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说:从关联理论视角下分析译作超越原作

2022-10-22 11:25尹馨宁
作家天地 2022年24期
关键词:超越关联理论语境

摘 要:本文用关联理论去解释翻译的过程,不再把“忠实”作为翻译的首要准则,而是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以原文作者脑海认知中的“语境”为标准,对原语进行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文本的质量以是否达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准绳。这样原文和译文处在相同地位,也就存在了超越的可能性。文章的最后对超越的局限性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关键词:关联理论 语境 超越 效度标准

在翻译界,原文一直处于一个绝对霸主的地位。但在多年的翻译实践中,确是出现了很多译文超越原文的实例。通过“忠实”这一标准去衡量已经解释不了这个现象。关联翻译理论应声而出,通过明示——推理的方法找到原文作者的语境,并以另一种语码去阐释作者的意图。

一、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

关联理论是西方近年来有很大影响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语用学领域。它的出现让人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去审视翻译这个行为本身。它关注译者处理信息的能力,从大脑处理信息的角度突出翻译的认知特征。

(一)关联理论在翻译中的体现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是用一种语码表达出来另一种语码所承载的信息,“是旨在传递信息的解码与重新编码活动”[1]。关联理论的出现更加微观地描述了这项活动。它不再局限于归纳——描写的方法,而使用关联性这个方法树立了架构。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过程“看作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2],它“不仅设计语码”[2],而且在翻译的过程中,放在“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2],根据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表达效果“进行合理的阐释”[2]。也就是“从认知的角度重新审视翻译范畴下的各种现象本质”[3]。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把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定义为语际间的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它“反映了译者语际转换的内在心理机制和言语信息加工的认知过程”[4]。如上所述,关联理论并不把“忠实”作为它的第一要义。那么钱钟书的“化境”,傅雷的“神似”,韦努蒂的“译者的隐身”都可以看作是它麾下的棋子。这样之前很多不可解释的问题,类似于“不可译性”“文化缺失”等都可以得到解释。

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翻译无外乎是一种交际活动。交际成功的关键在于“一方的意图被另一方识别”[5]。交际者能动地选择语码,“不同的话语可以表示同样的内容,取得同样的交际效果”[5]。语码只是传达信息的工具,“不论什么样的语码,都有同样的工具功能”[5]。

“翻译的意图是要改变现存的世界所处的状态,其实从一个状态转变到另一个状态”[6]。在这种理解下,翻译就是把语境从一种语言转变到另一种语言。转换过程中造成的缺失或增补是译者的选择,为符合译文在译入语状态或满足某种目的。

(二)拥有无限可能的开放性文本——原作

原作是作者语境投射的产物,利用一种语言描绘脑海中的意象。其他语言也有描述这种语境的机会。那么,原作只是所有文本中的一种。译者通过原作得到语境,原作本身拥有开放性。可以说,原文文本本就是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开放系统。译者和读者在众多的可能性中选择了最适合自己语境的一种。非语言因素制约着翻译的选择。

译者在阅读的過程中已经进行了一次翻译。在这个过程中译者根据目标文化来来理解原文本。译者在翻译时则是二度翻译。最后读者在阅读文本时再次进行翻译。综上所述,译者在整个过程中解码了两次,读者在整个过程中解码了一次。总共为三次解码。

(三) 翻译批评的标准

人们长久的在关于翻译方法的辩论中争论不休,但这么多年来,对翻译方法中最基本的问题:直译还是意译,甚至都给不了一个确切的回答。

原来提出过很多相关的翻译标准,从严复的“信达雅”到钱钟书的“化境”。但在具体实操中,它的实践性又很低,没有具体的操作系统,出现了很多不可译的问题。此外,语言学有三个分支:语音系统,语法系统和语义系统。语音、语法系统是封闭的,但语义系统从来都是开放的。这就意味着,“意义即使在同一语言文化中也不会是明确和确定的”[7],更遑论不同语码不同时空的人选择的理解呢。所以所谓的“对等”从一开始就是不可能的,翻译本身就是“差不多”的事。

原作写的不好,实在没有必要亦步亦趋重复它的错误。在译文中增加补偿,也算是给原作的一种润色,注入新的精神。如果一定有谁要说它是不忠实的,那我可以说“原作是不忠实的”。歌德的作品《浮士德》在被法国著名翻译家奈瓦尔翻译之后,名声大噪。歌德阅后都大加赞赏,称“我对《浮士德》德文本已看得不耐烦了,这部法译本确使全剧更显得新鲜隽永”[8]。莪默·迦亚谟的《鲁拜集》经菲茨杰拉德手译出英译本后,受到多方关注。菲茨杰拉德的文本表现手法比原文还要高明很多,艺术水平远远超过原作,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本书。可以说莪默·迦亚谟给了《鲁拜集》生命,而菲茨杰拉德给了它灵魂。勒弗维尔认为,“有些译作在某一文化中比原著重要千万倍,菲茨杰拉德的《鲁拜集》即是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罗选民”[9]。

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打破原有观念,打破原文的霸主地位。用关联理论去审视译文与原文。以原文作者脑海中的语境为标准,因为人的认知是相通。我们知道原文作者在表达与脑海中的图式是有距离的。就看两种语码(原文和译文)分别距离图式(语境)的距离。看译文在本国读者产生的反应与原文在原文读者产生的反应去评判。

翻译是一个以原文作者的目的为准绳的动态推理,所以更注重语境的关联度,以及译文是否准确表达原文作者目的。因此,效度是衡量译文的第一准则;信度是第二准则。“译者的首要任务是大都翻译的效度以便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接受者的期待相吻合,其次才是追求译文的信度并使译语文本最大程度地像原语文本趋同。”[10]。

在关联理论下,我们把作者脑海中的“意”看作标准,作者根据原文的表达意图进行翻译得到译文。而原文文本处在了和译文相同的地位上,都是不同人在不同时刻的选择。而文本的好坏取决于文本距离作者脑海中图式的距离,看他是否表达出最高效度。

二、关联理论视角下超越的体现——语境说

语言从不只是一门工具,传播人们的思想。同时它也是思想构成的方式。索绪尔认为:“就拿所指和能指来说,语言不可能有先于语言系统而存在的观念或声音,而只是由这系统发出的概念的差别和声音的差别”[11]。

翻译不再是归纳——描写的过程,明示——推理成了在关联理论指导下翻译实践的重要步骤。译者通过原文作者的明示,也就是原文文本进行推理。根据译者的语境假设进行认知,找到符合原文作者意图的“意”,也就是原作者的语境。这也就是关联理论中最重要的步骤,明示——推理。当译者认知出来的语境与原文作者想表达的语境越接近时,则关联度越高。以是否符合原文作者意图来确定效果。当关联度越高,超越的可能性越高。是否超越的标准也就是看原文作者和译者各自表达出来的文字与原文作者脑海中语境的距离。

用图示来表达:

如图1所示,当距离2小于距离1时,译文则超越原文。从得到语境到表达的步骤,也就是“意”和“言”这个步骤是有距离的。“言”并不能百分之百传达出“意”。语言本身构成了思想,文本是独立于作者之外的产物。我们无法直接理解原文作者的思想,只能试图去理解作者的语言。这就产生了距离,产生了矛盾。

翻译本身是写作,与写作理论有很大的关系。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通过“象”这个中介,抵达“意”的层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译者通过原文文字去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抵达原文作者的精神世界——“得意而忘言”。译者得到原作的精神而忘掉原作的语言,也就是庄子说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第二步骤,依靠自己的文学功底,在另一个语码中再度进行创造,找到相同的意象,最后落实到“言”。所以说翻译与写作活动紧密相连。“理想的译者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12],大可不必太在乎原作的写作结构,这并不是好的选择。“放大胆子,只问效果,不拘形式”[12]。

三、译者主体性

译者的地位无论是在翻译界还是文学界,一直都是很尴尬的“一仆二主”的地位。翻译被贬为极为不入流的工作。这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翻译的重视以及主体性的认识。翻译主体性研究成为了新的研究课题。

曾经原文作者在文学活动中一直占据了主动权,“语言是对世界的模仿,通过语言这面透明的镜子,作者可以准确地表达他的思想”[13]。然而,自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诞生以来,作者意图中心论的说法不断受到抨击,并走向黄昏。

翻译活动是在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的。翻译本身是一种写作,就是一项艺术。只要称之为艺术的东西,都少不了创造性,也就是主体性的发挥。译者就是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是因为他的行为与作用贯穿翻译的始终,并对翻译活动拥有决定性和创造性。“自发性到自觉性是译者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的标志,也是译作超过原作的必要条件”[14]。其他相关的因素虽也在发挥作用,其作用的体现方式却是片段的、被动的、有依附性的。

前文所说,阅读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这就道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价值,译者主体性的介入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可避免的”[15]。

尽管在理论上是存在的,但在实际的翻译实践中,翻译的“超越”行为是很难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原文作者对原语的掌握能力要超过大部分的译者。原文作者要表达的“意”在原语文化大背景下更容易让原语读者理解,在另一种文化大背景下的读者可能很难理解,甚至从无接触。原文作者可能是某一领域内的行家而译者并不是。原文作者只管把自己脑海中的“意”表达出成文字,而译者还要一边理解,一边去寻找合适的表达,增加了一项工作量。

四、结语

翻译是传达原作的内容,并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以期译本在本国读者产生的反应与原作在读者产生的反应相类似。甚至,在原作缺陷的地方加以补偿,以超越原作,创造更大的价值。以原文作者的语境为标准,分别对比两种译本距离原文作者脑海中语境的距离以及读者的反应是否达到原文作者期待的意图。在以语境说为核心的关联理论下,就存在了译文超越原文的可能性与空间。??如何??做一个有良心有道德的译者,将是我们对自己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树辉.翻译的本质、标准及其基本问题[J].语言与翻译,1993(2).

[2][15]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6).

[3]卢卫中,王福祥.翻译研究的新范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4).

[4]刘绍龙.翻译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5]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3).

[6]范祥涛,刘全福.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中国翻译,2002(6).

[7]吕俊.谈翻译批评标准的体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3).

[8]爱克曼.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9]罗选民.文学翻译与文学批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0]黄海军,马可云.关联翻译的本质、标准及局限性[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

[11]索緒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2]傅敏.傅雷谈翻译[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5.

[13]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体[J].中国翻译,2004(2).

[14]陈大亮.译作超过原作现象的主体性视角[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6).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简介:尹馨宁(1999-),女,汉族,天津人,硕士在读,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超越关联理论语境
运用关联理论解读新闻标题修辞手法
跨界与超越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基于语用学的虚拟语气研究
蝴蝶之美在于超越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定型的利用与超越探讨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