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领新就业群体成为发展新动力

2022-11-11 21:52主持人姚珏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22年4期

主持人 姚珏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业态发展,要求坚持网上网下结合,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大批依靠网络服务平台生存的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主播等职业在就业比例中逐渐上升,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和新兴业态的迅猛发展相比,这一群体的党建工作还相对滞后,如党的组织覆盖不够到位,党的工作进入有盲区,党建工作方法跟不上,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等。

本期圆桌会关注构建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背后的深层考量,探讨如何推动新就业群体从城市治理新“变量”转为新“增量”。

本期嘉宾:

杭州市快递物流行业党委书记,市邮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何连忠

北京市朝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委两新工委副书记 娄牛

嘉兴海宁市委常委、长安镇党委书记、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马明浩

台州市椒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赵仙斌

台州市椒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陈常

Question A

中国劳动和社会科学保障研究院研究表明,我国总体上有1亿人从事灵活性就业,其中有7800 万人是依托互联网的新就业形态。管理、治理和服务这样数量级的新群体,挑战在哪里?

何连忠: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往往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平台企业组织结构具有网络化、扁平化、用工灵活化的特征。快递行业从业人员也有上述特点,特别是行业人员多、流动性大,除企业自有员工外,还有大量的劳务派遣员工,每天都存在着动态变化,离职、入职人员较多,如目前杭州有快递从业人员5 万左右,且每天都动态变化。管理、治理和服务这类群体,既要企业落实好主体责任,强化人员的更新和管理,同时还需要多部门联动,特别是需要发动好属地镇街、村社网格员力量,强化一线监督检查,形成监管合力。

娄牛:

朝阳区共有平台公司合作、企业加盟企业89家,网点站点460个,新就业群体15190人,快递、外卖从业人员分别占全市总量的13.4%和10.6%。在前期摸底中我们发现,新就业群体普遍存在流动性大、劳动强度大、保障缺失等共性问题,比如美团骑手平均在岗时间为5 个月,也就是说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外卖骑手就已全部换了一轮,这样的流动速度,使我们在管理服务新就业群体时遇到很大挑战。再比如,外卖快递员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40%的从业人员全年无休,高强度的劳动下,劳动保障却并不健全,除京东、顺丰外,其他多是依托加盟企业或第三方合作的方式管理,快递员、外卖员与平台企业之间没有直接劳动关系,对新就业群体进行管理服务时缺少统一抓手,这是我们面对的又一个挑战。

马明浩:新群体从业人员呈现基数大、来源广、流动大特点。以海宁为例,全市共有15个快递物流品牌,法人企业26 家,快递网点130 余家,从业人员近7000人,以位于长安镇的中通浙江管理中心为例,有1500多名员工,基本上来自云、贵、川等地。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3.33亿元,纳税4100万元。新就业形态朝气蓬勃,但也有明显的短板,劳动关系待明晰、社会保障待完善、平台监管有欠缺,它们对传统管理手段、劳动法律体系、就业服务管理、社会保障政策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还面临“底数不清”和“报到无门”的双重矛盾,“企业发展”和“员工关爱”不匹配,“信息不畅”和“融入感弱”等诸多问题。

赵仙斌:

一方面,因就业门槛较低,新就业群体普遍学历、政治素养与面貌不出挑。另一方面,新就业群体组织性弱、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不规律,导致流动性比较大,管理难度比较高。现实中,新就业群体大多与用工单位关系复杂,社会中一定数量的外卖、网约车企业等共享经济平台为了规避法律责任、降低成本,往往不与从业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倾向选择与外包、分包企业合作,以劳务合同、承揽合同等其它形式合同进行替代,使新就业群体面临用工秩序混乱、社保缴存比例低、权利无法得到保障等问题。当前,新兴行业正处于全新的发展过程中,《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也刚出台不久,相关配套政策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Question B

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举措和保障服务政策,借此积极推动“新”人融入城市基层治理的大格局。在这一过程中,党建如何发挥实质性作用,将服务对象变成真正的治理力量?

何连忠:

为了加强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和服务保障,杭州市快递物流行业党委创新“五化五融入”机制,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格局。首先是提升党员小哥身份认同感,鼓励党员小哥“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其次是在全行业开展以“红色骑手”“星火志愿者”等特色服务载体,引导他们在送快递的同时当好社情民意“信息员”、城市形象“宣传员”、城市生活“服务员”,配合社区开展综治、禁毒、防范电信诈骗等宣传活动,兼职社区巡查员和志愿者开展先锋服务。最后是以关爱举措带动整体提升,通过开展“暧蜂行动”提升小哥社会认同感,通过人才评价提升小哥职业归属感,通过建立考评机制拓宽小哥晋升渠道,引导快递小哥快速融入杭州、融入社区,变服务对象为治理力量。

娄牛:

朝阳区秉持围绕增强融入感、获得感、荣誉感这个目标,建组织、强服务、优治理、促认同,打造城市治理共同体。在融入感方面,将新就业群体视同朝阳居民,3300 余人次参与各类活动1181 场,实现社区与小哥“知悉—联系—熟悉”的转变。在获得感方面,畅通“新就业群体—党员—党支部—街乡党(工)委”诉求表达渠道,实现党员问需、支部集需、街乡解需,收集并解决各类诉求,支部凝聚力和党员号召力在推动问题解决中显著增强。探索老旧小区快递党建和高端商务楼宇快递党建新模式,着力解决小哥停车难、进门难等突出问题。将125名网点站点负责人、快递外卖小哥纳入街乡、社区(村)两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303个社区(村)建立“六方联动”机制。发挥小哥优势,选拔优秀小哥担任居民楼副楼长,择优选育100名“美好朝阳骑士”,探索将“美好朝阳骑士”表现情况反馈平台企业,建议作为企业内部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形成有效激励,打造社区治理新生力量。

马明浩:长安镇通过多方联动,精准定位,深度融合,推动党建与行业发展、企业与中心大局同频共振,实现新就业群体党建“管得活”。一是融合行业联盟强管理,聚焦快递行业物流快速发展监管难题,组建了杭嘉湖“红色速递”联盟,成立首个“红色速递”联盟服务站,建设20 余个骑士加油站,促进党建引领快递行业健康发展。二是融合数智赋能优治理,融合作用发挥和服务关爱新就业群体多项功能,开发“骑士加油宝”应用场景,既提供服务也激励骑士参与政策宣传、平安巡查、志愿服务等社会工作,探索骑士激励积分体系,增强新就业群体归属感获得感,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三是融合中心助发展,围绕中心大局落实工作,如中通—长安产业共富“快递红盟”签约合作,结合长安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快递平台集聚效应,增强地方产业发展动能。

陈常:

椒江区聚焦新就业行业运营维护欠规范、服务阵地欠高效、“骑手”等群体权益难保障等问题,探索打造了红色运维模式。以共享、共赢、共管理念,综合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城市驿站及社区、小微园区、楼宇商圈会客厅形成一张共享网络,辐射主城区全部骑手,以民营经济思维运行党建服务中心,扩大阵地、多方联建、盘活资源。此外,椒江区在服务保障上下苦功。一是保障“功能型”服务。联合职能部门,在新就业群体入职管理、健康证暂住证代办、电动车租售、业务激励等方面实现“保姆式”服务。二是点亮“关爱型”服务。在提供便利服务基础上,聚焦廉价租房、健康体检、子女照看、优惠用餐等需求,利用“台州市党员志愿服务先锋台”等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帮助解决“急难愁”。三是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骑手集中承诺”“优质服务周”等系列活动,今年以来,骑手共签订承诺书549 份,交通违章数较去年下降15%,5名骑手提交入党申请书。

Question C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党建工作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领域和新实践。就目前而言,这项工作在推进中是否有“成长的烦恼”?亟待解决的痛点和难点在哪里?

何连忠:

杭州市快递物流行业党建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痛点”也是难免的。一是行业边界还较为模糊,涵盖了传统快递业、物流业、交通运输业和一些相关衍生行业,导致工作覆盖方面还存在一定盲区;二是流动党支部运转不够规范,杭州依托社区、园区和企业成立了一批流动党支部,让所有党员小哥能够尽快找到“家”,但是由于这一群体的流动性特别强,这些流动党支部往往边建边瘫,实际运行水平打折扣;三是方式方法还需要创新,尤其是在开展“三会一课”等方面,需要更加贴近新就业群体的工作生活特点,让他们更有获得感。

娄牛:

在工作推进中,我们发现属地和平台企业对网点站点、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的约束力存在不对称的特点,网点站点、快递员外卖送餐员参与社区治理、发挥作用情况与业务绩效考核还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政企联动、条块结合还需进一步发力。对于如何管理服务新就业群体,如何更好地引领新就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街乡之间还存在不平衡的现象。此外,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党支部运行机制不够健全,活动载体较少,如何实现新就业群体就近就便参与组织生活缺乏创新,新就业群体党员发挥作用方式比较滞后。下一步,朝阳区将持续深化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固化典型做法,完善工作机制,让新兴就业力量成为首都超大城市治理增量。

马明浩:

从海宁快递物流行业党建工作的经验来看,我们总结出三个方面的问题和难点。一是“两个较弱”,组织覆盖还不够有力。比如海宁市成立物流行业协会党组织,基本实现了行业组织全覆盖,但“中间较强,两头较弱”,组织覆盖的实际效果较弱。二是“两个较难”,党员管理还不够规范。快递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基数大、来源广、流动大,发展党员、管理党员难度较大。组织关系分散,摸清底数、转移关系难度也较大。三是“两个不高”,工作融合不够深入。一方面,党建与业务融合度不够高。有部分企业不善于用党建手段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行业与社会融合度不够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助力发展大局认识缺乏办法,党建与大局融合度不够深。对于问题和难点:一是尽快实现行业头部企业的组织关系向属地转移,真正实现属地管理;二是实施“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双向找寻行动,引导激励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彻底摸清党员底数;三是以党建引领快递物流行业工作融入基层治理网络,促进从业人员当好发展护航员、共富服务员、治理巡查员等角色。

陈常:

新业态和新就业群体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深入,许多企业负责人不是党员,对于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普遍认为经营创收更为重要,没有将经营工作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存在党建经费投入不多、党建阵地缺失、党建人才专业性和稳定性不高等问题。平台企业建立党组织存在无意识、无需求、无指导现象,导致“两个覆盖”实现有难度,新业态行业内许多流动党员找不到组织,发挥不了作用,成为“口袋”党员、“隐形”党员。如何及时跟进新就业群体党员,准确掌握党员数量,明确党员谁来管、怎么管,并按照“应建尽建”原则在平台企业建立基层党组织,着力提升其党建组织力等现实问题,都迫切需要解决。新就业群体灵活、松散的组织方式,提升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问题。如怎样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凝聚功能、管理功能、服务功能等,都对新业态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