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雾都孤儿》中典型人物的善良与凶恶

2022-10-22 05:20吕梦涵
作家天地 2022年24期
关键词:雾都孤儿南希

摘 要:狄更斯十分注重对于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的描写,深入直观地反映出在那个时代里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他的创作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的发展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雾都孤儿》这部小说所记述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英国,作者狄更斯将当时的资本社会毫无保留地原原本本的展现给读者,本文将主要分析该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形象。

关键词:《雾都孤儿》 奥列费 南希 费金

查尔斯·狄更斯于1812年2月7日出生在朴次茅斯市郊一个小职员的家庭,他所生活的时代是英国发展最为繁荣时代,也是社会矛盾最为冲突和尖锐的时代。随着狄更斯的创作才能日益成熟,1838年小说《雾都孤儿》问世。《雾都孤儿》的情节设定可谓跌宕起伏,但最终作者将故事的结局定为圆满,凶恶的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善良的人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安抚了读者的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美好期盼。

一、被好运眷顾的善良人——奥列费

(一)纯真善良

奥列费出身凄苦,从小就无依无靠独自一人在这社会上艰难的生存。虽然小小年纪就经历了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经历的沧桑,但是他在面对着这污浊甚至充满诟病的社会时,并没有丢失掉他本真的善良。他在孤儿院时由于饥饿,孩子们抽签决定谁开口去续饭,很不幸的是他抽到了那个最短的绳子,但是他并没有因为惧怕而退缩,愿赌服输向管理员要求加饭,结果显而易见,他被教训了。但是,他并没有埋怨过谁,也没有哀叹过自己的命运,他只是默默的忍受着,伺机反抗着。[1]好运第一次眷顾了他,他被送到了棺材铺子里当伙计,在棺材铺子里他的伙食得到了改善,虽然也只不过是残羹冷炙,他也尽心尽力的付出着,对于棺材铺子里的人惟命是从,但是好景不长,克莱普尔先生辱骂了他的母亲,忍无可忍之下动手打了他,从此逃亡伦敦。在逃亡伦敦的路上,他看见了病重的伙伴就会默默的为他祈祷,到达伦敦之后,他遇见了费金,费金给予他了温暖,这想必是他这么大以来第一次感受到被人平等对待,但是,在这个家里,大家谋生的手段是罪恶的,他们靠偷盗为生。由于一次偷盗失败,他误打误撞的结识了布朗洛,并被布朗洛收留得到贝温德太太精心的照顾,布朗洛和贝温德太太的一举一动温暖着奥列费的心,他希望等他痊愈后能为贝温德太太和布朗洛做些什么,全心全意的进行报答。一次布朗洛让奥列费还书时,奥列费非常开心,他被人信任的同时也可以为自己的恩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但事事难预料,他被绑架回贼窝,钱和书被抢走,奥列费乞求他们只要把东西还给善良的布朗洛,为此他愿意一生都呆在费金的手下。在盗窃一座大房子时奥列费不顾自己所处的危险境遇以生命为代价去警告这个人家,结果被击伤,身处贼窝,奥列费仍能保持一颗善良纯净的心灵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奥列费的纯真善良贯穿于小说的始终,小小的他内心却如此的强大和成熟,令人怜悯也着实令人感到敬佩。

(二)好运眷顾

奥列费是一个善良的人也是一个幸运的人。他在人生最走投无路的阶段总是会遇见贵人出手相助。在孤儿院时,他险些被烟囱清扫工甘菲尔德先生领走成为他的学徒,然而就在决定奥列费命运的时刻,老绅士的墨水找不到了,老绅士在找墨水的时候看见了奥列费吓得惨白的脸,通过他的询问,奥列费终于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老绅士最后并没有批准这份契约,奥列费被留了下来。他只身逃往伦敦时,穷困潦倒的奥列费遇见了一位好心的公路收税员和一位善良的老太太,他们的帮助让奥列费从内而外的都具有了能量,他继续向伦敦走去。他走进了巴尼特小镇,虚弱的他再也没有力气支撑他瘦小的身体了,他在一家商店门口的阶梯上奄奄一息时,遇见了一位小绅士——机灵鬼,他给奥列费了食物并带他去费金那里,虽然他误入了贼窝,但是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能比先活下来更重要的了,在那里他得到了温暖。在一次偷盗的过程中,他们的行迹被发现了,很遗憾的是他被抓了个正着,正当法官准备治他罪的时候,书店老板及时赶到为他作证洗清了他的罪名,也正是因为这次被冤枉,他结识了布朗洛并被他收养,在布朗洛的家里他感受到了被人关心被人爱护的家的温暖。当奥列费再次被抓回贼窝时,他本以为再无逃跑之日,但是南希的出现帮助了他逃出了贼窝。最后,奥列费找回了真正的身份,当奥列费同父异母的哥哥眼红于奥列费的财产想要置他与死地,并否定他合法继承权的时候,幸运的奥列费碰巧遇到了布朗洛,尽管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但是这位热心的绅士帮助奥利费通过法律手段,依法获得了属于奥列费自己的一大笔财产,奥列费从此过上了衣食无忧十分富足的日子。始终如一的善良最終换来了幸运女神的眷顾本身就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2]

二、自卑脆弱的善良人——南希

(一)善良机敏

为了让贼窝里的事情不败露,塞克斯和南希把奥列费从布朗洛先生那里诱骗出来并将他带回了那个黑暗的贼窝,再次回到这里的奥列费拼命的挣扎想要逃跑,塞克斯见状放狗去追。就在这时南希高声叫着跑到门边,到了门边,她迅速的把门关上了。南希守着们,急切地向赛克斯嚷着,因为她知道一旦奥列费被狗抓住,那狗会将弱小的他撕成碎片。塞克斯愤怒的辱骂着南希,但南希非但没有退缩反而不顾一切地跟赛克斯扭打撕扯了起来。“我决不让孩子被狗咬死,除非你先杀了我。”她对自己把奥列费带回了费金的贼窝而十分的懊悔,当他们想再次伤害奥列费的时候,南希奋力的前去制止。她能为了奥列费公开的反抗他的情人,在费金和奥列费的哥哥密谋要如何对付奥列费的时候,机智果敢的南希假装自己喝醉了酒,偷听到了他们的计划,于是机智善良的南希披上斗篷像一阵风似的从护壁板上飘了过去,她与赛克斯喝酒并努力将他灌醉为自己赢得了一次出门的机会,在确保万无一失之后,她便马上去找罗丝小姐,因为她听闻罗丝小姐能够保护并且救出奥列费,罗丝小姐找到了布朗洛,最后救回了奥列费。[3]虽然与奥列费不同的是南希的一生以悲剧落幕,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她的善良败给了这污浊不堪的社会,反而映衬出她善良本质的无限闪耀,因为她将她的希望,她的幸福,甚至于她的生命都透支给了奥列费,成为了纯真善良的奥列费在这乌烟瘴气满是疮痍的社会中生存下来的力量。

(二)内心矛盾

在面对处在危险之中的奥列费时南希的内心产生了矛盾。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本身的性格所促成的。南希由于很早就被赛克斯收养,早年的经历使她受尽了屈辱和折磨,所以她的性格也是十分懦弱、没有主见、缺乏勇气、缺少安全感的,但是她的本心又是像水一样清净,十分善良的。为了苟且的活在这个世上她不敢轻易挑战和违抗费金等人的控制和操纵,但是善良的本质使得南希在看到本来已经脱离苦海的奥列费被她再次诱骗回贼窝,费金和赛克斯对于可怜的奥列费的所作所为,使年幼弱小的奥列费遍体鳞伤之后,南希的内心备受煎熬,她仿佛看到了最初的自己。由于对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的憎恶,目睹过费金和赛克斯所犯下的一件又件的凶恶罪行,她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奥利弗重蹈自己的覆辙了,于是她决定鼓起勇气与邪恶凶险的势力反抗到底,哪怕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她也在所不辞。[4]南希在作案的时候十分聪明熟练,她为了重新引诱回奥列费时她扮演的失去弟弟的姐姐形象十分的惟妙惟肖,也就是这次精彩的表演她成功的把奥列费带了回去,完成任务以后她并没有感觉到内心的满足或是成就感,反而使她的心灵备受煎熬。[5]她经过了一番心理斗争之后决定帮奥列费逃离这个可怕的贼窝,在她做出这个决定的那一刻起,她便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她鼓足勇气去跟老绅士布朗洛先生见面,帮奥列费阻挡费金的毒打,帮助奥列费拿回属于他的身份和地位。遗憾的是,南希的行踪被费金派来的跟班偷听了去,因此南希因为背叛和泄密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作家在文中不停的为展示南希的内心而做着铺垫,突出着她善良的天性,同时又对于她深陷泥沼无法自拨的内容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和描写,直接反应出她内心的复杂活动注定了她悲惨的结局——活活被赛克斯这个完全没有人性的恶人打死。

(三)忠贞不渝

在这本书当中对南希的爱情也进行了描写,南希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她忠于自己的爱情,为了爱情她可以牺牲一切甚至生命。她曾经对自己的情人赛克斯说,如果有一天赛克斯不幸被吊死,那么她将在赛克斯死去的那个地方一圈一圈的打转,哪怕天气再冷,地上布满了白雪,哪怕自己衣着单薄,她也会一直走,走到自己倒下为止。南希对于赛克斯一往情深,但是南希得到的回报却是赛克斯的粗暴,他经常打骂南希,根本没有在意过南希的想法,他自私、残暴、贪婪,即便已经看透了赛克斯的品格南希依然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在她为了救奥列费将秘密泄露出去之后她还是乖乖的回到了赛克斯身边,即使她完全清楚事情败露之后她将面临怎样的结局。[6]南希的爱情是畸形的,在当时复杂的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南希失去了对于爱情的判断力,在她短暂的人生中她所体会到的爱情是不堪的,她在爱情中是那样的卑微、堕落和不幸,她的爱情都随着赛克斯最后的拳打脚踢被击碎,死在这样的爱人手里仿佛是她不可摆脱的宿命。虽然南希最后惨死于爱人之手但终归没有背弃她的爱情。狄更斯用南希的爱情反衬出了赛克斯就是一个惨无人道的恶棍也更加映衬出南希内心深处的柔软与善良体现了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女性卑贱的社会地位[7],而她对于爱情的忠贞发人深思令读者动容。

三、凶恶善良的矛盾体——费金

(一)集中的丑恶

费金培养了很多为他效劳的徒弟,但这些徒弟本来是应该进入学堂接受教育的年龄,现在却在社会上做这些偷奸耍滑的事情。他们为费金做事,而费金却在家里坐享其成,一旦有谁不尽如他意他就会恶言相向甚至动起手来。在奥列费被警察带走后,他怕事情败漏,他将怒火发泄到了为他效劳的孩子们身上。为了个人利益得到满足而不顾其他人的安危,为了可以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财富,他让奥列费去偷大房子,他让南希去警察局打听奥列费的下落,掌握了奥列费的行踪之后他伙同赛克斯和南希以及其他同伙绑架了奥列费,甚至与奥列费同父异母的哥哥密谋陷害奥列费,生性多疑的他察觉到南希的反常之后,派机灵鬼跟踪南希并且将南希泄密的消息告诉了赛克斯,他这种为了一己之利不择手段的要将南希置于死地的行為足以体现他内心的丑陋和阴暗。在最后,他面临被绞死的结果时,仍不知忏悔,希望有人可以把他救出牢笼去,帮助他逃之夭夭。文章中一系列鲜活的例子,使费金的恶人形象一点点的被展现出来。

(二)零散的善良

在文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费金第一次见到奥列费的时候,他笑脸相迎,还握手以显示对于奥列费到来的热情欢迎。虽然这个看似温暖的笑容背后暗藏着一个天大的阴谋,但是就当时奥列费所处的环境和经历来看,这样的见面礼可以算得上是十分温暖和令人欣慰的了。在书中费金教唆着孩子们偷盗展现着他凶恶的一面,但是他并没有像孤儿院里的管事那样对于孩子们非常的克扣,甚至是冷眼相向,孩子们为他做事,他也照顾这些流浪儿的生活起居,他平等的对待着每一位孩子。在费金即将受到绞刑的前一天,他将自己积攒多年的“宝物”藏匿的位置告诉了奥利费,想要把那些东西留给他,对于他那样一位视财如命的人,竟然要把那些东西留给奥列费是让人有些意想不到的,也是有些令人动容的举动。费金在暗处做着许多见不得光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位社会底层的人,他收留孤儿并照顾他们,在危机时刻他没有抛弃任何一位曾经为他效力衷心于他的孩子。他的凶恶写在脸上,他的善良散落在角落。

四、结语

狄更斯笔下的《雾都孤儿》生动形象的刻画出了一个个最真实的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社会最底层的人物形象和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始终被幸运之神眷顾的奥列费,还是以悲剧谢幕的南希,甚至是让人们又爱又恨的费金,都将他们的一生所经历的起起落落没有一丝遮掩的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作者善于使用批判主义的手法将人性社会的善恶揭露无疑,同时也弘扬了正义的精神——邪不胜正。

参考文献:

[1]许欢.《雾都孤儿》的新批评解读[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3(5).

[2]邹红霞.《雾都孤儿》中作者的天真乐观主义[J].现代交际,2018(3).

[3]陈蕊.《雾都孤儿》中的南希的形象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7(29).

[4]唐川岚.《雾都孤儿》中南希的人物解析[J].青春岁月,2018(10).

[5]顾元华.《雾都孤儿》南希的命运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6]季燕.狄更斯《雾都孤儿》中南希善恶形象解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11).

[7]赵碧原,张志刚.《雾都孤儿》中的善良女性形象[J].文学教育(上),2018(6).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吕梦涵(1998-),女,山东冠县人,研究生在读,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猜你喜欢
雾都孤儿南希
第二个奇迹
第二个奇迹
我的爱一直陪着你
《雾都孤儿》中的人性的善与恶
《雾都孤儿》:绽放于陈旧中的光辉
电影《雾都孤儿》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
南希·里根:1921~2016年
《三毛流浪记》和《雾都孤儿》的童话色彩比较
论幽默艺术在《雾都孤儿》中的体现
《雾都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