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坦前列腺素联合甲钴胺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探讨

2022-11-16 03:36赵昌涛
智慧健康 2022年24期
关键词:前列腺素眼压青光眼

赵昌涛

泗水县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 273200

0 引言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属于常见的青光眼类型及眼科疾病,主要是由于小梁组织的变异,施莱姆管及其输出管或外集液管的排液功能减退等引起,导致眼压升高、视神经受损、视野缺损[1]。国际上将拉坦前列腺素作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线药物,对其他药物难以治疗或耐受的眼压过高可起到一定作用,具有良好的降眼压效果。由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受损,单纯拉坦前列腺素治疗难以修复神经元,因此需联合其他改善神经元药物的药物巩固疗效[2]。其中甲钴胺可调节神经元的传导,将其与拉坦前列腺素联合应用是否可发挥协同作用需深入研究[3]。为此,本次研究对拉坦前列腺素联合甲钴胺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选择本院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02例作为资料,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02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数字抽签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男23例,女28例;年龄40~76岁,平均(60.42±4.15)岁;病程0.5~5年,平均(1.85±0.42)年。观察组男22例,女29例;年龄41~76岁,平均(60.08±4.12)岁;病程0.5~5年,平均(1.87±0.45)年。经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均经眼镜、眼压及房角镜检查确诊,眼压≥22mmHg,眼压升高时患眼前房角开放;符合《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诊断标准[4]。患者知晓研究目的,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其他眼科疾病患者;继发性疾病引起眼压升高患者;糖尿病、高血压及严重全身性疾病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本次研究药物过敏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选择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生产企业: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3866,规格:2.5mL:125μg)滴眼治疗,每天1次,每次1滴,睡前用药,连续6个月。

1.2.2 观察组

选择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滴眼治疗,每天1次,每次1滴;选择甲钴胺(生产企业: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3107,规格:0.5mg×10片)口服治疗,每天3次,每次0.5mg,连续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白天眼压、夜间眼压及眼压波动值,采用非接触眼压计检测24h眼压,计算平均眼压;②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视野缺损,采用自动视野计检测上方视野、下方视野、鼻侧视野、颞侧视野,计算平均值;③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视网膜纤维层厚度,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测上方视盘、下方视盘、鼻侧视盘、颞侧视盘,计算平均值;④评价两组疗效[5]:显效为视野及视力明显改善,眼压恢复,24h峰值眼压<20mmHg;有效为视野及视力改善,眼压降低,24h峰值眼压为20~25mmHg;无效为症状及眼压无明显变化。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有效例)/总例数×100%;⑤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含心率加快、心律不齐、呼吸急促等。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眼压比较

治疗前两组白天眼压、夜间眼压、眼压波动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天眼压、夜间眼压、眼压波动值显著降低,观察组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眼压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眼压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视野缺损比较

治疗前两组上方视野、下方视野、鼻侧视野、颞侧视野的视野缺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方视野、下方视野、鼻侧视野、颞侧视野的视野缺损显著降低,而且观察组视野缺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视野缺损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视野缺损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视网膜纤维层厚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上方视盘、下方视盘、鼻侧视盘、颞侧视盘的视网膜纤维层厚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方视盘、下方视盘、鼻侧视盘、颞侧视盘的视网膜纤维层厚度提高,而且观察组视网膜纤维层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视网膜纤维层厚度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视网膜纤维层厚度比较()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 6.0 8%高于对照组80.39%,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心率加快、心律不齐、呼吸急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3.92%、1.96%、5.88%与对照组5.88%、3.92%、3.9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属于发生在视神经的退行性病变,发病后早期无症状,病情持续进展引起视力模糊、头痛、眼胀等症状,严重危害机体健康及正常生活,需及时有效治疗[6-7]。目前临床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以降低眼内压为主,可采取药物、激光及手术等治疗方法,尤其需利用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避免病情进展,且可为其他治疗提供有利条件[8-9]。拉坦前列腺素在开角型青光眼治疗应用普遍,其作为新型苯基替代的丙基酯前列腺素F2α,滴眼后可快速渗透到角膜里,从无活性水解为具有活性的游离酸,促使眼角塑层的房水量增加,并可渗透到眼球脉络膜上层,起到降眼压作用[10-12]。用药后2h左右达到血药峰值,一般8~12h眼压下降明显,并维持24h,作用时间长,可经结膜或黏膜吸收,经血液循环系统至肝代谢后通过尿液排泄,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烧灼痛、刺痛等,需做好用药指导及不良反应监测,避免出现不可逆损害[13-15]。由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视神经受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因此还可通过修复神经元方式起到促进视力恢复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白天眼压、夜间眼压、眼压波动值显著降低,观察组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拉坦前列腺素联合甲钴胺治疗可帮助患者有效稳定地降压,如甲钴胺用药后可进入神经元细胞器中,参与神经元中胸腺嘧啶核苷合成,利于受损视神经轴突的再生,激发视神经纤维的兴奋性[16-18]。甲钴胺作为内源性维生素B12,对神经有高度亲和力,对神经元传导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参与核酸、蛋白合成,防止轴突变性,修复被损害的神经组织[19]。治疗后,两组上方视野、下方视野、鼻侧视野、颞侧视野的视野缺损显著降低,而且观察组视野缺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方视盘、下方视盘、鼻侧视盘、颞侧视盘的视网膜纤维层厚度提高,而且观察组视网膜纤维层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拉坦前列腺素联合甲钴胺治疗对改善患者视野缺损及视网膜纤维层厚度的效果较好。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80.39%,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取拉坦前列腺素联合甲钴胺治疗方案可进一步降低眼压,扩大视野,利于视力改善,确保消除眼部不适症状,治疗价值高。本次研究结果与王静[20]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患眼的眼压达标、视力提高、视野扩大患者的占比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中相关患者的占比”相近,均证实拉坦前列腺素联合甲钴胺促使眼压、视力、视野改善的有效性。观察组心率加快、心律不齐、呼吸急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3.92%、1.96%、5.88%与对照组5.88%、3.92%、3.9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拉坦前列腺素联合甲钴胺治疗虽然仍会引起不良反应,而且相对较为严重,但发生率较低。用药后3h达到血药峰值,阻止视野恶化,但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严重反应,需重视用药监护[21-22]。联合拉坦前列腺素、甲钴胺可发挥降眼压和视神经修复作用,利于视野保护及视力改善[23]。本次研究存在纳入对象少、监测指标少等不足,可扩大范围深入研究,验证拉坦前列腺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的优势及不足。

综上所述,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治疗中选择拉坦前列腺素联合甲钴胺治疗方案可从多个作用起到改善视力作用,进一步稳定眼压恢复正常,消除诸多不适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前列腺素眼压青光眼
青光眼问答
眼压自测法——指测法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防治青光眼,别只盯着眼睛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前列腺素药物知多少
不同抗青光眼眼药对开角型青光眼 h眼压的影响观察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