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考

2022-11-11 06:47万小彬
公关世界 2022年20期
关键词:线下心理健康心理

文/万小彬

当前,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阻碍。部分大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不强,又受到学习、家庭、情感、人际关系、就业等问题的影响,一旦出现问题,少数学生缺乏自信,无法面对挫折,因此就有可能产生一系列心理方面的问题。当出现心理问题时,这就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找到原因所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

1.师生因素— 线上转线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减少

当前形势下,部分高校对校园的管理比较严格,授课方式采取线上的形式,网课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方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发生了巨大改变,学校的部分活动也由线下改为线上。因线上上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只能通过屏幕进行,使得学生们不能较真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增加了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难度。在线上教学不断进行、线下活动缺乏的情况下,学生自由活动的范围大大减少、日常生活的需求被压缩,和家人情感上的交流也随之减少。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大量的空余时间分配在固定的空间范围内,很难不产生“压迫”之感,若没有丰富的文体活动的开展,学生们旺盛的精力更是无处释放,压抑的情绪无法得到排解,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平衡落差,进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2.自身因素— 大学生辨别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不足

大学生涯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大学生虽然有自己的判断,但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念和不实信息的诱惑。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大学是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开始相对独立的生活。高中时有父母和班主任的管理,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可以受到良好的约束,进入大学后,由于学生过多,老师并不能随时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一些学生对学习和校园活动毫无兴趣,甚至出现迟到、早退、旷课等情况,若父母和老师无法及时关注就容易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另外,一些大学生对自己有较好的期望,一旦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时,容易自乱阵脚,产生自卑感,再加上很多大学生生活在安逸的家庭环境中,缺乏恒心和毅力,遇到困难时,能逃避则逃避,长此以往,不但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心理问题也会接踵而至。

3.家庭因素— 家庭原因成为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关键因素

父母是大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在学生认识世界、建立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处理多起学生心理问题时发现,家庭是学生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家庭本是学生温暖的港湾,由于父母教育方式欠佳、婚姻关系破裂等原因,家庭反而成了个别学生的负担。当学生在学校与他人产生矛盾或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想要向父母寻求帮助,这时却发现父母并不能给予及时的关心,反而责备学生,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进一步恶化。在这种情况下,若无法自我调节和倾诉,长此以往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谈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不容忽视家庭的重要性。

4.就业因素— 当前形势下,就业势更加严峻

当前形势下,就业更加严峻,就业竞争愈演愈烈,学生的心理压力逐步上升。受经济发展影响,部分企业对岗位的招聘需求逐渐减少。部分企业面临裁员的局面,被裁的员工重新流入人才招聘市场,已具备工作经验和一定能力的他们,是尚未涉足社会的大学生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据调查,许多线下招聘暂定,线上面试的途径越来越广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而急于寻求工作的学生容易上当受骗。许多事业单位、企业推迟招聘考试,每年春季是各类招聘考试和招聘会集中的季节,但目前线下招聘数量明显减少,本应该是热火朝天的就业季突然变得悄无声息。毕业即将到来,严峻的就业形势,更使得他们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心理问题进一步加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推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康的心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更能够帮助学生尽快的融入到集体之中。心理健康可以增强学生们的独立性,从高中到大学是一个重要转变,学生会遇到一些挑战和挫折,健康的心理会增强其信心,勇于战胜困难,适应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近年来,受到经济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这就对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健康的心理可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择业目标,提高抗挫折能力。

2.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稳定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立身之本,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想要更好的培养人才,就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们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的概率大大增加。若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对负面情绪的正确认识,就可能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从而危害学生身心健康,还会对他人造成不良影响,十分不利于校园的稳定与团结。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1.根据学生需求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1)提高线上、线下授课质量

当前形势下,更需重视线上教学的有效性,提升线上教学的质量。首先,制定改进课程学习计划,根据专业特色,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根据学生需求和兴趣,布置合理有效的学习任务。其次,提高教师教育水平。教师对于一名大学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应当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管。还应该组织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证授课质量。

(2)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文化活动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大学期间,学生们的自由支配的时间逐渐增多,在课余时间里,同学们不仅可以自我调整休息,也可以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出入校园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事有必至,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实同学们的课余生活,降低特殊时期学校管理给学生带来的负面情绪,进而缓解同学们心理健康方面的压力。

(3)加强高校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形势下,大学校园成为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学生的运动和娱乐需求是帮助学生缓解压力的另一措施。但部分高校的基础设施缺乏或老旧,无法满足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需要。作为高校,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具有针对性加强对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图书馆、食堂、宿舍、教学楼、操场等。通过这些设施的改善,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品质。

2.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之一,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更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贯穿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全过程。第一,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调节心理方面的问题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第二,当前形势下,学生更多时间用在了浏览手机信息上,高校应当拓宽心理健康咨询渠道,线上活动与传统线下咨询服务相补充,坚持以线下咨询为主体,结合健康知识推广、线上活动等方式,提供更为多样、更能满足现阶段大学生需求的心理咨询服务。第三,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普查作为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可以从中发现有异常情况的同学,积极开展帮扶工作,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四,实行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学校、学院、班级、宿舍的作用,全方位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

3.家校合作,为大学生发展保驾护航

父母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学生尽快融入集体生活,主动与人交往,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孩子自己克服困难,给予孩子相应的独立空间,而不是一味地“大包大揽”。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积极配合、联合互动、明确责任、协作驱动。学校、家庭与社会需要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形成家校共育。

4.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

近年来大学生受到人际关系紧张、学业压力大、原生家庭因素、就业形势严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心理方面出现问题的概率有所增加。学生一旦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则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威胁,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严重时甚至危个人与他人的健康安全。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有学生出现刻意掩饰问题、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足等情况。这就需要辅导员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辅导员的本职工作,一方面我们需要重视自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提升谈心谈话的方式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着力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四、结语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健康的心理是青年人为祖国发光发热的保障。在当前形势下,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面对这一冲击,学生极易产生一系列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们更应该走进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和指导学生,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用实际行动为大学生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线下心理健康心理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