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活动开展途径研究
——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

2022-11-11 06:47张学伟陈军强
公关世界 2022年20期
关键词:体育课大学生体育

文/张学伟 陈军强

前言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并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高校体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实用价值,积极主动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掌握至少一项体育技能,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充分发挥体育在健身方面的功能,高校开展的体育活动是吸引大学生参与其中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调研高校的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需求及在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

一、高校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分析

1.高校体育课开展情况

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途径是以体育课为主导,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为辅助,从而强化学生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高校全部开设体育课,但是高校大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的影响,新疆位于亚洲地理中心,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天寒冷,每年11月至次年4月长达约150天,在教学周期的3月、11月、12月中天气寒冷,室外运动场整个冬季被冰雪覆盖,室内体育场馆建设不足,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严重影响室外活动的开展。二是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开设体育课教学,每周1次课,90分钟。开设的课程项目主要有篮球、足球、排球、跆拳道、健身操、田径、定向、攀岩等十余项主要课程。大三、大四学生没有体育课教学任务,很难吸引学生参与到日常的体育活动中来,更难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三是学生选课的动机扭曲,学生对待体育的态度冷漠,只是为了完成课程合格,修得学分。学生在进行体育课选课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费体力,上课轻松。第二,体育课考试难度系数低,容易成绩合格。第三,上课条件舒适,免于风吹日晒。导致学生所选体育课项目不是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效果不能保证全身心投入其中。

2.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一辈子”的倡导、推动课外体育活动和课后服务的实施,目前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课的效果不明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育社团功能作用发挥有待提高,社团管理需进一步规范,体育社团吸纳会员人数不足。指导过程又不被领导重视,致使社团开展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需要增加和提高。二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和组织体育竞技内容死板、缺少趣味性,组织方法单一、缺少创新。三是体育活动缺少专业的指导。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一般由各学院辅导员负责,负责体育活动的辅导员中,专业学习为体育教育专业的辅导员凤毛麟角,绝大部分为非体育专业,体育方面的知识缺乏,导致在指导学生体育活动开展时,不能满足体育活动的需求,致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活动质量差,不能提起参与的欲望。四是学生在校的各项消费,体育消费占的比重很低,主要消费在购买自身装备、体育器械等体育耗材。学校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不容乐观,作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阵地,发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功能,还需进一步重视。

3.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在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维护大学生身体健康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体育一直担负着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近年来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让人担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大一、大二有体育课教学任务,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相对稳定,大三、大四无体育课教学任务,在体质健康测试时,体测成绩下滑严重。二是大学生不良的学习生活方式,存在作息时间、饮食不规律,三点式生活学习(宿舍―教室―食堂),不参与体育活动或自我锻炼。三是学生对自我健康认识不足,没有健康意识,面对学生身体素质下降问题,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学校体育教育的实效性。

4.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大

教学是体育教师的重要权利和义务,我校体育教师面临着很大的教学压力,体育教师人员紧张,面临人均课时工作量大,对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是非常大的考验,工作的状态也受到了困乏的影响。面对困境,拓展师资引进渠道迫在眉睫。

二、高校体育活动开展的对策研究

1.领导高度重视,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国家、地区出台的体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2019年新疆工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下发了《关于强化体育育人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体育课程教学育人、体育比赛竞技育人、师生活动运动育人、打造校园跑步特色文化、体育文化传承育人、加强体质测试工作、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加强体育精神培养为实施内容。

体育活动从学生中来,学生到体育活动中去,针对学生、管理者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是开展好体育活动的重要保障。一是激励管理者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活动,为学生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二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展现自己优点,增强信心,培养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体育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的重要性,抓好体育课程创新,着重体育课堂每一个环节设计。通过学校教代会、教研室讨论会、课程改革科研研讨会等途径,科学规划设置课程内容,规范教态教法,开展过程性教学考核、学生评教、教学督导检查、期中教学资料检查等系列教学活动,强化监督作用。利用智慧课堂、翻转课堂、COOM、慕课、短视频等方式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智慧教学平台的应用优势,通过为学生提供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目标精准和教学评价及时的体育教学课程,拓宽学生的体育学习空间,实现体育教学的理想价值。

3.拓展学校体育活动

优秀的体育活动项目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感受体育的魅力,学校现有的体育活动还没有充分进行开发。第一,要充分利用校内的校园地形,利用校园环境,丰富体育资源,春夏秋冬四季均可以开展特色活动,吸引学生参与。第二,利用科技软件,学校引进“运动世界校园”软件,线上督促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要求学生完成每学期的打卡次数,跑动距离等任务,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锻炼了学生奔跑能力,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第三,体育活动内容与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开展体育活动,这样既锻炼了身体,还可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4.提高课外体育活动质量

从多年的学生管理和学生体育工作中总结经验。每周一次的体育课教学,很难提高高等学校学生体育活动水平,也很难培育青少年的体育爱好。面对广大学生群体,如何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是现实组织面对的难题。首先,提前做好问卷调研,了解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针对性做好年计划、学期计划和月计划,要充分发挥社团自主作用,营造好体育活动的氛围,提高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其次,体育活动时间在学生课表中体现,学生重要体育竞赛计划进校历。强制学生参与到课余体育活动中,学校引进“运动世界校园”App,学生每学期完成打卡任务目标,方可评定本学期体育课成绩。第三,体育社团、体育活动由体育教师专人负责,并进行日常管理和训练,通过体育竞赛进一步检阅阶段性训练成果,并激发学生兴趣。

5.利用线上服务平台,传播体育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媒体教育平台快速发展,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体育活动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大力推广使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深化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进一步强化学校体育育人功能。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体育线上服务,学校已经引进的“运动世界校园”,以及通过在学习通等平台上传各类体育运动健身的知识或短视频,来指导学生日常的体育锻炼。

三、结语

在国家提出“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体育活动课是提高大学生体质,增进高校体育课程质量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首要内容,是前提。通过领导高度重视,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拓展学校体育活动;提高课外体育活动质量;利用线上服务平台,传播体育知识等手段引领大学生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能够找到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途径,让大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感兴趣,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最终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体育课大学生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课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我们的“体育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