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2022-11-11 06:47王鑫
公关世界 2022年20期
关键词:双师青年教师院校

文/王鑫

近年来,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和重视度日益增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高职院校连年扩招不仅引入了大量青年教师,还为高职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推动了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然而,高职青年教师虽然拥有高学历及良好的专业素质,但缺乏足够的教育教学经验,专业理论知识丰富扎实,教学实践能力还有待提升。因此,有必要分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现状,探讨研究有助于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策略,以提升其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这对学生、学校、社会、教师个人各方发展均大有裨益。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1.缺乏足够的教学实践经验

高职院校扩招的同时教师配比也随之增加,吸引了大批高学历青年人才投入到高职教育中。这些青年教师第一学历至少是本科,还有些高职院校对应聘教师的学历起点要求是硕士,高门槛的学历设置虽可让师资力量得到保证,但任何事物均存在利和弊的两面性。高学历青年老师之前未接触过职业教育,以前长期生活于高校“象牙塔”般封闭的环境中,加之人脉圈相对单一,对职业教育了解不深,对高职生的思维方式及习惯、知识储备水平也缺乏足够的了解,对高职教育改革的迫切性感知迟缓,而且新入职教师,初为人师大多缺乏教学实践经验,难以将自身所拥有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技能,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种种因素叠加均对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构成影响。

2.缺乏足够的教学创新动力

青年教师进入高职院校后不仅要忙工作还面临解决个人问题这一终身大事,一旦成家立业后其身份及角色就发生了多重转变,既要完成本职工作又要兼顾家庭,能够完成教学指标已属不易,根本没有闲暇时间和多余精力来研究教学创新,也缺乏教学创新的动力。此外,一些高职院校对于教师的教学创新支持力度有限,也是难以吸引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创新的因素之一,以致于青年教师对高职现代化教育缺乏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

3.双师型青年教师缺口大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理论教学能力又能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拥有双证书或双职称、具备双重能力的教师,即“教师+中级以上技术职务”,如“教师+工程师”。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技术型专业人才的摇篮,职业教育的特色是重视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也让“双师型”教师成为高职教育领域发展中教师队伍建设的“刚需”。因此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均同等看重。然而,从当前现状来看,“双师型”教师在高职教师队伍中的占比还很低,双师型青年教师的缺口更大,这对高职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构成了一定阻碍。青年老师缺少与企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研的主动意识及相关能力,不仅影响和制约其教学能力的提升,还难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

1.严把教师准入关,重视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新入职教师进入高等教育的首要环节,因此,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岗前培训。应聘教师需参加系统而全面的岗前培训,通过考试考核合格后获取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只有通过考核并获得该证书者才可入职,学校应严把教师准入关。虽然新入职教师大多具有高学历,有的甚至是博士学位,有些一出大学校门就进入高职院校工作,但普遍缺乏实际的教育教学经验,相比资深教师存在的差距很大,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在其入职首年,采取一对一结对子、老带新等多种形式让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强的老教师给予其指导及帮扶,以促进青年教师尽快进入角色,适应高职教育并吸取老教师的经验,迅速成长为一名能独挡一面、教学技能高强的高校教育工作者。

2.强化高职青年教师终身学习意识,积累教育教学经验

高职青年教师是高职教育的主力军,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型人才的重任,因此要想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青年教师首先自身就要加强学习。学海无涯,学习是无止境的,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虚心向学校骨干教师请教,青年教师才能在长期不懈坚持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不断积累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逐步提升。同时,学校也应重视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师德师风教育,使青年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教育事业对人才培养质量、对国家前途和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更新教育理念,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以身作则,为学生作出表率,让教师引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技能技术,树立理想信念,追求自己的梦想。此外,为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高职院校还要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育教学评价考核相结合,以提高青年教师对自身师德师风的重视,提高其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青年老师与高职学生在年龄上的差距较小,不会形成明显的年龄上的代沟,双方的沟通和交流相对老教师更加顺畅,青年教师应充分利用年龄优势,与学生加强互动沟通,建立师生间平等和谐、良师益友般的关系,这对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具积极促进作用,还能在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从而吸引和影响学生积极进取,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进步。

3.加大教学创新支持力度,激发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动力

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要想取得突破,一方面离不开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学校对教师教学创新的支持。因此,高职院校应完善教学创新的激励机制,对积极探索和研究教学创新并取得的成效的教师应给予表彰和奖励,成绩突出的在教师职称晋升、职位升迁上给予一定倾斜,致力于教学创新的火热氛围,从而感染和带动青年教师,以激发其教学创新的动力,激励其心无旁贷的投入到教学创新改革之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还需要其自身不断努力。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其所教学科及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学情来分析,归纳总结自己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状况,从中寻找规律,摸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实际情况,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学习热情、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注重工学结合,锻炼青年教师实践能力,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壮大奠定基础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视。青年教师作为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仅仅拥有丰富而夯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实践指导。因此,青年教师应不断进取,树立向双师型教师追求和转化的目标,并带着这一梦想,利用寒暑假下沉到企业基层及生产一线中去学习、去服务、去实践,从而让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不断锻炼,并逐步得到提升。同时为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也要与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校企、校所合作关系,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前提条件及锻炼的平台。通过工学结合式的实践锻炼,不仅帮助青年教师进一步深化了对实践教学课程的认识,全方位了解到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的流程及应具备的岗位能力的要求,还有助于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从而将自身所学及实践成果转化到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之中,推动教学质量及学生职业能力的双重提升。此外,高校还可聘请企业的工程师、能工巧匠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与专业教师一同相互学习和取经,实现双方知识的互补,能力的提升,从而强化教师队伍力量,推动高职教育质的飞跃。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希望寄托在青年教师的身上,其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探索和研究高职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对推动高职教育发展,对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技能型专业人才均具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双师青年教师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农村小规模学校“双师教学”美术教育模式探究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用人文关怀激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共同体探索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