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类林定向培育及多功能利用技术推广与示范

2022-11-18 20:19宋军芳刘顺德刁登勇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7期
关键词:林地林场小班

宋军芳 刘顺德 刁登勇

(延安市黄龙山国有林管理局石堡国有生态实验林场,陕西 黄龙 715700)

引言

黄龙山水保型栎类林定向培育及多功能利用技术推广与示范项目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精神;是转变林业发展观念和林业增长方式,推动我省林业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全面提高林地生产力和产出率、提高林业发展质量和加强效益的根本要求;是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资源储备、加强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思想。同时可提高当地生态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森林水保功能,带动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黄龙山国有林管理局位于黄土高原东南部,地处黄龙山东段,所辖范围地跨黄龙、洛川、宜川三县。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9°38′49″-110°12′47″,北纬35°28′46″-36°02′01″之间,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50公里,北靠宜川,西接洛川县,南临白水、澄城、合阳等县,东与韩城、黄龙县白马滩国有生态林场相邻。西距省城西安240多公里,北至延安市240余公里。林区经营总面积19.09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7.4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90.4%,管辖蔡家川国有生态实验林场、大岭国有生态林场、石堡国有生态实验林场、官庄国有生态实验林场、界头庙国有生态林场等10个国有林场,是庇护陕北东南部和渭北高原农牧业生产的绿色屏障。

栎类林是黄龙山林区的主要树种。分布广泛,多在海拔1100-1500m的地段,由于受长期人为活动影响,为多代萌生林,林相不整齐,生产力低。它是地带性植被中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生长在阳坡的栎类枝丫横生,大多不能成材。林下实生苗生长中等,天然更新良好。林下灌木有胡枝子、忍冬、六道木、胡颓子、绣线菊、虎榛子、连翘、黄刺玫、荆条等,灌木盖度一般在30%-50%之间。草本植物主要为苔草、四季青、黄背草及蒿类,盖度一般达60%-80%。

2.推广与示范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栎类林定向培育与多功能利用技术示范,推动黄土高原地区珍贵用材树种森林培育技术进步,培育珍贵用材树种,提高林地经济效益;通过建立森林自然经营和多功能利用长期监测体系,进一步为森林经自然经营和多功能利用积累资料,为在黄土高原更大范围推广提供实质性支撑。

通过结构调整及多功能利用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本地区多年来天然次生林只“发挥水土保持功能、不能生产木材和林产品”的经营模式,实现天然林水土保持功能持续发挥的基础上,生产高品位大径级木材及林产品,也为黄土高原地区同类森林持续经营提供示范。

通过技术培训,提升黄龙山国有林管理局各林场森林经营技术水平;使各林场主要技术骨干能掌握栎林近自然定向培育的各个技术环节,包括调查设计、效益监测评价等,推广先进森林经营技术。在提高林地生态防护功能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森林多功能利用。

以不同类型栎类林为对象,引用先进技术理念,推广栎类林近自然定向培育的技术理念,建立示范林,展示生态功能提升基础上,实现木材生产、林产品利用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技术和作业方式,提升全局森林经营技术水平,引领周边地区森林经营工作,丰富陕西黄龙山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建设内容。

通过本项目三年的建设与发展,使项目区森林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全面提高林地生态功能,培育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提高林地培育生产力,从而进一步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充分发挥森林的防护效益,促进地区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3.定向培育作业设计

3.1 作业区选择

结合林地资源分布现状,在全面分析地质、气候、土壤、交通、通信等环境条件和建设条件、资源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现有技术水平、经营管理能力等,对地块选择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等主要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合理布局建设项目。

地块选择在地势宽阔的缓坡地段,立地条件较好,相对集中,便于实施,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周边交通条件相对优越等。

3.2 作业区划

区划采用林场、林班、小班三级区划系统。

3.2.1 林场为组织施工单位。

3.2.1 定向培育区(林班)为一级统计单位,定向培育区选择的基本条件:①境内生产路、林区道路沿线、交通方便、便于施工作业的地段;②作业地块相对集中且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

3.2.3 小班(主要指定向培育小班):小班是调查设计和组织施工的基本单位,主要根据地类、立地条件等因素区划小班。小班实际作业面积为扣除原小班无法作业的陡坡陡坎、岩石裸露等部分,因此部分小班实际作业面积小于原小班作业面积。

3.3 分定向培育

对郁闭度在0.7-0.9的栎类林、栎类白桦混交林进行生长伐作业;对郁闭度在0.7-0.9的油松栎类混交中龄林进行疏伐作业,清除林内弱势木,优化林分结构,使林分具有适中的密度和郁闭度,为目的树种、保留木留出合理的营养空间,使促进林木的径向生长,培育大径材。作业中,须加强幼苗幼树的培育,同时改善林分卫生状况,逐步促进林分向复层、异龄、混交林结构过渡。

在林分中林木出现营养空间竞争前进行合理的定株,清除非目的树种,并对丛生或生长过密且生长落后、干形较差的林木进行定株。中药材种植是对林窗、林中空地、林隙或在缺少目的树种等区域进行人工更新群状种植,栽植、种植连翘、黄芩、黄精、川地龙。连翘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植苗栽植,黄芩、黄精、川地龙采取穴播方式。春、秋季造林。

4.示范林建设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要求

4.1 辽东栎纯林高品位大径级木材定向培育技术示范

4.1.1 目的:选择生长发育较好的栎类纯林(石堡国有生态实验林场60林班),选择目标树重点培养,促进林木生长,促进结实。收集橡子、橡碗和树叶生产栲胶和淀粉。实现在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养分水分改善,木材生产和橡碗、橡子等林产品经济效益最大化。

4.1.2 技术措施:以通直高大生长旺盛的栎类个体作为目标树,密度8m×8m;以目标树为核心,将品质优良的油松、漆树、茶条槭等作为生态目标树。将影响目标树生长的林木、劣质木、病虫木作为干扰树伐除,强度控制在15%-20%(保留郁闭度0.6-0.7)。促进林木结实,每年收集橡子、橡碗,作为栲胶和淀粉原料多功能利用。抚育栎类幼苗,林间空地补植栎类幼树(连同原有野生个体密度2m×3m),促进林分更新。将栎类林培养成水保功能提升,可生产大直径木材,以及淀粉、栲胶原料的高附加值林分。涉及石堡国有生态实验林场60林班3-①、3-②小班,面积500亩。

4.2 松栎混交林高品位木材及物种多样性培育技术与示范

4.2.1 目的:选择生长发育较好的松栎混交林(油松+栎类)(石堡国有生态实验林场64林班),促进林木生长和林产品丰产为目标;改善林内通风透光条件,提升生态功能、物种多样性水平、林木均匀分布;培育高品位大径级木材;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橡子橡碗产量,提高林分物种多样性和生态防护功能。

4.2.2 技术措施:以生长旺盛主杆通直的油松、栎类个体为目标树,密度控制在8m×8m范围内;以漆树、茶条槭为生态目标树。伐除影响目标树生长的干扰树(含病虫木、劣质木),强度控制在15%-20%(保留郁闭度>0.65)。保护实生栎类、油松幼苗,清除周围高大灌草。培育大直径木材,保护林下乡土灌草种类,提升林地生态功能及物种多样性,实现森林持续发育。涉及石堡国有生态实验林场64林班3、4-②、5-①小班,面积600亩。

4.3 栎桦林药混交林培育及多功能利用技术示范

4.3.1 目的:选择生长发育较好的栎桦林(栎类+白桦),通过间伐萌生灌丛状栎类个体和密度过大的白桦个体,调整林木空间分布,改善林内通风透光条件。林下补植药材,提高林地总盖度和生态防护效益,促进林木生长,提高药材产量,实现林地生态功能提升基础上经济效益最大化。

4.3.2 技术措施:以树干通直生长旺盛的栎类个体作为目标树重点培养(密度8m×8m)。以白桦、油松、茶条槭、漆树为生态树目标树,伐除影响目标树生长林木为干扰树(含病虫木、分叉木、弯曲木等劣质木),强度控制在15%(保留郁闭度0.6左右)。清除林中空地中影响中药材种植的高大灌草。林下种植药材连翘或者草本药材黄芩、黄精、川地龙。抚育保护油松、栎类幼苗,将栎桦天然次生林定向培育成生态功能稳定,栎桦混交、林药混交的多功能利用丰产林。涉及石堡国有生态实验林场59林班3-②、5-②小班,面积400亩(林下种植药材150亩)。种植连翘,密度为463穴/亩,株行距为1.2米×1.2米,穴状整地,整地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50厘米。采用植苗造林,种植黄芩、黄精、川地龙、党参,密度为667穴/亩,株行距为1.0米×1.0米,整地规格为30厘米×30厘米×30厘米,直播,春、夏、秋季均可,北方宜早春或晚秋直播为好,种子籽粒要求饱满,大小均匀,色泽鲜明,无病虫害。每亩需黄芩种子13斤、黄精、种子每亩需130斤,川地龙种子每亩需130斤,党参种子每亩需120.9斤(除黄芩种子为籽粒外,其他药材种子均为根茎,每亩种子用量都含补植种子用量)。造林时间一般在春、秋季进行,春季造林宜早,一般在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土壤解冻后进行,秋季造林从秋末开始,土壤解冻时停止,一般在九月下旬至十月下旬进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也可随整随造。均为品字形配置。造林必须采用林木种苗管理部门组织供应或经其检验的具有“二证一签”的苗木或种子,成活率调查结果分别按成活率85%以上、41-84%、40%以下三级统计,成活率在40%以下的要重新造林,成活率在84%以下按设计密度补植,补植量按初植密度的10%计算。造林后3年内抚育4次(以1-2-1为序),抚育的主要内容是松土、除草、砍灌、培土等工序。

5.效益评价

5.1 经济效益

森林近自然经营的基本特点是在提高生态防护效益的同时,降低作业成本,提高林地价值,增加经济收益。本项目通过间伐得到木材、枝梢等收益,每年通过采集橡子、橡碗和树叶获得淀粉栲胶、林下种植药材,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森林间伐设计、作业劳务付出,每亩收益估计在130元以上。本项目在原来技术凝练基础上,进一步推广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措施,补植林木提高林分质量,林下种植药材提高林地非木质生产经济收益率会进一步提高。从长远看,近自然经营的第一次作业,成本较高,主要原因不是以出木材为目的,而是以结构调整和森林持续发育、永续利用为目的。第二次作业以后会获取较高质量的木材,作业成本会大大下降,相应的收益会大幅度提高。随着林分发育,林木品质提高、林地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会不断提高,20年后会达到高峰。随着林分发育,经济效益会越来越突出。

5.2 社会效益

栎林是当地地带性植被,也是黄土高原南部地区最重要森林类型。项目的实施,对全面提高黄龙山林区森林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将对有关技术进行进一步凝练,成熟成果会通过论文和学术著作公开发表,对森林近自然经营和多功能利用思想产生巨大推动作用。通过栎类林定向培育与多功能利用技术示范,将推动黄土高原地区珍贵用材树种森林培育技术进步,培育珍贵用材树种,提高林地经济效益。通过建立森林自然经营和多功能利用长期监测体系,将进一步为森林经自然经营和多功能利用积累资料,为在黄土高原更大范围推广提供实质性支撑。森林经营抚育会给当地市场提供木材、淀粉、栲胶、药材资源,改善林区职工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5.3 生态效益

黄龙山林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东南部,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总体布局中属“黄河上中游地区”,在陕西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优先实施的重点地区。黄龙山林区不仅是延安市工农业生产及群众生活的生态保障,也是关中平原的绿色屏障,对关中平原乃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国土生态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黄龙山林区内分布有丰富的生物物种,保护与科研价值很高。其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黄土高原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是黄土高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理想之地。通过本项目三年的建设与发展,使项目区森林资源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全面提高林地生态功能,培育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提高林地培育生产力,从而进一步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充分发挥森林的防护效益,促进地区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6.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森林培育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本文所述石堡国有生态实验林场栎类林资源十分丰富,栎类林面积为142786.5亩,占全场林地面积58.3%,蓄积占全场活立木蓄积53.7%。该项目确定培育目的树种栎类,以中龄林为主,每亩蓄积量3.0立方米。

自2020年黄龙山水保型栎类林定向培育及多功能利用技术推广与示范项目作业设计工作,通过定向培育措施实施后,每公顷年蓄积生长量达到1.2立方米以上,对于促进区域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林地林场小班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The Last Lumberjacks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林场起火了
Summer Is Coming
湖北3家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塞罕坝林场向世界诠释“美丽中国”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