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2022-11-07 08:53游洋 张苗 宋子菁 余瑶
校园英语·上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提问艺术教学环节初中英语

游洋 张苗 宋子菁 余瑶

摘 要:在英语课堂中,英语教学目标是否能顺利实现与教师引导式的提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提问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拓展学生思维、掌握学生学情,从而达到引导小组活动、调控课堂节奏、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英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迅速达到引学生入“胜”的状态,运用特定的话题牢牢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走进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触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掌握语言知识技能的理想状态。本文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就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掌握提问的艺术进行探究,并通过课堂案例来展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升提问艺术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课堂提问;提问艺术;教学环节;课堂案例

作者简介:游洋,张苗,宋子菁,余瑶,湖北省赤壁市蒲纺一中。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2021年度教学课题“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艺术探究”(项目编号:2021CJY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明确英语课堂提问艺术的目的性

(一)吸引学生注意,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常常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以至于完全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教师只是简单粗暴地使用“满堂讲”“满堂灌”的手法,会极大地削弱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减少了学生的语言运用机会,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开放性问题引起学生对新课内容或已学内容的注意,促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英语八下Unit3“Our hobbies”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How many friends do you have? Do you know their hobbies?”等问题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掌握学生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掌握学生的学情是教师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程度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进一步抓准学生真正的学习困难。教师积极地调整教学手段和方式,有意识地安排课程中的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力度,这样既满足了学优生的学习需求,也帮助学困生克服了学习障碍,达到了面向全体学生、不落一人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课堂良好氛围的形成,使师生关系更加平等、融洽、自由。

(三)鼓励学生参与,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鼓励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参与英语课堂,使每个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利用提问提升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给予每个学生展示的平台。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答题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分析学生的答题思路,答题语言、答题语音语调等方面,正确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语言知识技能,是否在原有的个人语言知识能力上有所进步,是否达到了本堂课的语言知识的理想目标。这样一系列的提问策略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了有机的融合,推动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参与。

(四)激发学生探究,促进学生的思维拓展

提问的艺术不仅仅在于学生能否正确地回答,更在于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否在经过提问之后有了进一步的纵深推进。通过教师的层层铺设、精导妙引,为学生搭建发散思维的平台,最终促使学生习得良好的思维品质,即能够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总而言之,具有艺术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提供了思维拓展源源不绝的内驱力,为学生有效地锤炼思维品质提供了保障。

二、强化英语课堂提问艺术的功能性

(一)有效吸引学生在新课导入环节的关注

新课的导入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根据初中生对新鲜事物有强烈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教师在导入新课前要以独特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自然的课堂氛围与和谐的师生关系,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导入环节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歌曲、视频,也可以是图片,还可以直接采用有固定主题的Free Talk。教师要利用这些多元手段自然而然地引出新授内容,牵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将其注入本堂课程的内容中去。

如,在讲解仁爱版初中英语七下Unit 6 Topic 1 Section A 部分时,笔者在授课之前利用PPT展示一座房子的图片,问道:“Can you guess whose home it is ?”,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卡通人物小猪佩奇的家。笔者再抛出一个任务:“Let's find out who they are and what they are doing in the rooms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跟着教师的引导观察图片,复习“be doing”现在进行时,又將新课的主题——不同房间的名称不留痕迹地呈现了出来。

这堂新课导入的过程流畅自然,抛弃传统的碎片化教学。由复习旧知识导入到学习新知识,教师铺路搭桥,学生欣然接受。这样的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答案,为新知识教学做好了心理铺垫。

(二)持续强化学生对重点讲解内容的记忆

课堂提问往往要为课堂重点的教学而服务。教师在前期备课中就要对教材进行单元整体分析,深挖文本资源,找出教学重点。在课程讲授中,教师要立足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角度出发,从教师的教情与学生的学情、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聚焦社会热点和学生的兴趣点几个方面入手,就教学重点提出强化重点知识的提问。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而长久地对知识重点进行记忆,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语八上Unit1 Topic 2 Section D部分的教学中,重点是学习关于在英国非常受欢迎的两种运动——足球和板球的相关信息,通过 Pre-reading活动,学生已掌握了该课的相关内容,为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快速阅读能力,笔者将本课的重点词汇在判断题中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学生既能巩固新学知识又能提升阅读能力的目的。

Task 1. Read the passage and mark T(True) or F(False).

1. Most of people in England are sports lovers.   (    )

2. Football in England came into being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ago.  (    )

3. The English football year the FA Cup Final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part of each year. (    )

4. Cricket players wear different kinds of clothes and score points by hitting the ball with a wooden bat.  (    )

能够正确解答、理解、纠错并运用就意味着学生达到了学习重点知识的目标。从不同学生的回答中,教师可充分掌握学生对本节重点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通过分析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给予纠正及补充,再针对易错点反复训练,强化记忆。

(三)切实保障学生对难点的理解

除针对教学重点外,教师还应针对教学难点来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以及任务。教师要运用多元手段引导学生的思考,要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一般分布在听、说、读、写四个环节上。教师在进行难点教学时,应该设置不同的教学梯度,层层递进,化解难点,让学生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任务中,逐步提升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八上Unit4 Topic1 Section A部分的学习中,学生既要理解比较级的转化规律,又要学会运用比较级描述不同事物之间的对比关系。为了让学生能够从理解到掌握,笔者在教授这一课时设计了以下课堂活动:

教师展示关于城市和农村的两张图,提出要求,“Please compare the countryside with the city according to the two pictures. 1. The air in the countryside is _____than that in the city. 2. The sky in the countryside is ______. 3. The river in the countryside is ____. 4. The trees in the countryside are _____ than those in the city. 5. It's ____ in the countryside than in the city.”。

本教学环节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级转化的基本规律。2.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级的使用方法。3.学生能够准确归纳出that与those在用法上的区别。通过逐步化解教学难度,配合上学生反复操练,最终学生能够达到根据上述句型造新句的目标,也进一步提升了自主探究、分析归纳的能力。

(四)充分梳理学生在课堂总结环节的思路

经过了导入、授新、巩固等环节,再利用课堂小结提问的方式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显得尤为必要。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挖掘课文的深层含义,升华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

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八上Unit4“Our World”Topic1 Section D部分的教学中,在学生已对部分濒危动物的生存状态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笔者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 What is it? 2. Where does it live? 3.What does it feed on? 4. 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it? 5. Do you like it? Why?”。

通过层层设问、步步求答的方式,促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去积极思考。让学生归纳自己的答案,将以上提问作为书写作文提纲。最后,通过归纳总结本课的重、难点知识,再写一篇关于保护濒危动物的作文。总之,教师恰到时机地进行精问、巧问、善问,还要善于思疑、导疑、释疑,这样才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使学生不断迸发出思维火花,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

三、提升英语课堂提问艺术的激励性

(一)激发兴趣,巧拓广度,促学生“想说 ”

学习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学生有了兴趣就能够为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内容设计与初中生的学习与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关联,书中的每个单元能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表达欲望。例如,在教学仁爱版初中英语七下Unit 6“Our local area.”Topic 2“My home is in an apartment building.”Section A部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他们居住的房子以及周围的环境进行讨论,设置问题“ What kind of home do you live in? Is there a bank near there ?...”。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开始利用重点词汇谈论自己的家和周边的建筑物。教师接着设置根据地图找目标地点的活动,提问“Is there a bank near here? Where is it?”,教师层层递进地提出充满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顺着教师的思路的思考,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甚至有不吐不快之感。

(二)尊重個体,巧设难度,促学生“敢说 ”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为了促使学生达成语言、技能、情感目标,教师要根据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来兼顾各类学生。课堂提问设计必须做到难易结合,不同学生通过解答不同难度的问题,逐步突破难点,把握要领,掌握知识的内在规律。例如,在教学仁爱版初中英语七上Unit3“Our world” Topic 3“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Section B部分时,教师从询问学生的日常饮食习惯入手“What would you like to have for breakfast? What would you like to have for lunch ? What would you like to have for dinner? What about she /he?...”,在学生对问题逐个进行回答后,再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询问并完成调查表格,教师创设报告展示的情境,鼓励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提问时给予了适当的坡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题可答、有话可说,形成了学生跃跃欲试、敢想敢说的局面。

(三)方法多样,巧挖深度,促学生“多说”

在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方式以避免单一机械性的方式,而要注重提问的多样性 ,可以利用如理解性提问、回忆性提问、分析性提问、交际性提问答等方式。如仁爱版初中英语八上 Unit2“Keep healthy”Topic1“You should see a dentist.”Section A的教学中,笔者创设了患者医院看病的情境,让几位同学上台分别扮演医生和拥有不同症状的患者。扮演医生的学生要熟练使用“What's wrong with you ? How long have you been like this? You should...”等询问症状和提出相应建议。而演员们要表演出相应的症状,利用“I am feeling terrible .I have been like this for...”等句型介绍自己的症状。表演完毕后,教师再根据其中一个成员的信息向全班其他同学进行提问,要求学生根据前一段的表演来回答,训练学生运用不同人称代词的表达观点……学生对看病的情境非常熟悉,对表演环节显得格外有热情,这样乐于表达在无形中就促进了“多说”了。

(四)启迪思维,巧置梯度,促学生“争说”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作用。”教师提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和认知规律。这不仅需要教师能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还要充分掌握本班学生的学情,精心挑选,反复考虑才能达成。有梯度的提问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关键处、重点处、思维进阶处当问则问,要搭建解决问题的“台阶”、为学生铺路搭桥、引导学生沿阶而上。因此,教师所提问题,应本着为学生发展而服务的原则,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提问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争说”。

四、结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提问艺术性既是单纯的又不是单纯的。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让提问的艺术之美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也让英语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教师在课前紧扣课文重难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课中发挥提问的灵活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后巧设思维拓展活动,促进学生课后学习。这样的一堂课才能引人入胜、乐在其中、回味无穷,最终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南希·塞西尔,珍妮·法菲尔.老师如何提问,学生才会思考[M].刘夏青,孙明玉,刘白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

[2]浦璇彦.高中英语批判性阅读教学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6.

[3]刘祎琴.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探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8):170.

[4]成菊.初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之我见[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9):47.

猜你喜欢
提问艺术教学环节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提问三法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探讨
“万丈高楼”由此始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缺失对策研究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