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残疾与良好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10-18 08:28
医药前沿 2022年22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残疾入院

张 琨

(泰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 山东 泰安 271000)

心脑血管疾病泛指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引发的心脏、大脑发生的缺血或出血性疾病,其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是我国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心脑血管疾病普遍存在病程短、预后差、致死致残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随着医学水平提高,诸多心脑血管检验技术运用于临床。近年来,临床不断加大对心脑血管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现内在与外在凝血途径与心脑血管疾病病情进展和预后的关系密切,而某种凝血因子的升高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因此,凝血功能指标的检验在反映凝血功能变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预后评估是临床诊疗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凝血功能检验运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预后评估中,并分析了凝血功能指标变化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2 月—2021 年12 月泰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8 例,依据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分组,凝血功能至少4 项异常的54 例纳入观察组,凝血功能1 ~3 项异常的54 例纳入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符合心血管学会所拟定的最新疾病诊断标准;②患者精神状态正常;③患者沟通功能良好。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系统疾病;②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③年龄超过85 岁;④合并精神类疾病;⑤难以全程配合本次研究;⑥合并恶性肿瘤。观察组男33 例,女21 例;年龄最小41 岁,最大83 岁,平均(58.24±1.48)岁;病程最短2 h,最长1 年,平均(3.54±0.48)个月;BMI 为25 ~31 kg/m,(27.84±1.50)kg/m。对照组男32 例,女22 例;年龄最小40 岁,最大82 岁,平均(58.38±1.44)岁;病程最短3 h,最长0.8 年,平均(3.60±0.44)个月;BMI 为24 ~32 kg/m,(27.97±1.61)kg/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本文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入院48 h 与96 h,于空腹状态下采集肘正中静脉血,抗凝剂选择柠檬酸钠,离心处理的转速2 500 r/min,离心时间10 min,将血清血浆分离以后置于零下20 ℃环境下。利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与酶分析仪测定凝血功能,术后随访1 个月评估预后。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与入院后不同时间测定的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酶原(Fibrinogen,Fbg)的正常范围:1.5 ~3.5 g/L;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的正常范围:20 ~35 μg/L;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的正常范围:(17.0±3.0)s;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的正常范围:80 ~120%;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 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的正常范围:(28.0±7.0)s;内皮素-1(Human Endothelin 1,ET-1)的正常范围:<10 ng/ml,D-二聚体(D-dimer,D-D)的正常范围:0 ~1.0 μg/ml;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的正常范围:(12.0±2.0)s。统计并比较两组死亡、残疾与良好预后的占比,分析残疾与良好预后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入院时,除TT、APTT、ET-1、D-D、PT 以外,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入院48 h、96 h 后,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s)

2.2 两组患者疾病预后比较

观察组死亡率与致残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良好预后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疾病预后比较[n(%)]

2.3 良好预后与残疾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所有患者中,良好预后87 例,残疾13 例,且良好预后患者的凝血功能低于残疾者(<0.05)。

表3 良好预后与残疾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s)

2.4 两组残疾与良好预后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残疾与良好预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残疾与良好预后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s)

表4(续)

3.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病因极其复杂,多与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且血栓形成主要和凝血功能异常有关,其治疗原则主要是溶栓与止血,凝血功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检验指标,以评估该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研究指出,心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病,数小时内便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外源性的凝血因子会快速且大量地释放到血液循环中,此时机体会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使血液呈现出高凝表现。多种因素所致血管内皮发生损伤后,内源性凝血因子会被大量地释放,会激活内源性的凝血途径。血液纤维蛋白成分被大量的消耗,逐步导致血栓形成,PT 也会发生改变。

Fbg 作为一种凝血因子,在血浆中含量最高,由凝血酶干预后,可以转变成纤维蛋白,参与血小板的聚集过程,因此其水平升高多和血栓或出血性疾病相关。TM 能够高度结合凝血酶,使凝血酶的原有活性降低,对蛋白C 活性起到刺激作用。TT 是指血液内部凝血酶产生生物活性以后,由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白的耗时。AT-Ⅲ的异常升高主要发生于脑出血患者,脑部出血以后AT-Ⅲ会被过度消耗,会降低凝血作用。ET-1 能够加快血管收缩反应,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常合并颅内压升高表现,使ET-1 大量滞留于毛细血管内部,从而诱发脑水肿等不良事件。D-D 水平升高后血液纤溶功能会有所降低,使血栓溶解能力下降,增加血栓发生危险。

凝血指标联合检验能够评估血液凝血功能,判断血液高凝状态,而后评估血栓发生风险。凝血功能检验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尤为关键,可以用于预后评估。检验前需要告知患者做好充足准备,如讲解检验前禁食禁饮的必要性,采血前静息5 min 对于血液标本采集的积极影响等,同时需要普及凝血功能检验对于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意义,尽量获得患者的高度配合。采血与标本储存等环节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防止人为因素导致标本溶血等情况发生,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入院时,除TT、APTT、ET-1、D-D、PT以外,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入院48 h、96 h 后,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死亡率与致残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良好预后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对比良好预后与残疾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有差异(<0.05)。说明凝血功能检验能够明确检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差异,且入院时间越长,凝血功能异常表现越为明显,凝血功能异常与预后间存在关联性,凝血功能越好,患者的良好预后概率更高。

综上所述,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行凝血功能检验可有效检出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辅助临床全面评估患者预后情况做出有益的提示,但样本例数较少,待大数量继续观察积累。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残疾入院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作文门诊室
作文门诊室
作文门诊室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