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研究热点与前沿:基于Web of Sciense数据的实证研究

2022-10-15 04:13杨永勤冯巩李嵘孙雪梅陈敏贺娜
肝脏 2022年9期
关键词:变性纤维化发文

杨永勤 冯巩 李嵘 孙雪梅 陈敏 贺娜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ransient elastography,TE)已广泛用于评估肝脂肪变性和肝纤维化。TE的两个重要指标,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和肝脏硬度测量(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 LSM)可定量反映肝脂肪变性和肝纤维化程度[1,2]。

CiteSpace基于研究前沿与知识库之间时间变量的二重性,通过从研究前沿到知识库的时间映射,探索学科发展的动态机制,目前在国内医学领域已有应用[3,4]。本研究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对相关文献进行进行分析,为研究人员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趋势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参考。

资料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通过Citespace软件基于Web of Science对TE在NAFLD领域进行梳理和挖掘运用。研究数据取自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的核心集,检索主题词包括:TS=(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OR TS=(NAFLD) OR TS=(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OR TS=(NASH) OR TS=(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OR TS=(NAFL) OR TS=(fatty liver)和TS=(transient elastography) OR TS=(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 OR TS=(liver stiffness)。检索年限设定为从建库起至2021年。

二、参数设置

时间切片自1997年至2021年选择为“1”,主题词来源默认全选,阈值维持系统默认,并用关键路径法简化路径。数据筛选为Top50;突现词设置为Top45,应用CiteSpace中的突现检测,绘制突现词表格。

结 果

一、研究现状分析

(一)发文量 通过检索初步获得1704篇文献,经过剔除重复文献和不相关文献,最终获得了1685篇文献。文献记录最早从1997年开始,至2019年达到了最高峰,为262篇。图1为文献的发表量趋势图,TE在NAFLD领域的发文量总体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并且从2013年到2014年、2014年到2015年、2016年到2017年、2018年到2019年期间,发文量增加幅度较大。

图1 1997年至2021年TE在NAFLD领域的发文量

(二)国家/地区分布 图2为TE在NAFLD领域的国家/地区共现图谱。国家/地区共现图谱共形成了109个节点和421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715。发文量最高的是美国,第二为中国,第三是意大利,第四为日本,其余国家的发文量见表1。美国是中心度排名最高的国家,排序第二的是法国,排序第三的为中国,其余国家中心度排序见表1。由此可知,美国不仅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而且是该领域全球合作最紧密的国家之一。

图2 TE在NAFLD领域的国家/地区共现图谱

表1 NAFLD与TE研究国家/地区、机构前10名

(三)发文机构 图3为TE在NAFLD领域的发文机构共现图谱。发文机构共现图谱共形成了584个节点和1160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715。香港中文大学发文量最高,排序第二的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排序第三位是延世大学,其余见表1。中心度排名最高的是巴勒莫大学,排序第二的是悉尼大学,排序第三位的是香港中文大学,其余见表1。由此可知,香港中文大学不仅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而且是该领域全球合作最紧密的机构之一。

图3 TE在NAFLD领域的发文机构共现图谱

(四)作者及来源出版物 图4为TE在NAFLD领域的作者共现图谱。作者共现图谱共形成了795个节点和2338条连线。发文量最高的是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WONG VWS教授,发文量57篇;排序第二的是来自加州大学的Rohit Loomba教授,发文量46篇;第三是香港中文大学的Grace Lai-Hung Wong,发文量45篇。中心度排名最高的作者是ROHIT LOOMBA,中心度为0.07;第二是VICTOR DE LEDINGHEN,中心度是0.05;第三是MASATO YONEDA,中心度为0.05。

图4 TE在NAFLD领域的作者共现图谱

在来源出版物方面,引用次数排名最高的杂志是《HEPATOLOGY》,引用1428次;排序第二的是《J HEPATOL》,引用1302次;排序第三的是《GASTROENTEROLOGY》,引用1217次。

(五) 论文引用 一个领域被引次数多的文献是该领域的核心经典文献,可以称之为该领域的知识基础,能够相对稳定地反映出一个学科领域本质,有助于明确和预测研究前沿和动态趋势。本研究整理出前5名高被引文献,包括《EASL-ALEH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Non-invasive tests for evaluation of liver disease severity and prognosis》《Diagnosis of Fibrosis and Cirrhosis Using 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 (CAP): A Novel VCTE? Guided Ultrasonic Attenuation Measurement for the Evaluation of Hepatic Steatosis: Preliminary Study and Validation in a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 from Various Causess》。

二、研究热点分析

(一)研究热点梳理(关键词分布) 图5为TE在NAFLD领域的关键词共现图谱。高频词汇前5名分别是:瞬时弹性成像(Transient elastography)、纤维化(fibrosis)、诊断(diagnosis)、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脂肪变性(steatosis);中心度前5名分别有:瞬时弹性成像(Transient elastography)、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肝硬化(cirrhosis)、诊断(diagnosis)、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其余见表2。

图5 TE在NAFLD领域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2 NAFLD与TE研究关键词前10位

(二)研究热点聚类(关键词聚类) 通过对1997至2021年TE在NAFLD领域的关键词英文文献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对数自然率(LLR)算法对TE在NAFLD领域领域的不同聚类标签进行标识以确定研究热点,共得到189个节点,630条连线,密度为0.0355,模块值(Modularity Q)为0.6176,介于0~1之间,且大于0.3,说明划分出来的社团结构合理,平均轮廓值(Mean Silhouette)为0.8543>0.5 ,说明此次聚类合理。通过聚类分析可知,共得到了7个聚类,如图6所示。上述7个聚类代表了TE在NAFLD领域的7个重要方面。

图6 关键词聚类

(三)突现词(研究新兴领域) 突现(Burst detection)是指一个变量的值在短期内有很大变化。通过突现词探测得到45个突现词,观察其时间变化可发现TE在NAFLD领域研究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1997至2012年,突现词包括纤维化检测、血清标志物等;第2个阶段2013至2016年,突现词包括;可行性、荟萃分析、探头等;第3个阶段2017至2021年,突现词包括;流行病学、管理、相关性、危险因素等。见图7。

图7 突现词图谱

(四)研究热点演进(关键词聚类时区图) 图8为TE在NAFLD领域的时间线视图。可清晰得到各个聚类中文献的情况,聚类中文献越多,代表的聚类领域越重要。可见聚类#0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弹性成像、#3肝脏脂肪变性文献较多,说明这些聚类领域很重要。时间线视图可展现各聚类发展演变的时间跨度和研究进度,聚类#0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所代表的领域,时间跨度比较大,从研究之始至今。

图8 关键词聚类时区图

讨 论

与临床实践中NAFLD的传统无创诊断方法(如超声)相比,TE技术在诊断和分期NAFLD患者的脂肪变性和纤维化方面表现出很高的准确性[5,6]。

本研究发现TE在NAFLD领域的发文量始终保持上升趋势,这与TE技术在NAFLD领域被逐渐认可和推广密不可分。中国的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无论是论文发表数量还是合作情况都位居前列。结合关键词聚类时区图和突现词可知,TE技术在NAFLD领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探索时期,该时期主要是尝试将TE技术应用于NAFLD的无创性诊断,包括脂肪含量和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判断、具体诊断阈值的寻找;第二个时期是经验总结时期,该时期建立在前期的实践基础上,主要运用荟萃分析等循证医学证据去评估TE技术在NAFLD的无创性诊断方面的准确性,同时在提高TE技术方面也做了很多尝试;第三个时期是推广运用时期,这个时期将TE技术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疾病的管理以及更多的临床研究当中。

本研究寻找出本领越的5篇最高被引用的学术论文。其中,由欧洲肝脏研究协会发布的实践指南对比了各种无创诊断方法在慢性肝脏疾病中的优缺点[7]。Wong等[8]指出,瞬时弹性成像可作为一种筛选试验来排除进展期纤维化,肝硬度值≥7.9 kPa的NAFLD患者可考虑肝活检。Myers等[9]的研究则指出,与M探针相比,FibroScan的XL探头减少了TE失败,增加了肥胖患者中LSM值的可靠性。Imajo等[10]认为磁共振成像比瞬时弹性成像更准确地分类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脂肪变性和纤维化。Sasso等[11]的研究表明,CAP能有效地区分不同级别的脂肪变性;CAP是一种无创、即时、客观、有效的检测和量化脂肪变性的方法。

本研究应用CiteSpace软件对TE在NAFLD领域进行分析,通过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使研究人员快速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基础知识及演变脉络,帮助科研工作者发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变性纤维化发文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线粒体自噬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肝纤维化防治面临的挑战
征兵“惊艳”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变男变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