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宁德》:新时代基层工作的生动教科书

2022-11-17 00:39李栋栋
新阅读 2022年10期
关键词:闽东宁德同志

文/李栋栋

《习近平在宁德》一书是继《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正定》之后,同样以讲述者口述记录的方式,再现习近平同志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工作轨迹,共收录了19篇采访实录,受访者从不同角度回忆了习近平同志在宁德的工作经历,再现了习近平同志客观清醒、立足长远的战略思维,求真务实、从严治吏的领导作风,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真挚情怀,以及功成不必在我的广阔胸襟,是指引党员干部成长历练的精准坐标,为做好新时代基层工作提供了鲜活教材。今天,研读《习近平在宁德》一书,对于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诠释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诚挚为民情怀

《习近平在宁德》一书真实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在宁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从政实践和心路历程,一心为民的赤诚初心是贯穿采访实录的主线,“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厚情怀与崇高境界见诸于巨事小节、渗透在字里行间。

1988年6月,刚满35岁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宁德任地委书记,这个“老、少、边、岛、穷”的沿海欠发达地区,是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被称为“沿海地区黄金地段的断裂层”。“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面对这种情况,习近平同志一到宁德就下基层调研,用脚步丈量闽东大地,用眼睛观察基层实际,用耳朵倾听群众心声。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习近平同志和随行人员走遍宁德下辖的9个县市,向基层要真相、要思路、要答案。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先听各县班子的工作汇报,调阅当地的县志,走访企业、村庄和农户,不仅要听真话,还要“三看”:一看路面、二看屋面、三看桌面。在老乡家中入乡随俗,用手抓“糯米榯”、吃艾叶冲蛋,与百姓打成一片;不顾山高路远“三进下党”,那里百姓的生活始终牵动着他的心;两度深入九都乡看望九仙村畲族群众,走访慰问受灾群众。

习近平同志还很重视信访这一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强调要“把群众的声音作为改进工作和作风的营养品”,创造性地提出“四下基层”的工作制度,即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这四项制度环环相扣,核心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贯彻其中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地展现了习近平同志执政为民的立场和情怀。在习近平同志的持续关注下,“造福工程”接续推进,搬迁群众过上了好日子;连家船民实现上岸定居,茅草屋改造最终落地;“四下基层”制度在福建省、浙江省各市县陆续得到推广,并一直持续到今天,从未间断。

彰显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科学扶贫理念

《习近平在宁德》记载,习近平同志围绕解放思想、改革发展做文章、找出路,提出“弱鸟先飞”理念,倡导“滴水穿石”精神,矢志不渝地带领宁德地区人民摆脱贫困,推动宁德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成绩和变化,为宁德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到宁德之初,当地干部群众对这位有“背景”的“大官”有许多期待:带来资金、带来项目、带来新官上任的“三把火”。面对干部群众提出的修建福温铁路、开发三都澳港口、建设中心城市“三大目标”,习近平同志没有烧“三把火”、抡“三板斧”,而是对大家求富心切、急于上大项目的想法及时“降温”,强调“不能脱离这些实际谈脱贫,不能寄希望于一下子抱个‘金娃娃’”。他立足宁德贫困实际和干部思想现状,提出“弱鸟先飞”理念,认为“扶贫先要扶志”,要鼓起干劲,有“先飞”的劲头,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他又提倡“滴水穿石”精神,强调要有坚忍不拔、久久为功的进取精神,“几任干部一本账、一任接着一任干、任任干给群众看”,这与新时代提出的“功成不必在我”一脉相承。

在产业扶贫上,“因地制宜、因类施策”是习近平同志在宁德指导扶贫工作的原则。在农业上,他提出要走一条“大农业”的路子,“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结合各地区实际发展特色产业。他还特别注重植树造林与当地经济相结合,提出“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在工业上,他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主张大力发展地方工业,工业农业两个轮子并转。他还借鉴温州经验搞活民营经济,提出搞“经济大合唱”,提议建成了闽东第一个开发区,成为闽东地区摆脱贫困、跨越发展的重要领导者。即使调离宁德后,习近平同志在推动闽东经济发展上仍然尽心尽力,“有着一颗不改变贫困地区面貌誓不罢休的执着初心”。

树立了艰苦朴素、严以律己的优秀党员干部形象

《习近平在宁德》生动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优秀党员干部形象。在宁德,他教育干部常说一句话:“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选择做别的事情。”他要求领导干部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作为座右铭,牢记“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生活和工作中,他更是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和拥护。

习近平同志为官清廉,崇尚节俭。到任以后不换车、不换司机、不换办公室,住在地委大院旁的职工宿舍里,吃在职工食堂,穿衣朴实,生活朴素,从不搞特殊、开小灶;他务实亲民,从来不摆官架子。下去调研从来不坐小车,都是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坐中巴,经常主动跟别人打招呼,和什么人都能聊上几句;他以身作则,纪律意识强。开会都是最早到的一个,总是他等别人,而不是别人等他。从不占公家一点便宜,拒收纪念品、福利费等,要求常委不能买上市公司原始股票。

在书中,很多老同志都评价习近平同志“很有人情味”,但他并不是无原则的“老好人”,遇到原则性问题,他对干部的要求是严厉的。当时宁德最突出的问题是党员干部违规占地建房和多占住房,被称为“马路边的腐败”,涉及县处级以上干部200多名。针对这个问题,习近平同志明确表态:“反腐败,讲廉政,我们别无选择……如果我们在一个人身上丧失原则,我们就会在几百万人心上失去信任!”他对清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倾注心力,采取“停”“清”“理”措施,及时刹住了这股歪风。随后,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他牵头制定《关于地委、行署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若干规定》,出台《关于党政机关廉政建设的若干补充规定》,通过详尽细致的要求切实扎紧制度的笼子,充分体现了他对干部作风问题一抓到底的决心,也体现了他身体力行的大无畏精神。

展现了温良宽厚、睿智博学的高尚人格魅力

透过《习近平在宁德》中的访谈回忆,能真切感受到习近平同志强大的人格魅力。他有着与生俱来的温良之德,刚到任就谦虚诚恳地说:“我是来向闽东老区人民学习的。”每次调研,群众都感到他就像老熟人一样,温和的笑容、接地气的话语直抵人心,始终给人特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他重情义,有真性情,对待老干部敬重有加;他日理万机,但经常手不释卷,注重学习思考,形成独特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

在书中,老同志们的言谈之间都表达出对习近平同志的赞许和认可。很多老同志回忆说:“他以亲善、和谐、真诚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为人厚道,有人情味,从不冷冰冰地居高临下,而是给人温暖和安全感。”原福建省军区司令员陈明瑞评价:“习近平年纪轻轻,讲起话来有条不紊,真是大将风度。”不论是此前在梁家河、正定、厦门,还是此后在福州、浙江、上海,直至成为党和人民的领袖,习近平同志都始终保持宽厚大度、温和可亲的风度,赢得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习近平同志睿智博学的人格魅力,源于他博览群书。他求知若渴,家里“一摞一摞的书堆在地上,走路都要绕着走”,“古今中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军事都很了解,什么都懂”。每一个县的县志,是他的必读书目,他认为“一个县的历史最好的体现就是县志,府志则更为全面,里面既写正面人物,也写反面人物,我们一看就知道这个地方发生过什么事,可以从中有所借鉴”。家属楼里,灯关得最迟的就是他家,即使是下乡最辛苦的时候,晚上也雷打不动地看书。与此同时,他还有天天看《人民日报》的习惯,强调“不看《人民日报》怎么了解国家大事,怎么能当好领导干部”。在习近平同志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机关干部读书看报的风气日渐浓厚,不仅推动复刊了中断20年的《闽东日报》,还创办了《闽东通讯》,促进了宁德新闻舆论工作的发展。

离开宁德赴福州上任之前,习近平同志对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动情地说:“人虽然即将离开闽东,但我留下了一颗热爱闽东的赤诚之心,我会时常牵挂、关注闽东的工作,积极为闽东的发展进言献计。闽东的点滴变化,都会给我带来无比的喜悦和欣慰。”在这些真挚的话语中,流露出了习近平同志对闽东山水的眷恋,对朴实真挚的闽东人民的热爱。宁德主政的经历对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思想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习近平在宁德》中都可以找到其实践的根源和认识的来源,比如扶贫思想、党的群众路线、反腐倡廉、转变作风等,赋予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深厚的“地气”和“底气”。

《习近平在宁德》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生动的“教科书”。阅读《习近平在宁德》要从中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格力量,从中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把情感认同上升到政治认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闽东宁德同志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闽东才女潘玉珂往事
OVER THE RAINBOW
宁德:撑起脱贫攻坚“半边天”
传统木帆船闽东“复活”
宁德核电站火灾事故的情景构建
宁德时代价值几何
上汽与宁德时代合作回收动力电池
闽东古法制糖“老树发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