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11-11 06:47刘明辉
公关世界 2022年20期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管理工作

文/刘明辉

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生的思想活跃、情绪过激以及学生层次的多样化,导致在校大学生整体素质呈下滑状态,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当这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出现时,辅导员要格外重视,尤其在学生管理、学生教育和学生服务等方面,需要真正做到开拓创新、积极应对,并且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以此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稳定发展。

一、高校辅导员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现状

1. 00后大学生个性发展凸显

大学校园的主体是00后大学生,他们思想端正且严格,精神迸发且向上,行为独立并活跃,本是在当今科技、教育、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所应呈现的大学生状态。而一部分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个性比较鲜明,心理不够成熟;一部分学生一直处于被溺爱的环境,未经历过挫折;除此之外,部分学生没有付出的精神,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这些学生遇到问题和挫折时无法自己独立解决,进而逐步情绪化、过激化。与此同时,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导向对学生影响较大,学生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主体意识较强,重视个人主观感受,集体观念弱,导致学生过于追求个人成功,忽略其他人的感受和集体的成果。以上呈现的学生状态对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很不利。我们管理人员需对学生的正确思想和独立人格进行教育与深化,以此为国家、社会培养出精神积极向上、独立自主、文化自信的人才。

2.心理健康安全问题严重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频发,面对复杂多变、亟待解决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予以关注。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人际交往困难;原生家庭的伤害;网络的虚拟;大学角色转变不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情感教育缺失等,给学生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也不利于安全、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环境的形成,严重地影响着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除了他们自身素质和家庭环境因素外,还有一部分是高校教育管理的缺陷,各大高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对心理问题学生针对性地进行帮扶和引导,以此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为国家、社会培养出新世纪需要的心理、生理和人格健全的优秀人才。

3.就业创业问题挑战严峻

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的数量激增。另一方面,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不匹配。当代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眼高手低,不愿从底层做起。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另外,许多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在于富有激情,但是劣势也很明显,就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模式来看,大多注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涉及创新创业实践的较少,导致大部分学生创业知识储备不足,仅仅偏重于所学专业及学科的内容。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问题,高校管理从基本创新教育出发,创造适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环境,以此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为国家、社会培养新世纪需要的实践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

4.新媒体时代信息多样化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但是也有许多消极影响。特别是部分大学生由于自控能力较差,沉迷网络无法自拔,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一方面在海量的新媒体信息中,许多大学生因缺乏社会经验和信息辨别能力,很容易被网络上的虚假或不良信息和价值观念所影响,进而出现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对于信息的认知、判断等各方面的能力会出现偏差,出现新媒体使用失衡的情况。较多学生接触新媒体的目的主要是休闲娱乐,很少进行与自己学科及专业相关的学习。另外,许多学生在接收媒体信息时,只是简单的阅读浏览,很少进行深入详细地了解和剖析,不能有意识地辨别接收媒体信息的真假,辨别能力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分辨能力,极易被错误信息诱导。因此,高校管理对于学生使用媒体网络要加强,加强学生网络利害辨别意识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思想科学正确,合理安排时间学习的人才。

5.辅导员管理理念陈旧

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仍有大部分辅导员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模式,管理理念没有紧跟时代步伐,缺乏科学成熟的管理理念,虽然传统方式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但也有很多理念已经不适用于当代00后的大学生。比如在学生管理中注重强调统一性,这种形式或者思想的统一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当代许多大学生渴望独立,并且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而传统的填鸭式、说教式等教育方法已无法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因此辅导员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成为最佳的方式。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者中的一分子,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积极主动地与学生沟通交流,成为他们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和陪伴者。而不是像统一刻板的管理模式,加大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对辅导员产生隔阂,从而不愿意和辅导员进行沟通与交流。作为学校管理的一员,辅导员要克服管理模式的刻板性,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以生为本,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观念,积极主动对学生行为习惯背后的原因做了解,做到与学生达到共情。关注集体,关爱学生,这样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才能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相互统一。

二、新形势下做好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1. 坚持育人为本-无私奉献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力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任重要角色。尽心尽力对学生进行各方面教育,尤其在适应力教育、独立能力教育等方面。在适应力教育方面,由于新入学的大学生刚从高中教育统一学习模式中走出来,还没有时间与空间发展独特个性,在大学学习生活期间,也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半开放半封闭的社会模式。这就要求辅导员积极主动对学生耐心讲解当代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融入集体思想和正确的发展观念,通过实践教育、读书报告、生活交流等方式加强教育的宣传;在独立能力教育方面,大学生需要有足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辅导员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开展教育。例如辅导员在大学生入学教育时邀请高年级学生作为榜样进行亲身经历讲解,给刚入学的大学生传递学习、生活等经验,帮助辅导员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学生管理教育。这样让学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后要尽快独立起来,适应学校学习生活,快速发展自己。此外,辅导员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坚持育人为本、爱国守法,全身心投入学生课堂活动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感染学生。

2.提升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以身作则

新形势下对辅导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辅导员工作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高校辅导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学习思想和实践,进行管理创新,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领,从而更高效地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如每年高校都会组织部分辅导员去不同的高校进行学习交流,提高了高校辅导员作为管理者的思想与能力,从而进一步实现了学生的有效管理;其次辅导员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辅导员是学生管理者,教育者同时也是学生的引导者、陪伴者,作为管理者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作为教育者要学习并且灌输正确积极的教育思想,作为引导者要引导学生独立和创新的独特个性,作为陪伴者要加强自己与学生课下的沟通与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宿舍生活。这是正常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辅导员响应当下高校学生管理的必备要求。另外辅导员的一言一行特别重要,很多情况下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所以辅导员坚持好岗位原则,认真贯彻职业规范,例如上班不迟到、不早退,用自己的行为和人格影响、感染学生。同时,辅导员不仅要有良好的工作热情,还应在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能主动去帮助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是值得信赖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

3.树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理念-开拓创新

面对自媒体时代,辅导员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坚持工作理念的先进性与创新性,结合新时代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和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新趋势,强化日常教育管理的规范性,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既要以学生手册、规章制度作为管理准则,也应该嵌入人性化管理模式,将正向的教育引导与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相结合。学生的教育离不开管理,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要始终坚持教育和管理双管齐下、齐头并进,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和管理的潜能,依法治校才能做实做细做深。此外,辅导员应尊重个体,注重以学生为本,切实从学生的角度充分思考问题,以学生的立场为出发点去开展各项工作,学会用关心、热心、责任心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不能总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批评学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从而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4.搭建学生管理平台-互惠互通

大数据可以为辅导员的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辅导员应利用网络等形式,比如高校易班软件,为学生搭建平台,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教育作用和功能,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对学生实现管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信息整合和动态的观察,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健康、就业等情况。对于每一位学生,辅导员需要利用大数据平台做好学生的谈话、宿舍检查、班级活动、违纪处分等工作记录,便于今后能够实时查询,随时调阅,及时追踪和督促问题学生。如果发现学生有不乐观的情况,也能够尽早处理,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一名辅导员,除了要在自身上提高自己,还要掌握好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特点,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

5.健全当代大学生日常管理制度-以用代管

为完善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制度,高校需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站在学生的角度制定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措施,认真研究管理制度是否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在得到肯定的结论后,再将相关的制度落实下去,从而将人本理念应用于高校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当中。例如,针对心理健康安全问题,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工作室,积极宣传、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自主开展各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科学的认知和正确的态度,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针对就业创业难问题,组建就业创业工作室,每天推送就业创业的知识及招聘信息,定期开展就业创业讲座,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管理与建设,聘请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发展、职业生涯规划等进行指导。

三、展望

虽然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非常的复杂烦琐,但是我们仍须不断学习、摸清特点、抓住规律、注重条理、善于总结,学会将个人的实践案例等成果转化为理论学术成果,从而不断推进学生工作。辅导员在进行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时,还需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融入其中,不难发现,这方面做得扎实的辅导员,学生出现问题的很少,这主要是因为通过教育和引导,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及改变了学生对待问题的角度和看法。尤其遇到特殊管理时期,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心,越是关键时期,越要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个人修为,以此实现育德和育心的融合。

总之,高校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对于我们管理者来讲任重而道远。面对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辅导员应根据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将工作做到基层、做到实处、做到深处,以生为本,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创新和改进传统的观念,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从而达到育人育德、育德育心、育心育情的效果。

猜你喜欢
辅导员心理健康管理工作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