数最多的是7 403,来自同济大学申报并获批的《城市风险突发事件新闻全景报道虚拟仿真实验》。有5门课程的点赞收藏数不足40.在46门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中,评论数最多的只有218条,41门课程的评论数在10条以下,其中32门课程的评论数为0.具体情况,如图12所示。

图12 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点赞收藏数和评论数统计图

图12的数据表明,一方面,点赞收藏数这项数据整体表现不错,说明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认可虚拟仿真实验。另一方面,评论数普遍偏少,说明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3 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综合上述分析,共享平台上的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虽然实验类型、实验内容和所属专业等各有不同,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已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内容趋同、研发乏力、师生互动不足和资源共享率低等问题。

3.1 课程内容趋同

目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都是由高校相关院系根据自身学科发展,自行建设,然后再报送教育部参与评选,力求获得认定。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虚拟仿真技术鲜明的理工特色,以及文科类专业(含新闻传播类)自身缺乏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申报建设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无论是在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内容,还是后期维护等方面,都需要借助研发企业的力量。对比已申报的46门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我们发现,这些课程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基本相似,虚拟仿真技术的运用大同小异,进而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无法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一方面,文科院系对于虚拟仿真技术不太了解,无法提出有针对性的需求;另一方面,研发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所研发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不能真正满足相关专业的需要。应该说,校企双方对虚拟仿真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偏差。我们知道,虚拟仿真技术之所以能在现代教育中的受到追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所带来的沉浸感和交互性。而现有的新闻传播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所构建的虚拟环境、流程和设备,都比较侧重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技术所带来的沉浸感和交互性,无法有效满足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和业界的实际需要。

3.2 课程共享不足

共享平台对平台上的项目服务情况(包括对外联通)进行持续监控。数据显示,新闻传播类课程,校外实验人次、实验人次、做实验人数和实验通过率等项指标,确实没有理工类课程那么亮眼,甚至有部分课程的数据偏低,实际共享比率还有待提高,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一方面,虽然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服务规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技术接口规范》,但是就目前的实际建设情况而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大多局限于课程所在高校,辐射范围较小。另一方面,项目建设所带来的知识产权归属不明晰,是制约资源共享的关键因素。此外,对于新闻传播类专业而言,非常缺乏系统二次开发的能力,而这也是影响资源共享的重要因素。

3.3 课程互动程度低

虚拟仿真技术,特别是三维虚拟仿真实验所营造的空间感、实时交互性和沉浸感等特性,都是传统实验无法比拟的。共享平台上的新闻传播类项目,在交互技术运用方面,大多还停留在鼠标、键盘等传统交互设备。在复杂的输入需求面前,传统交互设备就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实验参与者的主动性就很难调动起来,进而影响实验体验感。

4 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思考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无疑有助于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夯实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家推动学科融合时代背景下,需要抓住虚拟仿真技术发展的契机,积极寻求合适的路径,推动新闻传播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开创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新局面。

1)建立符合新闻传播专业建设需要的融合人才队伍

计算机技术是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核心,比如AR、VR、MR、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显然,学科的差异,专业的壁垒,是新闻传播学这样的文科专业难以应对的。因此,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建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建设一支有着较强技术素养和新闻专业素养的师资队伍。一方面,积极引进有志于新闻传播学专业建设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丰富新闻传播学教学人才队伍。唯有如此,才能让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可持续发展,进而成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真正需要的助推器。另一方面,不能墨守成规,需要因地制宜,制定灵活的考核激励政策,比如虚拟实验室建设成果、指导学生竞赛等等,都可以作为业绩考核或职称晋升指标,这样有助于激发引进人才的创造力,积极融入到新闻传播学专业建设当中。

2)挖掘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共享平台的数据和深入了解新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从技术角度来看,一方面,建议将AR、VR和MR等技术及时运用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的研发上,特别是构建具有真实感的虚拟空间,这样有助于发挥虚拟仿真技术在营造沉浸感上的优势。另一方面,建议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中,重视信息的交互、分享功能的研发,比如在信息交互环节,可引入语音识别、语音或视频即时通讯等。在信息分享环节,不局限于常规的文档或图片下载,可以考虑实时推送动态图形和视频等等。

3)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平台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才是课程健康发展的基石。一方面,建议继续夯实国家虚拟仿真实验共享平台。加强接入课程的管理,比如接入课程的日常运转数据监控,并纳入课程日常考核。除此之外,可以考核接入课程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收益情况。另一方面,为避免重复建设和发展失衡等情况出现,建议设立区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这样也可以保护立项高校、研发企业的知识产权,以及相关知识产权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以5G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以AR、VR、MR和XR为代表的虚拟现实技术,IT技术无疑正深刻改变着新闻行业和新闻传播学教育。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新闻传播学教学带来新的机遇。首先,它以学习参与者为中心,构建虚拟仿真环境。无论是学习体验,还是知识传播方式,都是前所未有的。其次,它突破了传统的学科限制,为新闻传播学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相信在IT技术的助力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项目将会对新闻传播学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为培养适应融媒体时代所需要的新闻人才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仿真技术实验教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做个怪怪长实验
虚拟仿真技术支持情景构建
基于仿真技术的信号平面布置验证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