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发展探究

2022-11-11 06:47吕润鹏廖承煜
公关世界 2022年20期
关键词:通识民办高校社团

文/吕润鹏 廖承煜

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推动我国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据统计,我国民办高校的学生人数比公办高校的人数少得多,民办高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创新创业能力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具备的能力,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而言,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促进他们能力的提高,能够为他们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加强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走向就业市场,另一方面也可以间接地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一、民办高校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面临的困难

1.民办高校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时存在的问题

如今,由于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都陆续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很多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都没有深入实际,教师只是给学生讲解一些与创新创业有关的常识,当学生真正投入创新创业活动中时,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学生也无法用自己的所学知识顺利地解决这些问题。

2.学生缺乏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民办高校的学生普遍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虽然他们了解过一些与创新创业有关的内容,但是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一知半解,意识不到创新创业能力对未来就业的积极意义,这归根结底还是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做得不到位,以及没有对创新创业的意义进行宣传。

3.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一方面,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绝大多数都是针对部分表现优异的学生开展的,这样固然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但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只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成功地创业,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也是为了给学生的求职之路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和经验,所以,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当针对全体学生开展。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标准的考核评价机制,教师只注重不断地向学生输入创新创业知识,但是却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4.学校缺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都比较薄弱。在很多民办高校里,由于教师资源比较匮乏,创新创业课程都是由一些非专业人员负责的,这些人有的是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有的是学校的行政人员或教辅人员,这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课程的质量。创新创业课程的实践性是很强的,它对师资力量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非常丰富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它对教师的知识复合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显然,绝大多数民办高校的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是比较欠缺的。

二、民办高校组建创新创业社团时为何会遇到困难

1.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够成熟

民办高校之所以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民办高校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精神在新时代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很多民办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常常会模仿其他学校的教育形式,这导致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总是流于形式,不能真正为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作用,很多民办高校也没有认识到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对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积极意义。

2.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不强

民办高校学生之所以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不强,是因为他们没有深入地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对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很多民办高校的学生都希望能够通过提升学历来达到自己成才的目标,所以他们宁愿将自己的大量时间用在考研、考取证书方面,也不愿意将自己的精力用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上面。

3.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建立

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虽然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存在课时数量少、课时时间短的问题,在绝大多数民办高校里,教师并没有传授给学生系统的创新创业知识。很多民办高校都会通过举行比赛的方式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虽然这种教学方式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革新,但是,在民办高校里这种教学形式的应用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另一方面,学生对竞赛内容缺乏足够的兴趣,很多学生设计的比赛作品往往没有与实际情况相联系,这导致部分学生的参赛作品缺乏实际意义,竞赛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帮助。而且,很多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模式都比较单一,这不仅容易消耗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还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三、多角度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

1.普及通识教育课程,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通识教育指的就是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教育,通识教育的内容包括、逻辑学教育、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等,通过接受通识教育,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会大大增强,他们能够掌握一些创业的基本知识。与此同时,通识教育也能够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思想政治观念和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能够使大学生形成较强的职业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有利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2.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之中

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学校要认真了解并分析不同专业的特点,使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有机融合到不同的专业课中,让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无缝连接。无论是在专业课的理论学习中,还是在专业课的实践训练中,教师都要因地制宜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知识。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展开也能够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的发展,能够给社团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所学习的创新创业知识能够被实践检验,从而督促学生不断提升自己。

3.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

创新创业课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知识部分和技术部分。知识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创新创业学的理论知识,学校可以邀请一些行业内的专家到校开展讲座活动,让学生在听讲座的过程中慢慢地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树立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志向。技术部分的内容主要是经济学、管理学等实用性很强的知识,这部分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较为扎实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看清商机,及时做出风险评估,能够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成功提供保障。

4.开展多姿多彩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活动

创新创业比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业经验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在此类竞赛中,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所学习的创新创业技能也能被充分地检验,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教师的课题研究活动,让学生能够从理论的高度了解创新创业活动的实质。与此同时,为了让创新创业社团在发展中充满活力,学校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学校要鼓励社团成员积极开展自主创业活动,学校可以给他们提供硬件资源支持,让学生深入社会实际,在创新创业活动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应当积极分析市场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教师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教师可以对创新创业课堂进行创新,不断在课堂中融入新的内容,这样民办高校学生才能慢慢在创新创业领域有所建树。同时,民办高校也应当积极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创新创业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也有利于促进相关社团的建设和发展。

猜你喜欢
通识民办高校社团
缤纷社团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